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人名气比孔子高,学生比孔子多,为何孔子掌权后立刻杀了他?

这个人名气比孔子高,学生比孔子多,为何孔子掌权后立刻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03 更新时间:2024/1/26 4:31:27

[var1]

孔子讲究的是仁义道德,他主张“有教无类”“为政以德”,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圣人,在他掌权之后,却做了一件违背了“为政以德”的事情,在掌权后,他杀掉少正卯,然后将他的尸体暴尸三日。同时,这件事情对他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他晚节不保,最后被迫四处流浪。

少正卯,春秋时期鲁国人,“少正”是他的官职,“卯”是他的名字。在那时,他与孔子可以说是对手,是竞争关系。少正卯能言善辩,开设课堂为学生授业解惑,他不仅能传授知识,而且讲解的内容精彩有趣,经常将孔子的学生吸引过去上课。

[var1]

在那个时候,少正卯的名气和学生都超过了孔子,而且在社会上的地位,少正卯也要比孔子高。就像你和你竞争对手比较,当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差的时候,内心当然是不服气,但是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少正卯和孔子都是博学之人,所以两人一直在暗中较量。如果公元前496年,郑国子产没有去世的话,也许少正卯最后就不会被孔子杀死,而历史也许有可能会改变。在子产死后,孔子十分难过,于是就称赞子产是一个慈惠之人。

[var1]

不得不说,孔子运气是真的好,因为称赞子产是一个慈惠之人后,传到卫灵公的耳朵里之后,非常地感动,于是就开始尊重孔子,不仅给孔子发放6万俸粟,而且还让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代理丞相的位置,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人物,地位和权力都在少正卯之上。

虽然孔子是圣贤之人,但是当上大官的孔子,还是没能把控住自己本心,有点放飞自我了,内心是无比欣喜。当时他的学生仲由问他:“我听说君子无论是面对祸事还是富事,都不会喜形于色,您如今当了大官,为何如此高兴呢?”

[var1]

孔子笑着回答:“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人生的乐趣在于虽有显赫的地位,但是能仍然能谦虚地对待别人。”既然是人,那就有七情六欲,而孔子对名利也是有一定追求的,毕竟淡泊名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做到。

在孔子担任大司寇的第七天,他就会少正卯开始了报复,随后以“君子之诛”之名,将少正卯杀死,但是只是杀死少正卯,孔子并不解恨,于是又命人将他的尸体暴尸三日。孔子的这一行为,最后连他的弟子们都有些看不过去了,他们甚至不明白,孔子为何一定要将少正卯置于死地。

[var1]

孔子举出了少正卯五项罪责。其一,他敢于冒险,知识渊博;其二,他善于狡辩,性格坚韧;其三,喜欢揭露和宣传社会的黑暗面;其四,性格异于常人;其五,喜欢粉饰自己,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当然,孔子例举的上面的罪责并不能服众,但是他那时权力正盛,人们也不敢与他争辩。同时,也有人认为孔子杀少正卯的事情是子虚乌有,因为除了《史记》《荀子》等少数书中对孔子诛少正卯的事情有记载,像《左传》《孟子》等书中只字未提。

[var1]

结语:孔子的对与错,是与非,我们都无法去评判了。只是他上任七天,就杀掉少正卯,实在是有违“为政以德”的主张。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解密秦王朝最后一个皇帝之谜仅坐了46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皇帝对秦王的评价,关于秦王朝的历史,秦王朝皇帝列表排名表

    原创文:穿越君子婴身上有太多的秘密身世之谜皇帝之谜才能之谜衰败之谜……赵高逼死秦二世胡亥后立子婴继位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三世曾为蒙恬、蒙毅直言劝谏性格仁爱有节制却不适合那个年代子婴身世之谜一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扶苏的儿子胡亥的侄子年龄不符始皇享年50岁《秦始

  • 古代还有其他著名刺客,为何仅荆轲被后人熟知?结果令人信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十大刺客荆轲,荆轲历史上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最有名的荆轲

    [var1]第一个专诸,事情发生在春秋吴国,专褚的任务就是刺杀吴王僚,但是吴王僚也早就防备,沿途都是布满了兵线,左右身边更是安排的自己的亲信,想不到的是专褚扮作厨师,将匕首藏在鱼腹中,佯装为吴王僚上菜,说时迟那时快,专褚拿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场就毙命了。[var1]第二个刺客就聂政,严仲子曾经

  • 诸葛亮一生犯下2大错误:放了最不该放的小人,杀了不该杀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个人,诸葛亮打过几次败仗,诸葛亮晚年犯的三大错误

    诸葛亮是足智多谋,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对他的评价太过于夸大。想要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还需读《三国志》,诸葛亮五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可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又或许是为了保全蜀国,他痛杀刘封,挥泪斩马谡,这两个人是万万不该杀的,但是他还是杀了。诸葛亮杀刘封是以免他威胁到刘禅的地位,杀马谡是因为军令状要在部队

  • 诸葛亮北伐真正动机是什么?魏明帝明白,但原因说出来很多人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北伐的真正原因,诸葛亮出兵北伐完整版,诸葛亮5次北伐

    其实,我们真正熟读《三国志》后会发现,虽然蜀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刘备仁厚,但是蜀国却是三个国家中最能惹事的国家,不仅去招惹魏国,顺带还会招惹吴国,尤其是在对抗魏国的时候,蜀国拉帮结派,联合吴国一同折腾魏国,使魏国筋疲力尽。一代枭雄曹操,做事决绝果断,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气势,但是到了曹丕和曹

  • 春秋战国时代,普通人都是怎么样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百姓生活,春秋战国社会为什么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真实的百姓生活

    生活不易,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平凡年代,普通人尚且日夜奔波,更何况战乱不止的春秋战国呢?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所沿用的基本上还是周天子的那套御民体系。从垂直的角度看,自上而下是天子、诸侯、朝臣、世家、工匠、庶民。从横向的角度看,天子与其家族是独立的体系,列国诸侯是平等的层级,再而是朝臣阶级,然后是诸侯亲属

  • 刘备有4个儿子,为什么会选择让刘禅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是刘备的嗣子吗,刘备为什么选刘禅做皇帝,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废长立幼历来是王朝取乱之道。刘备深受传统礼教影响自然不会轻易更改。长子刘封仅仅为养子,且因关羽事件被刘备赐死。次子刘禅在刘备逝世时仅仅十七岁,幼子刘永刘理则更小了。按长幼有序的原则也应是刘禅继位。《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说丞相

  • 春秋战国时代,有不同的诸侯,有不同的族群,他们的语言都说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初期战国诸侯图,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姓氏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如果追溯到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土大地上的人们,甚至很可能都没有成型的语言体系。人们完全依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和祖祖辈辈相传,对于那些生活中出现的东西,逐渐的形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周人做出了很伟大的成就,就是推行了一种相对统一的语言。这种语言在春秋战国时代被人们辑录,称之为“

  • 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为何后来死于乱棍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萧何个人简历,老梁讲张良萧何

    韩信,又名韩王信。王者荣耀中的韩信的形象就是取自韩王信。历史上的韩信,出生于西汉初年,得到萧何的赏识,任职于刘邦的军营中,是西汉的开国将领之一。他运筹帷幄,善用计谋,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骁勇善战,攻取了大片的军事战略要地。其实,在早年间,韩信并不得志,穷困潦倒,甚至只能依附于别人而生活,背上长期背着

  • 战国时韩国上党不愿归入秦国而想去赵国,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赵上党之战后的赵国,赵国夺取上党,韩国和赵国一共发生了几场战争

    [var1]秦军在战场上的胜率是很高,但也有不少大败仗,败仗里死的人找谁说理去?到哪儿去凭军功晋爵?就算是胜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些死了的就是有限的赌本也赌得血本无归,而且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var1]秦国前期,对来归附的六国人还是按照六国旧法来统治,到秦昭襄王后期,认为天下已经在握了,决定在归

  • 刘备得报关羽被杀声泪俱下晕倒在地,为何闻听张飞死讯只说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五年,刘备衣带诏的事情被曝光出来,遂带领关羽、张飞逃跑。曹操大怒,派兵追击,但尚未战胜,最后曹操亲自上阵,将关羽抓了起来,刘备张飞又继续逃亡投奔袁绍。公元201年,张飞又随刘备来到荆州投靠刘表,驻扎新野。刘备派关羽去守荆州,就是对他很放心。可他在一次大战中擒了于禁,斩了庞德,让人闻风丧胆,他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