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最后一位名将,他的陨落,成为晚清军事的转折点

清朝最后一位名将,他的陨落,成为晚清军事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66 更新时间:2024/1/5 17:58:00

个人感觉,这要从僧格林沁的生平说起。

僧格林沁,系清朝蒙古族将领,因为曾为清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在咸丰五年(西历1855年),被咸丰帝册封为王爵,所以僧格林沁又被叫做“僧王”。僧格林沁一生中,最为显赫的成就,莫过于两件事:

第一件事。咸丰四年,太平天国发动北伐运动,一度危及京城。此时太平天国兵锋正盛,洪秀全杨秀清之间尚能形成合力,如果咸丰朝廷不能化解这次危机,导致京城丢失,必然会影响全局。咸丰五年,僧格林沁歼灭太平天国北伐军,并活捉北伐军首脑林凤祥。因为这一功劳对咸丰朝廷如同“再造”,所以咸丰帝在这年,册封僧格林沁为王。

第二件事。咸丰九年。清朝同英法列强交恶。咸丰帝委任僧格林沁负责守卫大沽口。在僧格林沁的布防和指挥下,清军重创英法联军。虽然,这一战的胜利,并没有对全局产生影响,之后不久,英法联军依旧攻入北京,并且一把火烧了圆明园,但是,僧格林沁曾经击败过洋人,这一成就,在当时可谓无人能比。

从僧格林沁的这些成就可以看出,僧格林沁算是晚清军事支柱、主要将领之一。一般认为,僧格林沁之死,在晚清军事史上,意义如下:

蒙武力的终结

起初,清朝为了防止汉族武人做大,在军事上,奉行满蒙武人优先,汉人次之的政策。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清朝为了鼓励曾国藩积极镇压太平军,给了曾国藩很多赏赐和权限,这让曾国藩感到兴奋的同时,也说明在此之前,清廷对汉人武装采取严重的防范态度。

僧格林沁算是满蒙将领中,最后一个名将。僧格林沁死后,清朝在军事上所能依赖的,也只剩下曾国藩这些汉族精英。为后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打下了伏笔。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僧格林沁之死,标志着满蒙武力的终结。

冷兵器时代的落幕

僧格林沁麾下的部队,以传统骑兵为主,其战术也为冷兵器时代的骑兵骑射。因此僧格林沁的骑兵遭遇英法联军,有着中世纪武装对阵近代军队的既视感。

僧格林沁战死前后,清政府也开始了洋务运动,热兵器开始逐步在清军中普及,冷兵器开始逐步淘汰。

从某种意义来说,僧格林沁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名将,僧格林沁之死,意味着冷兵器时代的谢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云在青天水在瓶.浅谈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明王朝嘉靖与海瑞,大明王朝1566嘉靖看到海瑞奏折,嘉靖与海瑞黄河之争

    看不懂大明王朝1566,是你人生阅历不够。云在青天水在瓶“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已下简称1566)是一部人生阅历丰富的人能够看懂的剧,也是一部关于阅历丰富人剧,还是阅历丰富人演的剧。剧中皇帝有皇帝的样子,大臣尽大臣的本分,嘉靖阴狠聪明、海瑞刚直聪明、严嵩老辣聪明、胡宗宪大义聪明、赵贞吉圆滑

  • 在《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后来为什么要装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杨金水最担忧的事情其实是沈一石打着江南织造局的旗号去买田。可是,沈一石非常义气,并没有出卖杨金水,在海瑞的压力下,沈一石将自己的粮食拿去赈灾。当然了,沈一石肯定难逃一死了,这个时候杨金水其实已经认为自己平安过关了。嘉靖皇帝派过来调查的主要有两拨人。第一拨人是朱七带领的锦衣卫,锦衣卫也归吕芳管,换句话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清军入关陈圆圆是罪魁祸首?后来她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浪漫之地,吴三桂和陈圆圆有后人吗,吴三桂给陈圆圆盖的后花园

    陈圆圆一生是不幸的,但是成为吴三桂的女人才是她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一次意外,她被田红献给了吴三桂,从此成为了人家的小妾,虽然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总比在外飘摇要好得多,最起码有了归宿,有了依靠,也有了安稳。当时清军马上就要入关,吴三桂为了抵抗,就把陈圆圆和家人留在了北京。但李自成攻入了京城后,刘宗敏却把貌

  • 草根的逆袭:朱元璋出身贫寒,还做过和尚,到底是怎么称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是朱温的后人吗,朱元璋登基诏书原文,朱元璋惩贪70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曾经为了生活,拿着别人施舍他的一点点粮食去到寺庙里修行,只为吃上一口饭。三年后,出了寺庙入了红尘的朱元璋仿佛与这个世界脱节一样,他的生活完完全跟不上他眼前的生活。 他做一些打扫之类的杂务,背诵一些佛教经书,他甚至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然而就是这样的他,正好生在了乱

  • 宫宴上,乾隆赏赐众人,唯独将嘉庆排除在外,内在用意颇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嘉庆后悔错杀了和珅片段,嘉庆通宝十大珍稀品图片,嘉庆晚年痛哭的原因

    作为清朝生儿子数量仅次于康熙的皇帝,乾隆在择立继承人的问题上,也是慎之又慎,谨慎到什么程度呢?直到他登基六十年,已然85岁高龄时,选谁当皇储的秘密,还是在他心中瞒得密不透风,可是在一次宫宴后,依然有人瞧出了端倪。乾隆60年(公元1795年)正月初一,乾隆本想在宫中举办宫宴,与皇子皇孙和亲信大臣们好好

  • 宫女出身,却是清朝最长寿的女人,为康熙产下一子,哥哥还是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定妃(1661年-1757年)万琉哈氏,亦称瓦刘哈氏,满洲正黄旗人,正五品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雍正帝尊为皇考定妃。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

  • 修城墙有人偷工减料怎办?朱元璋要求城砖刻上名字,六百年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修城墙,明城墙的城砖文字资料,朱元璋查偷工减料

    在冷兵器盛行的战争年代,一座城市的城墙是否坚固可能直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利。也正是城墙在当时的重要性,统治阶级在修筑城墙时提很是注意城墙的质量,这里面的代表就是明初南京城墙。如今游客在参观南京古城墙之后,都会对南京古城墙上的铭文印象深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历史专家对城砖的来源有着两种观点:一、朱元璋

  • 哥哥爱上自己妹妹,两人居然还结了婚,生下个儿子力扛大清30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李鸿章应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这一生参与过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等。而且他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他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而后代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其实李鸿章的身世之谜就是一段传奇。李鸿章从小

  • 古代武将有一条金标准,赵子龙勉强能做到,清朝一武将完美达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子龙真人照片,赵子龙大战吕布,貂蝉为什么喜欢赵子龙

    比如北宋的覆灭,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当时北宋的疆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硬指标,都远远超出周边国家十倍甚至百倍,但因为武备不振,将帅乏人,导致泱泱大国遭到游牧小国的突袭而迅速灭亡。明朝开国不足一百年,因为武将人才的匮乏,引发土木堡之变的惨剧,皇帝都被抓走,大明王朝险些被腰斩。因此,优秀的武将和军事

  • 为什么朱元璋只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没什么用出的老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真的是被朱允炆害死的吗,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炆简历

    从这一战中就能看出,耿炳文这个人并是不什么名将,连朱棣都打不过,所以也就有了,当初朱元璋不杀他的原因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将领各种前进的攻击的能力较弱,只适合守城。这种人对朱允炆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留下给朱允炆做个看门的。但是,整个明朝,并不是所有人都打不过朱棣。朱允炆身边也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