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经验不是关键,赵国这种用人方法叫出奇兵。毛遂自荐成名,赵奢封马服君。只有赵括,一盘烂棋,凉过黄花菜!
一个被后人埋汰了一辈子,一个凭着阏与之战炫耀一辈子!
拼条件,肯定是赵括强,有熟读兵书的学历,开家庭辩论赛把他爹都能驳倒。赵奢只是个收税的小吏,财务和兵法离得老远。
但行军作战和读孙子兵法完全是两个概念!赵括属于半桶水晃荡,《史记》原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不过外人一眼能看出问题,蔺相如说他“不知合变也”。爹妈说赵括像小朋友过家家:“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总结起来,赵括满嘴开花,带兵就是个水货!自信是好事,但是赵括的自信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倒是很像当年的赵奢,怎一个“勇”字了得。秦军压到阏与,廉颇说路远狭窄“难救”,乐乘也说打不得,只有赵奢说能救。两只老鼠窝里打架,狭窄吧,看谁够勇够猛,打就完了!
领兵之人先要有胆量,赵奢和赵括都不缺,但打仗要靠脑子。白起败赵括就是引蛇出洞,带人入坑,赵奢取胜就是耍花招迷惑秦军。要说经验,赵奢也没有,但他能听手下建议,不服从的就杀人立威。赵括的做法相反,把原有部署打乱,撤换了很多将领,因为人家不听他的。
赵奢有对战事的预判,有双方情势的评估。赵括被白起牵着当动物遛,不知己不知彼就杀了上去,兵法也不是这么玩儿的吧。
你看赵奢的仗多精彩,全在一个算计!赵弱秦强,然而赵奢还是做完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秦军主力摆了个犄角阵,部分在阏与,部分在武安。赵奢回了个疑兵阵,出邯郸三十里歇了,好怕额,哪里都不去!连带秦军派来的探子就骗过了,然后急行军两天一晚,突然杀到阏与五十里,并拿下北山高点。
秦军攻不下赵军防御,十万大军数量不再是优势。赵军明明是疲惫方,但赵奢却能让秦军成为疲惫方。
赵奢有冷静,有观察,有计谋。赵括这些都没有,他脑子里只有泡!
[var1]
[var1]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