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跪在曹丕病床前,含泪接受托孤,39年后孙子夺走曹魏江山

司马懿跪在曹丕病床前,含泪接受托孤,39年后孙子夺走曹魏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00 更新时间:2024/2/7 20:23:55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

曹操察觉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又梦到三马同槽,非常厌恶他。同样,不受曹操待见的,还有曹丕。先有曹冲,后有曹植,曹丕虽为世子,却是父亲责罚的对象。他愤愤不平,我才是世子啊!父亲为何,总是苛责于我呢?

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

两个同样不受待见的人,聚到了一起,司马懿与曹丕,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对曹丕而言,司马懿是聪慧的智囊;也是能干的臣属;更是知心的朋友。大臣们都更喜欢,父亲偏爱、光芒万丈的曹植。对他们而言,曹操喜欢的,就是他们支持的。他们都是曹操的臣子,而司马懿则是曹丕第一位臣子。

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硃乐号曰四友。

无论情况多么艰险,司马懿总是义无反顾,站到曹丕的一边。这使得,自小缺少父爱的曹丕,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温暖。他在司马懿身上,感受到了那种无条件的爱护,并深深地沉醉其中了。

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操病情越来越重,他也越发忌惮起了司马懿。每次都是曹丕挺身而出,才保下了司马懿。司马懿也会来事,他夜以继日的工作,又时常在病榻前参拜曹操。

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魏文帝即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重病的曹操,看着床榻前,情真意切的司马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是自己过度的鞭策,使得丕儿,格外珍惜这份友谊啊!罢了~罢了~年轻人的事,就让年轻人自己选择吧!或许,是我这个不合格的父亲,多心了吧……

六年,天子复大兴舟师征吴,复命帝居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临行,诏曰:“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

曹丕远征东吴,司马懿坐镇许昌。临行前,曹丕诏书中,说他是“萧何”。司马懿笑了,笑得很开心,这就是被信任的感觉吗?

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曹丕在病榻上,托孤给司马懿、曹真、陈群,他对曹叡说:“此间三公,勿要疑之”!司马懿落泪了,他一生的伯乐兼知己,曹丕永远地离去了。而他要拼尽一切,守护曹丕所要守护的一切。

226年,司马懿于东南,大败诸葛瑾;227年,司马懿奔袭1200里,新城斩孟达;229年,司马懿来到西线,抵挡诸葛亮第三次北伐;230年,司马懿与曹真,反攻汉中;231年,司马懿坐镇长安,抵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234年,司马懿于五丈原,送别诸葛丞相;238年,司马懿远征辽东,灭杀公孙渊……

满满的日程表,件件惊天事,司马懿没有辜负曹丕的重托。他用年迈的身躯,像老母鸡一样,死死地护着曹叡。守护着曹丕,想要守护的一切。

有诏召帝,三日之间,诏书五至。帝大遽,乃乘追锋车昼夜兼行,自白屋四百余里,一宿而至。帝流涕问疾,天子执帝手,目齐王曰:“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

曹叡3天5诏,让司马懿面圣。司马懿见到诏书后,日夜兼程,一夜行进四百里,来到了曹叡面前。司马懿跪在床榻前,哭着问曹叡,究竟患了什么病。

奄奄一息的曹叡,费力的抬起手臂,一只手拉住了曹爽,一只手拉住了司马懿。他将两个手,合在一起,说:我不敢病死,一直在等你托孤。如今相见,再无遗憾了。说完,曹叡的双手,无力地垂落了。

朝议以为前后大司马累薨于位,乃以帝为太傅。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嫁娶丧葬取给于官,以世子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帝固让子弟官不受。

此时的司马懿,仍然是忠心的臣子,曹魏的擎天柱石。朝臣都说,太傅非他莫属,他是曹魏的萧何。司马师当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当封侯,四人为骑都尉。司马懿都推辞了,他拒绝家族子弟,接受这些高官厚禄。

尚书邓扬、李胜等欲令曹爽建立功名,劝使伐蜀。帝止之,不可,爽果无功而还。

曹爽为了立功,一意征讨蜀国,司马懿劝谏无果。他依旧是曹魏的臣子,一个心念国家,高于个人私怨的人。但曹爽的无知,却将曹丕、曹叡,留下的所有恩情,挥霍一空。

曹爽伐蜀,大败而还;曹爽专权,将兵力聚于弟弟曹羲之手;曹爽擅权,将郭太后迁移永宁宫……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宗室之身,行窃国之举。特别是幽禁郭太后,不仅使得朝臣心寒,也使得宗室心寒。这就是高平陵之变,曹爽孤立无援的主要原因。

大司农桓范出赴爽,蒋济言于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高平陵之变,曹爽心腹恒范,出城相告。蒋济说:“智囊往矣”。司马懿说:“曹爽与恒范,智谋不可同日而语,不在一个认知层面。驽马恋栈豆,一定不能重用他”。看着离去的恒范,司马懿心中多了几分酸楚,暗道可惜了……

恒范带来了大司农印章,解决了粮草问题;恒范说天子在手,咱们占据大义;恒范说咱们要去许昌,那里有武库、有军马,咱们可以殊死一搏……

结果,曹爽不信恒范,反而相信司马懿心腹,蒋济的一纸书信。恒范慷慨激昂,要殊死搏斗,曹爽却说:“他要做富家翁”。恒范大哭:“曹子丹妙人,怎会生出你这样的蠢儿子”?

司马懿违背诺言,处死了投降的曹爽,恒范被灭三族。从恒范之死,司马懿看到了臣子的悲哀,年迈的他滋生了野心。掌握绝对权力的他,选择性遗忘了曹丕、曹叡的托孤之情,他不再甘心为人臣子。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再到司马炎,司马家3代4人杰,篡夺了曹魏江山。公元265年,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此时,距曹丕托孤司马懿,为期39年。

曹丕与司马懿的友谊不深厚吗?曹叡对司马懿不够厚待吗?为何司马懿还是夺了曹魏江山?其中关键,只在四字——德不配位。曹爽的种种蠢笨,而又极富野心的行为,不仅消磨了先人留下的情分,也滋生了司马懿的野心。

倘若曹爽有曹真,那样的才干;曹芳有曹丕、曹叡,那样的智慧;司马懿又怎会,篡夺曹魏江山?司马家人才济济,智谋超群,而曹家人才没落,无能亦无智。所以,有了司马家,喧宾夺主的一幕。根基、情分、主客,皆因无智而没。江山社稷,皆因宗族无人而毁。强弱之势,皆因智变,可怜却不可悲。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不杀刘禅, 并不是因为“乐不思蜀”, 原因只有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禅为何笑死司马昭,司马昭怎样评价刘禅,司马昭对刘禅评价

    曹操的儿子众多,曹操每次行军打仗,都会带上几个儿子一同行军,为的就是训练自己的儿子,比如曹昂。曹昂就是曹操的长子,从小便跟随刘备一起行军打仗,深得曹操的真传,曹操也多次决定传位给曹昂,但是曹昂却因为曹操的色心,最后被曹操所害死,有一次曹操率兵去攻打张绣。张绣见到曹操的大军非常勇猛,所以便主动归降曹操

  • 三国五虎上将谁的武力最高,会是关羽吗?诸葛亮早就说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张飞马超青州五虎,三国历史上真实的五虎上将,三国武将排名关羽第一

    五虎将之首为什么说关羽是五虎将之首呢?首先,回顾一下当年敕封五虎上将的情况,刘备和曹操两人当年在汉中,开展了持续近两年的争斗,最终以刘备大胜曹操,进位汉中王而结束这场纷争。胜利之后的刘备自然也要为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封功行赏。虽然黄忠年迈,但是在汉中之战,他的贡献最大,亲手斩杀曹操的主将夏侯渊,故而将其

  • 三国时期,东吴的5大名将,太史慈排第5,陆逊排第2,谁是第1?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东吴十大猛将,三国历史吴国最厉害的将领,三国十大最强军师陆逊

    对于各方的大将,我们最初的了解都是源于《三国演义》,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蜀中五虎上将'',还有魏国的夏侯惇,张郃等名将。但是我们一对比,经常发现,吴国的大将相比其他两个国家,名将着实很少。但是江东也是一个钟灵敏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下面这五位名将就可以使吴国傲视群雄。NO.5 太史慈太史慈曾是刘繇的

  • 三国时期重庆最厉害的大将,逼退曹操,吓走关羽,连张飞都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中最猛的15虎将,曹操张飞关羽搭配,三国最无能的十大名将

    这个人是谁呢?他便是今天的主角儿,他乃是三国时期重庆最厉害的大将,他逼退曹操,吓走关羽。江湖人都称他是“锦帆贼”,他就是后来的东吴名将甘宁,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忠县人。上文不是说他是杀富济贫的江湖绿林好汉吗?为何又成了三国时期重庆的大将了呢?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正所谓人不疯狂枉少年,甘宁在少林之

  • 李建成与魏征的合谋,使的中华大地上最后一支匈奴部落彻底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征李建成,魏征是不是李建成的人,魏征与李建成的关系

    大名鼎鼎的匈奴部族最兴盛的时期是在秦末汉初之际,曾经的匈奴人让大汉王朝吃尽了苦头,公元前200年,刘邦率领30万大军出击匈奴,结果被包围在了白登山,差一点全军覆没。从此便揭开了长达60余年的汉匈之间屈辱的和亲政策,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开始力图扭转汉匈关系,从被动防御,改为主动出击,国力强盛的

  • 三国时期,为何所有人的名字都是2个字?3个字的都是一群贱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时期的一些背景资料,三国最难念的5个名字,三国时候名字为啥都是两个字

    如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还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他们都是单名。有人会问诸葛亮、司马懿他俩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三个字吗?他们尽管是三个字,可是他们的姓氏是复姓,占了两个字,他们的名还是一个字,属于单名。这里说的是名是一个字,而姓则没有限制。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们起名都是两

  • 三国时期八个神奇的预言,眼光之长远,非常人可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三大诡异预言,三国最神奇的预言,三国十大预言都是什么

    1、匈奴使者论英雄。曹操在灭了乌丸后,匈奴害怕,命令使者前来媾和。曹操他自己长的是比较难看的,担心被匈奴人笑话,就在大臣里找了个人冒充自己,他怕这个人说错话,就挂着一把刀在这个人面前充当卫兵。曹操想知道外族人是怎么看自己的,就让人去匈奴使者的住处询问,说你见了魏王感觉魏王怎么样啊?匈奴使者咧嘴一笑,

  • 三国中最厉害的4大谋士,诸葛亮只能排第3,第1连曹操都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我们很多人肯定第一个就会想到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智慧的代表,三国时期出名的谋士。不过在三国中,最厉害的谋士并不是诸葛亮,诸葛亮只能排第三,第一连曹操都害怕。排行第四的叫庞统,小的时候因为不爱说话被家里人一度认为是哑巴,之后被他的叔父庞统,也就是诸葛亮的师父看出了他不同寻常支持,于是用心的培

  • 三国中此人堪称吕布第二,却死于冢虎司马懿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vs吕布,冢虎司马懿,三国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

    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忠孝节义”吕布,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三姓家奴”也成为一生的耻辱,但是三国中有一个人喝吕布一人一生三叛,有如三姓家奴,最终被诛杀.此人就是三国中的孟达,建安初年,天下饥荒,孟达与法正入蜀地依附刘璋,刘璋与张鲁发生战争,战败。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让曹丕称帝的吗,曹操不敢称帝反而曹丕称帝,醉酒后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操

    曹操已经贵为魏王,朝廷群臣对他更是唯命是从,称不称帝也就没有了多大的意义,无非是虚名而已。说是这么说,能克制当皇帝这样欲望的人可不多见,袁术早早的就当了2年的皇帝,之后刘备和孙权也当了皇帝,唯独曹操一生不称帝。如果他在乎虚名的话,也就说不出“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尽管古代的当权者都是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