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朝代,在此时期创造了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大帝国,并且在此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在明代的晚期,明代的政治仿佛陷入了一种焦灼的状况,使得明代最后灭亡了。明代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崇祯皇帝,在明代的灭亡过程中,崇祯皇帝本人的一些负面性格,也对当时明代灭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在强烈的高压政治环境下,一些性格极端化形成
1.自小的生长环境,导致了崇祯皇帝一些负面性格的产生
崇祯皇帝的一些负面性格是存在的,并且这样的负面性格在大部分君王的身上都是比较适用的。只不过一些皇帝因为某种特殊的因素,没有在外部的环境中表现出来,但是有一些皇帝在一些极端的环境之中就突然表现出来。
那么总得来说,崇祯皇帝的负面性格就是脾气非常的急躁,并且多怀疑别人,还刚愎自用。其实仔细看会发现这样的性格,似乎在每个王朝的末代皇帝之中,似乎都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性格。
当然,这样的性格并不是说因为某一件事情突然产生的,或者是因为某一个现象而突然发生的。其实这样的性格,性情与当时崇祯皇帝自小的成长环境,以及他所处的一个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崇祯皇帝当时由于出生在皇室并且是一个庶子的身份加上当时母亲的早逝,所以从小时候并没有受到足够的母爱。由于生母身份的低贱,所以导致了当时他的父亲也对于这个儿子并不是很在乎。
在当时明朝极端高压的政治环境下,崇祯皇帝没有声母力量的一个保护,再加上也没有父亲的关爱,所以他一步步地成长,都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凭借着自己的一些力量去换来的。
而这样的成长肯定是比较残酷的,因为单靠自己的单打独斗去面对。这样残酷的政治斗争是十分的困难的,再加上自己虽然是庶子的身份,但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身份就是皇子的身份。
故此在此情况下,想要彻底地避免这些政治斗争,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当时的他只能被动地选择这样的政治斗争,并且在政治斗争中必须要依靠种种的因素存活下来。
其他的一些皇子,由于生母的后方力量十分的庞大,所以依靠生母的力量大多都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或者有一些皇子,因为生的当时皇帝的宠爱,而也得到了一定很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很可惜,当时崇祯皇帝是两个都不具备。
所以在宫里面的生存是比较艰难的。而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一些极端的性格,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不择手段就成为了一个比较常态化的事情,在此过程之中,为了保护个人的利益,会做出一些对别人很不好的事情,从而形成一些极端的性格。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应该是出于为了保护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了后来崇祯皇帝在一些处理朝政的事务上,或者是一些决策失误上。并没有检讨自己的原因,而是将这些原因大部分都归为了臣子的原因,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原因。
其实这样的一种性格的造成,应该就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形成的一种机制。而这样负面性格的形成,给当时的朝政其实带来了极大的危险的,因为皇帝都是怪别人,不怪自己的一种性格,并且还比较极端化。
所以当时的崇祯皇帝为了可以嫁祸给其他人,或者是为了避开自己的责任,对于一些大臣都是肆意杀戮的。
很多大臣为了避免遭受这样的杀戮,在统治的后期,逐渐不会提出任何反对性的意见,只是会从事其上面给调的命令,所以也朝政都是这样的风气,导致了后来明朝的覆灭。
2、长大后高压的政治环境,也使得崇祯皇帝在幼年的一些负面性格得以保持,甚至被强化
其实崇祯皇帝负面的性格,在后续的一个发展中,如果其生存环境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的负面性格其实在成年之后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摆脱由负面性格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但是很可惜,在崇祯皇帝成年之后,其实并没有摆脱这样的一种状况。
甚至因为其身边高压政治环境这样的负面性格的影响,越加的强烈,其负面性格被强化了。这样的一个性格被强化的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当时明代的特殊政治形态,宦官政治,而这样的宦官政治在当时的政局表现为以魏忠贤宦官为集团的一种特殊政治形态。
当时明代的宦官权威其实是非常高的,因为由于前面几代皇帝都是比较宠幸宦官的?再加上崇祯皇帝的哥哥也非常的宠幸宦官,所以呢就导致了一些宦官势力的滋长。
尤其是在他哥哥担任皇帝期间时期,魏忠贤势力增长是极其快速的。但当时的崇祯皇帝并不是皇帝,而仅仅是一位普通的皇子,还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皇子。
所以在面对如此高压的政治环境下,崇祯皇帝都是忍气吞声,面对这些政治高压人物者,都是保持一个非常谨慎,谦卑的一个状态。
而这样的状态导致了崇祯皇帝内心本身的一些性格没有办法得到释放,而在心里面逐渐地累积,而这样的累积,在他的在位之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当然,由于小时候的性格累及因为什么事儿都要靠自己一个人,所以久而久之,崇祯皇帝并不会相信任何人,因为他相信的只有自己。
故此,在如此的高压政治环境下,当时的崇祯皇帝其实并没有找人帮助,或者是向人倾诉这些,而是什么都自己去消化?而这样的一种行为,很明显是当时崇祯皇帝的心理状态。是会造成极大的负担的。
二、崇祯皇帝的一些负面性格由于明朝政局的变化得到了明显的外化
1.明朝的政局使得崇祯皇帝的负面性格被强化
在明朝后期的统治格局当中,明朝其实已经没有办法完全拯救了,因为当时的明朝统治完全是一盘散沙,并且其统治的根基非常薄弱。
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交给了当时的崇祯皇帝,由于政局上以及对外战争上的频频失利,导致了崇祯皇帝对于明代的统治,其实是抱有一定的消极态度的。
而在这儿消极态度的保持下,也导致了崇祯皇帝的一些负面性格被表现了出来,或者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政治变化被强化了。
如果当时明代的政治格局,在崇祯皇帝的一个很好的带领下,能够走向一个很好的局面。也许从中皇帝的负面性格并不会表现出来,或者是会因为这样政局的变化而稍微缓解一些。
但是很明显,当时明代的政局是没有任何办法去得到任何改变的,?加上明代的政局,会造成如此这样的结果,还是基于崇祯皇帝本身是非常勤政的基础上,都会造成如此的结果,所以这样的结果是令当时的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接受的。
而在这如此与现实强烈的反差之下,也导致了崇祯皇帝对于现实越来越厌恶,所以在厌恶的基础上,会产生一些刚愎自用,并且过分的杀人的一些负面性格。
2、崇祯皇帝的负面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的
其实拥有极端性格的人去统治这样的国家,或者是担任国家的领导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拥有这样的极端性格的人,通常头脑是不理智的,对于现实是没有办法看清的。在此基础上去领导国家或者是制定一系列政策,未免会存在一些错误的因素。
崇祯皇帝在当时总是想通过一次战争的胜利去挽回整个明朝的政治格局,但是这样的观念明显就是一种幻想性的行为,然后再加上在这观念,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更容易导致明朝的一些不好政局出现。比如当时与清朝议和的时候,由于议和的内容或者是其他消息泄露。
引起了当时朝堂上的轩然大波。而这样的一个责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崇祯皇帝自己的责任,但是他为了撇清这样的关系,直接将当时的兵部尚书处死。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当时的崇祯皇帝的确是具有一些负面性格,而且这样的负面性格严重表现在并不深究自己内心的原因,而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撇到他人的身上。
并且这样的性格严重造成了当时明代政局的危亡。所以当时崇祯皇帝的一些负面性格尤其是他的一些极端化的性格给当时的宁朝朝正其实是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大多数都是消极影响。
三、总结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其根本的状态是在于那个人所处的成长环境,或者是成长环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很明显,崇祯皇帝的成长环境一直是处于一个高压的政治模式,所以在此高压模式中,产生一种极端的性格,是可以被理解的。
参考文献:
1、《明史》
2、《清史》
3、《明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