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韩、赵、魏的崛起,造就“战国七雄”之局面

三家分晋:韩、赵、魏的崛起,造就“战国七雄”之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4/1/14 12:54:06

[var1]

那么,能够成为采邑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一种自然是诸侯国国君的儿子,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在承袭了诸侯位后,其余的王子则做大夫,食采邑,历史上这类情况不胜枚举。如:郑国的七穆、鲁国的三桓等。还有一种是有功的异姓臣子,他们也有资格食采邑,做大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采邑大夫的位子是世代继承的,国君会在这些世袭贵族里选出几个做卿,辅助国君治理国家。后来,卿也变成了世袭,国政慢慢地被几家势力强大的世卿所把持,这些采邑也就崛起了,变为强国。

[var1]

在东周的前期,诸侯之间武力兼并就盛行起来,出现了晋悼公兴霸业的事迹。他轻赋税、赈灾施恩,广受百姓拥戴。到了后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由于政治开明,治理有方,成为了卿大夫兼并中最后的胜利者,但此时他们还只是晋国的大夫,食采邑。当时晋国的国土是诸侯国中最大的,其实力也最强,要不是权力被采邑大夫们瓜分,可能最后统一中国的就是它。晋国国君的权力慢慢被栾、中行、赵、魏、韩、智六家大夫所架空,他们之间也会互相兼并,到后来就只剩下了韩、赵、魏、智四家,而四家中属智的实力最强。智的大夫叫伯瑶,他想要侵占韩、赵、魏三家土地,于是设宴邀请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前来叙话。宴席中,伯瑶对他们说道:“晋文公时,晋国乃中原霸主,只可惜后来霸主地位被吴、越给夺了去,为了重振晋国之雄风,我提议咱们每家献出一百里土地以及户口交由国君掌管。”这韩、魏两家虽然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由于畏惧智家的势力,也只能应允下来。但是赵襄子此人性格耿直,不愿就此白白让智家占了便宜,于是气愤地说道:“我赵家土地是祖宗留下的,现在要让我送出去,实在是做不了主。”智伯瑶一听,大怒,与赵襄子在宴会上就大吵了起来。事后,智伯瑶打算讨伐不识趣的赵家,他命魏、韩分别为左右军,自己则为中军,向赵城发起了猛烈进攻。赵襄子以一己之力实在无法抵抗,最后是一路退至晋阳,赵襄子在晋阳城坚守不出,令一向势如破竹的智家兵马无计可施,就是久攻不下。

[var1]

面对这一局面,智伯瑶一时也是抓耳挠腮地只能发火。后来,他在查看赵城地形时发现了这晋阳城的东北向有一条大河,其水势甚大。于是,他灵机一动,下令让士兵们开始筑坝蓄水,试图引河水淹没整个晋阳城。事情确实如智伯瑶所设想的一样,后来大水就这么涌进了晋阳城内。赵襄子见此困局,赶紧请来谋士张孟谈商议对策。张孟谈分析:眼下要破局,就得攻心。依我看,这韩、魏虽跟随智伯瑶讨伐我们,但他们心里其实是痛恨智家的,只是畏惧其势力而已。我们要是能够把韩、魏都争取过来,一起对付智家,胜算很大,相信韩、魏两家也是愿意的。说罢,张孟谈便连夜出城来到了韩、魏的营地当起了说客。韩、魏一听,当即表示十分赞同,愿意与赵一起合力对付智家。就在次日的夜里,智伯瑶还在营帐中酣睡,突然听到外面出现巨大的喊杀声,再低头一看,这床底下竟都是水。开始他还以为是淹没晋阳城的大水漫到了这里,看来这晋阳城已经被淹没了,开心地笑了起来。但是走出营帐才发现,兵营里的大水有些失控了,大水不断涌来,这到底怎么回事?就在智家军手足无措之时,由韩、赵、魏三家带领的兵马就撑着木筏杀将了过来,将智伯瑶一众团团围住,打得他们那叫一个措手不及呀!这智伯瑶就在兵戎相见之声中葬身于水下,实在是解恨。

[var1]

韩、赵、魏三家联合,一鼓作气终于全歼了智家军,并且他们乘势瓜分了晋国。就在公元前403年,这三家派了使者到洛邑见周天子,要求将他们封为诸侯,周天子有名无实,只是一个象征,也不可能不同意。于是,不久后周天子就下诏,正式分封了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三人为诸侯,赵、韩、魏三个诸侯国自此走向历史舞台,成为中原霸主强国,与当时的秦、楚、燕、齐一起并称为“战国七雄”。其实在战国七雄当中,秦国最初是最弱小的,得益于商君变法才慢慢强大起来,最终逐鹿中原,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

更多文章

  • 姜子牙两次倒海救西岐,为何只用北海水?背后是四海龙王的生存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事情封神中,姜子牙曾两次倒海救西岐。第一次是四大天王伐西岐。四天王就是魔家四将,初次接战便大败周军,姜子牙及三吒不能抵敌。四天王兵困危城三月余,于某夜初更,各将异宝祭于空中,要把西岐旋成渤海。第二次是羽翼仙助张山。羽翼仙受申公豹所诳,以为姜子牙骂了他,便要下山报复。两人本已在阵前说开,遇到小暴

  • 范蠡、西施归隐江湖,恩爱而终?专家考古发现颠覆史书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范蠡西施归隐处简介,老梁说范蠡西施完整版,西施范蠡吻戏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中,传说范蠡和西施两人出双入对,恩爱有加。但是为了越国,西施被无奈送给吴王,吴王夫差每日莺歌燕舞,不理朝政,国家衰亡。此后两人远走他乡,归隐家那股,恩爱而终。虽然这样的传说,我们能找到许多史书甚至是正史的作证,但是我们也并不能彻底的同意其真实性。[var1]范蠡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

  • 此地有何神奇?让两大圣人、三个老妖、一个商朝首富,都看中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朝灭亡后商人去哪了,商朝君王群聊对话,商朝女尸复原图

    文/王事情【一】历史上,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于鹿台,鹿台的确在朝歌。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朝歌其实并非商之国都,《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可见在法理上,商朝从盘庚至亡国,国都一直都在殷(今安阳)。好在封神并非历史,为我们所熟知的商都,也从来都是朝歌,原著从头到尾就没殷什

  • 吕不韦是秦始皇生父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个证据说出事情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不韦才是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真实简介,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

    在《过秦论》中是这样描述秦朝的暴政的,第一,秦始皇不允许文字的流行,还推行了最残酷的刑罚,用一种堪称恶魔的手段统治者天下,第二、在秦二世当政期间,更是过分,不仅在律法方面更加的严苛了,甚至连对官吏的赏罚也是不清不楚的,跟别说加重对百姓的收税。而且贾谊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可,所以司马迁在编写秦始

  • 封神中最不公平的事,纣王封神;最公平的事,也是纣王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闻太师战死纣王痛哭,封神中谁是纣王最怕的人

    文/王事情一、酱油和炮灰纣王残暴无道,竟然被封为天喜星,这让很多人想不通,以为这是封神榜上最大的不公平。但是,这实则是最大的公平。首先让我们看看封神榜上酱油知多少?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第99回被封神之人中,二十八宿共28人、六天罡共36人、七十二地煞共72人、斗部九曜星官共9人,合计145人,后面都

  • 纣王得到她就如同得到女娲,但是,是低配版的女娲,不是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女娲娘娘突然干呕瞪了纣王一眼,纣王写给女娲的诗原文

    文/王事情商失其道的主因,是末代君王帝辛题诗亵渎了女娲,引得后者大怒。别的圣人有样学样,无不金口玉言断定了大商气数已尽。就这样,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花花轿子人抬人,众圣合力,把成汤踩下尘埃。看到圣像那一刹那,相信纣王确曾怦然心动。直到回到朝歌,犹然茶饭不思,视三宫六院若尘土,天天想的都是女娲美貌,

  • 大禹治水遗迹重大发现,“禹勤沟洫”才是华夏文明高度发展的根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禹治水历史资料,解密大禹治水,中国历史上的大禹治水

    中国儒家的大成至圣孔子,对于大禹更是顶礼膜拜,云:“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翻译为现代文就是:“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

  • 庄子作为“战国第一辩手”,都吵赢过那些人,有何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吗,战国时期庄子主要思想,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吗

    这位被誉为“绝无仅有”的历史名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周,也即道教始祖之一的庄子。而庄子也不需要其它赞美,单一个名字恰恰就是对他的最高礼赞。纵观古今,“子”字就是中国对集大成者的称呼,但凡有此称呼者无一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而真正历史上的庄子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道教圣人,更是一位“辣嘴

  • 比干曾被仙人赐寿千年,纣王只借“玲珑心一片”,为什么仍然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比干玲珑心,封神比干之死,比干真的有七窍玲珑心吗

    文/王事情必须说明,纣王虽然被打上了残暴不仁的标签,但最初举起屠刀时,确也是被逼到了一定分上。比如杀发妻姜后,是妲己威迫,沉吟良久,终势成骑虎。杀商容,先是惊问“何不知进退若此”,继而看了表章,商容否定了他纳妲己、杀后诛子等一系列举动,并直言“自古无道人君,未有过此者”,才大怒扯碎表章。杀伯邑考前,

  • 因为分封制所以出现了春秋战国,为何周朝没能解决分封制的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朝分封制的主要依据,中国分封制和西方分封制的区别,分封制对周朝有何影响

    [var1]小编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周朝之所以会成立,是因为有分封制的存在,周朝之所以会灭亡也是因为分封制的存在”分封制对于周朝来说是一个必需品,必备品。可以说没有分封制的出现,就不会有之后的周朝。接下来咱们先说说分封制究竟是怎么出现的吧![var1]周天子之所以会实行分封制,完全是因为周朝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