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三大悍将:徐达,常遇春、蓝玉,其中谁的实力最强?

朱元璋的三大悍将:徐达,常遇春、蓝玉,其中谁的实力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22 更新时间:2024/3/10 3:35:28

徐达常遇春蓝玉

这三位都是明朝开国名将

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

那这三个人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结局为何又截然不同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随着电视剧《山河月明》的热播

不少朋友吐槽徐达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

其实徐达在朱元璋心中就像兄弟一般

他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在朱元璋还是小小义军首领的时候

孙德崖手下抓走

危难关头

徐达提出用自己做人质换出朱元璋

脱困之后

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

说他被朱元璋的烧鹅害死的

纯属是无稽之谈

再来看看常遇春

常遇春

本是盗匪

一次抢掠时恰巧遇到朱元璋

他听闻朱元璋为人仗义

于是决定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起初并不看好他

问他是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来军中混饭吃

常遇春 说

听闻将军贤明

特来投奔

愿做您的前锋 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虽没同意他做前锋

看他强壮也勉强收留了他

在攻战集庆时

元军使用弓箭长矛抵挡

使得朱元璋的船无法靠岸

这时常遇春

乘着一艘小船

快速划到岸边

拿着一个长矛刺向元军

这时元军士兵接住长矛

常遇春趁机借力跳到岸上

连杀数名元兵

元军顿时乱了阵脚

朱元璋大喜

让常遇春做了前锋

由于常遇春 的战斗力极强

很快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

1360年

徐达与常遇春作为主帅

打败陈友谅

活捉敌军3000人

这时两人因为俘虏问题出现了争执

常遇春认为应该杀掉俘虏 以绝后患

徐达觉得有违天道

再说眼下还要招揽人心

认为这些俘虏不能杀

两人争执不下

徐达打算请朱元璋定夺

这常遇春的暴脾气一上来

当天夜里就杀了一半的俘虏

朱元璋知道后很不高兴

于是将徐达提为诸将之首

常遇春倒是爽快

没有任何抱怨

徐达这边是用兵如神

经常与士兵同吃同睡

善用谋略所以能屡屡取胜

常遇春是勇猛异常

对战中

多次受伤也毫不畏惧

在此事之后

吸取教训

不再任性妄为

只可惜在洪武二年

北伐中原时

突然暴毙而亡

年仅40岁

他一生对朱元璋是忠心耿耿

朱元璋建立太庙后

徐达位居太庙之首

将常遇春排名第二

至于蓝玉

他的品质与徐达常遇春就有了明显对比

虽说蓝玉一样英勇善战

但是平定天下后

居功自傲

强占民田

做了朱元璋最痛恨的人

他广收义子

率领的将士

甚至不听朱元璋的号令

在北上破元时

还羞辱元妃。

逼其自尽

每一条在朱元璋的心里都是死罪

若不是他极力维护太子朱标

可能早就被赐死了

后来太子朱标早逝

朱元璋明白其他人已经压不住蓝玉

于是以谋反罪名将其处死

单论战力他们或许还能相提并论

若是按能力排行

徐达自然时更胜一筹

就算常遇春还活着

估计在太子朱标死后

他也不会太好过

各位看官对此怎么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后,为什么感到害怕?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攻城受挫,分散兵力守住鄱阳湖的湖口处,先断其退路;再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战术,歼灭陈友谅的主力;后水陆并攻,全歼了突围中的陈友谅军。最终朱元璋在鄱阳湖水战上以少胜多。鄱阳湖大战是又一次的赤壁之战,曹操换成了陈友谅,然而,陈友谅却没有曹操的幸运,曹操败走华容道,突围成功,而陈友谅突

  • 朱元璋去庙里拜佛,问方丈:朕要跪吗?方丈的机智回答救了所有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少林寺,本质上可以说是寺庙,且是一个宗教场所,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它也为我们后代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历史文化。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信奉佛教,甚至有的一心向佛,而朱元璋也是其中一位,他与少林寺也有着渊源。他从小出生在普通百姓家中,家人世代务农,经济拮据,在他还小时,父母便不幸双亡,家里面

  •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朱元璋仅改了一字巧妙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姓朱,百姓杀猪跟这有什么关系?现在看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小事,在古代确是真真切切关系到掉脑袋的大事。要解释其中的利害关系,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词——避讳。有句古话叫:“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讲的就是避讳的意思。所谓的为尊者讳是指不能随便提起尊敬的人的名字。而这个尊敬的人不但包括父母长

  • 水浒传中,天王晁盖为什么最后不想让宋江接任梁山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中了埋伏,面颊被一支毒箭射中。临终前,晁盖留下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宋江原本坐着梁山的第二把交椅。晁盖去世,按照惯例,理应由宋江接任梁山泊大哥的位置。可是,晁盖却偏偏提出了一个做梁山泊主的条件。这等于在宋江的接任之路上放了一块绊脚石。再加上宋江的武力稀松

  • 岳飞是如何击败金军精锐铁浮屠的?金军: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金国的“第一战神”金兀术,曾率领金军铁骑,横扫宋军,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最辉煌的时候,甚至上演了“搜山检海”的大戏,将宋高宗赵构给吓得逃到了海上。但是,自黄天荡一战,金兀术遭韩世忠痛击之后,开启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悲惨模式。而他所率的精锐骑兵铁浮屠,似乎也没起到多大作用。所谓的铁浮屠,就是

  • 明朝的那些皇帝,有“杀人狂魔”有短命吃货,各个都不是一般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明朝走过了276年经历了16位皇帝,在崇祯十七年明朝彻底灭亡。明朝这16位皇帝各个都不是一般人,其中最厉害的应该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杀人狂魔”朱元璋朱元璋是平民出身的皇帝,从平民到皇帝其中的艰辛根本没法想象。小时候家境贫寒,后又遇到大灾之年父母死了,朱元璋的生

  • 他是最有才的皇子,如能称帝,也许不会出现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一生可谓是多子多女啊,他一生中儿子就有32个,女儿34个,就问你服不服。而在这些儿子里面,一开始最为出名的有这两个,一个是皇后的儿子赵桓,一个是王贵妃的儿子赵楷,赵桓比赵楷大,母亲又是皇后,在古代你懂得,人家就是有天生的优势做太子。赵桓本是是没什么本事的,他人古板老气,又不善言辞,人缘也不怎么

  • 早就知道朱棣要反,朱元璋为什么不处置,原因其实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出生时刚好陈友谅进犯南京,朱棣自小闻着硝烟长大。洪武十三年,朱棣带着五千多人的军队去到北平,当时正值朱棣21岁。他和其他藩王形成一条线保家卫国,抵挡蒙古人的入侵,朱元璋把儿子分封到各地为藩王,将开国功臣全部铲除,巩固朱家的地位。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就让燕王和晋王合击,这一战让朱棣一战成名,第一次

  • 金国灭亡后,女真贵族们的下场到底有多惨?比北宋的靖康之难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蒙古诸部也开始悄然兴起。金国为了压制蒙古,实行了简单而残暴的策略。他们每三年一次,派军队屠杀劫掠蒙古诸部,谓之减丁。同时,金国还挑拨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残杀。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曾经因为反抗金国,被金人钉死在“木驴”之上。金国的减丁策略,虽然成效不大,却让金、蒙之间结下了世仇。

  • 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谁能力强一点,谁对大明朝贡献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英宗继位,第二年改年号正统,由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太皇太后辅政,史称“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主持内阁,仁宣之治得以延续。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因为年迈,在朝中也逐渐式微。宦官王振趁机得到了明英宗的信任,开始大肆网罗党羽,打击朝中的贤良忠臣,朝政开始急转直下。明英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