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寡妇再婚,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寡妇再婚,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4/2/12 0:45:06

李清照绝对是宋朝文坛上最大的“异数”了。

李清照凭着惊才绝艳的诗词名誉天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千古第一女文青”李清照的人生凄苦无比。

在整个封建时代中,出了名的诗词作家不少,但是如果去细细调查一下他们的身世,比如李白苏轼杜甫等人,没有一个家庭背景是简单的。

即使是封建年代没有强大的背景,想出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人都只知道李清照有着非凡的文艺天资,却不知这样的天资背后,没有家庭背景的支持,照样做不到名垂千古。

李清照的家族可是常人想不到的:北宋蔡京是她姐夫,南宋秦桧是她妹夫,就连王安石也跟她沾亲带故。

这几个人看似生活的时代有点差距,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是亲戚关系的事实。

李清照出生在济南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宋代的名臣,还是苏轼文学的传人之一,母亲是大家闺秀,自幼饱读诗书。

在这样的环境中,李清照从小就有条件将书读个够,父亲在家中藏了很多珍贵的史书典籍,再加上父母对她十分放纵疼爱,所以李清照从小就书不离手。

随着她的长大,她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也逐渐显露出来,偶尔写出几句词,她的家人都惊艳不已,慢慢地,李清照开始小有名气。

不久后,父亲因为官职的调动,离开老家去了汴京,李清照也跟着父亲来到汴京城生活。

李清照长这么大,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如此繁华的景象,这不禁让她“诗兴大发”,随即就做了一首《如梦令》。

这首《如梦令》做出来以后,瞬间在京城的文坛中引起轩然大波,李清照一瞬间享誉文坛,这一年她才17岁。

这个年代的女子地位低下,原本女子就是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李清照却如此“不知羞耻”,竟然大作诗词,一时间她的名字成为人们讨论的对象。

在这之后,李清照开始评论一些国事,她随手挥笔写下的诗词,竟然有着超脱的立意与见解,比之男子还要出众。

这样的恃才傲物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好名声,人们反而因为她是女子,对她极度不认可,毕竟这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李清照此举是在对封建礼教发起挑衅。

身处这样的时代,面临的敌意可想而知。

不过这些所谓的世俗并没有打倒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敢于将自己的情绪、想法都写在诗词中。

在她的笔下,她从不隐瞒自己的爱恨情仇,也从不隐瞒自己的各类贪欲,她不光能用华丽的辞藻抒发自己的情感,更是关注着国家大事,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样的李清照,是当世无出其右的才女,“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唯有李清照一人。

李清照能过得如此恣意,不知道在封建的王朝中,人们对她是羡还是恨。

很多女子未出阁时活得潇洒自在,一旦遇上男人,立马就开始了不幸,像李清照这样超脱凡事的女子,竟然也没有例外。

李清照18岁那年,她的家中去了一个太学生做客。

这个太学生的身份也非同寻常,他是吏部侍郎的儿子,如果硬要算的话,跟李清照礼部员外的家庭并不相上下。

两个人的初遇是极其浪漫的,李清照在自己的词中说道:“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内心活动,妥妥地是坠入了爱河。

两人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毕竟两人原本就是两情相悦,婚后一直过着蜜里调油的生活,不过,日子过得并不是那么顺当就对了。

两人刚刚成婚没多久,朝堂上就开始了动乱,北宋的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两人的生活也开始被波及。

1102年,蔡京当政,赵明诚的父亲此刻是朝中丞相,虽说李家跟赵家是亲家,但是两人却是处于不同的党派。

赵家支持新党蔡京,李家却支持旧党,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党派的争夺战没有对错之分,谁输了,谁就只能甘愿认栽。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此被罢官,甚至要被下入大牢中。

此刻李清照看着父亲就要丢掉性命,如何能不着急呢?她急忙给公公写了书信,恳求他能从轻发落父亲。

但是她的公公是堂堂宰相,如何能徇私呢?李清照的心里也清楚,不能徇私是一部分,恐怕公公不愿从轻发落是最主要的。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李格非还是落了个被罢官的下场,最终只能携带家眷,被要求即刻离京。

李清照作为家眷,只能跟着父亲返回家乡,此刻夫妻二人被迫分隔两地不能见面,只能用书信来缓解相思之苦。

不过好在,风水总是轮流转的,4年以后,蔡京落败,当初罢官的旧党势力也得以重见天日,李家终于再次返回汴京。

原因为夫妻两人团聚,终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谁知这时候李清照的公公却病逝了,赵家迅速没落,赵明诚再也没有了靠山。

夫妇两人在汴京城已经无法生活了,于是只能离开这里,去了青州隐居,过上了远离政治风波的生活。

两人为了生存,开始过上了农耕的生活,虽说生活质量不如以前了,但是心境却得到了放松,田园中风景秀美,怡然自得。

李清照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心情是十分放松的,在她接下来所做的诗词中,花花草草开始成了主流,足以可见远离政治漩涡,的确是非常修身养性的。

在李清照的诗词中,“花酒”是个必不可少的角色

要说李清照源源不断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花酒功不可没,一杯花酒进肚,立马就文思泉涌起来。

在宋代,女子饮酒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李清照就唯独好这一口,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饮酒的滋味也不同。

还未出阁时,饮的是自由自在,摇曳生辉,跟丈夫分离时,饮的是借酒解相思,后来跟丈夫偏安一隅的时候,饮的是无忧无虑,恣意洒脱。

她的笔下能够出现这么多传世之作,是因为她的情感全都寄托在了词中

除了喝花酒之外,李清照还爱好赌博,不过她的赌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赌博,宋代流行一种“打马”的游戏,这种游戏能够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李清照流传于世的《打马图序》。

所谓的打马就是用掷骰子的方式行棋,先走到终点的一方获胜,而在这种游戏中带了一点彩头,就有了些赌博的色彩。

李清照非常喜欢这种游戏,每次玩起来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除了打马,她还喜欢跟丈夫小酌的时候,用翻书的方式赌酒,玩法就是给对方出一道题,然后询问这道题的典故是出自哪本书的哪一页。

如果答对了就算赢,在这样愉快的赌酒下,给生活增添了无法言喻的情调,除了这些,例如斗蛐蛐、甚至赌石等,李清照也极其喜欢。

李清照的人生有跌宕起伏,也有安逸自在,不过等她到了晚年时期,人生的巨变让她饱受凄苦,最主要的是,她跟自己的爱人并没有白头偕老

公元1127年,这时候的北宋距离破灭还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金兵攻入宋国,朝野上下一片混乱,正是这时候,赵明诚因为母亲去世,南下回家奔丧,李清照就只能独自留在青州。

关于这段回忆,李清照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这是说自己载了十五车的书籍,独自去建康的艰难旅程。在这之后,李清照再也没有体会过恣意是种什么滋味。

两年以后,建康出现了一场小叛乱,当时的赵明诚是江宁知府,负责守城,这个时候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朝廷跟官员的庇护了。

但是赵明诚是怎么做的呢?

城墙被围之际,赵明诚不但没能护住城池,反而一拍屁股,一溜烟地跑路了,百姓们面面相觑,李清照面对丈夫的行为也是无语至极。

因为赵明诚这个丢人的行为,李清照开始清醒了,她不认同丈夫这胆小如鼠的做派,两人的感情开始出现了裂痕。

后来的赵明诚因为渎职被罢官,李清照由于用了不少笔锋去讽刺丈夫的行为,让赵明诚的心中一直郁郁寡欢。

在这之后没多久,赵明诚郁结于心病逝了。

丈夫的去世让她备受打击,这个时候她无依无靠,还要保护身上仅剩的著作与收藏,在弟弟的介绍下,她嫁给了武官张汝舟。

原以为自己的人生有了靠山,不过婚后,张汝舟却露出了渣男的真面目,他打的是李清照财产的主意,李清照发现以后,每每与他发生争执,张汝舟数次对她拳脚相向。

李清照忍无可忍,一纸状书告上了衙门,揭露张汝舟科考舞弊的行为,朝廷在查明事实后,判他罢官流放,而那时候的朝廷还有这么一条规定:

女子告夫,不管对错,一律坐牢两年。

李清照因此在牢中度过了2年,而她的行为,也引起了世间巨大的纷争。

在这之后,李清照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已经少之又少了,李清照逝世时73岁,她独自一人在孤苦无依中终老,回顾这一生,只剩下了长长的叹息。

她的一生敢爱敢恨,骜不驯,很多人觉得她离经叛道平,但是比离经叛道更多的,还是她洒脱恣意的情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绪一生最爱的珍妃,到底有多美?看看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光绪最爱的珍妃图片,光绪与珍妃完整版,彭炽权光绪夜祭珍妃

    珍妃是在为光绪选妃的时候,和姐姐一起进的后宫,那时候珍妃13岁,姐姐15岁,光绪也就十七八岁。珍妃本是大臣的女儿,长期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年轻貌美,性格活泼,也正是他的性格,深深的得到了光绪的宠爱。那时候皇后已经不受宠,也因为长期被慈禧压抑,性格沉默,而和珍妃同时入宫的姐姐也是如此,可珍妃不一样,她

  • 策神解密:浅谈明朝的武举制度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的武举制度和影响,武举制度,明朝科举制度完整版

    高中状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恐怕很多人都不清楚,以上这些熟悉的场景,都是科举制度中的文科举,在科举制度中,还有一个文科举的兄弟,武科举。明朝之前的武举制度文科举制度的开始起源于隋朝时期,而武科举制度的开始,则一直比较模糊。依据明朝末年的云间词派的盟主陈子龙考证,正式的武科举应该起

  • 曾国藩将把清朝打的摇摇欲坠的太平天国镇压,为何不趁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李鸿章为何斗不过曾国藩,曾国藩1至40集播放

    曾国潘所处的年代,正是清王朝由盛转衰、内忧外患的时代,当时曾国藩因其母亲逝世而返乡守孝,正值太平天国横扫湖湘大地,将清政府打的摇摇欲坠,清王朝统治不保之时。于是他弃笔从戎,通过组建湘军,掌握了地方大权。到1863年湘军攻下南京后,曾国潘已经控制了整个统治集团,此时手握重兵,王闽运、曾国荃等人多次向曾

  • 朱元璋女儿墓出土,棺材上睡着大活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朱元璋除了有很多儿子以外,还有16个女儿,只是统计完这些公主的故事后,会发现这些公主的生活大都不幸福,其中2个夭折,虽然剩余14人活到了出嫁的年龄,但是却很多都因为驸马自恃身份不同犯事被朱元璋直接给斩了,所以也出现了不少的寡妇。不过在这些公主里,有一位与朱元璋很相像,她就是福清公主,福清公主是朱

  • 清朝雍正皇帝的高薪养廉政策真的解决了贪腐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雍正是怎样治贪腐,中国高薪养廉是从哪年开始的,高薪养廉越养越贪

    为什么雍正会采用高薪养廉的养廉银制度来解决贪腐问题呢?官员工资太低中国古代官员工资低在大多数朝代都是很普遍的。东汉时期官员工资极低,职位较高的月工资也仅能够两人一马使用,职位较低的工资比佣人工资多不了多少。明朝时因为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身,对贪官污吏极其痛恨,认为是个官就都会贪,所以给官员的工资非常低

  • 83岁的乾隆,写了一个字,文武百官哈哈一笑,只有和珅面如死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在乾隆死后,和珅也就失去了靠山和保护神,嘉庆皇帝继位后迅速地罗列了他多条罪名,而后将和珅逮捕入狱并赐死。之后,通过查抄和珅的家,才发现和珅贪图的财产之多,是出乎人的意料的,总额相当于大清十年的财政收入,真可谓是富可敌国。而导致和珅最后凄凉死去的开始,并不是嘉庆继任时,而是在那之前,在乾隆83岁时

  • 为何鸦片战争非败不可?——揭秘英国如何利用传教士掌控大清机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深度解析传教士,英国怎样记录鸦片战争,大清销毁鸦片

    1809年2月,在广州的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内心正忍受着巨大的煎熬,他本来是怀着高尚的理想,来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可是不仅仅中国人对他没兴趣,比他更早来的天主教传教士们,还纷纷的排挤他。不仅仅如此,在广州巨大的生活开销,也让每年伦敦教会给他的200英镑的经费,根本就入不敷出。他已经混不下去了,现在他

  • 那些“吃大清饭,砸大清锅”的留学生们,最终推翻了满清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的腐败有多可怕,康熙来了国外留学生的生存之道,清北留学生回国率统计

    到了19世纪末,清朝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挑战,清朝的统治者们也从未想过延续了几百年的王朝会因此而覆灭。内外的夹击,让清政府措手不及,对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压。对外,有列强统治者的侵略,从他们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便对这片土地虎视眈眈。在面临严峻的考验下,清朝的统治者们不得不反思自己先前的做法是否正

  • 一小孩写了一幅对联,乾隆知道后大怒,一经审问,立马封官赏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一次下江南的途中,一路借着微服私访,然后游山玩水的乾隆,经过了一个村庄,看到这村庄的家家户户都贴有春联,对春联颇有研究的乾隆,是一路赏评,一路自对,倒是其乐融融,饶有乐趣。这天,乾隆一行人经过一户百姓家门口时,发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数一数二门第下联:惊天动地人家横批:先斩后奏乾隆一看这对联,顿时

  • 同治驾崩,英国上门生事,收复新疆再添变数,左宗棠有何高招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左宗棠同治,同治皇帝驾崩,同治陕甘叛乱的历史

    但是,左宗棠还是轻松不起来。接下来,他还得考虑如何解决之前提到过的名分问题,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为名义上新疆的最高长官是伊犁将军荣全和乌鲁木齐都统景廉,加上后勤补给的大权还在给自己拆台的袁保恒手里,事权若无法统一,于西征大计有百害而无一利。就在左宗棠斟酌如何上书争取名分之时,晴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