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离奇驾崩,去找皇子赵德芳继位的太监,出门却向晋王府走去

赵匡胤离奇驾崩,去找皇子赵德芳继位的太监,出门却向晋王府走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04 更新时间:2024/1/21 7:58:43

王继恩没想到的是,21年后他故伎重施,却亲手将自己送入了地狱。

宋太祖赵匡胤为世人留下了两个著名的成语:黄袍加身、斧声烛影,而这两件事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公元959年,后周幼主掌国,功高震主的赵匡胤眼见各路要职全部由他的兄弟占据,便动了要取而代之的念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三,赵光义眼见时机成熟,便与亲信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假装酒醉刚醒的兄长赵匡胤的身上,并拥立他为帝。自此,北宋成了兵不血刃就开国的朝代。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赵匡胤在忙于国事的同时,弟弟赵光义却在不断地招兵买马。尽管如此,赵匡胤在位16年,却始终没有立过太子。赵匡胤一共有4个儿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是早夭而亡。二儿子赵德昭直到父亲去世,也未能封王,原因则是源于一位老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赵匡胤始终觉得儿子年幼,不忍让他太早封王,结果就被耽搁了下来。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在父亲去世那年也不过17岁,他虽然一生没有什么太大的政绩,但是在影视杜撰中却广为人知。不管是《杨家将》,还是《包青天》,都有赵德芳的存在,他就是著名的“八贤王”。遗憾的是,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未能得善终,这事还得从赵匡胤的死说起。

公元976年的一天夜里,赵匡胤叫赵光义进宫陪自己饮酒。结果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被发现驾崩于万岁殿。消息传至宋皇后处,这个女人在吃惊之余迅速安定心神,想出了应对之策。她告诉赵匡胤最信任的太监王继恩:“官家的事切勿传出去,当务之急是赶快将德芳带过来。”宋皇后之所以选择赵德芳而不是赵德昭,主要是因为她并非两个孩子的生母,而赵德芳年纪更小一些,利于她掌控。毕竟,赵德昭还比自己年长一岁,选择赵德芳更稳妥。然而,王继恩却不这么想,他心中早已选定了新主子,那就是晋王赵光义。所以,王继恩迅速地出了宫门,直奔晋王府而去。

王继恩在中途遇到了晋王府的医官程德轩,此人是晋王的心腹,王继恩顾不得许多,心焦地说道:“速速带我去见晋王,十万火急。”王继恩见到晋王也顾不上行礼,开门见山地说道:“皇上刚刚驾崩了,皇后命我去唤赵德芳,我直接来王府了。此时,尚无人知晓,您现在赶快随我进宫,大位方可定下来啊!”赵光义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淡定地说道:“稍等,我要与家人相商。”王继恩见赵光义许久不出来,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不顾尊卑地催促道:“晋王,快一点,再晚就来不及了!”话音刚落,赵光义这才徐徐走出,随着王继恩向宫中走去。

到了殿前,王继恩想要先去向宋皇后禀告一声,随行的程德轩制止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什么规矩!”说着,一行人直接踏进了殿内。宋皇后听到脚步声,以为王继恩带着赵德芳回来了,定睛一看,却是晋王,登时愕然。而后,宋皇后迅速回过神,欠身对赵光义说:“官家,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给你了。”“官家”是对宋代皇帝的称呼,宋皇后仅有这两个字就表明了自己的退让,而赵光义顺理成章地继位了,史称宋太宗。登上皇位的赵光义还要解除几个后顾之忧,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弟弟赵廷美。赵光义自己是继承了哥哥的皇位,他自然担心赵廷美也打起歪主意。

公元978年,赵光义派赵廷美做了一件事,让赵廷美心生怨恨,从而坚定了谋反之心。赵光义诱骗赵廷美,为南唐后主李煜送去了毒药,让这位多情的皇帝死在了自己生辰那一天。不久,赵廷美开始谋划篡位,因计划败露而被赵光义贬谪,最终忧郁而亡。

赵廷美的死给了赵德昭很大震撼,就在赵德昭随叔父出征之时,军中竟然传出了想要立他为帝的消息。赵光义为此震怒,心中惶恐的赵德昭最终选择自杀身亡。如今,赵光义的皇位只剩下一个威胁,那就是赵德芳。在哥哥赵德昭自杀两年后,赵德芳突然暴毙而亡。赵光义怎么也想不到,这三个人的死竟然刺激了自己的长子赵元佐。赵元佐与赵廷美关系极好,小叔叔的死让他受到极大震撼,最终竟然得了失心疯。

公元997年,赵光义病重,他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地离去,因为早在2年前,他就将三儿子册立为皇太子了。可是,就在赵光义驾崩后,王继恩的心又活了。他回想起21年前,自己左右的大局,于是动了想要立疯皇子赵元佐为皇帝的念头,这样,他就可以掌控一个傀儡皇帝了。然而,王继恩的算盘打错了。他刚要故技重施,却被人反锁在了殿内,而后太子赵恒及时赶到。属于王继恩的时代,彻底过去了。最终,这位权倾一时的宦官在被流放2年后,客死他乡。他曾居功至伟,最终却在阴沟里翻了船,亲手为自己铺垫了死亡之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允炆削藩之时,除了朱棣以外,其他五位亲王为何乖乖束手就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朱棣也不想造反。要不是建文帝朱允炆不给叔叔们活路,谁愿意放着好好的亲王不做,冒着死全家的风险来造反呢?那么问题来了,前面五位亲王为什么束手就擒呢?他们是不敢造反,还是压根就没有能力造反?和他们相比,朱棣的优势又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朱棣的优势一、太祖高皇帝嫡子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朱棣

  • 朱棣出一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14岁的朱瞻基下联一给,谁与争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靖难之役后遗症。朱棣等于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虽如今坐稳了江山,可后代呢?所谓,先例既开,来日方长!朱棣如今不再是燕王了,他地位变了角度自然也跟着变。故而朱棣算是真正体味到,老爸朱元璋当初为何那么疯狂了。如何避免后代再冒出一个“二号朱棣”来?一直是朱棣没法解决,却又不得不解决的事。所以,朱高

  •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什么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才有了伴君如伴虎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在吏政上做的不错,但他称帝后,也遵守这个鸟尽弓藏的潜规则杀了不少人。明朝的开国功臣三十四人,他就杀了三十个。除了杀权臣,凡是对他皇权有威胁的,他都不会放过,不管什么身份。元朝有个商人叫沈万三,此人非常有生意头脑,到了元末他已经成了巨富。商人一旦有了足够

  •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能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为了避讳自己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姓名而改名。纵观中国封建帝王历史,凡是庙号太宗的皇帝,貌似都存在各种问题被人诟病,例如汉太宗就不是顺位继承,而是大臣发动政变,把他葱藩王封地拉上皇位的;例如唐太宗是发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斩杀两位兄弟之后才获得的皇位继承权;又例如宋朝后面

  • 朱元璋夜探大臣妻子,第二天大臣全家自杀,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虽然扩张速度快,但是它却很快地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来自民间的朱元璋自小看到苛捐杂税比较严重的元朝,给人民带来了困苦的生活,于是朱元璋非常的痛恨贪官,他为了能够彻底的铲除贪官,甚至还制定了非常严酷的刑法。但是贪腐是人的天性,是人性的弱点,纵然制定了严酷的刑罚,但是仍然无法杜绝明朝的官员贪污现象,而

  • 朱元璋的奇葩发明,新婚前夜皇子公主无一幸免,清朝延用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这个办法还是为了国家稳定考虑,那么朱元璋开发的另一个规定,就显得毕竟自私了完全是为了公主的幸福考虑。这个规定是什么呢?就是明朝的试婚制度!古代人结婚都毕竟早,有的十来岁就结婚了,加上古时候思想封闭又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东西,所以很多人不懂得行房之事。那么为了给年轻人多一些经验,皇帝就会在皇子大婚

  • 宋代禁止杀牛为何还有人吃牛肉?想知道真相吗,我们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梁山好汉大块吃牛肉,实际上是作者故意这么写的,牛肉本来就是违禁食品,大块吃牛肉,更加衬托出他们反抗朝廷的精神。中国古代禁止杀耕牛,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很难区分什么是耕牛,什么是肉牛,所以官府一般规定,健康的牛是不准杀的,瘸腿的、衰老的牛也不准杀,这里面就无所谓耕牛和肉牛的区分,只有自然死亡的牛才可以

  • 宋仁宗贵为皇帝,却无法左右自己的爱情,他真的窝囊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宋仁宗没提出建议之前,已经预料到了大臣们的反应,但为了他的爱妃,他仍然想碰碰运气。那么这个张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01张氏出身仕宦之家,父亲早逝,很小就被母亲送进宫里做侍女。16岁时与宋仁宗邂逅,从此盛宠不衰。从1040年被宋仁宗纳入后宫,到1048年被封为贵妃,仅用了4年的时间,可见圣眷之

  • 河北赵县发现侯氏先祖墓碑,对研究明代赵州地名及侯氏望族有宝贵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赵县野鸡铺侯氏先祖墓碑发现于野鸡铺村南槐沙河北岸外堤处。距侯氏祖坟约一公里。墓碑高170公分,宽74公分,正文16行,每行50字,共计约800字。墓碑篆额、撰文、书丹分别系乡进士(举人)郡人宋含宏、周世臣、张居敬三人。三人虽官职品位一般,却俱是当时赵州名士,历代赵州志均有记载。特别是张居敬出身赵州名

  • 宋代医官怎么管理?三年一次选拔考试,要升迁有二十二个官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渲染之下,医生在更多时候已经超越了其职业本身,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是众多饱受疾苦之人的守护神。同时,经过千年的发展,我国在针对医官的政策和制度也在不断得到发展,这不仅是统治者维为了体现自身独特性才出,它也能够更好地整合医生的力量,来为整个社会造福。尤其是到宋代,医官管理更是显得颇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