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很好,除了文学方面的才能之外,他还熟悉音律。但可惜他的理想却是平复天下,所以后来他才会和孙策共进退,两人联合之后没多久,他就与桥公的女儿成亲,也因此成了对方的主要仰仗之人。后孙权上位后,他又亲自来领着军队替皇上平稳大局,因此帝王对他也是极其敬重的。
可就在他事业鼎盛的时期,他却在战事结束没两年的时间就离世了,死时也只有三十六岁,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人觉得很可惜,不过说到这里,就要来分析他到底死的原因了!
史书上说他是因中箭后伤口被感染了而死,但这种说法经不起一点推敲,首先他在攻打曹仁的时候就已经被箭中伤了,到他去世那年也都过了两年多了,即使是身上有旧伤,可这么突兀的就在返途身亡,确实不太合理。
而后就有人猜测,他很有可能是因争斗受人杀害而死,但又是谁能这么干呢?要知道那时他的地位可是很高的,这样想来,也唯独只有孙权才敢杀他了。
可皇帝又为何要害他呢?其实有两个缘由,第一,他是孙策身边的亲信大臣,身为老臣的他势力过大,跟随在他身后的老臣官员也颇多,但君王上位后,又着急为自己发展心腹,所以像他这种必然会遭到帝王的不满,再加上他当时又正处于鼎盛期,孙权根本等不到他退官的那一刻。
不过为什么周瑜极力举荐的鲁肃感到没有一点事呢?还是源于周大将军平日里不懂变通、处事强势的原因,这可是当官最为忌讳的一点啊,但他就是犯了这样的错!
再加上当初面对天下“三分”抑或是“中分”的路线选择上,他和孙权二人意见不同,可鉴于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皇帝没有办法只能顺从了他的意思,后来他就在讨伐蜀国后返回路上身亡,而这一事情,之后也从未有大臣再提起过了。
总的来说,虽然他一直为国付出,但却处事过于苛刻,不顾帝王的感受行事,这么一看,他的结局也都是他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