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梁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皇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朱温的称帝前后,革除了一些唐朝积弊,奖励农耕,减轻租税,基本上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朱温虽然做了一些改革,但他残暴成性,战争中滥行杀戮,与李克用父子两年作战,使黄河两岸遭到严重破坏。
至后梁末帝朱友贞时,内部分裂,国力进一步削弱。公元923年10月,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开封,后梁末帝自杀,后梁灭亡。
二、后唐
后唐为李存勖所建,建都洛阳,历4帝,前后约14年。龙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李存勖执政后期骄奢淫逸,重用伶人、宦官,诛杀功臣,激起魏州兵变。李存勖在洛阳被乱兵杀死,是为庄宗。李嗣源进入洛阳称帝,改名李亶,改元天成。
李嗣源即位后,改革弊政,杀宦官,诛孔谦,废苛法,均田税,政局有所改善。但他也猜忌大臣,公元933年病死,其子李从厚即位,是为闵帝。
934年4月,河东节度使李从珂(李嗣源养子)起兵杀从厚,自立为帝,是为末帝。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李从珂自杀,后唐亡。
三、后晋
后晋为石敬瑭所建,历2帝,前后约11年。936年夏,石敬瑭派人向契丹称臣,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讲幽云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十一月,耶律德光在太原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石敬瑭也因此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石敬瑭的地位并不稳固,他对契丹的屈辱行为,遭到人民的唾弃。尽管石敬瑭卑躬屈膝地侍奉契丹,仍然遭到契丹人的责备。天福七年,石敬瑭忧郁而死,其侄石重贵即位,史称出帝。他想硬气一下,不再向契丹称臣,只称孙。公元947年,契丹派兵入开封,俘虏石重贵北迁,后晋灭亡。次年正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改国号为“辽”。
四、后汉
后汉是刘知远(即后汉高祖)所建,建都开封,共2帝,前后约4年。
刘知远是沙陀人,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七月,任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开运三年(947年),契丹攻后晋时,刘知远冷眼旁观。次年二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
公元948年正月,刘知远去世,后汉隐帝即位。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后不久,杀戮辅政大臣,并杀害了大将郭威的家属,逼反郭威。950年底,后汉隐帝被乱兵所杀,后汉亡。
五、后周
后周为郭威所建,建都开封,共3帝,约10年。
公元951年正月,郭威即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郭威针对前朝的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减轻刑罚,废除苛税,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死,养子柴荣即位,是为世宗。柴荣立志统一中国,他继续推进改革,整顿吏治,改革军队,富国强兵,为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惜的是,显德六年六月,柴荣在北征契丹回师途中染病,回开封后不久去世。
显德七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后周灭亡。
后周的灭亡,标志着五代的结束。十国的时期和五代差不过。历史上把这段乱世统称为五代十国。
以下是五代十国的兴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