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国伐齐后,齐国仅剩两座城池,靠什么在乱世中立足?

五国伐齐后,齐国仅剩两座城池,靠什么在乱世中立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3/12/31 18:32:29

一、田单力挽狂澜,巧使计谋,大破燕军,收复失地

乐毅在围攻邯郸时采用了怀柔政策,在周边地区减税减负,善待贤士,礼遇百姓,目的自然是为了争取民心,便于以后的统治。田单是个很精明的人,摸透了乐毅的心思,心里边就有了主意。燕昭王去世后,田单抓住乐毅和新王不和的有利时机,派人到燕国大肆制造谣言,说乐毅之所以迟迟攻不下即墨,是因为乐毅自己想做齐王。

新任燕王本来就对乐毅有意见,就派大将骑劫去当主将,乐毅被迫逃往赵国。骑劫到后,田单就派人说即墨城中百姓最怕燕军割我们的鼻子,愚蠢的骑劫真听了,就派人割俘虏的鼻子;田单又派人说即墨城里的老百姓最怕燕军挖城外的祖坟,骑劫又照着做了。即墨城内百姓对燕军恨之入骨,决不投降。

[var1]

田单

等把民众的仇恨提起来后,田单假装投降,燕军松懈。一天夜里,田单在1000多头牛尾巴上绑了干草布条,点燃后赶入燕军大营。被火烧疼了的黄牛在燕军大营里横冲直撞,燕军大乱,即墨城内守兵带着满腔仇恨,冲进燕军阵地,拼命厮杀,燕军大败。各地群众趁机反燕,不久齐国就解放了,齐襄王田建章搬进邯郸城。

火牛阵

二、君王后摄政,谨慎外交,保持半个世纪的和平

田建章在逃亡期间遇上了真爱,进城之后就立她为王后,史称君王后。田建章在位10多年后去世,其子田建继位,君王后摄政。君王后经历了国家惨痛,对其他国家提出的合纵连横均不感兴趣,与秦国谨慎交往,与其他国家诚信往来,就是不参与战事。

[var1]

公元前260年,秦国围攻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母子俩商量了很久,既不出兵也不借粮。之后几十年,秦国不管是痛揍他国,还是灭了他国,齐国均不参与,虽然看上去很窝囊,但也保持了几十年无战事。

齐国之所以不参与他国战事,主要还是对其他国家不放心,之前痛下杀手,现在还想着帮忙,门都没有。齐国的选择无所谓对错,根据当时的局势,东方六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且都存着虎狼之心,根本无法凝聚成一股绳。反抗的话,无非是被痛揍一番,还是要亡国,干嘛要瞎折腾呢!

[var1]

综上所述,齐国能在将亡时再度崛起,前期是因为田单的力挽狂澜,后期则是因为谨慎的外交政策。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最先强大的魏国有哪些战争?落下朝秦暮楚的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战国魏国历代君王,朝秦暮楚是魏国吗

    战国时期,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魏国,但是在齐魏马陵之战后,齐国取代魏国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而此时,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开始谋求向东开疆拓土;处在东西方两大霸主秦国、齐国的夹击下,魏国、赵国、韩国为了生存合纵其他国家,北连燕国、南连楚国,西抗秦国,东抗齐国,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韩非子韬光养晦,孙膑慎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膑复仇记,孙膑庞涓36集,孙膑妻子儿女照片

    战国乱世,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各诸侯国在不同时期为了争霸,为了开疆拓土,或者是为了救亡图存,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开了一系列的邦交活动,苏秦的“合纵”,张仪的“连横”,秦国的远交近攻等等。纵横家的出现和活跃的邦交活动,对战国时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var1]那么战国时期,为何会有这么高深复杂的外

  • 战国七雄军事实力,赵国崛起于赵武灵王,燕国乐毅围攻齐国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七雄赵国资料,燕国乐毅,战国七雄赵国发展历程

    有句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才能维持一个强大的国力,而综合国力的表现,在战争中往往最先体现在军事实力上,那么战国七雄,各诸侯国军事实力是什么情况呢?笔者在上篇文章着重分析了虎狼之师秦国、天下战场魏国、大而不强楚国的军事实力,本篇文章继续分析齐国、赵国、燕国、韩国的军事实力。

  • 山海经:天下仅有3只夔牛,两只已经惨死,最后一只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山海经10大猛兽,山海经异兽夔牛,山海经十大最强动物

    山海经里面记载了一种异兽,长着一只脚,这种异兽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很多的小说作品或者是电视里面都出现过这种异兽,那就是夔牛,实际上,天下不仅仅是一只夔牛,而是一共有三只的,我们知道夔牛这种异兽但是,关于有三只这种事情怕是很多人就不知道了,而且,夔牛和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

  • 孔子的20世孙,10岁语出惊人,跟老子攀亲戚,又跟家人争着认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孔子和孙子相处,孔子的16代世孙

    [var1][var1][var1]《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10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到了京城。那时候,河南尹李膺比较傲慢,不轻易见人。他告诉自家门卫,不是当代名人或者和李家有世交的,一律都不要来通报。孔融对这个李膺很好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会下这样的命令呢?这一天,孔融去李膺家敲门。他告诉李家的门

  • 孔子:在鲁推行礼制三个月大治,后来被迫离开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姓鲁,孔子主张礼治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全文意思

    父亲去世之后,孔子和母亲颜征在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虽然他胸怀大志,但是此时无论是衣着还是谈吐,都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所以难免被阳虎看不起。阳虎看着衣着寒酸的孔子,奚落道:“季氏是在宴请名士,但是也没说要请你啊!”孔子吃了一个闭门羹,只好怏怏不乐地走了。年轻的孔子没想到,这位狗眼看人低的季氏家臣阳虎

  • 晋国的地理位置特殊,内部权力争夺激烈,分裂是必然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国是怎么分裂的,晋国为啥分裂了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晋国后来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

    [var1]楚国不仅分裂割据,而且领主很多,但互相兼并不了,所以没能被瓜分,楚国其实是一个联合众国。楚国作为春秋时期从始至终贯彻集权制度的诸侯国,郡县制也是一步一步摸索上来的。楚武王最开始建立郡县,任命斗缗为第一个县令(权尹),后来斗缗谋反伏诛,但君主并没有将过错归结于郡县制本身,郡县制还是保留了下

  • 荆轲刺秦为啥失败?五个问题被他临死前一句话解开:我本不想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刺秦荆轲视频,历史上真实荆轲刺秦,荆轲刺秦失败背后原因

    [var1][var1]首先我们要问的是:荆轲刺秦王,秦王真的残暴吗?要知道,当时的秦始皇还是秦王,既没有当上皇帝,也并不残暴,六国能人志士如过江之鲫去到秦国谋发展。那些人都不是瞎子,见识也比燕太子丹和荆轲高明得多,如果秦王真的很残暴,不但那些六国来的能人早跑了,就是秦国的老百姓,也不会“闻战则喜”

  • 若赵国不收上党,能避免长平惨败吗?学者在7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平之战时难道赵军不能退吗,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是真的吗,如果赵军退回赵国会有长平之战吗

    [var1]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韩国夺得野王之地,把韩国领土分成了本土和上党两块不相连的地方。换言之,韩国的上党郡成为了一块飞地。为了保住宗庙,韩国决定将上党划给秦国,以此换取秦国退兵。毫无疑问,于韩国而言,这一手弃车保帅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做法。但上党的韩国官员和百姓不愿意成为秦国人,便在郡守冯

  • 战国第八强国,曾力战魏国、赵国,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和赵国,魏国救赵国视频完整版,赵国与魏国的战争

    [var1]一具体来说,早在春秋时期,鲜虞人就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带建立国家,因为城中有山,所以得名中山国。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鲜虞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