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朱元璋仅改了一字巧妙解决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朱元璋仅改了一字巧妙解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4/2/22 0:19:58

皇帝姓朱,百姓杀猪跟这有什么关系?现在看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小事,在古代确是真真切切关系到掉脑袋的大事。要解释其中的利害关系,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词——避讳。

有句古话叫:“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讲的就是避讳的意思。所谓的为尊者讳是指不能随便提起尊敬的人的名字。而这个尊敬的人不但包括父母长辈,也包括老师,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当然也包括皇帝。区别在于叫了父母的名字可能最多挨一顿打,叫了当今陛下的名字估计最轻也是死罪。

而且不仅如此,在那个年代,谐音这种擦边球也是可以入罪的。当然,是否有罪还要看皇帝本人的态度。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自己姓朱,又不能断了百姓的杀猪生计,于是想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关键是他这个办法就改了一个字,这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皇帝的避讳五花八门

对于皇帝名字的避讳可以追溯到夏朝,比如《山海经》中夏后的被写作夏后开。自那时起,历朝历代的君主都照例拥有避讳的资格。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因为他的名字,当时的秀才只能改名为茂才。清朝康熙皇帝玄烨,为了避讳他名字里的“玄”字,《千字文》不得不改为“天地元黄”,中药材玄参也得改叫元参。最夸张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神仙“嫦娥”,其实原名叫“姮娥”。因为宋真宗的名字赵恒,被迫改名流传至今。

除了名字以外,皇帝以前的不光彩历史,也不能提及。明朝皇帝朱元璋做皇帝前当过和尚,有一位名叫徐一夔的读书人给皇上写贺表,中间有一句“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皇帝看后雷霆大怒,生气说道:“生者僧也,则字音近于贼,杀!”意思是“生”字谐音“僧”,“则”字谐音“贼”。这个姓徐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跟皇帝的前职业谐音也犯忌讳,没头没脑的丢了性命。

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避讳的范围也不断增大。比如宋徽宗时期,有一个叫范致虚的大臣对皇帝进谗言:“陛下属狗,为了避讳您的生肖,京城应该不能杀狗,所以杀狗的行业应该被禁止。”宋徽宗一听,觉得言之有理,就下令不得杀狗。而城里以杀狗为生的百姓,因为一句话就不得不改行了。

“明君”们对避讳的态度

既然避讳如此的不近情理,是否只是发生在昏君身上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是为君主维护王权地位的工具之一,即使历史上的“明君”也很重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民皇帝。在唐朝建立之前,有一个地方政权叫大郑被唐军消灭。大郑皇帝王世充,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字,在唐代的文献中全部被写作王充。李世民手下有一位出生入死的大将徐世勣,因为功劳赫赫受到恩赐被赐姓李氏。

但是李世民登基之后为了避讳皇帝,只能改名李勣,相当于三个字的名字改了两个字。还有户部在汉代一直叫度支部,隋文帝的时候改称民部,到了唐朝为了避讳李世民的''民''改为户部,此后户部名称一直被后来的王朝沿用直到清朝灭亡。

这样的避讳不只是语言里面,在书写的时候也要对“世”字予以简化,通常少写一笔用来避讳。如唐代时的功臣墓碑上的题字就写成:“公侯丗袭,将相门传。”

另一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喜欢用暗示来指代避讳的字,通常让听到的人摸不着头脑。因为自己姓朱,所以在提到不雅的猪字时偏爱用“雅称”。一次他想吃猪肉,又不想直接说,因为要以身作则避讳自己的姓氏。

所以把厨子叫来后,跟他说要吃“元宝肉”。厨子一个粗人,并没有明白朱元璋的暗示。可既然皇帝要吃元宝肉,自己不能抗旨。只好按照想象,用上好的牛肉作原料,把菜肴全做成了元宝形状。朱元璋一尝,居然不是猪肉,于是大怒,把厨子治了罪。

几天之后,又有一个厨子被叫来,还是做“元宝肉”。这个厨子也没听说过这道菜,再一次按照想象,用上好的羊肉和其他做成元宝形状的食材,又做了一次。朱元璋一尝味道不对,这个厨子也被治了罪。后宫马皇后听说这件事后,凭着她这些年对皇帝的了解,马上猜出朱元璋想吃的是猪肉。于是派人转告了厨师们,才免得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被治罪。

避讳也要“以民为本”

尽管避讳是每一位封建帝王的逆鳞,但贤明的君主通常对于民间的避讳并不严格。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方面,并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行事风格。

因为李世民名字里的“世”字需要避讳,所以有大臣提议“民”字也应该在使用上加以限制。李世民详细考虑后,发了一道旨意。大意是说:因为自己名字比较普通,两个都是常用字。如果都禁用了,会给官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大麻烦,没这个必要。只要规避“世”字就行,民字只要不和世字连用,就可以不用避讳。

同样,朱元璋对此也有自己的办法,而且关于朱元璋的故事更加有趣。起初在民间的百姓原本不知道避讳这回事,在卖肉的时候大喊“新杀的猪咯”。后来被官府以谋反罪名治罪,渐渐的,街上就再也没有杀猪卖肉的了。

一次朱元璋在除夕的时候出宫视察,看到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的张灯结彩,忙着贴春联,年味十足。他不禁暗暗得意于自己的治国水平不错。走了一会,他看到一家也不挂灯,也不贴春联的百姓,出于好奇走进了门。

进门一看,见到那一家人愁眉苦脸,长吁短叹,没有一点过年的喜庆。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这家原本以卖猪肉为生,因为犯忌,原来的营生做不了了。可家里的男主人除卖肉别无所长,家里如今连年都过不去了。

朱元璋听到这,不禁想起了被治罪的那两个厨子。于是转身默默的离开,回到宫里找到大臣商量办法。猪肉因为便宜,是百姓常吃的肉类。因为避讳而使得百姓没有肉吃,作为从草根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来说,能理解底层的苦衷。

手下的大臣也很快想出办法:猪字古称“豕”,与猪同义不同音。用它来代替既避讳了皇姓,又不会产生歧义。朱元璋一听大喜。一纸诏书,就解决了百姓吃猪肉的问题。

结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简单的治国理念流传了许多年,但真正理解并做到的古代君主寥寥无几。是否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一心一意的去为百姓解决问题,恐怕就是那些“明君”之所以成为明君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天王晁盖为什么最后不想让宋江接任梁山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中了埋伏,面颊被一支毒箭射中。临终前,晁盖留下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宋江原本坐着梁山的第二把交椅。晁盖去世,按照惯例,理应由宋江接任梁山泊大哥的位置。可是,晁盖却偏偏提出了一个做梁山泊主的条件。这等于在宋江的接任之路上放了一块绊脚石。再加上宋江的武力稀松

  • 岳飞是如何击败金军精锐铁浮屠的?金军: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金国的“第一战神”金兀术,曾率领金军铁骑,横扫宋军,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最辉煌的时候,甚至上演了“搜山检海”的大戏,将宋高宗赵构给吓得逃到了海上。但是,自黄天荡一战,金兀术遭韩世忠痛击之后,开启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悲惨模式。而他所率的精锐骑兵铁浮屠,似乎也没起到多大作用。所谓的铁浮屠,就是

  • 明朝的那些皇帝,有“杀人狂魔”有短命吃货,各个都不是一般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明朝走过了276年经历了16位皇帝,在崇祯十七年明朝彻底灭亡。明朝这16位皇帝各个都不是一般人,其中最厉害的应该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杀人狂魔”朱元璋朱元璋是平民出身的皇帝,从平民到皇帝其中的艰辛根本没法想象。小时候家境贫寒,后又遇到大灾之年父母死了,朱元璋的生

  • 他是最有才的皇子,如能称帝,也许不会出现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一生可谓是多子多女啊,他一生中儿子就有32个,女儿34个,就问你服不服。而在这些儿子里面,一开始最为出名的有这两个,一个是皇后的儿子赵桓,一个是王贵妃的儿子赵楷,赵桓比赵楷大,母亲又是皇后,在古代你懂得,人家就是有天生的优势做太子。赵桓本是是没什么本事的,他人古板老气,又不善言辞,人缘也不怎么

  • 早就知道朱棣要反,朱元璋为什么不处置,原因其实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出生时刚好陈友谅进犯南京,朱棣自小闻着硝烟长大。洪武十三年,朱棣带着五千多人的军队去到北平,当时正值朱棣21岁。他和其他藩王形成一条线保家卫国,抵挡蒙古人的入侵,朱元璋把儿子分封到各地为藩王,将开国功臣全部铲除,巩固朱家的地位。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就让燕王和晋王合击,这一战让朱棣一战成名,第一次

  • 金国灭亡后,女真贵族们的下场到底有多惨?比北宋的靖康之难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蒙古诸部也开始悄然兴起。金国为了压制蒙古,实行了简单而残暴的策略。他们每三年一次,派军队屠杀劫掠蒙古诸部,谓之减丁。同时,金国还挑拨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残杀。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曾经因为反抗金国,被金人钉死在“木驴”之上。金国的减丁策略,虽然成效不大,却让金、蒙之间结下了世仇。

  • 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谁能力强一点,谁对大明朝贡献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英宗继位,第二年改年号正统,由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太皇太后辅政,史称“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主持内阁,仁宣之治得以延续。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因为年迈,在朝中也逐渐式微。宦官王振趁机得到了明英宗的信任,开始大肆网罗党羽,打击朝中的贤良忠臣,朝政开始急转直下。明英宗开

  • 如果把崇祯帝朱由检换成宋高宗赵构,明朝会形成南宋的局面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朱由检和赵构的个人特点朱由检,就是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特点是勤勉廉政,但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还跟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噬杀。赵构,就是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的历史评价不高,但是我们既然要分析问题,那就要相对客观的讲。赵构有军事天分,还是怀柔、权谋高手,善于用人,平衡各派势力,看似昏庸懦

  • 他是宋代名将,契丹人的死敌,一生廉洁死后家中空无财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与契丹交手,是在宋太宗刚刚继位的时候,先帝刚刚逝去,此时的大宋正好处于国力的衰败期。于是契丹人就没有错过这个看起来极佳的机会,进犯了袁继忠所在的代州。袁继忠在面对这种糟糕的局面,并不惊慌,也没有上报朝廷。反而,率领着代州的地方官兵,与契丹人展开了一阵周旋,最后顺利的赶走了契丹人。在这种关键时刻

  • 《水浒传》里开封府尹保下林冲,只判了发配,他不怕得罪高俅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原本高俅陷害林冲,并交由开封府办理,就是想名正言顺的让开封府处死林冲。这滕府尹为何却敢放过林冲呢?他就不怕得罪太尉高俅?按照情况看的话,开封府滕府尹还真不怕得罪高俅,更何况他很清楚,并不会因为林冲之事得罪高俅。宋徽宗时期太尉和开封府尹的实力相差不大古代官职,一般实行九品十八阶。根据《宋史·职官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