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和少正卯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孔子一当官就杀了少正卯?

孔子和少正卯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孔子一当官就杀了少正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33 更新时间:2024/1/16 13:59:04

少正卯是鲁国大夫,少正是个官职,卯是他的名字,少正是周朝所设的官职,古人讲究个身份,所以都是叫他少正卯,因为姓氏没流传下来,大家也就只能喊他少正卯了,要说少正卯也挺惨,孔子在把他杀了之后,还将他曝尸三日,可以说还真是够狠的。

[var1]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更是被历代统治者尊崇,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的地位经过历代帝的推崇,其地位不断拔高,为他举行的祭祀更是一度成为了大祀,丝毫不比祭天祭祖大典差,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德治教化”,不过从孔子杀少正卯这件事上,却有点违背孔子自己提倡仁义思想的感觉。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孔子是他晚年所生,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就过世了,所以孔子的家境很是贫寒,孔子生性聪明,虽然条件艰苦,却十分好学,因此学识渊博,而且孔子还继承了他父亲的英勇,身材高大,臂力过人,射箭也是一把好手,不过孔子并不想以武勇进入官场,想以自己儒家学派来治理国家,一直关注着天下大事。

[var1]

不过孔子的官运并不怎么好,年轻的时候只是做些管理仓库和管理牧场的小官,虽然孔子是事无大小都把事情做的很好,却得不到鲁国国君的重用,所以孔子另辟蹊径,开始办起私学,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广招门生,有教无类,弟子多达三千人,正是孔子打破教育垄断,使得他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也成了儒教,孔子也被尊为至圣。

孔子可以办私学,别人当然也可以办,少正卯就是跟孔子一样,既当官又办私学,少正卯这个人也是厉害的很,讲课很有一套,很能吸引人,是鲁国当时著名的人物,被称为“闻人”,也就是当时有名望的人,粉丝无数,要说孔子跟少正卯有什么仇?这就跟他们办私学有关,少正卯开设的学堂吸引了很多人,连孔子的学生都跑到他的课堂去听课,搞得孔子的学堂“三盈三虚”,大家都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孔子的学堂都空了,这么多学生就颜回最忠心,所以颜回被孔子称赞最多。

[var1]

孔子的官运到51岁才开始有起色,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孔子在任上干得不错,一年后又升为司空,这个就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为大司寇,成了公检法司最高长官,不过这时候孔子还没有对少正卯动手,到孔子五十六岁成为鲁国代理宰相的时候,才杀了少正卯。

定公14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政卯。

孔子在当上代理宰相没几天就把少正卯杀了,是以乱政的罪名杀的,对于孔子杀少正卯,孔子的弟子对此也是大为不解,少正卯怎么乱政了?子贡就去问孔夫子,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少正卯犯了“五恶”,对这种人要施行“君子之诛”,而孔子说少正卯的“五恶”分别是:心达而险(通晓世事而用心险恶);行辟而坚(行事邪辟还不知悔改);言伪而辩(说的一堆歪理还强词夺理);记丑而博(刻意关注社会的阴暗面还拿出来哗众取宠);顺非而泽(顺着违背道德的思想来传播邪说)。

[var1]

也就是说少正卯是个反传统且用心险恶的人,还经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这种人很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是小人中的雄,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其危害力巨大,所以非杀不可,而且还要曝尸三日,杀一儆百,关于孔子杀少正卯所说的五恶,因为少正卯被杀,他的学说也没有流传下来,使得后人无从得知,所以也不知道少正卯的学说和行为是否如孔子所说那般,如邪教一样蛊惑人心。

按照明面来看,孔子杀少正卯是君子和小人之争,而背后是否和办私学有关,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更多文章

  • 吕不韦曾在秦为相十余年,为何因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不韦二十八位良臣,吕不韦死后留下的话,中国历史名相吕不韦

    可是,当嬴政给他一封短短数语的信后,老吕麻溜地饮鸩自尽了。为何吕不韦如此配合,连一丝挣扎也没有呢?总经理赢家不傻。秦两代君王之所以放心长期委吕不韦国事,就是因为吕不韦翻不了天。吕不韦,是赵人,在秦毫无根基。他的荣辱升迁,一切取决于秦王。[var1]虽然他长期执掌国事,但他仍然只算一个“总经理”。军权

  • 仅仅8年后,吴起率楚军大破魏军,吴起是怎么做到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起为何明知有埋伏却甘愿赴死,吴起败魏军,吴起最厉害的历史

    前389年,阴晋,吴起率5万魏武卒大败50万秦军。魏武卒之威,令天下震动。仅仅8年后,吴起率楚军大破魏军,煌煌大魏险些被劈成两半。吴起是怎么做到的呢?谁能找到新的建军方法,谁就能称霸[var1]春秋末年,天下开始了大变革的时代。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大批自耕农出现。与之相对应的,西周时期“国人当兵,野人

  • 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采取军事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秦国先攻上党还是长平,秦国和赵国国力差距大吗

    这个低谷期,原本是山东各国求生存的最后时机。那么,山东各国为什么不抓紧时机,有所作为呢?陷入低谷的秦长平之战,秦歼灭了赵军主力,基本上打垮了最后一个可以单独与之抗衡的对手。可是,秦国却陷入了一段极为困难的时间。首先,是损耗大。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用白起的话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损耗极大。邯

  • 项羽是有机会赢刘邦的,他逆转刘邦的唯一机会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和刘邦为什么刘邦会赢,老梁说项羽刘邦,刘邦和项羽最后一战

    项羽楚汉争霸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项羽身死,刘邦开创西汉。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但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更加令人叹息。实际上,项羽是有机会赢刘邦的,那么项羽逆转刘邦的唯一机会是什么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简单分析一下这个话题吧。项羽想当天下共主,不能靠随便无故杀人取得。刘邦本身就有先入者王

  • 为何刘禅的两任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而不是关羽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禅为何娶张飞的两个女儿,刘禅为什么娶张飞二女儿,张飞和刘禅哪个辅助好

    第一政治平衡需要,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帝在娶老婆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政治意味的,当年刘备建立蜀汉的时候有三股势力,其中荆州集团是核心,所以想要让蜀汉稳定,那么必须要平衡这三股势力的关系,所以联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于是刘备认为关羽,张飞的女儿嫁给太子是最合适的。第二关羽犯下了大错,虽然关羽在跟随刘备以后

  • 细思极恐!如果捋清伦理关系,魏蜀吴大多数英雄都得叫袁术一声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吴和袁术的关系,孙策对袁术的评价,孙吴为什么反魏

    孙坚被人干死后,他的大儿子孙策走投无路,无奈之下只能投靠袁术,而袁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公无私,于是收为义子,自为义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干爹。古代人比较注重礼节,因此孙策在这里应该管袁术叫爸爸,应该没啥大问题。而孙策和孙权,孙尚香的老爸死了,而孙策是他两的长兄。古代重视礼仪,因此有古长兄为父的说法。那么

  • 关羽义薄云天,与曹魏如同水火,却为何一直使用曹操册封的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的能力在曹魏处于什么位置,历史上关羽跟了曹操多久,关羽封什么爵位

    在古代受封侯爵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汉武帝时期作战骁勇的飞将军李广,终生都没有受封自己一生梦寐以求的爵位。能授予侯爵之位的,除了开国功臣,那就是皇亲国戚了,另外就是战功累累的将军了,比如霍去病和卫青。而古代侯爵也是有高低贵贱的,不是所有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大致排序就是“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如此看

  • 假如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吗?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谡听诸葛亮的话会守住街亭吗,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诸葛亮为什么让马谡去守街亭

    “失街亭”,是蜀汉北伐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事。在这场战斗中,诸葛亮任命的主将马谡自作主张,弃水源而登上南山据守,导致被魏将张郃大败,丢掉了街亭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导致诸葛亮进退无据,只得鸣金收兵,第一次北伐就这么无果而终了。让人有些不解的是,街亭这个据点真的就这么重要?没有它,诸葛亮就无法北上作战?

  • 刘备伐吴战败,张苞关兴无力救主,为何赵云一出马就扭转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兴张苞之死,赵云关兴张苞组合战报,刘备伐吴死了哪些大将

    但不管张苞、关兴二人怎么死战,就是没办法击退吴军,反而情形越来越危机,最后二人都受了伤。此时的刘备知道自己就要命悬一线了,很有可能就会死在这里。但就在他绝望之时,赵云带着一队人马杀过来了,赵云这一出现可真是及时啊,直接挽救了刘备,扭转了整个战局。陆逊一看赵云带人杀过来了,立刻作出决定,放弃截杀刘备,

  • 军师诸葛亮为什么对关羽的死无动于衷,早已经看破其中的原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知道关羽要死,诸葛亮张飞关羽最强战法搭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

    刚刚大了胜仗的关羽声望是如日中天,当时吧曹操都要搬迁都城,而东吴的孙权也主动来和亲,却被关羽打骂一顿,孙权遭到如此的羞辱之后决定联合曹操偷袭关羽,并成功的将关羽击杀了。以前诸葛亮就提醒过关羽,必须和孙权交好,才能对付曹操。关羽虽然点了点头,却没有注意。特别是刘备攻打蜀时,诸葛亮奉命率兵从荆州赶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