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王朝:纵横一个半世纪的西北霸主,让北宋头疼不已

西夏王朝:纵横一个半世纪的西北霸主,让北宋头疼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285 更新时间:2024/1/25 13:52:06

在如此荒蛮之地成长起来的西人,究竟有什么独门诀窍?翻阅北朝时期的一些记载,我们会发现宋人对西夏的出兵十分畏惧。因为西夏一次就能出动几十万人的军队。实际上,这是西夏全民皆兵制度的结果,也是党项人迁徙习惯的体现。在残酷的竞争中,西夏王朝就是凭借如蝗虫过境一般的蚕食能力,消灭了周围的许多对手,占据了包括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在内的广阔土地。

然而西夏领土的更多地方是荒漠为主的环境。这导致西夏人必须时刻应对敌人对肥美土地的觊觎。在西夏,每一个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从15岁到70岁。平年代从事农牧业生产,到作战式则相应国王的号召入伍。在12世纪,西夏的总人口不超过200万人,这意味着西夏能动用的男丁规模在40-50万。当然,只有在重大战争中才会征集所有男丁,规战役最多不过五六万士兵出战。

西北盛产良马,游牧而生的党项人自然天生就是骑兵好手。西夏骑兵的战斗力不逊于后来的蒙古骑兵,只是人数太少了。西夏骑兵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铁鹞子部队,这些骑兵是西夏国王的亲卫,各个身强体壮,披挂重型铠甲,使用长兵器跟敌人搏斗。每次西夏跟北宋的作战中,铁鹞子部队都是开路先锋,给宋兵极大的压力。

除了先进的骑兵队伍外,西夏还有一支强大的弓兵队伍,其中有许多汉人弓箭手。许多汉人迫于生机,逃到西夏境内生活,也有许多没考上科举的汉人学子,来到西夏谋求一官半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得到了西夏王室的重用,给十分优厚的条件,换取他们的效忠。如果没有蒙古骑兵的崛起,西夏估计还会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12世纪,西夏就失去了对横山地区的控制,肥沃的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也被步步蚕食。最终西夏倒在了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再也没有恢复往昔的荣光。大家怎么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为何明朝的宦官还这么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明朝,明朝的宦官活跃了两百多年,在朝堂上非常活跃,还出了一个“九千岁”魏忠贤。在明朝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对宦官干政极为厌恶,为什么到了中后期,宦官们还是“发育”起来了?朱元璋草根出身,建立明朝后对功臣进行了大规模清理,连功臣都不留的朱元璋,怎么会允许宦官指手画脚?所以朱元璋对宦官干政十分敏感,

  • 朱元璋和臣子下棋,眼见要赢,臣子突然耍赖,朱元璋不怒反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徐达在小时候就跟朱元璋玩在一处,长大以后,也一直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朱元璋称帝以后,少不了要报答兄弟的辅佐,直接让徐达升任右丞相,并且兼任太子少傅。虽然职位很高,徐达高兴之余,心中也满是忧虑,伴君如伴虎。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担心有朝一日会拿他开刀,杀鸡骇猴。他也不愿意兼任太子少傅这个职位,与其成日和

  • 朱元璋因为一个字就杀了得道高僧释来复,朱元璋真的是暴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释来复被杀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释来复收到了朱元璋邀请自己进宫做客的消息,释来复在感动之余就作了一首诗献给朱元璋,以感恩赞颂朱元璋。原诗如下:“淇园花雨晓吹香,手挽袈裟近御床;阙下彩云明雉尾,座中红芾动龙光。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醒醐出上方;稠叠滥承天上赐,自惭无德诵陶唐。”让我们读这首诗其实感觉也没有

  • 朱祁镇差点把明朝葬送,为何庙号是英宗?他很英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皇帝朱祁镇,此人37岁驾崩,庙号为明英宗。用”英“来评价他的一生,是不是说朱祁镇的一生英明果断?实际上并非如此。英宗在历史上主要有三位皇帝,一个是宋英宗,一个是元英宗,一个就是明英宗了。用英来做庙号,表面上说的是这个皇帝年少有为,但实际上往往代表着这个皇帝统治期间有许多麻烦事,而且王朝较短。宋英

  • 朱元璋一生恨透一个姓氏,下旨让男的世代为奴隶,女的世代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农民起义战争。朱元璋入伍之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很快得到了统帅的赏识。最后他凭借自身的雄才伟略成为了最高的统治者。朱元璋与大部分皇帝不同的地方是,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后,并没有去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官员。而是率先下了一道圣旨。让这个姓氏的人,男的世世为奴

  • 朱元璋去农家避雨,问老农:你叫啥?老农回答完,被封世代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这件事,很多人都会认为,这简直就是天下掉馅饼的事,能够如此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真的是祖上积德。但是事实上是怎样的呢?这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故事记录在《碧里杂存》中记载,从该开始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家族寻找建立陵墓的地方,就这样经过一番寻找,来到了江苏的这个地方,建立起了孝陵卫。

  • 这位南宋名将威名赫赫,却生性残忍,死时还要让姬妾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宋朝也并非没有猛将,杨政就是宋朝最强大的几位战将之一。但是这位大将军却有着几分残暴,甚至有些变态的嗜好。今天小李子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宋将杨政的事!杨政生于公元1098年,字直夫。在北宋末年参军,本是吴玠手下部件,后因多次对抗金兵有功,逐升为熙州知府等职。在1140年,杨政以兴元知府的身份抗击金军,

  • 赵匡胤拖了16年,为何还是没有将儿子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我们把前因后果全部分析一下,你就会明白,为何赵匡胤一定要立自己的兄弟,而非亲生儿子,并非自己的儿子不香,而当时的形势所迫。也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周世宗柴荣因为某些原因得到了别人的江山,虽说当时的情况下是自己认了对方当义父,可是人家又不是不能生出来儿子,反正他的皇位本身就有些不正。毕竟对于

  • 明代居士对佛教的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在家居士对佛教的研究,也形成一种风气。宋濂、李贽、袁宏道、矍汝稷、王宇泰、焦竑、屠隆等,都于佛学有相当理解,遗有许多有关佛学的著作。宋濂为明初翰林学士,曾三阅大藏,著有《宋学士文集》。所撰高僧塔铭等文字三十九篇,祩宏辑成《护法录》,为元末明初佛教史传的重要资料。李贽出入儒释之间,尤好禅宗。著有《

  • 明末清初,为维护明朝江山而殉难者,士人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忠节张铨张铨(?~1621年),山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明史》有两个张铨,另一是安徽定远人,随朱元璋有战功,封永定侯)。张铨任辽东巡按御史,同辽东经略袁应泰驻守辽东首府,辽阳城。城破被俘后,原抚顺游击、投降后被努尔哈赤招为额驸的李永芳前来劝降,张铨不予理会;天命汗努尔哈赤诱以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