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蜀吴三国的官制各有什么特点?为何吴国武将掌权,文官多是摆设

魏蜀吴三国的官制各有什么特点?为何吴国武将掌权,文官多是摆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4/1/19 1:39:58

[var1]

但东汉真正的权力中枢在尚书台,因此不管是司徒还是太傅,只要不录尚书事就是虚职。赤壁之战前,曹操废黜三公,自封丞相,掌握了朝廷的一切军政大权。曹丕即位之后,汉朝灭亡,魏国建立。因顾虑丞相一职权力太重,曹丕于是废除丞相,重设三公,这就相当于基本恢复了原东汉的官制。

同时曹丕设立了中书省,负责诏令文书的起草工作,这样一来尚书台的职权就被大大削弱,因此魏国的尚书令完全不可与东汉的尚书令相提并论。中书省的一把手叫中书监,二把手叫中书令。

[var1]

从公元221年魏国建立,到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前后,刘放做了27年的中书监,孙资做了29年的中书令。他们天天呆在皇帝身边,与皇帝的亲近程度远超一般大臣。因此可以这么说,在魏国他们两人才是真宰相。

[var1]

与曹魏相比,蜀国最大的特点就是相权过重,重到甚至连皇帝都成了摆设,就更别说朝中的其他官员了。诸葛亮既是丞相又是益州牧,还兼着司隶校尉,拥有开府治事之权。因此朝中正牌的尚书令还远没有丞相府长史权力大,武将也只有兼着丞相府的差事才不算虚职。

[var1]

比如第一次北伐时,魏延的官职为镇北将军兼丞相司马,领凉州刺史。这个不起眼的丞相司马才是要害,马谡守街亭时也是靠着丞相参军的职务节制诸将,颇有点类似曹操在世时汉中的架构。

当年在名将云集的西路战区,督汉中事的却是丞相府长杜袭。别说徐晃和张郃这两位外姓将领,就连征西将军夏侯渊也得靠边站。也难怪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两个丞相都出在了三国时期,一个曹操,一个诸葛亮,他们都是以霸府取代中央掌控军政。

[var1]

因此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也不再设置丞相一职,以昭示诸葛亮无人可及的地位。之后的蒋琬、费祎和姜维都是以大司马或大将军的官职辅政,这倒与东汉的官僚体制完全类似了。

跟魏蜀两国相比,吴国的官制最奇特,魏国没有的丞相,吴国有,蜀国没有的中书省,吴国也有。除此之外,吴国也有三公九卿,只是大多空置。孙权时代朝中的九卿一直丢三落四,从来就没齐全过。

吴国的第一任丞相是孙绍,不过这是在吴王时期,仅三年后孙绍就病死了,孙权命顾雍接替他,直到孙权称帝。顾雍出身于江东四大家族之一的吴郡顾氏,共做了近二十年的丞相。直到孙权称帝时,文官代表顾雍为丞相,张昭为辅吴将军,潘濬为太常,刘基为光禄勋,陈化为尚书令,吕岱为交州刺史。

[var1]

不过在吴国,不管是丞相还是尚书令、中书令,职权都不重。吴国武将们的权力要明显重于文官,尤其是荆州牧陆逊。孙权迁都建业之后,荆州简直成了陆逊的独立王国,州内的军政事务孙权很少过问。

截止到孙权称帝时的武将系统,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兼任荆州牧,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步骘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朱然为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全琮为卫将军、左护军、领徐州牧,朱桓为前将军、领青州牧,朱据为左将军,潘璋为右将军。

[var1]

这些人全都拥有有实打实的兵权,如此重武轻文,与吴国的兵制有很大的关系。魏、蜀、吴三国都是世兵制,吴国尤其典型。很多家庭都是世代当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被称为兵户。

兵户与民户是分开登记的,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他们地位很低,终身生活在军营中,甚至不准与普通的百姓通婚,一人逃亡,全家连坐。孙权经常拿兵户作为奖励,赏赐给立有战功的武将。

[var1]

长此以往,导致这些人手下的私人武装越来越庞大。石亭之战时,光朱桓手下的私兵就超过了一万人,就更别说大都督陆逊了。每遇大战,孙权都要指望这些人去冲锋陷阵,因此对他们是即用且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死后,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为何不昭告天下,而是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此时秦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丞相李斯内心十分纠结,如果公布了会怎么样?如果不公布,我要怎么做?但是李斯的结果四个字,“秘不发丧”。要知道做出这个决定,很可能就会引起一场轩辕大波,其结果难以想象。在“秘不发丧”的背后丞相李斯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在秘不发丧的情况下李斯又是怎么做的呢?一

  • 司马懿待儿孙不薄,却因临终9个字,后代没一个给他扫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死前告诫子孙,司马懿临死前给儿子说的六句话,司马懿临终前图片

    事情还得从三国时期说起,公元220年,曹丕推翻汉献帝取汉自立,定都洛阳,建立曹魏。在曹魏大业建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外姓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司马懿。对于司马懿,这个人的才干自不必说,在三国时期众多的枭雄豪杰中,他绝对算是最耀眼的一个,才华谋略和诸葛亮不相上下。然而若论及他的人品,就太不值得一提。早年时,

  • 荆轲、韩非、赵高……历史名人背后的故事,你在《大秦赋》都能看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席星闻报2022-12-26 22:27圣诞刚过,紧接着元旦也要到来了。在这个辞旧迎新之际,一部热播剧迎来了历史性时刻——没错,就是《大秦赋》。随着电视剧的完结,秦国也完成了大一统,小编今天就挑几个剧中名人,给大家讲讲他们背后的故事。[var1]不得不提的,就是“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五十四岁就驾鹤仙去了,仅因上方谷一战吗,原因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据宋书载: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方今夷狄对岸,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难。故而,南朝梁后期,镇北将军江革被俘之后,北魏日给其“三升脱粟”被说成是“仅余性命”。由此可见,三升米仅供维持生命,日食七升米则为人的生存底限。所以,使者的无心之谈,使司马懿窥视到了已患大病的诸葛亮的现状。对病重还要操

  • 一个贪财又怕死之人能混多好?春秋霸主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最厉害的霸主,春秋霸主视频,春秋时期霸主先后顺序

    [var1][var1]由于年代久远记载不一,春秋五霸有多个版本流传,其中一个版本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而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齐桓公都位列其中,居于春秋五霸之首!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主角,就跟这位名叫“小白”的春秋霸主有关。公子小白在成为春秋霸主之前,跟他的兄长公子纠争夺齐国国君之

  • 俗语:“说曹操,曹操就到”,后半句家喻户晓,为何却无人敢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于曹操的两个俗话,陈宫救过曹操曹操为什么要杀陈宫,老版曹操与新版曹操

    文/号外历史之雄飞图/网络“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说起的一句话了吧,它说的就是一种巧合,比如你们正在说某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刚好就出现了,于是这句话就被大家广为流传。你们知道吗?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了,小编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下半句,你们想知道吗?这下半句的由来还是有段历史典故的,一起

  • 战国篇:秦人喜战,诸国厌战,为何秦国这么奇葩?只因为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鞅到底是救了秦人还是害了秦人,战国时期商鞅,秦国崛起与商鞅变法

    这是史料中对战国时秦国打仗前夕的描写,百姓争相参战,甚至还说如果没能砍下敌人的脑袋,你就不要回来了。妻送夫,弟送兄,子送父,这种在中国古代科举制下的场景,在战国的秦国真实上演,秦国俨然成了战争机器,如此可怕的秦国怎不令人胆寒?但秦国为何如此奇葩呢?秦人有好战之俗秦人先祖来自东方(今山东一带),但由于

  • 关羽拒绝与孙权的联姻之后,关家女儿最后“便宜”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为什么拒绝孙权联姻,关羽索命吕蒙骂孙权片段,关羽死后孙权的结局

    刘备非常信任自己的她的女儿最后结拜兄弟关羽,都说关羽平时为人傲慢,杀人不眨眼,但是跟刘备的关系那可是相当的好。之后刘备还把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关羽看守,而孙权对荆州这块宝地早已垂涎已久,自然想法设法的拉拢关羽,于是便想到了结亲的办法。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前往荆州,关羽因为诸葛亮的原因便亲自出门

  • 专家再次研究《山海经》,神秘国家出现考古遗址,华夏或起源与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山海经最吓人的照片,山海经说华夏起源,山海经全书免费阅读

    [var1]因为山海经的特殊,所以很多的专家都对此非常的感兴趣,而在《山海经》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这个国家中的人是非常长寿的,最少都能够活到800多岁,最长的甚至可以和天地同寿,而这个国家被称为是“轩辕之国”。而这个国家最特殊的是他们的国民,在记载中他们是人首蛇身的样子。[va

  • 你狠我更狠:吴起虽死,却逼迫楚国七十余家被灭门,究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但才高人嫉妒,最后吴起无奈成为楚国变法的牺牲者。但他死后,为何有七十余家满门抄斩,为他“陪葬”呢?前情提要战国初期楚国虽号称强国,早已称王,但在中原诸国面前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空有其名罢了。那时楚国朝政死气沉沉、大权被世家大族垄断,楚庄王时期“问鼎中原”的豪迈早就从骨子里退去。[var1]就拿吴起入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