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被西周蛇吞象后,商朝遗民哪去了?

商朝被西周蛇吞象后,商朝遗民哪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24 更新时间:2024/1/21 16:12:35

文/王事情

商周牧野之战,看似强大的商王朝竟亡于一夕,说出去谁能信?然而这的确是真事,甚至连其对手西周这个平头哥也完全没想到,有着河马般体量的商朝灭亡竟如是之速。也正因此,伐纣胜利后的殷商遗民的安排是个极大问题,因为平头哥不可能在一夕之间消化掉死去的河马。

遗民由这几方面组成。

一、纣王的直系后裔,此人叫武庚

《史记·殷本纪》: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悦。

这个武庚在《封神演义》中也有出现。第98回:只见后宫擒纣王之子武庚至……历中上的武庚,母亲当然不见记载;但以封神分析,他应该是纣王与妲己的孩子。

如同历史上一般,封神中武王也不曾斩杀武庚,反而“封之以茅土,以存商祀”。

但这位老兄却是个不安分的主,当周王室西归后,没两年,他就趁武王病死、周公辅政之时,联合了封在附近监视他的几个人一起发动叛乱。这几个人都是武王的弟弟,一个是管叔,一个是蔡叔,一个是霍叔,史称“三监之乱”。

这样作死显然是不行的。周公顶着流言蜚语东征,很快就杀掉了管叔和武庚,并放逐蔡叔。前后三年时间,平定东土。

纣王直系后裔,至此绝。

二、微子

这位微子本是纣王的长兄、帝乙的长子,但因为是庶出,不能即位。封神中,这个原因是纣王帝辛年轻时太亮眼,力大无穷,武勇豪迈,商室老臣在他身上看到了兴商的希望,所以劝帝乙立纣王。

微子名,虽出身下贱,但命运却实现了逆袭,他比纣王父子俩都活得长。武庚伏诛后,周室立其于宋(今河南商丘,随便说一句,启立于宋,后世子孙遂以宋为姓,后来的北宋南宋,也与商丘有关系)。

《史记·殷本纪》记载这段史实十分简略: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这一系当然传承到今时今日,化作无限广大的血脉。可以这么说,如今凡是姓宋之人,或是后裔或是改姓,多多少少总与微子有点关系。

三、箕子

帝乙之弟,纣王之叔。见纣王一通乱搞,谏言不听,披发佯狂为奴,隐而鼓瑟以自悲。

箕子实是大贤。殷亡,武王寻问箕子,问以伦常所序。箕子进以鸿范九等。

什么是鸿范?就是统治天下的大法则!

分为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徵、向用五福畏用六极九等。记载在《史记·宋微子世家》,又记于《尚书·洪范》,鸿范即洪范。

箕子说完这番话后,武王肯定十分满意,于是封他在朝鲜而不用向周朝称臣,相当于是化外之国。

箕子朝鲜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初年才被燕人卫满所灭。据说箕子东渡朝鲜带去了约五千人,加上统治时间如此之久,那边有多少殷商后裔,大家自己想吧。

四、殷地安

殷亡时,今江苏一带的诸侯攸侯喜带着属下几十万人不知所踪。

这可太奇怪了,这么多人突然一下就不见了。

鉴于美洲的原始印第安文明与殷商文明有诸多相似之处,有学者推测印第安传说中的Hosi王就是侯喜,而“印第安”即是“殷地安否”之意。

这个猜测在网上非常流行,在下学识不到,不多作评论,不过个人意见,感觉的确应该是YY。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印第安人及美洲文明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并命名的,因为他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

难道这位哥先生竟如此给力,在那一刻侯喜附身,咆哮出了延迟2000多年之久的——

殷地可安?

也太扯了。

待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异人和吕不韦,谁是秦始皇生父?《史记》中一小细节,被忽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晚年提到吕不韦,李皓镧怀孕异人高兴坏了,赵姬异人

    秦始皇,原名嬴政,别名赵政、祖龙,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两千多年以来,秦始皇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有个问题经常被提及,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究竟是谁?有人说,可还用问:不是秦异人,就是吕不韦。当然,人们更多的怀疑是吕不韦,真相真的如此吗?关于秦始皇身世的描述,司马迁有两种说法,一会说秦异人的,

  • 伯邑考并非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你是你,我是我,两人毫无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事情封神榜上有一个霸气侧漏的神名: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为周天列宿部(斗部)下中斗星官之一,从属于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那么是谁这么好运气,神位如此煊赫?自封神成书以来,人们都相信这个人就是周文王姬昌的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哥哥——伯邑考!既有大帝之名,又复高居九天之上,不用说肯定牛叉之极,可是伯邑考

  • 刘邦的一个辩士劝说齐国归顺,眼看大功告成却惨遭烹杀,谁之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平定天下的故事,郦食其被齐王烹杀刘邦嚎啕大哭,刘邦打齐国完整版视频

    刘邦的一个辩士劝说齐国归顺,眼看大功告成却惨遭烹杀,谁之过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之初,身边有两个能言善辩的人物,陆贾和郦食其。这两人都很有本事,深得刘邦器重。但郦食其没能活到刘邦称帝的时候。[var1]公元前204年,秦国已亡,楚汉争雄。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今荥阳虎牢)一带拉锯战,一度被项羽围困追打,

  • 武王不想伐纣?你看他封了黄飞虎什么官,两个字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飞虎反五关全过程,福建东山潮剧黄飞虎,纣王与黄飞虎妻子接吻

    文/王事情第67回,时当纣王35年三月初三日,姜子牙在西岐上出师表,中心思想就一句话,奏请武王伐纣。姬发接表,先是指出了纣王的无道确是事实,接下来的反应却是匪夷所思。他直接搬出了文王去世时的遗言,切不可以臣伐君。按,第29回,文王临终前确实首先说过,“纵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为,以成臣弑君之名”;又

  • 梅山第一妖袁洪与纣王有杀父之仇,为何心甘情愿助纣灭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梅山七怪袁洪的真实身份,袁洪照片,袁洪和孔宣谁厉害

    文/王事情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袁洪是北海诸侯、大妖袁福通之子。袁福通在纣王7年~21年首义反商,是最先反抗商帝国残暴统治的诸侯,独擎大旗十五年,终被闻太师扫平。后文再不见袁福通之名,想来多半已经被杀。无论如何,袁福通之举都堪称“威武雄壮、虽败犹荣”。可是仅仅13年过去,纣王末年,当西周大军兵临孟津之时,

  • 管知管行,还原一个务实鲜活的管仲 - 《中国文化与品牌之道 – 义利俱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怀着赞叹之情为管仲列传,发乎心,感于言:“管仲既任政齐相,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管仲的务实,源于务本。只有为民计,为国计,才能实现为天下计。管仲的

  • 距今2000多年!邢台广宗发现一战国陶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文保部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对当地文物普查时发现一战国陶制食器陶豆,保存较为完整,距今已有2000多年。该陶豆为浅盘、浅钵形,高22厘米,口径19厘米,素面无纹饰,颜色呈灰色。陶豆形似高足盘,或有盖,用于盛食物,此类器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盛于商

  • 张郃死后,魏国后期还有5大猛将,一个堪比赵云,一个不输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曹魏猛将一说起曹魏猛将,众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典韦、许褚。诚然,这两人确实算得上是天下间最为顶级的高手,但是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这些猛将大多已经故去了,当时曹魏最出名的猛将当属张郃了!在曹操时期,张郃虽然实力不错,但名声一直不是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张郃运气比较差,老是

  • 秦国军功赐田,不担心将来土地不够分吗?1976年考古才知商鞅机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09年,魏国吴起伐秦,秦国丢失河西的临晋与元里,次年又败退洛水,尽失河西。战国时期的秦国内耗严重,逐渐沦为其他诸侯国眼中落后的“西陲弱邦”。公元前359年,决心改革图强的秦孝公下令广纳贤能,无论是秦国人还是他国人,只要能让秦国强大就能拜官分地。出身卫国公族的公孙鞅自年少起便喜好刑名之学,由于

  • 东进还是西进:战国早期魏国战略浅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的第一任国君魏文侯励精图治,重用人才,魏国渐渐强盛,不再满足于三晋领袖的身份,而是拥有了称霸中原的野心。但是在东进还是西进的战略决策上,魏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渐渐丧失了称霸的优势,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一、富国强兵之法魏国在战国前期之所以能拥有先发优势,除了从晋国继承的丰厚遗产之外,还离不开两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