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嗅了一下尼姑,冷笑说:将她凌迟处死

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嗅了一下尼姑,冷笑说:将她凌迟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32 更新时间:2024/2/20 18:33:17

剃度出家

不过要是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人人幸福安康,想必也没有人会愿意造反起义。毕竟造反这件事情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也是将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

因为朱元璋的家乡旱灾,粮食作物全都旱死,颗粒无收。而后接连而来的天灾便是瘟疫,造成了很多无辜老百姓在瘟疫和饥饿中死亡。

其中就有朱元璋的父亲,母亲还有大哥,短短半个月,朱元璋就接连失去了三位亲人。

原本朱家农民出身,靠天吃饭,这一下子旱灾加人祸,哪里能有一分钱。所以朱元璋和二哥既没有土地可以掩埋亲人,也没有一分钱可以买棺材。

最后幸好有好心人给了兄弟二人一块坟地,让其下葬。朱元璋和二哥就用几件破衣服保住尸体埋了起来。死了的人已经入土安息,可是活着的人在这灾祸面前却不能好好活着。

朱元璋被迫和二哥分开,各自去讨生活。要是能在这乱世里活下去,也算是自己的本事。

但是朱元璋年纪尚小,到处都是饿肚子的人,怎么又能有人收留他,或者给他一口吃的。所以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去寺院讨生活。

毕竟即使在乱世,佛门圣地还是可以给他们一口吃的。

如此一想,朱元璋前往了皇觉寺,剃度出家,成为了寺庙里的一个小和尚。这小和尚的工作也极其简单,就是每天清扫清扫寺院,为佛祖上香,按时打钟击鼓,帮助火房做饭。

所做的活计虽然不少,但是却是一个安稳的避难所,一日三餐倒也能填饱肚子。因此朱元璋很满足于现状,要是一辈子衣食无忧地待在寺庙里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这乱世又怎么能有人安稳的了,即使是寺庙在天下都闹饥荒的时候也不能幸免。毕竟人人都处于吃不饱饭,垂死挣扎的日子里。

谁还有钱和食物来寺庙供奉呢?况寺庙收留了很多走投无路的人剃度出家,这么多张嘴,也不是一点粮食就能填饱的。

皇觉寺也撑不下去了,因此寺庙住持决定让这些和尚云游四海,到处化缘,以求饿不死。朱元璋又一次失去了安稳的生活,开始四处乞讨的日子。

不过也正是这段日子,让朱元璋云游天下,开拓了眼界,见识了社会的形形色色,反倒是思想上有很多的成长和改变。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让朱元璋和寺庙结下了不解之缘。

非礼尼姑

明朝建立以后,首都就定在了南京,这座极具历史底蕴的城市。等到明朝逐渐安定,百姓的日子也逐渐安稳之后,朱元璋又想起了那些云游四海的日子。

他并不想待在富丽堂皇的宫里,像是一只被困住的鸟,和其他皇帝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个国家到底发展的如何,百姓到底过的如何,也只能从一本本奏折和大臣的话语里得知。

若是碰到仗义执言的好官还好,若是碰到贪官污吏,故意隐瞒,美华民间的生活,他也不能辨别真假。

因此朱元璋又开始了微服私访。一日,朱元璋又带着大臣刘伯温以及贴身护卫,穿着便衣微服私访,要说他与这寺庙的缘分真是颇深,正巧碰上一桩纷争案件。

说是一个和尚竟然非礼了一个尼姑,这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令人难以置信。就算是普通男人都懂得礼仪道德,不会干出逾矩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佛门圣地,修身养性的和尚?

因此这件事情引得无数百姓围观,想要看看这和尚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尼姑又是怎样的花容月貌。最重要的是这尼姑所说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所以大家都围在县衙外面看县老爷断案,议论纷纷。

县太爷也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丝毫没有头绪。这尼姑偏要一口咬定是这和尚非礼了她,可是却又说是在无人的地方,所以不存在人证,更是没有物证。

这和尚更是急忙辩解,自己从来没有非礼过这尼姑,自己修身养性,又是佛门中人又怎么会做出如此不知廉耻之事。

百姓也跟着两人的辩驳,看得津津有味,一会儿有人说是这和尚说谎,一会儿又有人说那尼姑看着也不像好人。

真假尼姑

朱元璋和刘伯温也穿过人群,站在县衙门外张望。两人观察着尼姑身姿窈窕,眉目传情,身上流露着一种风情万种的姿态。一举一动都有一股子勾人的狐媚劲,而且耳垂还有可见的耳洞。

出家人成日里吃斋念佛,修身养性,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气质。这尼姑不但不像是出家人,更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姑娘。

反观那和尚,容貌俊美,清冷无比,有一种生人勿近的清冷气质,眼神也十分坚毅。并不像是一个登徒子

县太爷也发现了朱元璋和刘伯温,这一激动就从县太爷的椅子上站起来,腿一软,差点叩头行礼。但是两人示意县太爷不要声张,县太爷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汗,心下更是慌张。

这件案子本来就毫无头绪,这下好了。连皇上和刘大人也来旁听,要是不审出个一二三,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朱元璋也没有为难县太爷,走进尼姑,更是闻到了她身上散发着厚重的脂粉味道,断定了他的猜测。

便让刘伯温将那一番猜测说了出来。尼姑矢口否认,并且哭哭啼啼,装出一副弱女子被欺负的架势。

正在此时,有人在尼姑庙里发现了成年男子的尸体,正巧来报案。尼姑看到那具运到衙门里的尸体,脸色瞬时惨白无比,一时之间竟然停止了哭泣,神色变得慌张。

在朱元璋的审问之下,才支支吾吾地交代了事情经过。原来尼姑庙在接待香客的时候,会用迷药迷晕香客,将钱财洗劫一空之后,杀死香客,抛尸野外。

而恰巧被和尚发现了端倪,原本尼姑想要杀死这个和尚。但是尼姑看这和尚生的俊俏,又舍不得下手,就想引诱和尚上钩。

没想到和尚是正人君子,不为所动。为了不被和尚告发自己杀人的事情,才会出此下策污蔑和尚。

和尚之所以闭口不谈尼姑杀人之事,正是为了佛门尊严,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让百姓诟病。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差点酿成大祸,不但让凶手逃之夭夭,还是连自己的性命和名声也搭进去。幸好朱元璋和刘伯温路过此地,否则这个案子怕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更多文章

  • 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明太祖朱元璋和汤加国王是同一个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太祖朱元璋复原照片,朱元璋追封五代先祖为帝,朱元璋追尊自己的祖先

    朱元璋画像汤加王国是一个南太平洋岛国,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汤加王国的旗手不顾严寒,穿着清凉、裸露上身入场曾惊艳世界。朱元璋一族所在的支系O-MF12415和汤加国王所在的支系O-AM01756的南岛族群特异性父共祖在15200多年前。这真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两个分别在自己国家里的顶级大家族,竟然

  • 朱元璋要给父母迁坟,刘伯温一看:千万不能迁,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怎么不敢动刘伯温坟墓,刘伯温死前送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南北科考和刘伯温对话

    人死之后,是要入土为安的,可是朱元璋没有土地埋葬父母。眼看着父母的尸体就要臭了,朱元璋只好向刘德求一块土地,可是刘德不给。刘德的哥哥刘吉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就给朱元璋一块地方,让他埋葬自己的父母。就这样,朱元璋把父母草草埋葬。随后,朱元璋离开了家乡,投奔郭子兴去了,开始了戎马生涯。事实证明,朱元璋是

  • 汉朝和宋朝为什么会分为两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朝,莫过于汉、唐、宋、明这四个朝代。这四个朝代,有“强汉”、“盛唐”、“富宋”和“刚明”的称谓。而汉朝则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则分为“北宋”和“南宋”,这其中原因何在?东西汉一般意义上,汉朝起于汉高祖刘邦,终于汉献帝,前后跨度达四百年左右,这其中,分为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

  •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他的后人建立了几个国家,现在还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分成了几个汗国,成吉思汗杀了多少蒙古大军,nhk蒙古纪录片成吉思汗

    1259年,蒙哥汗去世,第二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蒙古帝国开始走向分裂。1264年,忽必烈击败了阿里不哥,可是,忽必烈的继承资格,并没有得到蒙古诸王的一致承认。此时,原属蒙古帝国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旭烈兀等四王,分别在自己的封底上独立,被称为四大汗国。到了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

  •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说?朱元璋只改一个字,完美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则,否则便会乱套。在古代社会中,规则更是多,比如吃饭的基本礼仪、穿衣的基本礼仪,甚至有一定的身份,而且还是在朝廷做官的话,出行都有一定的礼仪。这些礼仪一般来说,可大可小。严重的情况,就会受到惩罚,不严重顶多招致一些闲言碎语。但有些“礼仪”已经上升到基本的关乎自己的生死问题了。而在古代

  • 王安石这首词,既用前人名句,又有“上尽层城更上楼”的自创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词的大意是: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可是,四百年来的繁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令人感叹。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

  • 河南农民自称朱元璋后代,将传家宝上交国家,称:我不要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后人传家宝,传家宝需要上交国家吗,朱元璋后代今何在河南

    光是好吃懒做尚且无妨,这些人仗着自己的地位,干一些危害社会,荼毒百姓的行当。大肆敛财,巧取豪夺,好似蛀虫一般,掏空了明朝国库。这一切还得归罪于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登基之后大肆杀戮,自己的开国大将被处死,对后宫嫔妃也是冷漠无情。可他却是个极为护犊子的人,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好,或者说非常娇惯。明朝刚建

  • 为何明朝皇帝的子嗣非常稀少?网友:这一切都怪明成祖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一脉子嗣单薄,朱棣为什么成为明成祖,明成祖朱棣纪录片

    明成祖朱棣,在公元1402年登基于1424年在北征回师途中暴毙。在位22年,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帝。说起朱棣就要所以说朱棣的子嗣了,朱棣一生中有4个儿子5个女儿,这九个孩子都是朱棣在登基前生下的,也就是说,正当壮年的朱棣,在登基22年中,没有一个子嗣出生。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重点,在朱棣登基之后,

  • 为何清朝敢光明正大的篡改明朝历史,而明朝却对前朝历史据实描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朝历代为什么承认前朝正统,朱元璋承认前朝的免死金牌,明朝历史上你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第一:没有历史先说说,为什么宋朝的历史是明朝修改的,因为宋朝之后的元朝并没有重视宋朝的历史,也没有想要写宋朝历史的意思。而且元朝只存在了89年就被朱元璋给推翻了,所以元朝根本没有时间修改宋朝的历史。元朝作为少数民族,也没有书写历史的习惯,所以最后连元朝的历史都是明朝帮忙写的。第二:没有必要为什么明朝

  • 朱元璋做的最大贡献不是打贪官,而是给子孙定下的一个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什么那么痛恨贪官,朱元璋杀贪官韩铎,朱元璋杀贪官为什么越杀越多

    自古以来,朱元璋的长相都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或是对他出身布衣的经历很感兴趣,或是对其残忍屠杀功臣的行为感到愤懑,但今天要说的是朱元璋除了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社稷的规章制度外,还无意中对化学做了贡献呢。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明教里面还是学到了不少神秘谶纬之术,他给自己后代取名所立的繁琐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