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中,传说范蠡和西施两人出双入对,恩爱有加。但是为了越国,西施被无奈送给吴王,吴王夫差每日莺歌燕舞,不理朝政,国家衰亡。此后两人远走他乡,归隐家那股,恩爱而终。虽然这样的传说,我们能找到许多史书甚至是正史的作证,但是我们也并不能彻底的同意其真实性。
[var1]
范蠡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因为害怕统治者觊觎,所以曾经三度创业,三散其财,每一次都曾富可敌国。范蠡后来到了越国帮助越王勾践复仇,建言献策取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令吴王夫差不理朝政,终致亡国。而越王勾践
民间传说和话本小说中相信,范蠡和西施早已经定情终身,但因为家国大事只能牺牲个人情感。在吴国被灭后,传言范蠡带着西施在西湖定居或者是自此云游四海,恩爱而终。然而这样的故事明显太过了浪漫了,并不符合古人的价值观。(古人是没有爱情这种观念的,只有亲情)
[var1]
2003年,专家在江苏省无锡市发现了一座越国的贵族墓地群,墓主人等级应该为越国大夫。专家根据墓地当中的铭文记载以及相关史书的印证,推测其墓主人就是范蠡及其家族的墓地。专家由此推测,在东汉人所撰写的《越绝书》以及小说话本中流传甚广的范蠡和西施云游四海的说法就此被打破。
如果范蠡和西施云游四海,那么他们的墓葬将会和普通百姓一般,绝不是以这样越国贵族的形式下葬的。因此专家再根据史料推断,确信了范蠡和西施的几种最有可能的结局:
[var1]
1范蠡归隐江湖,但没有带上西施
范蠡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商业天才,他曾经三度达到财富的顶峰又三度散尽家财,有三次就有第四次,当他看到越王勾践想要杀鸟尽弓藏的时候,聪敏的他很有可能会急流勇退,远走他乡。包括在许多后人的评价中,我们也能相信这样的说法,比如苏轼曾经评价范蠡:“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var1]
2范蠡和西施双双被沉江
这种说法实际上也流传甚广,只不过到底是谁做的,他们有没有一起投江的,说法太不一致。
说法1:有史书记载“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就是范蠡,也就是两人一起被投进江中的。
说法2:西施被愤恨的吴国人投进江中,又或者是被嫉恨的越国王后沉江
说法3:越王勾践打算重纳西施,被范蠡建议身边不要有这样的红颜祸水,于是在范蠡的建议下西施被沉江
说法4:范蠡因为功高盖主,被越王勾践沉江
[var1]
关于范蠡和西施的死,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谜团得以被解决,但是又随着考古的发现,历史的谜团又变的更为复杂,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专家,能挖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