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故宫被朱元璋拆毁,一部鲜为人知的笔记却使后人得以一窥其样貌

元故宫被朱元璋拆毁,一部鲜为人知的笔记却使后人得以一窥其样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91 更新时间:2024/1/9 6:00:36

当年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后,惊羡于元故宫的宏伟壮丽,留下了令人神往的描述:“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

然而元朝被推翻后,朱元璋命为了打压元朝的气,命大将徐达将元朝皇宫拆毁,于是这座伟大的宫殿,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当时负责拆毁工程的,是工部侍郎萧洵,他也因此对元故宫有了比较深入宏观的了解,也许是出于对这座皇宫的不舍,他用字把所见的这座宫苑记录了下来,对宫殿的建筑形制结构和湖池园林以及其中富丽的装饰,做了详细的描述,因此形成了一部笔记,名为《元故宫遗录》。但是这部笔记流传并不广泛,随着岁月流逝,《元故宫遗录》也逐渐湮没,不为人知了,直到万历三十六年,才被重新发现。那年,常熟文人赵琦美在苏州的旧书摊上见到了这部笔记,作为藏书家的他不禁喜出望外,立即收了下来。由于成书已经两百多年,书中字迹模糊难辨,赵琦美用了两年时间来校对后才重新刊印,如今的人们因而得以在这些文字中一窥元故宫的样貌。

根据《元故宫遗录》的描述,元故宫的正南门是丽正门,门内是一道称为“千步廊”的长廊,实际长七百步。长廊的另一头是灵星门,门的两侧是一圈矮墙,周长有二十里,称为“红门阑马墙”。门内有一条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叫周桥,都雕琢着龙凤祥云。桥下有四条白石龙,跃然在水中,甚为壮观。围绕着桥种植了一万多株郁郁葱葱的柳树。

过桥二百步,是崇天门,有五个门洞,上面建有阙楼。两翼是回廊,连接两座楼观。楼观傍出为十字角楼,分为三层,两傍各自离距离午门百余步,两侧有边门,门上楼阁都很高大。内城方圆六七里,呈四方形,角上都建十字角楼。其左边门,称东华门,右边门称西华门。

进午门后,往前走数十步,就是大明殿,殿基高十尺,有三级殿陛,围绕龙凤白石栏杆。栏杆下的每根柱子下压着一个鳌头,大殿四面都有方柱,装饰着起花金龙云。柱子下面都是白石龙云,柱子上为鹿顶斗栱,屋顶中央盘着黄金双龙。大殿中设有山字玲珑金红屏台。台上有金龙床,两旁有二头伏着的老虎标本,看起来像活的一样。

大殿后面设有屏障,屏障后面就是寝宫,称为“弩头殿”。里面的装饰极其奢华,“通壁皆冒绢素,画以金碧山水。壁间每有小双扉,内贮裳衣。前皆金红推窗,间贴金花,夹以玉版明花油纸。外笼黄油绢幕,至冬则代以油皮,内寝屏障,重覆帷幄,而裹以银鼠,席地皆编细簟,上加红黄厚毡,重覆茸单。至寝处床座,每用茵褥,必重数叠,然后上盖“纳失失”,再加金花贴薰异香,始邀临幸。”大意是墙上都蒙着绢,上面画着金碧山水,窗上贴着金花,屋里裹着银鼠皮的帷幄重重叠叠,地上铺着厚毯,皇帝来临幸时,还要熏香。“纳失失”应该是蒙文的读音,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

在后宫延春堂的丹墀上都种植青松,地面铺着“浚州花版石,磨以核桃,光彩若镜。”这里地面上铺的不是如今故宫的那种金砖,而是磨得像镜面一样的石材。但“磨以核桃”不知是什么意思,也许是类似现在的抛丸工艺吧,可是核桃的硬度怎么能磨石头呢?这种古代工艺,如今恐怕已经无人知晓了。

延春堂里放着一张玉台床,前面设四个金酒海,上面就是延春阁,通往楼上的楼梯栏杆都涂黄金龙云,蒙着丹青绢素。

再往后是清宁宫,以长长的廊庑与延春宫相连,里面住的都是太监。长廊外是金红栏杆,种植着花卉异石。再往后又围绕着长廊,仍然装着雕阑,这里是宫女们住的地方。

再往后是厚载门,上面建高阁,阁楼外环绕着飞桥,舞台前出悬空在回阑外。每当皇帝临幸高阁时,歌女们边舞边唱,从飞桥登上舞台,外面的人听了,感觉声音从霄汉中传来一样。舞台东面百步有座观星台,台旁有雪柳万株,很雅致。台西为内浴室,有小殿在前。从浴室往西,就出了内城,来到海子边上。

海子有方圆五六里,驾起飞桥连接海子中央的瀛洲圆殿。瀛洲外绕着石城和圈门,作为洲岛拱门,以便龙舟往来。从瀛洲殿后,可以通过长桥上万岁山,山有数十丈高,“皆崇奇石,因形势为岩岳。前拱石门三座,面直瀛洲,东临太液池,西北皆俯瞰海子。”山下有以前金国宫殿的台基,还有当年金国皇帝的围棋石台盘。

半山上有一座方壶殿,这里环境幽静“四通左右之路,幽芳翠草,纷纷与松桧茂树荫映上下,隐然仙岛。”稍微西面一点是吕公洞,很幽邃。洞上面数十步,是金露殿。再由东而上是玉虹殿,殿前有座石岩像屋子一样。再往上是广寒殿,内外共有一十二根柱子,都绕刻龙云,涂以黄金。里面放着间玉金花玲珑屏台,四张坐床、列着金红连椅,前面放着螺甸酒桌子,高架金酒海。窗外是露台,绕着白石花阑。旁边有一根数丈高的铁竿,上有三个金葫芦,用铁链系着,是当年金章宗所立,为了镇住下面的龙潭。

元朝皇宫里有这些金代遗物,是否说明这座皇宫是建在原来金国宫殿基础上的?这要让以后的考古发现来解释,但燕京原来是金中都,有着可观的宫殿规模,《元故宫遗录》记载的这些铁杆、围棋石台盘来自金国皇宫是完全可能的。

山旁边数十步,在柳树丛中有一个浴室,里面有九间,“皆极明透,交为窟穴,至迷所出路。中穴有盘龙,左底仰首而吐吞。一丸于上,注以温泉,九室交涌,香雾从龙口中出,奇巧莫辨。”从瀛洲向西过飞桥,沿着红墙向西,就是明仁宫。沿海子,顺金水河,走到邃河,再南行就是西前苑。苑前有座新殿,半临邃河。河流引自瀛洲西邃地,而环绕延华阁,阁后面到达兴圣宫,再从邃地西折到乐厮,从老宫后面出抱前苑,再从东面下到海子,约有三四里远。

海子里的龙舟,大的有十丈长,前面的龙头上有机关,触发机关后,龙的眼鼻口都可以相通。水里有座水晶二圆殿,全部用玻璃建造,“日光回彩宛若水宫”。当时中国还不能制造玻璃,如果从产地进口的话,由于玻璃是易碎的,运输途中山高水远,成本巨大,所以玻璃是非常昂贵的。当时用以建造水晶殿的大量玻璃只能来自欧洲或阿拉伯世界,也只有统治地域远及中亚,并对西亚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元朝才能实现完全用玻璃来建造一座宫殿的壮举,所以元朝是真正富有四海的王朝。

水晶殿中建有长桥,另一端连接一条小路,直到嘉禧殿。萧洵对桥边的两块石头印象深刻,“桥旁对立二石,高可二丈,阔止尺余,金彩光芒,利锋如断。”这种石头的模样应该是斧劈石,但能发出金彩光芒就不可思议了,也许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罕有石材,否则萧洵也不会去刻意描写它。

过了长桥,步入万花丛中,就来到懿德殿,从殿后出边门,是一片丛林,里面有座小山,“高五十丈,分东西。延缘而升,皆崇怪石,间植异木,杂以幽芳。自顶绕注飞泉,岩下穴为深洞,有飞龙喷雨其中。前有盘龙相向,举首而吐流泉,泉声夹道交走,泠然清爽。”

据《元故宫遗录》的记载,皇宫里除了水晶殿外,还有紫檀殿、沉香殿等用珍贵材料建造的宫殿。

《元故宫遗录》中还描写了隆福宫、懿德殿、光天殿、兴圣宫、曰月宫、礼天台、流杯亭等建筑,结构无不精巧奇妙,装饰更是极尽奢华。由于建筑太多,萧洵数都数不过来,以至于“不能悉数而穷其名”。

萧洵提到有一座棕毛殿,用棕毛代替了屋顶的陶瓦,很是别致。还特别描绘了后苑中的一座金殿,“殿楹窗扉皆裹以黄金,四外尽植牡丹百余本,高可五尺。又西有翠殿,又有花亭毡阁,环以绿墙兽闼,绿障窗,左右分布异卉幽芳,参差映带。而玉床宝座时时如闻流香,如见扇影,如闻歌声,出外户而若度云宵,又何异人间天上也?金殿前有野果,名姑娘。外垂绛囊,中空。有桃子如丹珠,味甜酸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这座宫殿的柱子和门窗居然都用黄金包裹,其奢侈程度实在令人乍舌。而那种名叫“姑娘”的野果到底又是什么珍贵的植物呢?

萧洵说,元故宫里有一千多宫娥,全部由太监管理她们的日常生活,“后宫约千余人,掌以阉寺,给以日饭,又何盛也。”比照清朝宫廷里有宫女三千多人,以及康熙所说的明朝宫中有九千宫女来看,元朝后宫规模并不大。不过萧洵看到的已是元朝覆灭时的后宫景象,全盛时的后宫规模一定要大很多。

萧洵对元故宫的文字描述,当然不会像图画那样具体精确,而且因拆除工期紧张,他也不可能对元故宫做仔细丈量和研究,他只是走马观花般地游览了一遍,他自己也说宫殿多得数不过来,连名字都叫不全,因此他的描写和记录是相对简略而不全面的。但即使这样,这些文字已经弥足珍贵,至少能让后人了解了元故宫的大体模样,那些笔墨未到之处,则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蒙古人当年横扫欧亚,东欧和阿拉伯世界等拥有璀璨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地区都落入他们掌中,如果蒙古人欣赏认同那里的文化,那么元朝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那里的建筑形制和审美标准来营造皇宫;元朝统治者皈依了藏传佛教,元朝官方文字八思巴文也是西藏高僧帮助创制的,如果蒙元认同西藏文化,那么其宫殿也可以造得如布达拉宫一般。然而从《元故宫遗录》的记载来看,元朝皇宫建筑沿袭和遵守了中国古代宫殿营造的法式和规制,中轴对称、三朝五门、前朝后寝等原则都得到了体现,而这些原则反映的则是中国的文化道统。元故宫建筑的结构、工艺都是中国式的,宫殿装饰和园林布局也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这证明元朝虽然是一个多民族的庞大帝国,但其统治者最终认同的是中国道统和文化,因此把元朝列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一统王朝,是合理的。

更多文章

  • 崇祯自杀后,两位皇帝为他处理后事,一位为他收尸,一位建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思陵还有崇祯遗体吗,崇祯是朱元璋几世孙

    自杀的时候,崇祯皇帝是非常凄惨的,当时只有一个太监陪伴着他。崇祯的去世,也意味着近三百年大明王朝的崩溃。崇祯自杀的时候,李自成已经进入了北京,朝廷官员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主子,他们纷纷逃跑。崇祯更悲惨的地方在于,死后没人为他收尸。当时李自成沿着皇宫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搜查,但就是找不到崇祯,这时候李自成非

  • 嘉靖《德庆州志》关于“程溪”的记载是错误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提要 嘉靖《德庆州志》采信《南越志》错误的辑佚版本记载的“秦时温媪者居悦城之南岸”(《南越志》为南朝刘宋沈怀远所著,元代已经散佚。今天在悦城圩在南朝时期为乐城县,《南越志》不可能出现“悦城之南岸”之语。),把龙母“养龙”的程溪记载修改为西江南岸的洚水。推翻了前代《元和郡县志》、《旧唐书》、《舆地纪胜

  • 北宋第一“口嗨王”——苏轼,他的人生没有无奈,只有不断的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而此时的他像一只落单的公鸡,捧着一壶老酒枯坐在前妻王弗的坟头儿。他粗凛的老手不停摩挲破败的墓碑,老泪纵横间诗性大发,终于没憋住发了一条朋友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条不够还想再说点啥,而媳妇王闰之(王弗堂妹)则催促其回家吃饭,只得悻悻作罢,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他与王弗的二人天地。▲碑文

  • 崇祯缺钱,两大臣向他提了好办法,一人没采纳,一人却被斩首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筹不到军饷为什么不抄家,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思陵还有崇祯遗体吗

    其实,按当时的情形,崇祯只要狠下心来,用点强硬的手段,不敢说能让那些权贵把自家所有钱都拿出来,拿出一半来也是做的到的。事实上,崇祯也曾试过这一手段,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因为他自己的软弱,猜疑而宣告失败。一开始有个人向崇祯皇帝上书说:现在权贵家全是钱,只要对他们征收富人税,帝国的财政危机马上就可以解决了。

  • 张志和的一首词,被苏轼全盘抄袭,却又开创出新词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五首,张志和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

  • 此皇后训妃子,一巴掌却打在皇帝的脸上,范仲淹说不可废后,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仲淹二十代子孙名单,范仲淹千古佳句,范仲淹黄鹤楼诗词

    宋仁宗早年的皇后姓郭,是平卢节度使(相当于大军区司令)郭崇的孙女,她容貌长相一般,所以仁宗有点看不上他。但刘太后却对他说,女人应重德不重貌,过于美艳,易招蜂引蝶,易出事。所以刘太后就作主,就让这个长相平凡的女孩子当上皇后。宋会宗也没有办法,两人就将就着过吧,不弃不离。皇后一旦册立后,也不是轻易能更换

  • 包拯为何会暴毙而亡?900年后包拯墓出土,专家在遗骨中找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包拯死亡原因,包拯死后被埋在哪里,包拯真实死因揭秘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其中有真有假,有的是后人将其他人身上的故事转接过来,有的却是真正发生在他身上的。1050年,包拯多次斥责权贵,要宋仁宗好好看人,爱惜人才,不要先入为主。贵妃的亲戚张尧佐担任了一连串的官职,包拯上书进言,和朝中几个大臣慷慨陈词,想要皇上免掉张尧佐的部分职位

  • 靖康之难中,北宋贵族妇女被凌辱的遭遇,对当时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真实的靖康图片,靖康美女,靖康之乱的历史资料

    女性沦为牺牲品,北宋无能造此惨案1、徽钦二帝皇后亦无法幸免遇难每当战争来临,遭受痛苦的更多的是女流之辈,因为他们往往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很多战败国的女性都会成为敌人的玩物,在靖康二年北宋俘虏前往北方之时,大量妇女也是一同前往,宋徽宗的皇后,宋钦宗的皇后都在其中。宋徽宗的皇后郑氏为宋徽宗的第二任皇后,

  •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干了什么?谈谈明朝的海权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郑和下西洋给当时的明朝带来什么,明朝皇帝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

    其实几千年来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修身治国平天下,都是毫不例外的。而明朝在当时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大统一的目标,也做出了种种的努力。明朝的海权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主打的就是一个大一统。一、明朝的海权思想1、15世纪的大背景15世纪时期历史的大背景以及环境都发生了巨变,人类的活动场所已经从陆地逐渐的转移到了

  •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保有一定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进行反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全过程,陈桥兵变到底有多可怕,陈桥兵变完整版免费观看

    在这个时期内,各个政权先后出现又先后离去,直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并在之后登基为帝,才再次完成全国大部的统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这些英雄在时势的影响之下,在自身是否努力的影响下,有的成为了名留青史的英雄,有的则成为了籍籍无名,淹没在历史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