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把崇祯帝朱由检换成宋高宗赵构,明朝会形成南宋的局面吗?

如果把崇祯帝朱由检换成宋高宗赵构,明朝会形成南宋的局面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32 更新时间:2024/2/21 14:24:55

朱由检和赵构的个人特点朱由检,就是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特点是勤勉廉政,但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还跟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噬杀。赵构,就是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的历史评价不高,但是我们既然要分析问题,那就要相对客观的讲。赵构有军事天分,还是怀柔、权谋高手,善于用人,平衡各派势力,看似昏庸懦弱,但朝局的走向都在其控制之中。

明朝当时的情况崇祯继位时,明朝虽然已经是疲敝不堪,但并不是完全不可拯救的情况。崇祯皇帝主政时间就有17年之久,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我们对南宋时期,赵构的作为都是了解的,对金国议和,以战促和。

赵构此时的大方针还是“攘外必先安内”。赵构对清,会施加适当的武力威慑和骚扰,但以和议为主。赵构也会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军,进行经济改革,恢复经济,稳定民生。

跟清军议和,稳定北方局势崇祯是死于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当时清军在做什么呢?他们还在关外呢,这说明阻挡清军入关,比起解决内政问题,其实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情。明朝跟清军议和,还是有能力让清军对明朝称臣的,一年也就是损失点岁赐。清军当时比不了辽国和金国,最多也就是西夏的级别。崇祯时期,皇太极曾明确表达过称臣的意愿。甚至明朝损失的岁赐,也可以通过边境贸易赚回来。宋朝通过边境贸易,赚回来的,比给的岁赐多很多,边境军队的军饷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比如当时的皮岛岛主毛文龙,小日子不是过的挺好。“议和”唯一损失的就是“荣誉”。赵构对于“荣誉”这个事情,不像朱由检那么强烈,作为一个最高领导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呀,怎么能轻易就舍命呢。

进行经济改革,安定民生

朱由检,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完全一片混乱,盲目减税后,又盲目的加饷。经济总量急剧下降,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还要支持边境的巨额军饷,导致恶性循环。宋朝历代皇帝对发展经济都是很有一套的,这个是经过历史证明的。赵构度过长江,定都临安时,经济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赵构通过发展海上贸易,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对内进行土地改革、经济改革,安置流民,适当减免赋税,很快就让南宋的经济恢复并发展起来。

平衡各派势力朱由检登基后,官员更换频繁,类似宰相职位的人就换了50多位。又大批杀害大臣,而且是忠臣、奸臣一起杀,多达20多位。甚至在亡国前的两三年时间内,朝廷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大臣都被关在监狱里。崇祯这不是自己作死的节奏么。赵构相对朱由检,更加温和,懂的怀柔。赵构上台了不会直接逼死魏忠贤,而是会平衡阉党和东林党的实力,加强自己的统治力。赵构对于阻碍自己计划实施的人,是不会心慈手软的,所以,魏忠贤等人对他来说,并不可怕,他有能力稳定整个朝局。

守卫北方边境巡抚蓟辽的熊廷弼虽然在崇祯之前被冤杀,但是,赵构有孙承宗就足够了。孙承宗相比岳飞,更有大局观,更有政治觉悟,不会破坏议和大计,而是会以防守为主。孙承宗率袁崇焕、满桂、毛文龙、赵率教、孙元化、马世龙、祖大寿,还有后来的吴三桂等等一大批明朝将领守住北方,是很轻松的事情。赵构不会因为阉党的谗言,随便撤换孙承宗的,除非孙承宗破坏他谋划的大局。东林党做事,阉党监督,平衡好了是一套很好的机制呀。边境的守卫,还可以暗中支持蒙元遗部,还有跟清不合的女真各部,把水搅浑就可以了。清军就会跟明朝一样,被内乱缚住手脚。明朝,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盟友,李氏朝鲜。崇祯时期,李氏朝鲜一直在跟清军作战,皇太极要称臣议和,也是想给自己争取时间,解决和朝鲜的冲突。明朝只需要暗中对朝鲜提供必要的支持就可以了。

平定国内战乱其实,朱由检的手下干将,要比赵构多呀。赵构自己有军事才能,加上明朝当时的将领,平定内乱不是难事。杨鹤、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孙传庭、卢象升、杨嗣昌、郑崇俭等等一干人等,随便拉出来一个,去平灭起义军,都是小事一桩。赵构不会像崇祯一样,那么多疑,频繁的去更换平叛的主帅。这点,崇祯是自己把自己玩死了。赵构,镇压农民起义,绝不会让类似张献忠、李自成之流的,出现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的情况。赵构会怀柔,然后找个机会除去这些人,甚至让起义军去打起义军都有可能。按照赵构的经济才能,赵构也会妥善安置降兵流民,给与土地,安定民生,防止他们重新叛乱。这里还有个转折,如果赵构代替了崇祯,李自成就不会失业了,那就是自己人呀。

结论赵构替换朱由检,会大力恢复经济,对清议和,对内维稳。民生有了保障,很可能迎来一个明朝的中兴时期。明朝再续命半个世纪或者一个世纪以上,应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比南宋时期的境况要好很多,还是一个大一统的明朝呀。这时候,明朝命运的变数就非常大了。按照南宋皇帝的特点,虽然有过短暂的闭关锁国,但主流是加强对外交流,特别是海上贸易,那么工业革命很可能同步传入明朝,“君主立宪”就有很大可能发生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宋代名将,契丹人的死敌,一生廉洁死后家中空无财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与契丹交手,是在宋太宗刚刚继位的时候,先帝刚刚逝去,此时的大宋正好处于国力的衰败期。于是契丹人就没有错过这个看起来极佳的机会,进犯了袁继忠所在的代州。袁继忠在面对这种糟糕的局面,并不惊慌,也没有上报朝廷。反而,率领着代州的地方官兵,与契丹人展开了一阵周旋,最后顺利的赶走了契丹人。在这种关键时刻

  • 《水浒传》里开封府尹保下林冲,只判了发配,他不怕得罪高俅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原本高俅陷害林冲,并交由开封府办理,就是想名正言顺的让开封府处死林冲。这滕府尹为何却敢放过林冲呢?他就不怕得罪太尉高俅?按照情况看的话,开封府滕府尹还真不怕得罪高俅,更何况他很清楚,并不会因为林冲之事得罪高俅。宋徽宗时期太尉和开封府尹的实力相差不大古代官职,一般实行九品十八阶。根据《宋史·职官志》的

  • 湖南雷锋纪念馆馆徽发布 铜官窑陶艺制作的雷锋泥塑交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湖南雷锋纪念馆全新的馆徽和整体视觉系统。湖南雷锋纪念馆 供图中新网长沙12月18日电 (付敬懿 黄藤)湖南雷锋纪念馆“纪念雷锋同志诞辰82周年暨湖南雷锋纪念馆馆徽发布、雷锋泥塑交接仪式”18日在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举行,湖南雷锋纪念馆全新的馆徽和整体视觉系统正式启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坤庭用

  • 如果朱标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拥有很多朱棣不具备的条件,朱标要灭掉朱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信手拈来的事情。一、古代立嗣一般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朱标为嫡长。根据《明史》的记载,朱标为嫡长子,而朱棣为嫡四子,朱棣无法超越朱标,优先继承皇位。后世学者根据《南京太常寺志》记载考证,即使马皇后真的仅生了两个女儿,而朱标为李淑妃所生,朱棣

  • 万历年间的朝日鸣梁海战,到底谁是胜利方?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太阁丰田秀吉掌权,以“假道入唐”为由,趁机入侵朝鲜。所谓的“假道入唐”,即希望借道朝鲜,让他率军进攻明朝。当时的日本以“唐”指代中国。日本入侵朝鲜的目标直指明朝,再加上当时的朝鲜是大明朝的藩属国,所以,万历帝派明军陆海两路,驰援朝鲜,史称“万历朝鲜之役”。这场大战总共分为两次。第一次开始于159

  • 古代上朝,为什么唐朝以前大臣们坐着,宋朝站着,明清时需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跪拜,恰恰就是从贬低其他人的人格来宣扬自己的神圣不可侵犯,来追求自己的幸福感、生命安全感,这正是古今中外的多数统治者惯用的伎俩,特别是在中国近代的满清,更是将此发展到了极致。清朝末年不得不废除跪拜礼法,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跪拜礼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倒退。先秦时期,室内的重要会议、宴会等,大家都是席地而

  • 苏轼的儿子中,谁最优秀,谁最像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苏迈①、苏迨dài②、苏过③、苏遁④。其中,苏迈是苏轼原配王弗所生,苏迨和苏过是苏轼继妻王闰之所生,苏遁是妾室王朝云所生。都说书香传家,子弟成器,苏家究竟如何,下面我们就从长子苏迈说起。 苏迈:纯良坚韧的“苏家湖”主人 苏迈(1059-1119),字维康,是苏轼长子,由原配王弗所生。1054年,18

  • 赵匡胤兵变后后周仍有实力为何不反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我就来说说北宋初期的“二李之乱”。李筠的叛乱陈桥兵变,大宋开国后,昭义节度使李筠旗帜鲜明地反对新政权。李筠乃是后周的一员悍将,他先后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政权。郭威称帝后,提拔李筠为昭义节度使,坐镇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担任昭义节度使的时间很长,地位相当稳固,是非常有实力的地方诸侯。赵

  • 朱棣篡了朱允炆皇位,为何其他几十个藩王不反对,对皇位没兴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但在建文帝削藩后,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以“清君侧”名义当上皇帝,让人奇怪的是,为何其他几十个藩王不反对呢?他们对皇位没兴趣吗?一、马皇后生了几个儿子,朱棣就是四子,而长子英年早逝,二子、三子因数次犯错受到了责罚,且他们在靖难之役前就离世了。如此来看,朱棣是嫡系,还是众多藩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因此大家

  • 朱元璋一手创立锦衣卫,诛灭贪官15万余,却为何被后世骂了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家族兄弟众多,他排名老八,所以小名也叫朱重八。那时候家庭生活贫困,他们一大家子的人都是靠着给地主刘继祖种田来维持生计。穷苦人家的孩子向来都是早当家的,幼年时期的朱重八,在5岁的时候就开始放牛牧羊,孩童的乐趣是最简单天真的,人生中最美好的生活有些时候并不是只要银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