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自杀后,两位皇帝为他处理后事,一位为他收尸,一位建陵墓

崇祯自杀后,两位皇帝为他处理后事,一位为他收尸,一位建陵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47 更新时间:2024/1/4 3:11:26

自杀的时候,崇祯皇帝是非凄惨的,当时只有一个太监陪伴着他。

崇祯的去世,也意味着近三百年大明朝的崩溃。

崇祯自杀的时候,自成已经进入了北京,朝廷官员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主子,他们纷纷逃跑。

崇祯更悲惨的地方在于,死后没人为他收尸。

当时李自成沿着皇宫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搜查,但就是找不到崇祯,这时候李自成非常着急。

于是,李自成下令,谁能够找到崇祯皇帝,赏赐黄金一万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在第二天的时候,找打了崇祯皇帝的尸体。

后来李自成将崇祯的尸体拿了下来,崇祯还有一个被自己逼死的周皇后,李自成最后打造了两口柳木棺材。

后来李自成派人将棺材改了,崇祯用的是一具红漆棺材,而周皇后用的是一口黝漆棺材。

很多明朝大臣都不敢为崇祯吊丧,他们早已吓破了胆,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

此人就是襄城伯李国桢,当时李自成非常钦佩李国桢,于是李自成劝他投降。

李国桢死活不肯,最后和李自成约法三章同意了投降的事情。

李国桢的投降协定都是为大明考虑的,首先大明皇帝的陵寝不能盗掘,其次以天子之礼厚葬崇祯,最后不能加害皇族子弟。

这三件事情中,最难办的是第二件事情,因为崇祯皇帝并没有自己的陵寝,而这时候他已经死了,如果按照天子之礼,打造一个皇陵可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

这件事情让李自成非常为难,不过最后李自成还是想出了办法,将周皇后和崇祯葬在了崇祯田贵妃的陵墓中。

这也算是按照天子之礼下葬的吧。

清朝皇帝进入中原后,为了笼络汉人的心,开始为崇祯皇帝修建陵寝。

清朝先是将田贵妃的陵寝改为思陵,之后对思陵进行扩建。

但是,清朝在营建陵寝的时候并不是太顺利,清朝的工部和批准太监相互推诿,不干正事,从1644年的夏天一直拖到了冬天。

后来原明朝司礼监秉笔太曹化淳顺治反应这个问题,顺治下令立即营建,如果扯皮,必定重办相关官员。

另外,在营建的时候,又遇到了银两问题,思陵的修建需要三千两白银,而国家当时出的只有一千两多一点,缺口近两千两。

后来还是在曹化淳的努力下,将这三千两银子筹齐了,不过最后这些银子并没有用完,也就是说,整个营建的过程是精打细算干下来的。

后来剩下的钱全部给了国家。

为什么清朝在修建崇祯皇陵的时候,相互推诿,筹钱上懈怠,用钱上精打细算呢?

其实,这都是因为修建的是明朝的皇陵,谁要是卖力干了,谁要是略微表现出对明朝太热情了,清朝的皇帝能放过他?

所以,工部、户部那些官员都不傻,都是机关算尽的老油条!

更多文章

  • 嘉靖《德庆州志》关于“程溪”的记载是错误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提要 嘉靖《德庆州志》采信《南越志》错误的辑佚版本记载的“秦时温媪者居悦城之南岸”(《南越志》为南朝刘宋沈怀远所著,元代已经散佚。今天在悦城圩在南朝时期为乐城县,《南越志》不可能出现“悦城之南岸”之语。),把龙母“养龙”的程溪记载修改为西江南岸的洚水。推翻了前代《元和郡县志》、《旧唐书》、《舆地纪胜

  • 北宋第一“口嗨王”——苏轼,他的人生没有无奈,只有不断的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而此时的他像一只落单的公鸡,捧着一壶老酒枯坐在前妻王弗的坟头儿。他粗凛的老手不停摩挲破败的墓碑,老泪纵横间诗性大发,终于没憋住发了一条朋友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条不够还想再说点啥,而媳妇王闰之(王弗堂妹)则催促其回家吃饭,只得悻悻作罢,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他与王弗的二人天地。▲碑文

  • 崇祯缺钱,两大臣向他提了好办法,一人没采纳,一人却被斩首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筹不到军饷为什么不抄家,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思陵还有崇祯遗体吗

    其实,按当时的情形,崇祯只要狠下心来,用点强硬的手段,不敢说能让那些权贵把自家所有钱都拿出来,拿出一半来也是做的到的。事实上,崇祯也曾试过这一手段,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因为他自己的软弱,猜疑而宣告失败。一开始有个人向崇祯皇帝上书说:现在权贵家全是钱,只要对他们征收富人税,帝国的财政危机马上就可以解决了。

  • 张志和的一首词,被苏轼全盘抄袭,却又开创出新词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五首,张志和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

  • 此皇后训妃子,一巴掌却打在皇帝的脸上,范仲淹说不可废后,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仲淹二十代子孙名单,范仲淹千古佳句,范仲淹黄鹤楼诗词

    宋仁宗早年的皇后姓郭,是平卢节度使(相当于大军区司令)郭崇的孙女,她容貌长相一般,所以仁宗有点看不上他。但刘太后却对他说,女人应重德不重貌,过于美艳,易招蜂引蝶,易出事。所以刘太后就作主,就让这个长相平凡的女孩子当上皇后。宋会宗也没有办法,两人就将就着过吧,不弃不离。皇后一旦册立后,也不是轻易能更换

  • 包拯为何会暴毙而亡?900年后包拯墓出土,专家在遗骨中找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包拯死亡原因,包拯死后被埋在哪里,包拯真实死因揭秘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其中有真有假,有的是后人将其他人身上的故事转接过来,有的却是真正发生在他身上的。1050年,包拯多次斥责权贵,要宋仁宗好好看人,爱惜人才,不要先入为主。贵妃的亲戚张尧佐担任了一连串的官职,包拯上书进言,和朝中几个大臣慷慨陈词,想要皇上免掉张尧佐的部分职位

  • 靖康之难中,北宋贵族妇女被凌辱的遭遇,对当时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真实的靖康图片,靖康美女,靖康之乱的历史资料

    女性沦为牺牲品,北宋无能造此惨案1、徽钦二帝皇后亦无法幸免遇难每当战争来临,遭受痛苦的更多的是女流之辈,因为他们往往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很多战败国的女性都会成为敌人的玩物,在靖康二年北宋俘虏前往北方之时,大量妇女也是一同前往,宋徽宗的皇后,宋钦宗的皇后都在其中。宋徽宗的皇后郑氏为宋徽宗的第二任皇后,

  •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干了什么?谈谈明朝的海权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郑和下西洋给当时的明朝带来什么,明朝皇帝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

    其实几千年来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修身治国平天下,都是毫不例外的。而明朝在当时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大统一的目标,也做出了种种的努力。明朝的海权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主打的就是一个大一统。一、明朝的海权思想1、15世纪的大背景15世纪时期历史的大背景以及环境都发生了巨变,人类的活动场所已经从陆地逐渐的转移到了

  •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保有一定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进行反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全过程,陈桥兵变到底有多可怕,陈桥兵变完整版免费观看

    在这个时期内,各个政权先后出现又先后离去,直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并在之后登基为帝,才再次完成全国大部的统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这些英雄在时势的影响之下,在自身是否努力的影响下,有的成为了名留青史的英雄,有的则成为了籍籍无名,淹没在历史当

  • 宋孝宗赵昚:有复兴大宋之心,无复兴大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27期)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完成一系列自毁长城的骚操作之后,便把这个烂摊子甩给了他的养子赵昚。我们只要熟读宋史就应该知道,宋太宗赵光义一脉向来人丁稀疏,而且暴毙的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宋仁宗的三个儿子全部夭折,而这个魔咒也并不是只产生在宋仁宗身上,宋真宗六个儿子也有五个夭折了。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