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皇帝如何监督封疆大吏?康熙、雍正父子用了一个好办法

清代皇帝如何监督封疆大吏?康熙、雍正父子用了一个好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4/2/27 17:24:07

清朝接受了这个教训,严禁太监干政,而是采取了奏折制度来了解下情。明代的奏章只有奏本和题本,没有奏折。奏本和题本手续繁杂,要经过通政司和内阁再送达皇帝手里,既不快捷又容易泄密。

“奏章”和“奏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奏折”最早出现于顺治朝,“折”即折叠的意思,可以舒展叠合,十分方便。“密折”一词始于康熙朝,是一种机密书,可以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拆看,简单迅速保密性强,它是康熙加强皇权的一种有效手段,更利于皇帝了解情况。显然,密折制度要比特务制度高明许多。

康熙朝,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煦都被赋予了密折上奏权,一次,康熙帝在李煦的奏折上批示道:“朕体安,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作有,议论大小事,朕无可托人打听,尔受恩深重,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尔即招祸矣!”康熙在曹寅的奏折曾如此批示道:“朕体安善,尔不必来,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非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奏折作为一种特权,起初仅限于少数内务府包衣、旗下奴才和亲信官员,他们与皇帝可以直接联系,他们的职务一般较低,便于监视地方官员的行动。当时各省督抚都没有密折上奏权,若遇紧急事务,可经过有权上奏折的官员代传,如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都是由曹寅和李煦代为呈进的,康熙晚年后,地方督抚才获得这一特权。

雍正即位后,将密折制度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使得地方大员普遍获得了权力。不过,这并不意味这官员就能如实上报,为此雍正扩大密折官员的人数,将这一特权授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据统计,当时可以上奏折的人数有一千多人。

这样一来,使得很多事情不好隐瞒,也不敢隐瞒。比如某件政务,知府上奏了而巡抚没有上奏,这就是渎职。更不会出现歪曲事实的上奏情况,所以雍正帝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事实真相。但也有坏处,如此多的密折全部汇集到雍正一人之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密折制度的广泛运用,是雍正集权的主要方式,使得下对上也可以形成监督权力。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之间的监督权是皇帝给予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奉旨监督,奉旨打小报告。在这封建时代,无疑是一个进步的举措,

不过,为了这种监督权能够良性的发展,不至于出现恶意诬告的情况。雍正帝同时又严重警告那些拥有密折权的中级官员。一次,他批示福建布政使黄叔琬的奏折说:“你等两司之职,来不能直接上奏,现在特许你等密折奏达,但切勿借此挟制上司,而失属官之礼。你但勉力秉公,实心效力,朕自能洞见也。”

雍正一向十分自信,自认可以洞察一切。以前是上级监督下级,现在下级也可以监督上级,使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也稍加畏惧,不是畏惧本人,而是畏惧下级的密折上奏,这也有效地杜绝了地方督抚专擅的局面。

更多文章

  • 她是乾隆的宠妃,嫁给乾隆30年未获晋封,原因与一个诅咒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最宠爱的十大妃子,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对不起的女人,乾隆的宠妃排名

    谁知道乾隆却始终在防备着她,甚至故意让她喝下避孕药。意欢浑然不觉,偶然生下了皇十子后,对乾隆越发一往情深,谁知乾隆却听信谗言,把皇十子送出宫养育,导致此子忽然夭折。丧子的同时意欢又得知了避孕药的事情,对乾隆顿时绝望。当乾隆想挽回一切的时候,她却刚烈的选择了自焚来以示真心。那么,历史上乾隆后宫有没有意

  • 乾隆的皇贵妃死后,乾隆用4个字夸赞她,这4个字却很难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的五位皇贵妃,乾隆皇帝对两位皇后的态度,乾隆皇帝最好的三个妃子

    另一部宫廷大剧《如懿传》里的高贵妃虽嚣张跋扈的不得了,但在她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个无辜的棋子罢了,那么她的历史原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呢?她真的是凭借着妩媚风情才得到乾隆特别关照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高贵妃。历史上的高贵妃是乾隆皇帝的慧贤皇贵妃高氏,也被称为高佳氏。高氏的父亲名字叫做高斌,是朝中

  • 康熙发明了满汉全席,但同时又规定,每桌饭菜用银不得超过八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满汉全席牌匾康熙亲笔,康熙始创满汉全席,康熙皇帝的满汉全席是怎么做的

    康熙皇帝中晚期是大清盛世,在吃喝方面讲究点本不为过,可是我们知道康熙帝是清代皇帝中较为节俭的皇帝,其铺张程度远远不及乾隆。如果反过来讲,或许满汉全席在康熙时期那会并不奢靡。事实上,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的记载来看,康熙一朝所举办的最昂贵的筵席,每桌也仅仅只有八两银子而已。满汉全席之所以出名,

  • 大清首任军机大臣有三位,除了胤祥和张廷玉,还有一人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是怡亲王和张廷玉的名声太大,又或许是他们的功劳太高,以至于蒋廷锡成了个陪衬,没能留下一些可供后人称道的事。不过既然雍正帝能将他调入军机处,那肯定也不是泛泛之辈。蒋廷锡,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朝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他和张廷玉一样也是个办事练达之人。而且,蒋

  •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只有两条路,选哪一条都注定是个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曾国藩攻克天京,曾国藩打天京打了多久,曾国藩攻破天京后会怎么样

    首先,就是要限制曾国藩。在攻陷天京后,满汉集团内部就开始了极为激烈的争夺兵权的斗争,湘军集团拥有巨大军政实权,几乎与朝廷形成对峙,因而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而且积累已久的其他内外矛盾,这时也一并爆发出来。作为湘军首领,战功高、军权大、地盘广的曾国藩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尤其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中央直接掌

  • 顺治为防止太监干政,立下14块牌子,上面的字让太监从此不敢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顺治干过的大事,顺治皇帝亲政后都做了哪些改革,顺治皇帝重用的大臣

    顺治帝入关以后,明朝的宫女和太监们知道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要么想方设法逃跑要么上吊自杀做个了断,有一个叫做林升的小太监并不想结束自己的性命,又不知该去往何处才好,于是便待在宫中,由上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小太监被人发现以后,就被带去见顺治帝,顺治帝也不知道为何,竟然决定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伺候自己

  • 西周众多诸侯国之间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周分封的诸侯国级别,西周四个主要诸侯国,西周后期多少个诸侯国

    西周诸侯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周初时的公爵国只有7个,其中4个是炎、黄、尧、舜这些大神的后裔,2个是夏、商的后裔,1个是周武王的父辈:杞国:夏朝后裔,被楚国所灭,有成语杞人忧天。宋国:商朝的后裔,春秋时期宋襄公短暂崛起过。宋国地处膏腴之地,实力一直较强,最后被齐、楚、魏三国联

  • 酒池与肉林,纣王的英明之举,却被后世污名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纣王肉林酒池在哪里,肉林酒池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肉林酒池的历史

    其实现在很多的史学家认为纣王最终的失败并不是他比较残暴,引起了反抗而不过是政策的失败。而且很多的罪过都是后来的人经过两千年的时间逐渐的加上去的。比如对于纣王的恶行为中,汉朝的史书中只是提供了纣王比较好色,并且诛杀大臣。对于很多的其它罪过都是在明朝的封神演义中,完全形成。现在出土的不少周朝时期的青铜器

  • 细数古代四大残暴帝王,纣王帝辛仅能排第二,秦始皇都没能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纣王帝辛简介,帝辛为何被称为纣王,有哪些皇帝评价过纣王

    我们来倒着说,排名第四的,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皓,这个人是孙权的孙子,当时孙权经营的很好,各种国家政策都很不错,吴军也很强大,结果孙皓继位了之后,吴国就彻底变了。这个孙皓最喜欢的统治,就是杀戮,他用杀戮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喜欢剥人皮,为了震慑那些不听话的人,可谓奇招百出,虽然这个皇帝,在历史上没什么

  • 姜子牙与筷子的民间传说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西),所以又称吕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