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保有一定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进行反扑?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保有一定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进行反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64 更新时间:2024/2/10 11:47:25

在这个时期内,各个政权先后出现又先后离去,直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并在之后登基为帝,才再次完成全国大部的统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这些英雄在时势的影响之下,在自身是否努力的影响下,有的成为了名留青史的英雄,有的则成为了籍籍无名,淹没在历史当中的普通人。

历史上,凡事朝代的更迭,往往都避免不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但当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却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甚至于在赵匡胤兵变成功之后,后周都没有对此发动有效的反扑。

兵变背景

“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局面。”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外戚专政、宦官专权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唐朝末年等年代,甚至会有宦官主宰皇帝任免的事情发生。

在宦官的权力到达巅峰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忠心于皇帝的人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但在有所动作之前,这些人最先要考虑的是局势稳定。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后周在位的皇帝,周恭帝“年仅七岁”,而赵匡胤却早已经凭借自己的硕硕军功,成为了殿前都点检,即禁卫军当中的最高长官。

年幼的皇帝还没能摸清朝堂关系,在朝堂里形成自己的势力,而赵匡胤却早就凭借自己的军功,和自己往日的筹谋,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事实上,早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前,后周的整个军权,都被“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在手里。

在周恭帝继位之前,周世宗亲自率领大军一路攻向契丹。在进攻的路上,契丹军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后周大军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接连拿下了“莫、瀛、易三州及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之地。”等到周世宗准备再向幽州进军的时候,因为重病缠身,才只得班师回朝。

接连发动军事行动,对于国库是会有一定损耗的,而突如其来的重病,也使得周世宗无法对周恭帝的继位,做良好的安排。虽然能够接连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足以说明后周的实力,但也同时说明了后周内的各方权力之大。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匆匆离世,没能妥善处理好朝堂内部关系平衡的周世宗,年纪尚小,还不懂得如何处理朝政,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的周恭帝,都给赵匡胤带来了可乘之机。

和历史上的那些需要一路起兵造反,从四周打向中央的人不同,赵匡胤本身就掌管守护中央安全的禁军,因此赵匡胤发动兵变之后,是在和平的情况下,被自己的同伴们“开城迎接”,进入城墙内的。

形势逼迫之下,周恭帝不得不选择禅位,而在周恭帝禅位之后,赵匡胤本身所拥有的军权,以及其所进行的一系列措施,断绝了后周那些想要反扑的人的念头。

兵不血刃

“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在赵匡胤的精心谋划之下,这场陈桥兵变,变成了赵匡胤不得不为之。其发动兵变之后,先是十分勉强地表示,既然大家都拥立自己,那么自己就只能听从。等到步入宫门内之后,又是在周恭帝禅让之后,才继承的帝位。

虽然赵匡胤之心,明白情况的人都知道,但至少从流程上来说,赵匡胤是没有出什么大问题的。事实上,当时让赵匡胤带兵出城的,正是后周符太后与朝中宰相范质等人共同的决定。

当时,镇州(现河北正定)和定州(现河北定县)两个地方上报,表示受到了北汉和辽国军队的合攻,需要派兵援助。

在惊慌之中,朝廷决定让赵匡胤北上御敌。在率领大军离开了都城之后,赵匡胤带着部队一同歇息在距离开封东北方向20公里的陈桥驿(现河南封丘东南的陈桥镇)。当天夜晚,赵匡胤就让自己的亲信在部队当中散布谣言,扰乱军心。

“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在谣言的描述当中,即使这些将士们努力完成了使命,大破敌军,但这一荣耀并不会被人所知,因为周恭帝尚且年幼,不能把持朝政。比起做“无用功”,倒不如拥立赵匡胤当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当谣言顺利传开之后,军中人心动荡,见时机合适,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以及赵匡胤的亲信赵普,便赶紧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加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躬身拜下,表示愿意拥立其当皇帝。

赵匡胤见士兵都被煽动成功,便假装无可奈何的样子,表示如果将士们都原因听自己的命令,那么自己就勉强同意,如果不能的话,“我不能为若主矣。”随即,将士们齐声表示愿意。在这之后赵匡胤便带领部队走上回开封的路。

顺利继位

“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将士们严格听从赵匡胤的吩咐,不仅没有惊扰平民,同时也没有惊扰朝堂当中的原有势力。在禁军的帮助下,赵匡胤十分顺利的进入了宫门。

事发突然,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反应过来,想带领士兵抵抗,但还没开始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控制了都城开封之后,即使周围反应过来,但也已经无可奈何。赵匡胤在登基之后,对后周宗室势力礼遇有加,让其找不到借口来发动反扑。而赵匡胤本身在上位之前就已经掌控了兵权,因此后周无法轻易发动反扑。

虽然后周仍然有实力,但这实力当中,有极大一部分,正是赵匡胤所拥有的军权。事实上,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成功之后,所谓的辽军入侵也没有了后文。结合事情发展,不难看出,这次的陈桥兵变,正是赵匡胤和其部下筹谋已久的事情。

“赵匡胤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时年三十四岁。”当时的赵匡胤正是壮年,而即使后周残余,冒着巨大的风险发动反扑,还是需要承受周恭帝一段漫长的成长期。君主年幼,而军权又旁落在有反叛之心人的手上,朝堂必然难以安稳。

后周时,天下并未统一,四周战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的维持朝堂安稳才是最为重要的。

赵匡胤战功赫赫,证明了其在战争上的卓越才能,而这一才能,对战乱年代的朝堂来说,是十分需要的。后来赵匡胤先后平定“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也足以证明其军事实力。

小结: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对内,赵匡胤一直采取温和的方式进行夺权,因此,不会招来大规模的反扑。而对外,赵匡胤在军事上的能力,让其成功一步步将宋朝地图扩大,逐渐完成大部统一,让其位置越坐越稳。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后,仍然有实力的后周宗室没有反扑的原因,主要是赵匡胤的一系列措施。对于后周宗室,赵匡胤始终按照其原有的待遇礼遇有加,即使有谋反之事,赵匡胤也只是让其自尽,不会株连,其行为和能力很好地熄灭了后周宗室的反扑想法。

更多文章

  • 宋孝宗赵昚:有复兴大宋之心,无复兴大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27期)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完成一系列自毁长城的骚操作之后,便把这个烂摊子甩给了他的养子赵昚。我们只要熟读宋史就应该知道,宋太宗赵光义一脉向来人丁稀疏,而且暴毙的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宋仁宗的三个儿子全部夭折,而这个魔咒也并不是只产生在宋仁宗身上,宋真宗六个儿子也有五个夭折了。烛

  • 黄金时代——两宋:各个领域的巅峰时期,佛医学又是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两宋时期的佛教文化,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医学发展黄金时代

    不同朝代佛教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征,属于其中关键一部分的佛教医学自然也是如此,并会受到当时传统医学的影响,要了解两宋佛医的发展特征,就需要先把其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尽量还原当时的真实状况,才会尽可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两宋佛医学的历史背景一两宋政治文化概况两宋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虽然其军事并不

  • 宋仁宗有多得人心?誉为“千古第一仁君”,死后辽国皇帝为其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仁宗为何是千古仁君,一代仁君宋仁宗赵祯,历史上宋仁宗和谁最好

    由于赵祯在位期间,为政举措深得民心,连敌国的皇帝得知他的死讯后,都忍不住为其流泪。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六子,母亲是庶妃李宸妃。李宸妃原是章献明肃皇后刘氏身边的侍女,运气好得到了宋真宗的宠幸,生下了赵祯。由于刘氏膝下无子,赵祯从出生起,一直由刘氏抚养,得了个嫡出的身份。于是赵祯八岁时就被宋真宗封为太子

  • 金朝殿前都点检司是什么官职?又有怎样的功能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殿前都点检相当于清朝是什么职位,金朝官职一览表,宋朝殿前都点检

    制度的运行离不开人,为维系殿前都点检司平稳运行,金朝殿前都点检司不仅在官吏构成方面具有特点,其内官员的迁转、吏员的选任与出职亦较有特色,同时,统治者还采取多重手段并用的方式来保持自身对殿前都点检司的管控。基于自身具备的职能以及发挥的作用,殿前都点检司在金代诸多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一、金朝殿前都点检司的

  • 北宋景德元宝当中的一个名誉品,四笔元如何辨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景德元宝值多少钱,景德元宝四笔版真假,景德元宝估值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我今天分享的这枚名誉品,其实也是很好区分的,主要看其中的一个字,只要它的笔画要比正常的景德元宝多上一笔,那么这个版别的景德元宝就是今天分享的这种稀少版别,不知道大家是否猜到了我说的是景德元宝当中的哪一种版别。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其实它就是景德元宝当中的四笔元,

  • 西南边陲:北宋对此持不暇远略之态,谨慎治南是其主流边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羁縻”一词首见于《史记》,出自《难蜀父老》之“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羁縻勿绝”一语道出对边疆四夷谨慎保守、不欲深治的态度。“羁縻”一词多次出现于宋代史料,常常用于南方边民的治理。任用土官、尊重俗法的政治统治相较西、北二边,不欲深治是北宋治理西南的主流倾向。不深治绝非不治,而是顺

  • 同为宋朝,为何如兰大婚之日所穿喜服不是红色,而是绿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应该都喜欢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电视剧,但是真正看过原著的,却是少之又少。原著中会把个人人物的故事脉络讲的更细致,也能讲到一些平常剧中看不懂的疑问,就比如我看了之后心中有个疑问,为何明兰大婚当日穿的喜服居然是绿色的,一般不都是红色的吗?红色代表着喜庆和高贵,为啥如兰要穿绿色。带着这个疑

  • 朱元璋登基后,给自己挑了一个祖宗,还给神仙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又名朱重八,据说因为在家里排行第八位,故有此名。朱元璋的童年很不幸,在他15岁的时候,家里人全饿死了,16岁在黄觉寺出家做和尚,后来被元兵逼得没有办法,只能开始反抗。25岁,朱元璋开始创业,打元兵,与张士诚、陈友谅共逐天下。到了40岁,朱元璋一统江山,建立大明王朝。但是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做了两

  • 大顺军东路军在李自成死后,联合南明抗清,遭受的待遇却令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路军和西路军怎么划分,东路军,明朝东路军地图

    1645年五月,李自成带领大顺军东路军一路撤退,却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死了。李自成死后,数十万的大顺军东路军群龙无首,整支队伍变得极其不稳定。眼看再继续这样,东路军很快就会被清军清缴。于是,东路军的将领决定联合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共同抗清。这个决定在当时是非常正确的,然而何腾蛟却不愿意与大顺军东路

  • 元朝开国汉军第一虎将-龙虎卫上将军李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庭,又名蒲察劳山,生年不详卒于1304年。原为女真人蒲察氏,金国灭亡之后改汉姓称为李氏,济阴人(今山东定陶),后举家迁往寿光(今山东潍坊寿光)。至元六年/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李庭以自己出众的文才和一身好武艺被选中加入了元朝军队,由于才智过人和作战勇猛,很快便崭露头角被提升为管军千户一职。至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