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若实行分封制,能避免二世而亡吗?

秦朝若实行分封制,能避免二世而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44 更新时间:2023/12/8 5:13:01

而考据外国史,日本的皇室被称为“万世一系”;英国现今的王室,其血缘可追溯到诺曼底征服(1066年),亦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欧洲尚存的其他国家王室,也通常都有极为悠久的历史。而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都是长期实行封建制。那么,假使当初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并不完全废除分封,秦朝能避免二世而亡的命运吗?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遂)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而《史记·李斯列传》也记载道:..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齐、晋两国权臣)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李斯)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从上述两则史料记载来看,在秦统一之后,赞同分封(郡国并行)的意见占据主流。秦始皇亦两番迟疑不决,而让群臣议论。李斯两番力排众议,并使秦始皇定下决心行郡县。秦汉以后的王朝,都是奉行集权帝制的,自然也都是肯定李斯的主张。然而,王绾、淳于越等人的观点就逆历史潮流吗?

从李斯、秦始皇反对分封的立脚处来看,主要是认为分封会导致天下纷争不息。但是,是否不分封就没了天下纷争呢?这显然是李斯、秦始皇等人一厢情愿的想法。颇具讽刺的是,秦始皇去世的当年,就天下大乱,秦朝亦不久而终结。而对照中西方的历史,中国集权帝制下的那种间歇性的大规模战争,相比西方国家分裂局面而造成的持续较小规模的战争来说,对社会与传统的破坏却更为严重。

秦朝开创了我国集权帝制的先河,其本身是一种极权政治的模式。而极权政治乃属流氓政治,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先秦时期,可以有“民贵君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等主张。但在皇权至高无上的极权政治下,这些都属大逆不道言论,且极权政治不讲道德、不讲信誉。而不讲道德、信誉的政治体系,注定会将国家引向混乱而不能进步。

再则,极权政治乃单核结构,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尤其是在我国地理相对隔绝的情况之下,历代大一统王朝都是自“太祖太宗”而渐趋衰落,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兴”,更别谈超越。无论是汉朝的“昭宣中兴”还是明朝的“弘治中兴”、清朝的“同光中兴”,甚至宋室南渡也被称之为中兴等等,却都无法扭转一个王朝的颓势。唯有汉光武中兴,还算名副其实,但实质上已完全是另外一个王朝了。这也是我国自秦朝以后,二千余年基本原地踏步踏,以致近代落后於西方的原因所在。

秦统一天下之后,若实行部分分封,就会使政治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宽松。而不至於天下全局崩坏,更不至於后来天下大乱时而无援手,秦之国祚或不那么短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剑作为“百兵之君”,究竟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是周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朝剑图片,剑乃百兵之君,枪和剑谁是百兵之王

    剑,素来有“百兵之君”的称谓,它作为兵器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我之所以对它感兴趣,不仅是因为它造型好看,方便携带,更是因为它既可以霸气侧漏又可以秀气惠中,既适合男人用又适合女人用,是个既便捷又实用的兵器。古代的文人墨客,王公贵族,侠士侠女都十分看好剑。那么这种男女皆宜的兵器是是谁创造出来的?这估计很难求

  • 千百年来,这5个人智商最高,姜子牙排第二,排第一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最厉害的姜子牙,历史姜子牙聪明排第几,历史姜子牙有多厉害

    第五名:袁天罡古代由于对自然科学的了解比较匮乏,所以就将星象、天文、地理等知识与五行、玄学等通通划归到了一起。不管是皇权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玄学充满了敬畏感,通常这方面的能人异士也被抬到了很高的位置,且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他们当中堪称祖师爷级别的人物绝对不能少了袁天罡,此人聪慧异常,通晓天文、地

  • 征服东夷,拓土渤海,功勋卓著的纣王为何被判70大罪,沦为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真正的纣王,历史评价纣王,正史纣王有多大力气

    不仅如此,他还被各朝各代无故加了70条大罪,而且是越写越夸张!但,这真是历史的真相吗?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真的是一位无道昏君吗?当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实际上是一位拥有着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的很多为政举措和历史功绩都是值得世人称赞的。那么,他究竟做了啥呢?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奴隶制国家,他

  • 历史上有名的四大蛇蝎之妇,妲己和吕雉上榜,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都说,女人不狠地位不稳,这句话放在今天来说看起来就比较像是一句玩笑话了,可是如果放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的话,尤其是后宫生活,那这句话就是她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了,放眼历史,能够在历史书上留下一笔属于自己的故事的女人,哪一个都不是简单的人,都是踩着别人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历史上

  • 原创原创原创原创三国最难熬的一年:蜀国死三个人,吴国死大都督但魏国​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蜀国为何只打魏国不攻打吴国,三国蜀国全部资料,吴国vs蜀国vs魏国

    [var1]这一年就是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也是汉献帝名义上执政的倒数第二年。当时刚在汉中击败曹操的刘备在部下的拥护下进位汉中王,此时刚刚把关羽册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却受到孙权和曹操的夹击兵败身死,偌大的荆州也被他们两家人瓜分。刘备部下们极力请战,老将黄忠也承诺假如出兵夺回荆州,他愿意作为先锋。但正

  • 龙阳君与战国四君子什么关系 龙阳君与魏王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龙阳君和魏王照片,战国四公子与龙阳君,魏王与龙阳君的关系

    [var1]史书上关于龙阳君的出生、生平事迹都很少,描写最多的还是《战国策》里关于他和魏王的故事,他长相俊美,据说连后宫女子见了,也要自愧不如,还说他有很高的政治才华,擅长拉拢人心,学识不逊,很会说话。历史上的他还是一名剑术大家,也有记载说他曾经周游列国,很多国家都知道其人,都渴望一睹龙阳君的风采。

  • 孔子身高多少 孔子真的身长九尺有六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孔子弟子对孔子评价,孔子身高多少毫米,孔子身长九尺六寸

    据古书记载,春秋时的孔子身长九尺六寸,邹忌身长八尺余,优孟身长八尺,就连著名的矮子晏婴的身长也有五尺多。若用今天的尺子来推算;孔子竟是3米以上的巨人,矮子晏婴也不算矮,身高也达1米7。一些学者错误的认为:司马迁写史记是汉朝,汉朝一尺23.1cm,所以就应该按照汉朝的尺度来计算孔子的身高。如此算出来孔

  • 齐桓公之死的历史疑点:谁是害死齐桓公的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害死齐桓公的三个奸臣下场,齐桓公42集完整版,齐桓公真正的死因

    春秋,一春一秋,即为春秋。春,蠢蠢欲动,时有动作。秋,静娴安好,悠然自得。春秋时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朝廷的人,一种是山野的人。朝廷的人依附诸侯,志达天下,希望以己力改变天下格局。一种是淡泊宁静,与世无忧,避居世外,著书授徒。于是,不管明君、忠臣还是奸臣,齐桓公与管仲,易牙、竖刁和开方,都是第一种人,

  • 历史上的今天4月02日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诞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对孟子的评价,孟子的历史记录,孟子是什么历史人物

    在2386年前的今天,前372年4月2日(农历五月初八),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诞辰。孟子(前372年4月2日~前289年,距今已2386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 五国伐齐后,齐国仅剩两座城池,靠什么在乱世中立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合纵伐齐后齐国灭了吗,为什么五国伐齐后齐国就不行了,齐国城池

    一、田单力挽狂澜,巧使计谋,大破燕军,收复失地乐毅在围攻邯郸时采用了怀柔政策,在周边地区减税减负,善待贤士,礼遇百姓,目的自然是为了争取民心,便于以后的统治。田单是个很精明的人,摸透了乐毅的心思,心里边就有了主意。燕昭王去世后,田单抓住乐毅和新王不和的有利时机,派人到燕国大肆制造谣言,说乐毅之所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