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是灭国,为何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而秦灭韩却没有五国伐秦?

同是灭国,为何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而秦灭韩却没有五国伐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38 更新时间:2024/2/20 18:02:13

公元前286年,齐湣田地趁宋国内乱举兵攻灭宋国,但此举招致其他诸侯的嫉恨,赵、魏、韩、燕、秦五国约定共同伐齐。反观秦国灭六国之战,在韩国率先被灭后,其余五国却无动于衷,根本不敢组织联军攻伐秦国。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灭国,为何齐灭宋和秦灭韩的结果不同呢?

[var1]

首先分析一下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的原因。

齐灭宋之战标志着齐国兴盛的巅峰,但宋国与韩、魏两国接壤,齐灭宋以后对韩、魏两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韩、魏两国不能对此坐视不理。

齐国自赢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就取代魏国成为了新的霸主,秦国也通过商鞅变法成功崛起,赵国则是通过胡服骑射异军突起,当时的形势可以说是齐、秦、赵三强并立。齐灭宋以后势必会对秦、赵两国的霸权形成威胁,因此秦、赵两国也不能对此坐视不理。

[var1]

至于燕国参与联军伐齐的原因就更简单了,燕国与齐国本来就有世仇,当年燕王哙让国与子之后燕国大乱,齐国趁机攻入燕国,烧伤抢掠无恶不作。燕昭王继位后也一直遭受齐国的欺辱,可以说燕国君臣百姓都对齐国恨之入骨。如今齐灭宋正好给了燕国伐齐的理由,燕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可见赵、魏、韩、燕、秦伐齐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的,齐国灭宋不过是给了五国出兵的借口罢了。

[var1]

那为何秦灭韩没有招致五国伐秦呢?

首先是因为秦国一直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在灭韩的同时为其余五国送去了大量的钱财,并许诺只要五国不出手助韩,秦国就不会攻打他们。在战国末年韩国实在是弱小不堪,就算秦国灭韩以后也不会对时局造成多大影响,所以各国都选择收了秦国钱财作壁上观。

[var1]

其次就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国力相对于山东六国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各国早已被秦国压得喘不过来气了,自顾不暇的他们哪还有余力救援韩国,就算来援也未必能救下韩国,只求秦国灭韩以后不来攻打自己便好了。

况且时代变了,当年五国伐齐是燕国挑的头,在燕国名将乐毅的带领下联军势如破竹,连克齐国七十二城。而如今各国皆畏秦如虎,没有哪个国家敢当出头鸟带头组织联军,也就没有五国伐秦之说了。

[var1]

更多文章

  • 此人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培养的几个弟子把春秋战国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唯一能与诸葛亮比肩的谋士,能与诸葛亮抗衡的人都有谁,与诸葛亮抗衡的谋士

    [var1]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各国纵横家游走于世间——收徒论道,传播学说,而鬼谷子作为其中一员,却敛收一身光彩于山中,据说他一生极少出山,而他所教的弟子个个却是响当当的大人物。[var1]相传他是东周卫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因常年入清溪云梦山鬼谷采药修道,被世人成为“鬼谷子”。[var1]而这样具

  •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读书的祖师爷是孔子,开妓院的祖师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鲁班木匠害人图片,鲁班木匠作品,鲁班的儿子学木匠

    [var1]妓院的祖师爷就是——管仲。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当时齐国就是因为有了这样厉害的人存在,才能一举成为强国。齐桓公当年雇用管仲为管家,在管仲的带领下齐国被治理的仅仅有条,齐桓公发现自己没事干了。于是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女人身上。[var1]当时当时齐桓公的后宫女人不多,看来

  • 同样是战国名将,都是一战封神,吴起与白起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起和白起打仗谁厉害,战国吴起和白起谁强,白起和吴起谁杀的人多

    战国时期涌现了诸多的英雄人物,这些人中有的左右了一个国家的走向,有的则留下了影响千年的伟大成果。比如孔子的儒家学说,就是在战国时期逐渐成型的。既然是战国时代,那么将军们自然是主角。战国时期两大名将——白起和吴起,他们俩的共同点都是一战封神,站在如今看过去,我们做一个假设的话,在军事上他们谁更胜一筹呢

  • 她,东国第一美女,历数战国英豪,唯天下人丰臣秀吉才配得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十大名将,丰臣秀吉娶织田信长的女儿

    甲斐姬出生于忍城,父亲乃城主成田氏长。甲斐姬从小就与男儿一般学习武艺,长大之后,武艺精湛,甚至超过当时的很多猛将。在之后的忍城攻防战中,曾斩杀过很过当时的猛将,所以其还被称为东国姬武者。[var1]当时当上天下人的丰臣秀吉为稳定一手打下的政权,规定各大名之间因为领土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不能进行私斗,

  • 在当年,想当孔子的学生,你得付得起这样的学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学校学费价目表,孔子与学生图片,高三学生祭拜孔子

    注,本文为青辉说史原创文章,谢绝抄袭!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贤了,作为现代人,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对于孔子的名字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他本人虽然是生活在#上千年前,但是他的认识和思想却是非常的超前的,以至于到了现代,我们发现孔子的很多的思维还是非常的适用的,甚至在国外,也会有很多的人比较的认同孔子的思想

  • 孔子故里小故事,圣人门前洙水河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故里的资料,纪念圣人8分钟了解孔子,山东孔子故里的故事

    [var1]细细听来,其声悲悲切切,催人泪下。徒弟们急忙跑上去,扶住老师,问道:“这么早,你老人家贵体刚刚康复,站在门口,小心伤风。孔子愁眉苦脸地说,“我夜里咳嗽的睡不着,知我天命已尽,将不久于人世。”叹口气又说,“至今连墓地还未选定,想来着实着急,所以老早就起来,等你们来到,好陪我选林地。”子贡等

  •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战国不会出现,而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五十步笑百步,春秋只在战国什么梗,五十步笑百步的历史故事

    [var1]而其中,孟子口中的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句就很值得玩味。孟子处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混战不断。战国的诸侯大战,每一场战争都是怀着灭亡对方的野心决战的。所以,战国就会不断出现,大国吃小国,强国并弱国,大国之间也是拼命死战,恨不得吃掉对方。所以,最后出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统一。这就是战

  • 鲁有三桓,却为何没能三分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鲁国三桓结局,鲁国三桓之死真相,鲁国的三桓指的是谁

    春秋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子民、家兵,乃至独立的政令,事实上为国中之国。在先秦时期,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邑称“家”。而“国家”一词的词义最早来源,就是合指诸侯与卿大夫的封地。[var1]由于世卿家族长期分掌国政,而随着其“功绩”的累积,其家族领地也自然越来越大。与之相对

  • 长平之战,若白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接灭掉赵国,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平赵国,长平赵国不出击能赢吗,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刘邦就记恨韩信,最终韩信也被杀了,原因就是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对刘邦的命令不重视,刘邦让他来救自己,韩信以各种理由推脱。引起了刘邦的不满,刘邦当了皇帝后对韩信也是百般的提防,最终杀了他。白起对应的王是秦昭襄王,作为秦昭襄王的手下,是不能不听话的。[var1]秦昭襄王的猜忌心很重,他早年不得志,即便是

  • 明朝的内阁制竟和两千年前的晋国“六卿专政”如出一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最先进的内阁制,晋国六卿怎么轮流当的,晋国的六卿制度

    [var1][var1]这得靠明朝的内阁制。明朝的皇帝不放心丞相,就把丞相罢免了;他们又不放心六部,然后设立了内阁;后来他们谁的不相信,于是建立了东西厂。我们今天不说其它,我们就说内阁。内阁最初只是皇帝的顾问团,慢慢的,由于它直接参与和制定重大决策,于是成为了实际的发号施令机构,凌驾于六部之上。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