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老师不会讲的真相:舜囚禁尧,纣王不是昏君,夏朝不确定存在

历史老师不会讲的真相:舜囚禁尧,纣王不是昏君,夏朝不确定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2/6 2:10:55

例如历史课本里,舜二人都是一副上古贤明君主的形象,他们治下的社会被后世神化为盛世的典范,尧舜二人“高风亮节”的把权力交接程序改为禅让制,以天下为公,更是被誉为“民主的发端”。然而这只是后世的美化,实际情况是尧在晚年昏聩不堪,德行衰微,被后起之秀舜囚禁起来,舜还囚禁了尧的儿子丹朱,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即位(昔尧德衰,为舜所困也,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些举动搁在后世是标准的篡位程序,可能是由于上古时期没有字记载,所以口口相传之下以讹传讹,发展成禅让的版本。

历史教科书里提到纣,总是会提到“酒池肉林”,“炮烙”这些,俨然一副荒淫残暴的昏君形象,最后弄得天怒人怨,西周在“万众期盼”中誓师伐纣。真实历史远没这么高大上,纣王或许荒淫,或许残暴,但绝对于昏君不沾边,他即位以来多次讨伐东夷,打下偌大领土,所谓的“武王伐纣”是西周趁着商朝主力讨伐东夷,朝歌守备空虚时联合反对势力进攻朝歌,在牧野之战击败的,也只是商朝的少部分军力。纣王死后商朝的主力还在,直到周武王死后纣王的儿子武庚还煽动周武王的三个弟弟制造叛乱。

历史书里一直强调“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大禹的儿子建立。但实际上,“夏朝”究竟是否存在,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一直都有存疑。目前已知的流传下来的最早记录“夏朝”的文献是西周年间的。商代的甲骨文包括考古都没有任何关于“夏朝”的踪影。但这并不是说夏朝不存在,中华文明只能上截止到商代,相反,现代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几处与“夏朝”同时期的文明遗迹,例如“陶寺文化”,“二里头文化”,但由于在这些遗迹并没有发现确切的文字及任何能证明“夏朝”存在的文物,所以只能说“夏朝”存疑,而不是存在。当然,小编心里也是非常希望夏朝真正存在的。

历史教科书教给我们的历史,并没有那么的光鲜,隐藏在背后的,是看不见的真相,我们要结合各方面资料,明辨是非,而不能人云亦云。

本文分几个系列,想第一时间浏览更文,欢迎关注小编,拜谢!

更多文章

  • 手握数十万大军,不抵抗就投降,为何最后反而被秦王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武灵王有兵权为什么被饿死,秦王朱樉与秦王妃,秦王为什么要饿死齐王

    [var1]齐国在初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齐国的君主又是一个非常争强好斗的人,齐国君王不顾群臣劝说,执意攻打宋国,虽然最后战事告捷,但是齐国也遭到了其他五国的联合讨伐。齐国的太子田法章在齐国被灭国之前就逃了出去,给一个贵族人家做仆人,然而那个贵族的女儿却看出了太子不是一般人,不顾家人的反对和田法章

  • 巨鹿之战,当时秦军能横扫六国,才几年间就丧失战斗力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巨鹿大战秦军,巨鹿之战秦军为啥会败,巨鹿vs秦军谁厉害

    [var1]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

  • 田氏代齐时,篡夺齐国的田氏,为何没有遭到讨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田氏如何篡夺齐国,田氏是怎么占领齐国的,齐国田氏统治了多少年

    [var1]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齐国最后一位君主)去世,这意味着田氏彻底取代了齐国的姜姓吕氏,也即姜太公姜子牙的后人,失去了齐国君主的宝座。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

  • 唯一由武林高手建立的国家,国土仅一座城,却让战国七雄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七雄都城遗址,古代战国七雄战斗,战国七雄全景图

    [var1]薛国的统治者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田文是张国霸主齐威王的孙子,在齐闵王年间,田文被封到薛邑当领主,田文在到达薛邑后继续招揽天下宾客,在众多宾客中,田文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好勇斗狠,作奸犯科的亡命之徒,因为在战国的时候,这些人都被统称为侠,所以薛邑也成为了侠客之国,因为田文的名声十分大

  • 孙膑减灶引诱庞涓之计:虚构的故事,还是真实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膑和庞涓的真实故事,庞涓和孙膑电视剧,孙膑与庞涓合集

    桂陵之战十年后,魏国入侵韩国弥补损失,不久之后齐国出兵,采取的是围魏救韩的战略,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撤回国内,随后追击齐军。这时,孙膑对田忌说魏军自持悍勇而轻视齐国,因此可以采用诱敌之计,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史记》记载,孙膑建议:“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问题在于,

  • 春秋中,第一次灭国之战是“无骇帅师入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有灭国之战吗,春秋各国的灭国大战,春秋灭国完整版

    言《春秋》,需要先明白《春秋》的来历。《春秋》一书为孔子所作,而在孔子之前,其实“春秋”已经存在。“春秋”二字取自于春夏秋冬,孔子之前已经有很多诸侯国的史书就是用的“春秋”之名,意为一年四季发生的事情,而后孔子在集合了周的史书与其他资料之后,合成了《春秋》一书,所以《春秋》里面的春秋二字,其实就是“

  • 晋国(8):释倗——此倗非彼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国秘史,晋国六百三十年兴亡史五,晋国开拓疆土

    商周时期,多国出现了倗形字,其意义并不一定相同,本文按当今专家说法,把相关字仍然记作倗。晋国倗形字是庄字原形,在春秋早期已略有演变(一种下边是双土,另一种下边出头了,后者才是更早形状。倗季之倗上边无点)。宋庄公之孙的庄字,可看作是演变为莊的初形。楚国文字演变稍后,在楚庄王时期用的是下边出头的庄(倗)

  • 同样是没经验,为什么赵括一败涂地,赵奢一战封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奢是怎么评价赵括的,赵括详细资料,赵括父亲赵奢与赵胜

    有没有经验不是关键,赵国这种用人方法叫出奇兵。毛遂自荐成名,赵奢封马服君。只有赵括,一盘烂棋,凉过黄花菜!一个被后人埋汰了一辈子,一个凭着阏与之战炫耀一辈子!拼条件,肯定是赵括强,有熟读兵书的学历,开家庭辩论赛把他爹都能驳倒。赵奢只是个收税的小吏,财务和兵法离得老远。但行军作战和读孙子兵法完全是两个

  • 回到春秋时期,给孔子当学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生在春秋还是战国,孔子的真实印象,对孔子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说文解字》曰:“儒,柔也。”你很容易认为孔子是个斯文气质、埋头编书的长胡子老头。然而实际是这样的:身长九尺六,约一米九的山东大汉,佩剑,壮实得像个篮球教练。子路当年是个李逵式的人物,好勇力,“孔子之服子路,非仅用礼,亦能以力胜。”这说明孔子不是文弱书生!古代和现代区别在此,谁说擅长文学的就是武功很

  • 《芈月传》:一见秦王误终身,不被爱的她,该怎么过好下半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彼时的芈姝还正值二八芳华,在街头偶遇秦王被其英雄救美之后,便对他一见钟情。[var1]想想也能理解,毕竟正是少女情窦初开的年纪,从小又在深闺被人金尊玉贵地将养着,乍然遇到一个高大勇猛且野性魅力十足的男人,可不就少女芳心溢动了嘛。然而一见秦王误终身,芈姝的前半生在楚威后羽翼的庇护下,锦衣玉食,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