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刻意隐瞒了一个可怕真相,可惜史官们不敢记载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刻意隐瞒了一个可怕真相,可惜史官们不敢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10 更新时间:2024/2/8 1:20:59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武装政变。期间,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恭射杀齐王李元吉,政变的结果是李渊禅位,李世民坐上了皇位。

一切都发生的太过顺利了,顺利的有点不可思议。六月七日,李渊正式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六月十六日,李渊发布诏书“朕当加尊号太上皇”;八月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等等,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渊在干啥?

唐朝官方史书记载,政变发生时李渊和近臣在太极宫内“泛舟海池”,完全享受在诗情画意当中。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玄武门的位置。太极宫的北门是玄武门,太子所在的东宫在太极宫东面。出东宫,向西进入玄武门,再往南进入太极宫,是日常李建成去见父亲,最便捷、最常走的一条路。

尽管贞观一朝史官、朝臣极力掩盖,反而却画蛇添足。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玄武门发生激动战斗时,如果有一个人,或侍卫、或宫女、或太监,他们看到这一幕会作何反应?是不是会立即向李渊通报政变消息?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李渊得到消息,还会继续悠然自得地泛舟海池?会等着尉迟恭来逼宫?显然不会,但李渊交权的方式很直“果断”,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后人的质疑。到这里,一个被贞观一朝史官、朝臣刻意隐瞒的真相就浮出了水面。

这个真相就是玄武门之变时有两个战场:一个在玄武门,一个在太极宫中。在《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

杜君绰是玄武门之变参与者之一,在《杜君绰碑》中发现有这样的字眼,“矢及宸闱”。所谓的“内殿”、“宸闱”都是李渊起居的地方,连箭都射到了李渊的面前,他还有心情“泛舟海池”?

所以,我们有一万个理由相信,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同时,太极宫内也一直发生着什么。再次回顾《旧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又一个细节容易被忽视。就在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再追击李元吉被树枝挂住跌落马下,直到尉迟恭赶来射杀李元吉。

之后,李世民从史书中“消失”了。直到尉迟恭迫使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调遣,李世民才再次出现。一切尘埃落地后,“父子情”上演了,“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渊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但史官们是不敢记载的,因为这意味着李世民“囚慈父于后宫。有弑父之心。”

参考资料:《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问一人:徒弟教的怎样?他说:我教出个皇帝,这比孔子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秦琼死时李世民的反应

    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贵族的家庭,包容的心态伴随着他的一生,而他也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懂得纳谏的皇帝了,这当然离不开李世民早年所受到的教育,然而李世民一生中有史可考的老师(正经教书的老师)屈指可数,甚至只能找到一位,然而这个老师却给了李世民很大的影响。[var1]早在李渊反隋起义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已经

  • 此人历任北周、隋朝大将,外甥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中的隋唐十大名将,北周和隋朝唐朝的关系,唐朝最忠义的将军

    他的父亲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阳、虞州等八州刺史。他从小喜欢读书,经书、史书、百家之言都略有精通。北周太祖宇文泰看见他比较独特,就让他与太子一起游玩。后来,因立军功,授官职为都督,新安太守,慢慢地提升到仪同三司,世袭新义郡公。韩擒虎能文能武,素有名气。据说他曾说服镇守

  • 古代奇案:孙膑刖足案,被庞涓砍了双足,还在脸上刻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膑被庞涓挖膝盖骨,孙膑老婆是庞涓妹妹吗,张仪苏秦庞涓孙膑

    [var1]孙膑在年轻时,与魏国人庞涓在鬼谷(山谷名)同学,都拜鬼谷子(当时的一位著名学者,因隐居在鬼谷,所以叫鬼谷子)为师,研究古代兵法,并且约定有朝一日当上武官以后互相帮助。后来庞涓先下山,得到魏惠王的赏识,当了将军。但他自知能力不如孙膑,唯恐将来孙膑的地位超过自己,就派使者去鬼谷把孙膑请来。孙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的是被“逼上梁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无解吗,易中天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唐初的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的北门,是保卫皇宫的禁卫军驻扎重地,也是出入内宫的必经之地。而太极宫作为唐初的政治中心,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都在这里活动。太极宫的北门是玄武门,而南门是正门,叫承天门。它正对着长安城的中轴线天街和朱雀大街。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440米的广场。唐王朝的许

  • 河南洛阳发现隋炀帝修建的粮仓,窖藏谷物千年不腐,结果还能发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仓,隋炀帝墓地发掘,隋炀帝墓考古遗址

    大家都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现今如此,古代亦如此。史书《礼记·王制》就明确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可见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国家进行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 邴氏家族与管氏家族围剿齐懿公,齐国的百姓们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姓邴的哪里人多,邴读什么,邴兴国简介

    [var1][var1]齐懿公商人的性格较为残暴,史书中就有其挖开臣子坟墓砍掉尸体腿脚的记载,究竟是有多么大的仇恨让这位齐国君主做出如此之事。齐懿公这个人当年既没有什么显赫的来源,母亲的家族不是出身什么晋鲁齐宋,母亲密姬当年也没有得到齐桓公的极度宠爱;齐懿公还是公子商人的时候也没有得到权臣竖刁、易牙

  • 唐高祖李渊的神操作,差点火烧长安城,这件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高祖李渊历史评价,唐朝长安城全貌复原图,汉长安城统一改造

    话说隋朝末年北方游牧民族中的突厥,趁中原地区各地起义内乱不断,逐渐从以前的分裂进而内部统一转向强大。在降伏了其他诸如契丹、室韦、吐谷浑等游牧民族后,突厥开始不断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李渊建立唐朝时,为了专心对付中原地区的其他几支军事割据势力,以不至于后院起火腹背受敌,也曾安抚、和好甚至暂时称臣于突厥。

  • 秦国与赵国发生的长平之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平之战的起因:赵国接受上党,承受秦国的怒火[var1][var1]此时赵国的执政者是赵孝成王。上党郡是一个好处,也是一个烫手山芋。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量这件事,上党郡到底要不要。赵豹的主张是不能要,赵国要上党郡,肯定会引来秦国的怒火,从而爆发战争,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了。

  • 此女不死,李世民压根不可能发动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政变成功的原因,李世民兵变有多狠,李世民玄武门政变杀了多少人

    大唐武德九年,高祖李渊赖次子李世民使江山一统。高祖有四子,建成、世民、元吉、元霸。李世民功高盖世,大唐江山几乎为他一人打下,高祖常常赞誉有加。那么李世民和李建成到底有什么摩擦?或者说玄武门之变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促使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呢?在目前流传的记载中,李世民实力和影响力盖过了太子李建成,于是这

  • 吴楚争霸,两个楚国人之间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楚为什么要攻楚国,吴楚争霸战视频完整版,读吴楚争霸有感

    [var1]春秋形势图我们都知道后来的结局是:越国灭了吴国,然后楚国又灭了越国,统一了南方。实际上,吴国灭于越国是一场意外,吴国曾经非常强大,还一度发兵中原,和齐、楚争霸。如果吴王夫差听信伍子胥的话,灭了越国,也就不会酿成后面的悲剧。今天,我们来看两个楚人演绎的吴、楚争霸的故事。第一个登场的是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