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和刘邦相比,他输的不只是鸿门宴,还有“功人”和“功狗”

项羽和刘邦相比,他输的不只是鸿门宴,还有“功人”和“功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4/1/20 23:41:46

项羽曾经跟刘邦之间发生过许多的故事,比方说最著名的就有耳熟能详的鸿门宴。还有些朋友们经常会问,为什么说遇到鸿门宴一般都不会去,是真的非常危险吗?的确是这样!鸿门宴是一场暗中藏着杀气的宴会,如果一个人敢去赴这样一场宴席,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有胆有谋,同时还能灵活巧妙的将对方的敌意消灭于无形。而他两之间的故事,就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当时的社会非常的动荡,人民已经受不了秦二世对他们的压榨了,首先是陈胜吴广的起义,再然后又是项羽跟刘邦如流星一般崛起。

项羽率领大军与当时的秦军相对抗,在巨鹿这个地方将秦军杀得丢盔弃甲之后,连忙赶向咸阳,但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刘邦所率大军虽然没有项羽那么强悍,但是速度快,抢先一步进驻到了咸阳,将所有的部队全部驻扎在霸上。之后项羽才知道刘邦已经打算要称王了,非常的恼怒,随即命士兵们迅速吃饭,休整一下明天率大军就去攻打刘邦。就在这个时候,项羽身边的一位叔叔,他其实已经被刘邦收买,所以他替刘邦说情,和项羽说让刘邦第二天来项羽这里谢罪。于是乎,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鸿门宴就要开始了。

在酒席当中,两方势力虚与委蛇,虽然表面和和气气,但是桌子下面却暗藏着杀机。终于项羽身边的大将范增忍不住了,他暗示项羽借这样一个机会,将刘邦杀死。项羽对他不理不睬,但是项羽这个时候内心非常的犹豫,选择不去看范增的眼神。范增一看暗示无效,便指挥项庄假意舞剑助兴,实则暗杀刘邦。而在刘邦这边的项伯也看出了范增的想法,也顺势起身舞剑,保护刘邦,顺便掩护刘邦找机会逃走。

就在这种眼看就要剑拔弩张的时机,刘邦手下一名叫做樊哙的人,持剑拿盾就进入了酒席之间,双眼瞪着项羽。项羽见到这个人十分的魁梧,并且气运不凡,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问来者何人?项伯回答说“他是我主公帐下将领!”项羽立刻派人赐樊哙美酒。樊哙站着就把酒一饮而尽,项羽随后又赐他一条烤猪腿,同时又问道“还能不能喝酒了?”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何况你的一杯酒。”说完话喝完酒,又向项羽说了很多刘邦的好话,项羽也非常的无奈,但此时刘邦已经趁乱走了。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刘邦的部下推门进来,说到刘邦不胜酒力,没有办法上前跟您来道别了,我过来帮他请罪,这一双白玉璧送给项羽,而这一双玉斗则是献给大将军范增的,说罢就走了。

项羽悻悻地收下了这谢礼物,而范增非常的生气,直接把那对玉斗击碎。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顿宴席,刘邦差一点在这一顿饭当中丧失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后面很多人也用鸿门宴来说那些不怀好意的饭局。在这场宴席当中,我们能看出来谁更厉害一点吗?说实话,项羽的确是有一些妇人之仁。如果当时他听从了范增的建议,直接将刘邦杀死,那么就没有后面那么多事了。但是项羽念到刘邦是他的结拜兄弟,在这件事上还是犹豫了。之后还有一件事,也可以看得出刘邦的确是要比项羽强的一点。

论武功还有胆量,刘邦跟项羽相比,提鞋都不配。项羽曾经提出过想要跟刘邦单挑,但是刘邦哪里是他的对手,他自己也很清楚,所以他说道“我们斗智,不能斗凶斗狠”拒绝了相遇的要求。还有说到军事指挥上的能力,刘邦差的也很多。要知道项羽的出身可是要比刘邦强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当时真正将秦国部队全部击溃的是项羽的大军,并不是刘邦。这就要说到为什么刘邦可以笑到最后,而项羽只能落败了,那就是因为刘邦识人善用!而项羽也许是因为他的出身问题,所以有一些高傲。我们都很清楚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一个人想要成功,那必然是需要有人对他的扶持和帮助。刘邦身边的人有萧何,有韩信,同时还有一个更加厉害的吕后。而项羽呢?除了范增还有他自己,身旁基本没有什么人了,而且项羽自傲,很难听进别人的言语,尤其是在范增去世之后,项羽更是孤家寡人。

刘邦相对于项羽来说他更加重视文臣。比方说他曾经有一个理论,就对识人用人这一方面看的十分的透彻。《史记》当中曾经清晰的记载,刘邦对于功臣的封赏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当时他把萧何的功劳立在了第一位,很多的将领都十分的不服气,认为萧何只是一个文人,并没有上阵杀敌,凭什么他的功劳最大。刘邦没有直接对他们做出解释,而是讲了一个故事。话说在打猎的时候,追猎物的永远都是猎狗,而发现猎物的永远都是猎人。作为武将的责任就是去追寻和抓捕猎物,所以是“功狗”。而萧何为什么功劳最大,因为是他发现猎物到底在哪,并且指明一条路线,所以他是“功人”。

这些言语当中,虽说话有些不好听,但道理的确就是这样。这些战功卓绝的武将,虽然拥有着很多的军功,但他们始终都是“功狗”。而萧何作为一届文臣,他在幕后运筹帷幄,是最有功劳的“功人”。刘邦的这一套看人的体系也着重地表明了他对于文人的尊重,以至于后来汉朝建立之后,儒家成为了所有学术当中的正统门派。也就是自他开始,各个朝代重文轻武的观念渐渐的沉淀了下来。

这就是刘邦要比项羽强的唯一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巨大势力的管理者和拥有者,一定不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要听从文臣的建议,毕竟术业有专攻。项羽的自傲是他失败最重要的一点,而刘邦的识人善用,帮助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更多文章

  • 一个狗屠与刺客,音乐家的故事,荆轲和他的小伙伴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轲死得有多惨,荆轲刺秦王免费完整版,荆轲的故事简短

    [var1]《荆柯刺秦王》这篇课文,相信我很多人都在课本上学过,但是我也知道很多的人认识他不是在课本里,而是在游戏王者荣耀中,不过我只想说一句,游戏人物你随便设计,但是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一个错误的引导,也是让很多小朋友混淆不清,确实荆轲是刺客没错,但是荆轲是个小哥哥,不是小姐姐。希望大家不要

  • 此人是三国老当益壮的代名词,活了96岁,为纪念他有一条路以他的名字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中隐藏最深的高人,三国最牛老头是谁,三国一代老英雄

    吕岱吕岱作为海陵人,他是第一位在海陵地区被载入史册的名人,一生为官清廉,在三国那个乱世纷争的年代,他对国事甚是关心,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传奇的故事。孙权出生之年吕岱已经是一个22岁的壮年,因为自己出身贫寒,所以一开始在东吴并没有很大的关注度,他在下级官吏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把所管辖范围治理的井井有条。是金

  • 魏国第一猛将,说了三句话,随后领兵5万人,打跑了50万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万魏军击败五十万秦军,魏国五虎将是哪五个,魏国五虎将实力

    [var1]吴起有一个很另类的习惯,那就是带兵出征之时,身为将领的他,必须要和普通将士的吃喝拉撒,起居住行都在一起,吴起个人不仅打仗异常勇猛,还十分爱兵,在遇到哪个士兵身体不舒适的时候,总要多加关怀。书中记载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吴起发现军中有一士兵有了脓疮,就亲自为士兵吸脓治疗,众将士十分感动,自然将

  • 诸葛亮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骂性格胆怯,到1300年后得以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让魏延奇袭子午谷,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纳魏延的计谋,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子午谷之谋

    不过要说起来后期的蜀汉军中有哪些英雄好汉,恐怕也就只有魏延一个能打的将领了,不过他却有着一个不听话的灵魂,对于军师的一些计谋,也经常会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不过通常情况下也是不会被采纳的。就比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就硬生生的被诸葛亮给否定了,军师认为此时此刻的蜀汉不应该再随便动兵,否则就是在自取灭亡

  • 有关孔子的小故事两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最著名的三个故事,孔子游说六国故事,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简洁

    孔子会见温伯雪子,什么话也没说,就出来了。子贡问孔子:“先生想见温伯雪子已经好久了,今日见面,为何一言不发?”孔子说:“像他这种人,只要眼光一接触,心中即已沟通,不容再用语言了。我未见其人时,已知道他的志向,见了其人,他的心灵和志向我都看见了。圣人相知,哪里还需要语言呢?”(《庄子》篇二一,《吕氏春

  • 黄月英怎么死的?诸葛亮与妻子黄月英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黄月英什么时候死的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在公元227年7月,诸葛瞻出生,黄月英还在,若黄月英在生诸葛瞻的时候挂了,历史不会没有记载。因此,黄月英的死亡日期应该在这之后,而且应该在诸葛瞻八岁的时候还在。有相关言论说,诸葛亮死后不久,黄月英才死。历史上关于黄月英的死因也是没有的,但是

  • 此人出自鬼谷子门下,兼佩六国相印,亲身经历告诉你,逆境出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鬼谷子的十大预言,苏秦佩戴六国相印回到家乡,六国相印经典语录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逆境出人才,不经历风雨,又如何能见彩虹,不经历一番寒风彻骨,又怎么会有扑鼻而来的梅花香。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人才不断,能人倍出。曹刿论战,直言讲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本就是生活底层的人民,却凭借自己的本领,华丽的登

  • 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一卧底,整死蜀汉两大奇才,为蜀汉延续30年国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北伐死了多少人,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战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对很多国人而言都是有特殊的情结在的,这本小说全篇不仅有英雄胸襟、历史缩影、千人千面、豪情万丈,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一个“义”字。且不说刘关张三人的故事感染了多少人,便是诸葛亮、庞统,以死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孙策与周瑜的亦君亦友,曹操与郭嘉的惺惺相惜……每一个都足够让人记忆深刻,久久难忘。很多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那段与芈月有关的战国风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资治通鉴熊逸txt,熊逸版资治通鉴一共有几辑,资治通鉴熊逸版有声书

    她说“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狭偏见。我既能一掷决生死,也能一笑泯恩仇”。这样的大襟怀,这样的奇女子,跨越两千年后,仍然让世人嗟叹不已。记得《芈月传》播出后,激起了大家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不断有人诟病剧中的硬伤。导演郑小龙表示“如果一部电视剧让大家重新回去翻史书,甚至形成街谈巷议的景象,自己乐见其成”。其

  • 刘邦称帝后,为了不让父亲给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当皇帝后叫爹下跪,刘邦下跪行礼完整版,刘邦能否当上皇帝

    中国向来是一个百事孝为先的国家,无论是身份地位多么高的人,都要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包括一些帝王也不例外。就比如说刘邦在当上了皇帝以后,仍然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为了不让父亲给自己行礼下跪,想出来了一个小妙招,甚至被传了几千年之久。 打下江山 刘邦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仅靠着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