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个让韩信从胯下钻过去的恶少年,最终结局如何?一般人很难想到

那个让韩信从胯下钻过去的恶少年,最终结局如何?一般人很难想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39 更新时间:2024/1/23 14:18:23

[var1]

公元前231年,韩信出生于江苏淮阴的一个平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过得十分紧巴。成年后,韩信性子愈发放纵,他既没有当官,也没有经商的头脑,而是整天背着一把剑走街串巷,时常遭人耻笑。母亲死后,韩信没钱办丧事,只能找个又高又宽敞的地方把母亲埋了。从此以后,韩信孑然一身,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

[var1]

不过,韩信的命还是不错的,先后亭长供养了他几个月,后有洗衣大娘赠他饭食,虽然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但韩信总归是没饿着肚子。即便如此,韩信仍每天游荡在大街上,也没有一份正经工作,惹来了无数闲言碎语与白眼,尤其是那个恶少,他根本看不起韩信这种没出息的“废物”。

[var1]

一天,恶少纠集了一群朋友在大街上堵住了韩信,他先打量了一番韩信,然后对他说:“看你长得人高马大的,又整日带着一把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其实你就是个胆小鬼!你要是有本事的话,便用你那把剑刺我,如若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后来,韩信当众从恶少裤裆下钻了过去,史称“胯下之辱”。

[var1]

实际上,韩信这个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从“孰视之”三个字上便可看出,韩信是在审时度势,对韩信这种有远大志向的人来说,面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这一点与刘邦颇为相似。如果韩信一时没忍住,怒而拔剑相向,恐怕任何后果都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的。

[var1]

多年后,项羽自刎而死,刘邦夺得了天下,韩信被封为楚。到了楚国后,韩信差人找来了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了她“千金”,又找来那个亭长,只给了他一百钱,说他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韩信找来了那个让他承受胯下之辱的恶少,他要好好算一下这笔账。恶少一见韩信,顿时脸色煞白,磕头如捣蒜,不断向他求饶。

[var1]

韩信哈哈大笑,他令人将恶少扶起,不但没有报复他,还让他当了中尉,相当于一个城防司令。他对在座的诸将说:“这是个壮士,他当年羞辱我时,我本可以杀他,但我杀了他却不会扬名,反而会赔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我才忍了下来。”(《资治通鉴·卷第十一·汉纪三》: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var1]

实际上,韩信这么做有两个考虑,第一,展示容人之量;第二,为了日后更好地报复,毕竟杀一个手下的军官,远比杀一个平民“师出有名”的多,大家说是不是?

更多文章

  • 华佗之死:不是因为给曹操开颅,只因做了这件曹操最不能容忍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患有头疼病的。据说曹操当时建造宫殿时,有一颗梨树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于是拔剑便砍倒了梨树,惹怒了树里的神仙,于是他当晚做了一个恶梦,便患上了偏头疼。从此一犯病便疼痛难忍。许多大臣也像曹操介绍许多名医,但是都无法治疗曹操的头疼病,这也成为曹操最苦恼的一点。后来,有人引荐华佗给曹操,说是有

  • 魏蜀吴三国的官制各有什么特点?为何吴国武将掌权,文官多是摆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吴国的实力,各王朝官制,魏晋南北朝官制

    [var1]但东汉真正的权力中枢在尚书台,因此不管是司徒还是太傅,只要不录尚书事就是虚职。赤壁之战前,曹操废黜三公,自封丞相,掌握了朝廷的一切军政大权。曹丕即位之后,汉朝灭亡,魏国建立。因顾虑丞相一职权力太重,曹丕于是废除丞相,重设三公,这就相当于基本恢复了原东汉的官制。同时曹丕设立了中书省,负责诏

  • 秦始皇死后,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为何不昭告天下,而是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此时秦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丞相李斯内心十分纠结,如果公布了会怎么样?如果不公布,我要怎么做?但是李斯的结果四个字,“秘不发丧”。要知道做出这个决定,很可能就会引起一场轩辕大波,其结果难以想象。在“秘不发丧”的背后丞相李斯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在秘不发丧的情况下李斯又是怎么做的呢?一

  • 司马懿待儿孙不薄,却因临终9个字,后代没一个给他扫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死前告诫子孙,司马懿临死前给儿子说的六句话,司马懿临终前图片

    事情还得从三国时期说起,公元220年,曹丕推翻汉献帝取汉自立,定都洛阳,建立曹魏。在曹魏大业建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外姓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司马懿。对于司马懿,这个人的才干自不必说,在三国时期众多的枭雄豪杰中,他绝对算是最耀眼的一个,才华谋略和诸葛亮不相上下。然而若论及他的人品,就太不值得一提。早年时,

  • 荆轲、韩非、赵高……历史名人背后的故事,你在《大秦赋》都能看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席星闻报2022-12-26 22:27圣诞刚过,紧接着元旦也要到来了。在这个辞旧迎新之际,一部热播剧迎来了历史性时刻——没错,就是《大秦赋》。随着电视剧的完结,秦国也完成了大一统,小编今天就挑几个剧中名人,给大家讲讲他们背后的故事。[var1]不得不提的,就是“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五十四岁就驾鹤仙去了,仅因上方谷一战吗,原因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据宋书载: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方今夷狄对岸,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难。故而,南朝梁后期,镇北将军江革被俘之后,北魏日给其“三升脱粟”被说成是“仅余性命”。由此可见,三升米仅供维持生命,日食七升米则为人的生存底限。所以,使者的无心之谈,使司马懿窥视到了已患大病的诸葛亮的现状。对病重还要操

  • 一个贪财又怕死之人能混多好?春秋霸主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最厉害的霸主,春秋霸主视频,春秋时期霸主先后顺序

    [var1][var1]由于年代久远记载不一,春秋五霸有多个版本流传,其中一个版本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而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齐桓公都位列其中,居于春秋五霸之首!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主角,就跟这位名叫“小白”的春秋霸主有关。公子小白在成为春秋霸主之前,跟他的兄长公子纠争夺齐国国君之

  • 俗语:“说曹操,曹操就到”,后半句家喻户晓,为何却无人敢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于曹操的两个俗话,陈宫救过曹操曹操为什么要杀陈宫,老版曹操与新版曹操

    文/号外历史之雄飞图/网络“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说起的一句话了吧,它说的就是一种巧合,比如你们正在说某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刚好就出现了,于是这句话就被大家广为流传。你们知道吗?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了,小编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下半句,你们想知道吗?这下半句的由来还是有段历史典故的,一起

  • 战国篇:秦人喜战,诸国厌战,为何秦国这么奇葩?只因为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鞅到底是救了秦人还是害了秦人,战国时期商鞅,秦国崛起与商鞅变法

    这是史料中对战国时秦国打仗前夕的描写,百姓争相参战,甚至还说如果没能砍下敌人的脑袋,你就不要回来了。妻送夫,弟送兄,子送父,这种在中国古代科举制下的场景,在战国的秦国真实上演,秦国俨然成了战争机器,如此可怕的秦国怎不令人胆寒?但秦国为何如此奇葩呢?秦人有好战之俗秦人先祖来自东方(今山东一带),但由于

  • 关羽拒绝与孙权的联姻之后,关家女儿最后“便宜”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为什么拒绝孙权联姻,关羽索命吕蒙骂孙权片段,关羽死后孙权的结局

    刘备非常信任自己的她的女儿最后结拜兄弟关羽,都说关羽平时为人傲慢,杀人不眨眼,但是跟刘备的关系那可是相当的好。之后刘备还把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关羽看守,而孙权对荆州这块宝地早已垂涎已久,自然想法设法的拉拢关羽,于是便想到了结亲的办法。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往荆州,关羽因为诸葛亮的原因便亲自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