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官窑黄釉青花瓷器都很珍贵|北京翰海拍卖2023征集

为什么官窑黄釉青花瓷器都很珍贵|北京翰海拍卖2023征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85 更新时间:2024/3/10 3:36:09

比如中国汉民族喜红恶白,红色为喜庆之色,白色为丧葬之色。而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而言,白为大吉之色。蒙古国俗尚白,以蓝天白云之色为最美。而蓝色,在汉族化中,多代表厉鬼,绝不是什么喜色。

黄色,谐音皇色,国人谓之皇帝专用色。<元史.顺帝纪>记载至元二年(1336年)四月丁亥的禁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可见最晚到元代,黄色已经成了皇室御用色,臣庶不得用。但此时黄色还不是满清那种明黄色。

清代皇宫,黄色釉瓷器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之分。清《国朝宫史》卷十七记载: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底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在用绿地红龙器。由此可知颜色釉的使用,在等级上是多么森严。

黄地青花瓷器始创于明宣德朝,是低温黄釉与高温釉下彩青花瓷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其制作方法为在已烧成的白地青花瓷器上,在白釉处以低温黄釉填满,复入红炉经850℃-900℃低温烘烤而成。

景德镇御窑厂出土明宣德黄地青花花卉纹盘

景德镇御窑厂出土宣德黄地青花花卉纹盘

清《南窑笔记》载曰“宣德有青花填黄地者”即指此工艺。以后明各朝均有烧造,以成化、弘治两朝烧制量为大。清代康熙雍正朝沿袭烧制黄地青花,器形纹饰更加丰富,此时的官窑青花器中尤以青花黄彩也就是黄地青花瓷器最为名贵。《匋雅》卷上有评“黄地青花,雍正窑之所重视者,匪独盘然也,大瓶亦有之。”

这种釉彩工艺自明宣德创烧,清康熙时继续烧造,并成为康雍乾三代瓷器文物的重要品种。其中尤以雍正青花黄釉文物最为新颖,青花多仿明永、宣时的晕散浓厚铁斑的苏麻离青艺术效果。乾隆时期黄釉青花文物更为多见,这与当时的督陶官唐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民国时,黄地青花瓷器制品较一般青花瓷文物更为昂贵,当时古玩市面上出现了在宣德青花瓷上后挂黄釉以牟利的现象。

宣德时期的黄釉青花瓷器文物非常少见。从陶瓷烧制的技术发展而言,此时应当还有一种黄底黑花瓷器存在,但目前尚未发现馆藏或传世品中有此类型。

所谓黄地青花,意思是直接把黄釉浇在青花瓷上,而不是采用填白的方法,露出青花原色不覆盖二次釉的技法。这种技法比在青花瓷器上用黄釉填空的办法更加简洁,而且也不会出现填色不满的缺陷,理论上比瓷面比黄底青花瓷器更为干净,精致。

元代就出现了孔雀绿地黑花瓷器文物,宣德朝也有孔雀绿地黑花瓷器文物。就是用孔雀绿低温釉直接在白底青花瓷器上覆盖然后入窑二次低温烧成的制品。黄地青花瓷器,理论上应该先采用成熟的孔雀绿地黑花瓷器技术烧成黄地黑花瓷器,然后在皇帝要求下,才改用更为复杂的黄釉填空的黄地青花工艺。这是笔者推断黄地黑花瓷器文物存在的重要依据之一。

再者,有学者研究表明,洪武青花瓷文物多数发黑灰,极有可能是洪武时期皇帝不喜欢蓝色,而喜欢黑色的原因。青花发黑是一种缺陷,主要是因为窑温不够高,没有能烧到出青的温度(1280度左右)。明初洪武时期的瓷窑技术,在元代至正十一年就已经能烧出大维德象耳瓶那种靓蓝的基础上,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从代定窑开始,1300度高温对于中国瓷业工匠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景德镇御窑厂出土明宣德黄地青花萱草纹盘

景德镇御窑厂出土明宣德黄地青花葡萄纹盘

所以,宣德时期如果出现黄釉黑花瓷器(青花在黄釉下呈现黑色),应该是理所当然,约定俗成的事情。但宣德时期瓷器文物距今已经600年左右,保存下来的文物百不存一,这种可能性只有等待后世发现黄釉黑花瓷器出现才行。

各朝黄地青花瓷器文物,一般都是官窑制品,民间绝无。低温黄釉目前尚属于明清瓷器文物鉴定的空门,由于缺乏大量的馆藏文物真品资料可供研究对比分析,对于各朝黄釉文物的区分目前尚属于高精尖领域。唯黄地青花瓷器,因为可以借用各朝青花瓷器文物的不同鉴定鉴别特征,所以鉴定起来难度远小于黄釉瓷器。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scjy18 陈老师)

送拍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瓷器、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等、钱币邮票资讯分享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年薪多少?网友:是我也绝不贪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包黑炭,又名包青天。由于其皮肤非常黑,所以得名包黑炭。又因为他铁面无私,断案神勇,所以又得名包青天。大家在一些电视剧中也应该对包拯有所了解,大家都知道包拯在历史上是两袖清风,从来不贪污。那么,他在历史上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还用得着贪污吗?真的可以像电视剧中那样拦轿鸣冤吗?据记载,包拯

  • 朱元璋朱棣的姓与“猪”同音,那明朝管猪叫什么?看后笑掉大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权中存在着一种“避讳”制度,无论是言行还是举止时不注意,可能会被砍头。从“避讳”的种类来看,主要分为“国讳”和“家讳”,其中“国讳”最常被人提起,“国讳”最主要回避帝王的名字,如:宋太祖赵匡胤讳,“匡”字少最下面一横;避汉高祖刘邦的讳,“邦”字改为了“国”等等。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皇帝无比金

  • 朱棣欲建天下第一巨碑,碑没建成,却在旁边建了个坟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明朝第三任皇帝,明太祖第四子,他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皇帝,年号永乐,所以他也被称为永乐大帝。还命人编制了《永乐大典》,但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朱棣是篡位的!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夺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位,才坐上了龙椅。为了给自己的父皇朱元璋建功立德,便命人修建天下第一巨碑,此碑高78米,

  • 明朝的军事实力在当时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军事制度明朝初期实行精兵制,即兵在精不在多,而且士兵相当于职业军人。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张士诚的原因之一。之后实行卫所制,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中,一卫为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也当于屯兵制

  •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皆因燕京地理形势具备风水要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燕京,现称 北京。北京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周武王时期,尧的后代被封于这个地方,时称蓟丘,后为燕国国都。从西周到唐代,北京称为蓟。自西周燕国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肥沃之地,盛产一种奇异之草,人称蓟草,尤其是西北隅的山丘,蓟草十分繁茂,人称蓟丘,因此,人们习惯于称这里为蓟。从蓟丘到周末的

  • 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书写《楞严经旨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楞严经旨要》,宋,王安石,纸本,纵29.9厘米,横 119 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卷末自题:“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一年后,哲宗即位,王安石病逝于钟山

  • 元朝统治者将人民分为四等,为什么色目人还在汉人之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元朝统治者是根据民族依附自己的时间,来判断他们的优劣的,简单的讲,越早被绑上蒙古人战车的民族,越早看好蒙古骑兵,将赌注投注在大汗身上的民族,在元帝国就享有越高的地位,其次,蒙古对于西域的征服,除了扎兰丁的插曲,一直比较顺遂,而金国的抵抗,南宋的抵抗,更加的顽强,蒙古人的等级划分,是根据抵抗的程

  • 众人皆知包拯是清官,殊不知,包拯的年薪其实比一个省的税收都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历史上的清官也不是都像故事中那样清贫。要知道官在古代是皇帝皇权的执行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权利。就连在大家印象中最为清廉的包公,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般清贫。宋朝的官员最富有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员薪酬史,就会发现每个朝代的官吏俸禄千差万别,最高与最低的能差十倍之多。要说哪个朝代

  •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山河月明》朱高炽凭儿子坐稳皇位?朱棣一番话暴露背后真相!朱高煦被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正是朱高炽的体弱多病,才让朱棣有了改立世子的念头,虽说最后被徐妙云轻松劝下,但也不难看出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真正地位。也正是朱棣这番差别对待才引来不少网友猜测,朱高炽之所以能坐稳皇位,更是借了儿子朱瞻基的光。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在战场上虽说一贯表现平平,但朱高炽的谋略也不容小觑,而且当初朱棣奔丧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