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4/2/1 9:18:11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案,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场政治冤案,是在洪武四大案中的蓝玉案的波,而到最后朱元璋也没有处理恰当,反而酿成了日后大明中后期最著名的党争。

南北榜案又称“刘三吾舞弊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此时的大明朝经历了四年前的蓝玉谋反大案,所诛杀牵连者高达一万五千多人,大明后期最出色的将领蓝玉更是被处以剥皮示众的酷刑。

此案让大明各阶级人人自危,更有“打死不做官”的趋势,而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为了消除士子们对做官的恐惧,朱元璋精挑细选了七十八岁的翰林学士,有大明“三老”之名的刘三吾主持科举考试。

考试进行得很顺利,刘三吾也很好地完成了朱元璋交代下来的任务,为大明王朝选出了五十一名可造之才,并经朱元璋殿试之后,钦定了状元、榜眼、探花之人选。可是就是榜单出来结束之后数天,大批落榜的考生进行了一次鸣冤上书的行动。

落榜士子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无语,因为刘三吾所选的五十一员贡生中,居然清一色的南方籍学子,那些北方籍学子一个都没上榜。就是为了这个理由,大批士子除了去礼部投状之外,甚至沿路喊冤,阻拦官员的轿子哭喊告状,加上笔杆子们那一笔写死人的笔力,一时间整座南京城就沸沸扬扬地传出“舞弊”的说法。

“舞弊”说法一传扬开来,那些有着捕风捉影特权的御史们纷纷上书,要求朱元璋彻查此事,朱元璋在听到御史添油加醋地说了这事后,勃然大怒,指派自己的侍读张信等十二人组成调查小组,要求彻底查清是否有“舞弊”的情况存在,可结果出乎众人意料,张信等人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刘三吾等考官阅卷公平,并无特意偏袒南方士子的情况。

这结论一公布,满朝哗然,落榜的士子不服,朝廷里北方籍的官员不服,为士子出头的各级人员不服,他们继续要求朱元璋再派人调查这事,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最后朱元璋也许是被烦透了,直接就把主副考刘三吾、纪善、白信三人打成“蓝玉余党”,发配边疆。

其余有关人士不是降职就是流放,其中最惨的当属调查小组长张信,御史们捉住张信和刘三吾私相授受的把柄,不停地抨击他,让朱元璋给他判了个凌迟处死的罪名,而在处理完当事官员后,朱元璋自己再重新制定了中榜名单,却是清一色的北方士子,把原定的南方士子全部踢掉。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因为为了安抚北方士子,在洪武二十六年所诛杀的大将蓝玉,因为长期镇守北方,加上是北方人的身份,因他而死的官员也多是北方人,蓝玉的死使得北方士子开始“畏官如虎”,能尽量不去考试做官就不去,导致了洪武三十年的这一次科举考试时北方士子的应试人选减少了几乎一半之多。

在南北榜案之后,朱元璋为了平衡南北考生的选择比例,规定日后科举考试中,将参考的南北士子分为了个比例,分别录取,并成为科举定律延续了下来,到明朝中期,除了南北榜外,还增加了一个中榜,这是以安徽及西南各偏远省份为主的录取划分,规定南榜55%,北榜35%,中榜10%的录取比例。

如此划分,看似公平公正,但事实上造成的危害却是遗祸百年的,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没有妥善处理好南方和北方的矛盾,只是直接了当地处理掉主考和调查人员,把原本在学程度上就高北方士子一筹的南方士子全部移出榜单之中,这是安抚了北方派系众人,可对南方派系却是极度不公平的。

此后科举考试成为了各政党拉帮结派的有力工具,北方士子一入仕就投靠北方官员,南方士子一做官就抱南方官员大腿,中榜士子也是如此,在籍党之下,更是分出了“乡党”,“师生党”等小团体,自朱元璋开始之后两百年的时间,到明朝万历年间,在东林党“众正盈朝”之前,大明朝廷充斥着“齐党”、“楚党”、“浙党”等“乡党”,互相攻击,互相征伐,这就是朱元璋一开始对南北榜案时没有处理好的祸害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洪武之治时期,朱元璋在军事和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明初三大治世之一,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

  • 代善为什么主动支持皇太极继承汗位?他为何不推举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代善,清朝,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努尔哈赤之原配正妻佟佳氏的亲子,也就是皇八子皇太极和皇十四子多尔衮的兄长,先后拥立皇太极、福临继承汗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关于清朝前期的历史,我们往往聚焦在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聚焦在入关后的第一代帝王福临身上。但多尔衮的“战场”只是入关后的清廷?其

  • 关于成无己的评价是怎样的?他的理论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无己,宋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成无己临证经验丰富,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颇具经验。如其论述发热证,云:“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熇熇然散而成热者是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潮热之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成氏提出发热当与潮热、寒热、烦躁之间的鉴

  • 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后,是如何对待柴氏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公元960年,赵匡胤趁着周恭帝年幼,根基不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称帝,夺取北周江山,建立宋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后周的第二个皇帝,他在三十九岁时驾崩,柴荣驾崩后,其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但是后来发生陈桥役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柴宗训被

  • 从残疾皇子到登上皇位,此人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从残疾皇子到登上皇位,此人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他们被人们视为“天子”,是所有人敬畏的对象。作为国家的脸面,皇帝在选继承人的时候,不仅要有文治武功,而且外型也不能差。有一位皇子他天生残疾,就连自己的父皇都嫌弃他,他却成为明朝最仁爱的皇帝。这位皇

  • 历史上鲁国是什么灭亡的?为何会被楚国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鲁国,战国,历史解密

    鲁国(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周朝诸侯国。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是互相邻近的两个诸侯国。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在齐地,正式建立齐国。自姜子牙建立齐国以来,这个诸侯国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

  • 周朝诸侯国:齐国的建立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公元前100

  • 历史揭秘:古人一般喝什么饮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我们喝可乐的时候,古人在喝什么饮料?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饮料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大类,其一为解暑消渴类、其二则是增加佐料类,另外则是养生类。谈及古代饮料,必然少不了两个大块,那就是茶和酒。茶的历史存在悠久,至于起源在《茶经》中描述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陆羽将茶的来及归结

  • 元载如何崛起的?全靠自己娶了一个好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人的成功基础是有许多的,元载从一个“拖油瓶”崛起为当了16年宰相的权臣。可以说其崛起的根基不是他的才智、能力。在唐朝,比他厉害的人物多得是。他为何能成功?其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功条件,就是元载娶了一个好老婆王毓秀。《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王毓秀野性刁蛮,动不动就要找自己的爹要了吉温等人的脑袋。但面对着

  • 曹操起兵时实力并不是很强 同宗和亲戚为何会投奔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夏侯渊,历史解密

    你真的知道曹操起兵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当年起兵时并不强,当时的同宗和亲戚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都愿带着兵马前来驰援?曹操在京师刺杀董卓失败之后,连夜就逃回家乡,找到父亲曹嵩诉说自己的想法,于是乎,老曹家就散尽家财开始招兵买马,决定起兵讨伐董卓。当时曹家举出的是“发矫诏”和“忠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