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果真与李太后有染吗?细看传闻起处和史书,根本子虚乌有

张居正果真与李太后有染吗?细看传闻起处和史书,根本子虚乌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19 更新时间:2023/12/16 3:03:55

大明万历十年(1582年),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张居正病故,年仅58岁。20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亲政。没多久,朝廷就下令追夺了张居正的爵位,并派人将他抄家。张居正老家的荆州令,为配合上级查抄,提前封锁张家大宅,其家人被迫住到空屋子,查抄结束,饿死了十几人。但张居正家并没有查到多少财物,从张居正的兄弟子侄家里倒是抄出了大量金银。这并不能证明张居正敛财。

张居正对大明居功至伟,为什么刚死就遭到这样的下场?有一个传闻说,张居正生前与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关系暧昧,皇帝已经忍了许久,亲政掌权当然要报复。这个传闻还说的有鼻子有眼,什么张居正仪表堂堂,掌权时候才四五十岁,李太后年轻而孤独,两人关系如何不寻常之类的。流言肯定是早就有了的,不过杀伤力最大的一记补刀,出自清朝的一段戏文。

这段戏文里讲到,当年张居正考公务员时候,拿了头名状元。有个叫艾自修的考生,也入了榜但排名靠后,用北宋起就流行的说法就是不在“龙榜”而在“虎榜”里。据说张居正看到榜单上艾自修的名字,觉得好笑,随口就来了一句“艾自修,自修不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这句话艾自修听说后很生气,但一时找不到回怼的话,这是个很难对上的的上联,嵌入了他的名字,还捎带说事儿。艾自修这口闷气就生了很多年,整日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想不来下联。

后来张居正当上了丞相,推行“万历新政”,得罪了朝野无数人。有关张居正的坏话,坊间层出不穷。艾自修想必是有所耳闻,灵光一闪,终于对出了下联,这个下联把张居正怼得人仰马翻,“张居正,居正不正黑心宰相卧龙床”。就是说张居正与李太后暧昧不清,“黑心宰相”对“白面书生”,“卧龙床”对“背虎榜”,的确对得很妙。

这段故事的出处,其实是《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等对联书收录的清代戏文故事。不用说《明史》,连最详实的明代历史笔记《万历野获编》,也没有记载艾自修其人其事。艾自修的简介出自地方史《云南通志》,他比张居正要小二三十岁,根本不是同一届考生。

有人又说了,李太后为什么那么支持张居正变法,两人关系不一般。那么先看看李贵妃是怎么当上太后的。下文摘录《明史·张居正传》一段话:

“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保”就是大太监冯保,冯保的权势是张居正也惹不起的。张居正就很聪明多次讨好过冯保。上面一段话记述的是,明穆宗隆庆皇帝死后,冯保想讨好万历皇帝的亲娘李贵妃,让张居正出面倡议,尊李贵妃为太后。按理说隆庆皇帝的陈皇后才是太后人选。怎么办?张居正不敢违拗冯保,只得变通,于是李贵妃和陈皇后都当上了太后,一个叫“慈圣皇太后”,一个叫“仁圣皇太后”。

这种“两宫并尊”的情形在明朝景泰帝时候就有过,所以也不稀奇。这样一来,张居正左右逢源,两宫太后、皇帝和冯保都满意。李太后上位后懂得感恩,宫内大权给了冯保,朝政大权当然给了张居正。所以张居正推行新法,李太后和冯保都鼎力支持,不然张居正寸步难行,一个冯保扯他后腿就够喝一壶的。

张居正独揽朝政多年,又强力推行新政,恨他的人多到数不过来,就像王安石一样背负骂名无数。据《万历野获编》记载,张居正初到内阁,还不是首辅时候(明代内阁称为“揆地”,最多有七人),大搞权谋,与人联手,一连排挤走了好几个对手,《万历野获编》说他“此公才术,故非前后诸公所及”,就是说张居正权术很厉害。

最后分析一下,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在张居正死后对他“夺封抄家”:

第一,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和冯保长期独揽权柄心怀不满,因为冯保也很快就被万历皇帝处理了;

第二,内外朝臣、地方大族呼声一片,要求严查张居正罪状,出一口恶气。万历皇帝听信谗言,才对张居正处理得如此之重。

万历皇帝的孙子、天皇帝朱由校上台后,就给张居正平反了。所以本文认为,张居正的“绯闻”,纯属无稽之谈。

参考书目:《明史》、《万历野获编》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不仅喜欢贪污,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令天下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除了贪还有一个更出名的癖好,贪得无厌的和珅有个致命的癖好,和珅的癖好

    在当时。贪官和珅,特别受到乾隆皇帝的看重。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并且和珅的儿子还娶了乾隆皇帝的女儿,原本就势力不小的他,以后的官途更是一路顺风、平步青云,他的官是越做越大,权力也是越来越大,在这期间他勾结朝廷百官,拉帮结派,利用职务的便利收取钱财,根据历史记载,和珅当时的财产竟然是国库的四倍之多。

  • 为何明朝朱元璋几十万个子孙,现在一个不剩?真的被清朝屠杀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子孙百万为何清朝一个不留,朱元璋穿越到清朝会怎样,清朝为什么把朱元璋画成猴脸

    但是说是满清屠杀完的,这句话有点不负责任的感觉,真正开始对明朝皇室进行屠杀的人是李自成。在历史上是这样写的“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恐宗人为变,闭门搜捕,得千余人,杀之海子堰,若歼羊豕”。意思是李自成刚到太原就抓了400多人全部送到献杀掉,后来害怕那些宗室的人不老实就挨家挨户的受,然后

  • 和珅对于搜罗美女也颇有心得,9个老婆中还有前凸后翘的西洋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最漂亮的妻妾,和珅前期的清官生活,和珅的奇闻趣事

    历史记载中的和珅身边数得上的美女至少有九个。第一个自然是和珅的结发妻子,名叫冯霁霁,她的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内务府大臣,深受乾隆皇帝信任。这个时候的和珅只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的生员,和珅与冯霁霁结婚无疑是给自己的仕途铺平了道路。和珅身边第二个美女是长二姑,是和珅的小妾,被和珅纳入府中之后

  • 那些吹捧明朝的人也没有很喜欢明朝,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为什么那些人为什么吹捧明朝而不是更加辉煌的唐朝。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是,那些实力吹捧明朝的明粉,在某些地方有着自己的政治需求。能完善他们的政治理论。但是吹捧唐朝的话,很难达到这个效果。网上那些实力吹捧明朝的粉丝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明朝和清朝比谁更次一点。对于那些人来说,汉朝、唐朝有对好,

  • 和珅贪污的钱财比国库还多,被斩抄家时为何却没有一丝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和珅抄家视频,和珅为什么会被抄家,和珅被嘉庆抄家赐死片段

    有人说,和珅就是乾隆留给自己后世子孙的一笔财富,所以睁只眼闭只眼的,目的就是让他代替自己来敛财,毕竟身为皇上,有些事是自己不能亲自出面的不是。究竟是和珅瞒天过海本事大,还是其溜须拍马得帝心,我们不得而知,自古帝王心,不可推,谁知道乾隆咋想呢?至于抄和珅家的嘉庆不管是满心欢喜收获财富还是义愤填膺为民除

  • 洪承畴降清让崇祯成为历史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清军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占领松山城后,三月初十日,占领锦州城。四月初九日,又攻占塔山城。四月二十二日,再占领杏山城。后来,清军将松山、塔山、杏山三城毁掉。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明军关宁锦防线北段崩溃。最后,清军俘虏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丘民仰等人。五月初五日,总督洪承畴等跪在大清

  • 洪秀全突然暴毙死因成谜,曾国藩隐瞒真相,直到1962年才解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家中的父母都看好他,认为他可以考取功名来光宗耀祖,可是他考取三次都失败了。第三次失败的他已经25岁了,他非常受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后来他开始慢慢传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清王朝乃至整个近代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1864年,他突然去世了,他

  • 和珅之子二十岁官居二品,和珅抄家后他却仍然荣华富贵,被封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被抄家后他的子女下场如何,和珅老婆喊和珅老爷,纪晓岚和珅喝酒和珅暴打皇上

    和珅的儿子五岁时被乾隆皇帝赐名“丰绅殷德”,这句话翻译成满语的意思为福禄兴旺,并且下旨把自己最喜爱的十公主许配给了丰绅殷德,等日后完婚。当时和珅已经是户部尚书在接下来的几年和珅更是平步青云,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中堂,七年之后丰绅殷德也和公主完婚,丰绅殷德成为了驸马爷,而和珅从此也真正的跟皇帝有

  • 有人说朱元璋误了中华600年?这锅可不是朱元璋一个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的真正历史,朱元璋的是非功过,朱元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

    一、元朝蒙古人在统一中原之后,虽然有积极的学习汉文化,但是他们学到的只是一丁点皮毛,这点皮毛还是汉文化中最腐坏的那点程朱理学。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了,于是蒙古人在野蛮的奴隶社会上披上了封建社会的皮囊。他们不允许汉人养马,不允许汉人进行集会,不允许汉人晚上出门,让几户人

  • 光绪皇帝在位34年,为何却一生没有子嗣?这和慈禧的无耻行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光绪皇帝悲惨的一生,光绪皇帝真实的历史,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是什么

    虽然光绪从4岁就坐上了皇位,却一直活着大姨慈禧的阴影当中,他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却有心无力。14岁的时候,虽然名义上开始亲政,但实际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他仍然只是一个傀儡,直至死去。因慈禧太过专权,让光绪心里相当压抑,久而久之,心理和生理都出现了问题。还有光绪皇帝的皇后是隆裕,隆裕是慈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