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陵墓明孝陵为什么600多年无人敢盗?真的是因为他杀气太重吗

朱元璋陵墓明孝陵为什么600多年无人敢盗?真的是因为他杀气太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704 更新时间:2024/1/16 13:28:38

临终前,朱元璋曾留下遗诏,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三件事:

第一:皇位归属于皇太孙朱允炆(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第二:丧事从简,不宜大操大办(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第三:各位藩王不必回京(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这三件事中,前两件尚可理解,第三件事所为何故呢?

原来,朱元璋自知朱允炆羽翼未丰,而藩王各拥重兵,坐守一方。自己死后,无人能降服藩王,便索性不让他们回京,免得出现逼宫夺位、天下大乱的局面。

然而,朱元璋千防万防,却还是没有料到,他的儿子朱棣在他死后一年,就发动了“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最终夺位登基。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与朱元璋陵墓有关的轶事。

备受礼遇的孝陵

朱元璋驾崩后被葬在了紫金山孝陵,与他心爱的马皇后葬在了一起。

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第二年马皇后去世,便被葬入了孝陵,“孝”字取自于马皇后的谥号“孝慈”。

之后孝陵的建设工程一直没有停止,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了“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工程才算圆满结束,历时30多年,耗资无数,最终孝陵占地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

孝陵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历朝历代君主尊崇、谒拜之地,就连朱棣这个不孝子在登基前都要到孝陵前“唏嘘感慕,悲不能止”,此种表现不排除有作秀的成分,但朱棣对朱元璋的敬畏之情肯定是真实存在的。

在明朝,孝陵得到了子孙们的重视,每年都有固定的三大祭、五小祭。国家发生了重要大事,还会有专人到墓前祭告。

到了清朝,满清皇帝也没有打扰朱元璋的在天之灵,康熙、乾隆二帝还亲自到孝陵祭拜,并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足见他们对于朱元璋的敬重之情。

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洪秀全也亲往孝陵,并下跪叩头,说自己是“不肖子孙”,今以大明王朝遗民的身份来祭拜开国皇帝。

吊诡的是,也正是因为太平天国战争,让孝陵地表建筑遭受了不少创伤,连康熙手书的御碑都被打碎了,后来还是两江总督曾国藩着手修复孝陵,可惜当时财政紧缺,预估20万两的工程只用了740两白银就敷衍过去了,可想而知这工程的质量有多么粗糙。

1912年,孙中山率领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官员也来祭拜孝陵,还亲自拟写了祭文,大意是要继承明太祖的遗志,驱逐鞑虏,光复天下。

从这桩桩件件往事来看,孝陵获得的礼遇是非同寻常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1961年起,孝陵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更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

600年无人敢盗

朱元璋生前造下杀孽无数,葬入孝陵后,竟然一直没有被盗墓贼或仇家“光顾”,这一点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从1997年起,一些专家通过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最终证实孝陵在历史上确实没有被盗掘过,所以内部设施至今保存完好。

对于这种情况,民间有人说是朱元璋的杀气太重,所以盗墓贼只能敬而远之,生怕会遭到朱元璋的报复。

这种迷信的说法当然不足为信,事实上,明孝陵不被盗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第一,周密的防盗措施

1.孝陵内部设置了鹅卵石防盗机关。如果盗墓贼挖开一个洞,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将洞填满,盗墓贼不但无法进入,还有可能被鹅卵石砸死。

2.孝陵结构异常复杂,内部弯弯曲曲的细道犹如迷宫一般,盗墓贼即使侥幸进入,也很有可能会迷失在地宫深处。

3.孝陵在建设时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大山,建设地宫,使得盗墓贼无法从顶部或下方打盗洞进入,只能从唯一的墓道进入地宫。

而墓道却被工匠们采用特殊的方法隐藏起来了,考古人员用精密仪器测定出它不在地宫中间的位置,而是偏在一边,那些没有仪器襄助的盗墓贼想要找到墓道,只能是痴人说梦。

第二,历朝历代的保护

除了孝陵本身难以进入外,历朝历代的保护工作也是做得非常到位。在明代,有驻军专门守护陵墓,人数超过五千人。

满清入关后,为了笼络汉民族,清廷也是积极保护明孝陵,在顺治年间就开始派专人守孝陵,还让僧人对外墙破损部分进行修缮。

康熙皇帝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也相当于一块保护牌子,再不开眼的盗墓贼见此碑也不敢轻举妄动。

清宣统元年,为了保护孝陵,清政府还竖起了告示碑,告诫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孝陵乱涂乱画。

在当代,孝陵更是重点保护对象,南京市文物部门曾投资300多万元对局部坍塌的墙体进行了维修,此后更是开展了多项保护工程。

现在,孝陵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也已经动,孝陵的安全更是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

第三,特殊的地理位置

孝陵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它能够安然度过几百年岁月。

一般帝王的陵寝都会设在远离生前宫室的地方,比如唐代的乾陵距离大明宫的直线距离为73.5公里,宋代永昌陵距离开封城120多公里,而明孝陵和明故宫之间的直线距离仅为1.3公里。

有人说朱元璋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死后都能从紫金山上居高临下,监视子孙、文臣武将有没有按照自己的遗命行事。

朱元璋的心思当然已不可考,但孝陵这样的位置安排确实减少了很多被盗的风险。

孝陵以山为依托,建墓时采用横向打洞,穿入山体,想要开挖的话必须动用炸药,而孝陵距离南京城又极近,一旦惊动了当时的政府,马上就会引来军队和守陵人的攻击,普通的盗墓贼根本不可能全身而退。

也正是因为这样,像东陵大盗孙殿英那样丧心病狂的盗墓贼,也不敢打明孝陵的主意,这也是孝陵至今连盗掘的痕迹都很难找到的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盱眙不止有小龙虾,还有朱元璋:朱元璋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这位起于微末的帝王,他的家乡到底是哪里?我们只知道朱元璋是南方人,是安徽人或者江苏人,但是它具体是哪个地方的,我们就要好好研究一下了。实际上,安徽凤阳不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因为凤阳这个地理代号,是明朝洪武七年才设立的,也就是说朱元璋早就完成了他的帝业,当时已经46岁了。朱元璋不可能是一个后来诞生

  • 西夏王朝:纵横一个半世纪的西北霸主,让北宋头疼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此荒蛮之地成长起来的西夏人,究竟有什么独门诀窍?翻阅北宋王朝时期的一些记载,我们会发现宋人对西夏的出兵十分畏惧。因为西夏一次就能出动几十万人的军队。实际上,这是西夏全民皆兵制度的结果,也是党项人迁徙习惯的体现。在残酷的竞争中,西夏王朝就是凭借如蝗虫过境一般的蚕食能力,消灭了周围的许多对手,占据了

  • 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为何明朝的宦官还这么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明朝,明朝的宦官活跃了两百多年,在朝堂上非常活跃,还出了一个“九千岁”魏忠贤。在明朝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对宦官干政极为厌恶,为什么到了中后期,宦官们还是“发育”起来了?朱元璋草根出身,建立明朝后对功臣进行了大规模清理,连功臣都不留的朱元璋,怎么会允许宦官指手画脚?所以朱元璋对宦官干政十分敏感,

  • 朱元璋和臣子下棋,眼见要赢,臣子突然耍赖,朱元璋不怒反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徐达在小时候就跟朱元璋玩在一处,长大以后,也一直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朱元璋称帝以后,少不了要报答兄弟的辅佐,直接让徐达升任右丞相,并且兼任太子少傅。虽然职位很高,徐达高兴之余,心中也满是忧虑,伴君如伴虎。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担心有朝一日会拿他开刀,杀鸡骇猴。他也不愿意兼任太子少傅这个职位,与其成日和

  • 朱元璋因为一个字就杀了得道高僧释来复,朱元璋真的是暴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释来复被杀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释来复收到了朱元璋邀请自己进宫做客的消息,释来复在感动之余就作了一首诗献给朱元璋,以感恩赞颂朱元璋。原诗如下:“淇园花雨晓吹香,手挽袈裟近御床;阙下彩云明雉尾,座中红芾动龙光。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醒醐出上方;稠叠滥承天上赐,自惭无德诵陶唐。”让我们读这首诗其实感觉也没有

  • 朱祁镇差点把明朝葬送,为何庙号是英宗?他很英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皇帝朱祁镇,此人37岁驾崩,庙号为明英宗。用”英“来评价他的一生,是不是说朱祁镇的一生英明果断?实际上并非如此。英宗在历史上主要有三位皇帝,一个是宋英宗,一个是元英宗,一个就是明英宗了。用英来做庙号,表面上说的是这个皇帝年少有为,但实际上往往代表着这个皇帝统治期间有许多麻烦事,而且王朝较短。宋英

  • 朱元璋一生恨透一个姓氏,下旨让男的世代为奴隶,女的世代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农民起义战争。朱元璋入伍之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很快得到了统帅的赏识。最后他凭借自身的雄才伟略成为了最高的统治者。朱元璋与大部分皇帝不同的地方是,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后,并没有去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官员。而是率先下了一道圣旨。让这个姓氏的人,男的世世为奴

  • 朱元璋去农家避雨,问老农:你叫啥?老农回答完,被封世代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这件事,很多人都会认为,这简直就是天下掉馅饼的事,能够如此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真的是祖上积德。但是事实上是怎样的呢?这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故事记录在《碧里杂存》中记载,从该开始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家族寻找建立陵墓的地方,就这样经过一番寻找,来到了江苏的这个地方,建立起了孝陵卫。

  • 这位南宋名将威名赫赫,却生性残忍,死时还要让姬妾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宋朝也并非没有猛将,杨政就是宋朝最强大的几位战将之一。但是这位大将军却有着几分残暴,甚至有些变态的嗜好。今天小李子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宋将杨政的事!杨政生于公元1098年,字直夫。在北宋末年参军,本是吴玠手下部件,后因多次对抗金兵有功,逐升为熙州知府等职。在1140年,杨政以兴元知府的身份抗击金军,

  • 赵匡胤拖了16年,为何还是没有将儿子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我们把前因后果全部分析一下,你就会明白,为何赵匡胤一定要立自己的兄弟,而非亲生儿子,并非自己的儿子不香,而当时的形势所迫。也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周世宗柴荣因为某些原因得到了别人的江山,虽说当时的情况下是自己认了对方当义父,可是人家又不是不能生出来儿子,反正他的皇位本身就有些不正。毕竟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