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帝王维护其统治的手段,那么两者如何辨别?

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帝王维护其统治的手段,那么两者如何辨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2 更新时间:2024/1/16 15:31:11

分封制

分封制盛行于商周时期,与当时的井田制密切相关。

商周时期,王室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宗室子弟和有功之臣,形成了各诸侯封国。各诸侯国可以继续向下分封,如此,一层一层组成了整个王朝的架构体系。诸侯国实行世袭制,在国内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力,但是需要对王室承担贡赋、从征等义务,共同维护王室的地位。

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地区之间交流沟通不便,王室通过分封的方式将王国分成若干部分由各诸侯来代替自己管理,这样就可以通过宗族血缘关系来维持商周王朝天下共主的地位。从井田制的角度来讲,当时奴隶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奴隶集体劳动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一块块分割的井田构成了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在井田之上便是一个个的奴隶主,即各诸侯国。

郡县制

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起,并成为中央政府统治管理的主要方式。郡县制是把全国分为若干个郡,郡下面再设有县,进行层层管理。郡县制最大的特点是废除了世袭制,由中央任命各郡县的行政长官。各郡县不再是拥有自主权利的独立王国,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权力都被分散掌管,并受中央的监控。

为什么会出现郡县制?

首先是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和耕牛的使用,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有能力可以开辟更多的荒地。以前是奴隶们集体劳动,现在一个家庭几个人就可以完成耕作。许多奴隶就逃离奴隶主的控制,私下去开辟荒地,随之就形成了新兴的小地主阶级;而原来奴隶主(各诸侯)的土地就被撂下荒废了。各诸侯赖以生存的井田制瓦解了,靠各诸侯生存的王室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穷则思变,没有了收入的诸侯国纷纷开始变革。鲁国实行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他们开始承认小地主的土地私有,并根据所有土地多少征收税赋。这样,原先的诸侯国摇身一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表,变革的诸侯国开始强大起来,并去兼并那些小的国家。诸侯国不再通过分封的方式去管理,而是直接设置郡县对各个地主进行管理。如此以来,周王室的地位已经形同虚设,最终被各诸侯所抛弃。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矛盾

分封制是通过宗室血缘关系来维系王朝的统治,而郡县制则是由中央直接一级一级的对郡县进行管理。分封制的管理相对松散,王室权力不大;而郡县制通过中央的强权进行管理,权力全部集中在中央即帝王的手中。分封制不利于中央权力集中,但是有助于维护王室家族的统治地位。如何选择分封与郡县,帝王们充满了矛盾。

秦汉之际的分封、郡县制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行郡县制,增强了中央权力,推动了统一战争的步伐。尝到郡县制甜头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郡县制。但是,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各地郡县纷纷调头倒向起义军,而秦朝皇族宗室面对郡县的反叛竟是束手无策,因为宗室手中没有任何的权力。

到了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楚汉争霸时,刘邦大封异姓王是为了巩固同盟赢取胜利,在立国后大封刘氏皇族则是为了巩固刘家天下。

对分封制及郡县制的改造

对于帝王来说,分封制与郡县制都不是完美的。

为了防止各封国的威胁,历代王朝不断对分封制加以改进。

西汉就规定“非刘氏不得为王”,另外还向各封国派遣官员,以加强对封国的管理和监控;到了汉武帝时期又颁布了“推恩令”,进一步对封国规模进行削弱。在后世的一些王朝,封国已经是形同虚设,封王仅仅是享有封地的食邑,连管理的权力也没有了。

对郡县制的改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郡县长官的权力进行分化。例如在秦朝时就设立有郡守、郡尉和郡监,分掌行政、军事和监督职权;县里也设有县令、县丞、县尉等职以分散权力。二是加强对郡县的监督和巡视。汉朝时就设立刺史一职,定期到各郡县进行巡查,纠正不法行为。三是取消郡县掌管军事的权力。将军事权力直接从郡县的手里夺走,郡县只负责维持治安、缉捕盗贼等小事。

从历史的进程可以看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对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不断的改造,两者之间此消彼长。随着郡县制的不断完善,分封制变得形同虚设,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更多文章

  •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商代是以游牧的形式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游牧和农耕哪个更早出现在中国,商代农耕与游牧,农耕民族和游牧的关系

    游牧民族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相对单纯、直接,养牛羊,喝奶吃肉。游牧民族对自然的依赖性要强得多,其生产资料很单一,都是牲畜,生活方式也是围绕着牲畜展开。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游牧部落,这与他们分布的地域决定了的,北方广袤的草原环境是天然的牧场,饲养牲畜更简单,收益更大。游牧民

  • 周公好不容易打垮了殷商,为何又要如此急切地给他们封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两次战争,周人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不过,周公取胜后,未及班师,就让微子启统领殷商王族,并以宋地为他们的封国。好不容易打垮了殷商,为何周公又要如此急切地给他们封地呢?这,正是周公高瞻远瞩之处!一道难题商、周,及当时天下各族群,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组织。因此,各个族群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极大,

  • 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高人,为什么给别人打工,不自己成就事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姜子牙与张良谁厉害,姜子牙与张良什么关系

    在很多普通人看来,给别人打工是没有出路的,还是应该先积累经验和资本,找到自己创业的机会。自己当老板,才是最有前途的。这样的话,大家就脑洞大开,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些高人,比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人。他们本身都是很有才能的,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而是跑去给别人打工呢?诸葛亮的祖辈父辈都是当官的

  •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封神后姜子牙去哪了,姜子牙在封神演义中的谋略,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姜子牙

    姜子牙绝对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在他70岁前还是啥都没有,年轻时干过屠宰生意,开过酒店卖过酒,做些小本买卖,日子过得不咋地,姜子牙是个文韬武略的全才,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子一事无成,在72岁那年跑到渭水之滨,搞了一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戏码,每天拿着直钩钓鱼,这种怪人怪事自然吸引了别人目光,最后

  • 诸葛亮、张良、姜子牙等绝世高人,为何不自己创业,要给别人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比得过姜子牙和张良吗,姜子牙诸葛亮和张良谁厉害,姜子牙张良

    引言很多人都有一个做老板的梦想,但事实证明,真正能当上老板的人,或者说能成大事业、赚到大钱的却没几个。毕竟闯事业和打工是不同的,虽然前者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与更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同样也需要满足更多、更苛刻的条件才有机会成功,并不是自己能力够强或者足够有钱就能做到。悉数历史名人,比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

  • 历史老师不会讲的真相:舜囚禁尧,纣王不是昏君,夏朝不确定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尧舜禅位故事资料,纣王是昏君还是明君,尧和舜的历史

    例如历史课本里,尧舜二人都是一副上古贤明君主的形象,他们治下的社会被后世神化为盛世的典范,尧舜二人“高风亮节”的把权力交接程序改为禅让制,以天下为公,更是被誉为“民主的发端”。然而这只是后世的美化,实际情况是尧在晚年昏聩不堪,德行衰微,被后起之秀舜囚禁起来,舜还囚禁了尧的儿子丹朱,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

  • 手握数十万大军,不抵抗就投降,为何最后反而被秦王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武灵王有兵权为什么被饿死,秦王朱樉与秦王妃,秦王为什么要饿死齐王

    [var1]齐国在初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齐国的君主又是一个非常争强好斗的人,齐国君王不顾群臣劝说,执意攻打宋国,虽然最后战事告捷,但是齐国也遭到了其他五国的联合讨伐。齐国的太子田法章在齐国被灭国之前就逃了出去,给一个贵族人家做仆人,然而那个贵族的女儿却看出了太子不是一般人,不顾家人的反对和田法章

  • 巨鹿之战,当时秦军能横扫六国,才几年间就丧失战斗力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巨鹿大战秦军,巨鹿之战秦军为啥会败,巨鹿vs秦军谁厉害

    [var1]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

  • 田氏代齐时,篡夺齐国的田氏,为何没有遭到讨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田氏如何篡夺齐国,田氏是怎么占领齐国的,齐国田氏统治了多少年

    [var1]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齐国最后一位君主)去世,这意味着田氏彻底取代了齐国的姜姓吕氏,也即姜太公姜子牙的后人,失去了齐国君主的宝座。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

  • 唯一由武林高手建立的国家,国土仅一座城,却让战国七雄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七雄都城遗址,古代战国七雄战斗,战国七雄全景图

    [var1]薛国的统治者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田文是张国霸主齐威王的孙子,在齐闵王年间,田文被封到薛邑当领主,田文在到达薛邑后继续招揽天下宾客,在众多宾客中,田文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好勇斗狠,作奸犯科的亡命之徒,因为在战国的时候,这些人都被统称为侠,所以薛邑也成为了侠客之国,因为田文的名声十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