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秦王朝最后一个皇帝之谜仅坐了46天

解密秦王朝最后一个皇帝之谜仅坐了46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58 更新时间:2024/1/25 1:28:59

原创文:穿越君

子婴身上有太多的秘密

身世之谜皇帝之谜

才能之谜衰败之谜

……

赵高逼死秦二世胡亥

立子婴继位

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在位仅46天

初称皇帝

后改称秦王

史称秦王子婴

秦三世

曾为蒙恬蒙毅直言劝谏

性格仁爱有节制

却不适合那个年代

子婴身世之谜

一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

扶苏的儿子胡亥的侄子

年龄不符

始皇享年50岁

《秦始皇本纪》

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

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

一起将奸臣赵高杀死不符

推算子婴年龄至少在30岁以上

扶苏自杀时30岁

三年后自己的儿子不可能是30岁

二说秦二世长兄

不成立的

胡亥的17个哥哥

15姐妹全被杀害诛族

三说秦始皇的弟弟

秦始皇有四个兄弟

其中两个不是亲生

说是吕不韦搞的鬼

掩盖不耻之行

献假宦官嫪毐赵姬

当然也有人说

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秦始皇登基时已将两人诛杀了

另一个成蟜

在秦王政八年时投降赵国

没有回来

秦始皇弟弟的说法也不对

四说始皇弟子

《李斯列传》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弟子婴可翻译为弟弟的儿子

《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

二世兄可理解为

秦二世胡亥的堂兄

公元前239年

秦王嬴政命成蹻率军攻打赵国

成蟜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叛秦降赵

成蟜奉命攻打赵国时

或育有一子留在秦国

子婴是成蟜的儿子

这个说法比较符合逻辑

子婴生平事迹大揭秘

劝谏秦二世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秦始皇在巡游中途去世

秦二世胡亥登上皇位

赵高不放过以前的忠臣

准备杀掉蒙恬蒙毅两兄弟

子婴劝谏胡亥不要这么做

对内会使群臣互不信任

对外则使战士斗志涣散

胡亥并没有听从谏言

仍旧赐死了蒙恬

听信赵高谗言

诛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

子婴上位

赵高逼死胡亥

想要自立为皇帝

发现不妥

称帝会给天下诸雄起兵攻伐的口实

属于叛臣贼子

人人得而诛之

在政治上被彻底孤立

阉人身份特殊

非政治家即便是收买人心

也不足以令天下德才英豪归心

他也没有根基

便找来子婴继承皇位

以便继续控制

赵高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

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

想借此避免众矢之的

赵高建议

废帝号称秦王

史册介绍

子婴是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仁君

子婴诛杀赵高

子婴一上位就得到了支持

即位五天后定计诛杀赵高

子婴对他的两个儿子及心腹韩谈说

赵高杀害了二世胡亥

假模假样来扶立我

听说赵高已与楚国订立盟约

屠杀秦宗室以后由他在关中称王

让我斋戒后去宗庙

接受传国玉玺

正是想借机杀我

我如果称病不去

他一定亲自前来

他一来就杀了他

先下手为强

果然

赵高多次派人来请子婴去宗庙

子婴都不起行

赵高只得亲自来请

按照预定计划

便趁机杀死赵高示众

并诛杀赵高三族

子婴抵抗决策失误

子婴诛杀赵高之际

项羽、刘邦两支大军正从东

南两面逼近秦都咸阳

于是子婴派兵据守峣关

抵御东方起义军

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

一面派遣郦食其陆贾游说守关将领

重利引诱他们投降

使他们放松了防务

一面又命军士悄悄绕过峣关

从背后偷袭秦军

刘邦大军占领峣关后继续北进

在蓝田南一战中取得重大胜利

秦军溃退至蓝田以北

刘邦一边制造声势

一边重申军纪

受到秦地百姓的欢迎

秦军懈怠之时

起义军连续猛攻

再获全胜

全歼蓝田秦军

咸阳附近秦军

子婴最后的一点有生力量

也损失殆尽

子婴投降被杀

公元前206年十月

刘邦大军进抵灞上

距咸阳只有百里之遥

子婴守着一座庞大的都城

既无可战之兵

又无可守之险

只得接受刘邦的“约降”条件

子婴用绳绑缚自己

携同御用玉玺兵符

亲自到刘邦军投降

刘邦没有处死子婴

然而亡国之君的下场

他终究还是没有逃过

一个多月后

项羽也率大军抵达关中

刘邦部将曹无伤向项羽谎报称

刘邦将自立为关中王

以子婴为丞相

结果项羽设下鸿门宴

鸿门宴之后没几天

项羽指挥自己的军队

开进不设防的秦都咸阳

处死子婴

纵兵屠杀咸阳无辜百姓

大肆劫掠宫中和民间财物

随后放火焚烧秦宫室和官府

熊熊大火长达三月不熄

秦朝历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自此子婴共当了46天秦王

前206年仅15年秦朝便走向灭亡

子婴决策失误身边已无能人?

《录图书》谶书亡秦者胡也

把秦朝灭亡的所有责任

推到了胡亥身上然而

细究这段历史可以发现

亡秦者或并非胡亥

子婴的责任更大

子婴本可退守巴蜀或陇西

经过三年的反秦战争

各地起事的反秦武装形成

具有代表性的军事集团为

以楚怀王为首的旧楚国贵族集团

以项羽为首的新楚国军事集团

刘邦所率领的新兴军事集团

赵魏齐燕韩国军事集团

据地自保以延续各自国家的香火

可以想象,在“春秋战国”模式下

天下诸侯间很快将出现内斗

子婴如果能认清形势

不该战蓝田

把自己手上的兵力全都消耗殆尽

应直接放弃咸阳

退入巴蜀地区

退守巴蜀至少有三大好处

一、可借地利防守

二、等待部分岭南秦军回援

三、等天下诸侯内斗

诸侯大国实力消耗殆尽时

子婴可再出巴蜀

贾谊的观点

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也对贾谊的论点表示赞同

但是很多史学家都宣称

秦朝经过秦二世的暴虐统治

已经彻底失去民心

历史给子婴提供的时间和空间

都不容其施展才能了

但这并非历史的本来面目

自古以来的统一战争是最快捷的方法

更多文章

  • 古代还有其他著名刺客,为何仅荆轲被后人熟知?结果令人信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十大刺客荆轲,荆轲历史上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最有名的荆轲

    [var1]第一个专诸,事情发生在春秋吴国,专褚的任务就是刺杀吴王僚,但是吴王僚也早就防备,沿途都是布满了兵线,左右身边更是安排的自己的亲信,想不到的是专褚扮作厨师,将匕首藏在鱼腹中,佯装为吴王僚上菜,说时迟那时快,专褚拿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场就毙命了。[var1]第二个刺客就聂政,严仲子曾经

  • 诸葛亮一生犯下2大错误:放了最不该放的小人,杀了不该杀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个人,诸葛亮打过几次败仗,诸葛亮晚年犯的三大错误

    诸葛亮是足智多谋,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对他的评价太过于夸大。想要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还需读《三国志》,诸葛亮五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可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又或许是为了保全蜀国,他痛杀刘封,挥泪斩马谡,这两个人是万万不该杀的,但是他还是杀了。诸葛亮杀刘封是以免他威胁到刘禅的地位,杀马谡是因为军令状要在部队

  • 诸葛亮北伐真正动机是什么?魏明帝明白,但原因说出来很多人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北伐的真正原因,诸葛亮出兵北伐完整版,诸葛亮5次北伐

    其实,我们真正熟读《三国志》后会发现,虽然蜀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刘备仁厚,但是蜀国却是三个国家中最能惹事的国家,不仅去招惹魏国,顺带还会招惹吴国,尤其是在对抗魏国的时候,蜀国拉帮结派,联合吴国一同折腾魏国,使魏国筋疲力尽。一代枭雄曹操,做事决绝果断,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气势,但是到了曹丕和曹

  • 春秋战国时代,普通人都是怎么样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百姓生活,春秋战国社会为什么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真实的百姓生活

    生活不易,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平凡年代,普通人尚且日夜奔波,更何况战乱不止的春秋战国呢?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所沿用的基本上还是周天子的那套御民体系。从垂直的角度看,自上而下是天子、诸侯、朝臣、世家、工匠、庶民。从横向的角度看,天子与其家族是独立的体系,列国诸侯是平等的层级,再而是朝臣阶级,然后是诸侯亲属

  • 刘备有4个儿子,为什么会选择让刘禅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是刘备的嗣子吗,刘备为什么选刘禅做皇帝,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废长立幼历来是王朝取乱之道。刘备深受传统礼教影响自然不会轻易更改。长子刘封仅仅为养子,且因关羽事件被刘备赐死。次子刘禅在刘备逝世时仅仅十七岁,幼子刘永刘理则更小了。按长幼有序的原则也应是刘禅继位。《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说丞相

  • 春秋战国时代,有不同的诸侯,有不同的族群,他们的语言都说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初期战国诸侯图,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姓氏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如果追溯到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土大地上的人们,甚至很可能都没有成型的语言体系。人们完全依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和祖祖辈辈相传,对于那些生活中出现的东西,逐渐的形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周人做出了很伟大的成就,就是推行了一种相对统一的语言。这种语言在春秋战国时代被人们辑录,称之为“

  • 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为何后来死于乱棍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萧何个人简历,老梁讲张良萧何

    韩信,又名韩王信。王者荣耀中的韩信的形象就是取自韩王信。历史上的韩信,出生于西汉初年,得到萧何的赏识,任职于刘邦的军营中,是西汉的开国将领之一。他运筹帷幄,善用计谋,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骁勇善战,攻取了大片的军事战略要地。其实,在早年间,韩信并不得志,穷困潦倒,甚至只能依附于别人而生活,背上长期背着

  • 战国时韩国上党不愿归入秦国而想去赵国,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赵上党之战后的赵国,赵国夺取上党,韩国和赵国一共发生了几场战争

    [var1]秦军在战场上的胜率是很高,但也有不少大败仗,败仗里死的人找谁说理去?到哪儿去凭军功晋爵?就算是胜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些死了的就是有限的赌本也赌得血本无归,而且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var1]秦国前期,对来归附的六国人还是按照六国旧法来统治,到秦昭襄王后期,认为天下已经在握了,决定在归

  • 刘备得报关羽被杀声泪俱下晕倒在地,为何闻听张飞死讯只说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五年,刘备衣带诏的事情被曝光出来,遂带领关羽、张飞逃跑。曹操大怒,派兵追击,但尚未战胜,最后曹操亲自上阵,将关羽抓了起来,刘备张飞又继续逃亡投奔袁绍。公元201年,张飞又随刘备来到荆州投靠刘表,驻扎新野。刘备派关羽去守荆州,就是对他很放心。可他在一次大战中擒了于禁,斩了庞德,让人闻风丧胆,他却不

  • 相师给曹丕算卦:能活到80岁,曹丕40岁离世时说:相师算得真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相师预言曹丕能活80岁,三国时的算命故事,三国神算子给曹丕算命

    迷信思想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占卜术、算命术这类神乎其神的术法是当时的时代特色。而且,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越是相信这些术法。三国时期,曹丕也面相师给自己算了一卦。当时,面相师说他寿命能到80岁,但实际上曹丕40岁就去世了。去世那年,曹丕万分感慨,说出了“相师算得真准”这样一句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算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