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中原王朝不擅长战斗,很少扩张,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中原王朝的疆域一直在随着朝代的变化而改变,中原王朝真正对外扩张的时期是在汉唐时期。但是在唐朝之后,中原王朝的疆域就固定了,中原王朝不管怎么扩张都是在唐朝的疆域范围内扑腾,为什么中原王朝不在扩大疆域了呢?原因很简单,那些疆域不值钱,所以没有王朝原因做赔本买卖,花钱买面子。
在古代疆域的大小确实是衡量一个王朝是否强大的重要因素,但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说,这些并不是全部。领土扩张对于每个曾经存在过的大国来说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比如波斯,比如罗马。但是也有很多大国从来不肖想领土的扩大,一是没有实力,二是没有钱,三是已经没有办法扩张了,所以不能扩张,放弃了扩张的机会和权利。
就像汉朝和唐朝,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古代地盘最大的两个朝代,但是这两个朝代,在征服完天下之后没过多久就放弃了。这种行为看起来就像是闲着无聊打仗玩玩一样,但是真实情况却是,这些地方贫瘠的可以,每年的收入还没有国家倒贴的多,所以就被放弃了。明朝时期的洪武和永乐这两朝也是,作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朱元璋和朱棣在后来不得不因为亏本放弃了那些曾经花大价钱抢回来的地盘。
在某些人眼中领土这种东西也是和金钱划等号的,曾经就有国家将领土买卖,这种交易在国际上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古代那种农耕时代,在当时能种地的地才是好土地,像沙漠戈壁这种东西在古代一文不值,就连草原在古代也是被看不起的存在,虽然在当时草原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但是对无法耕种的草原非常的鄙视,这也是为什么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非常穷的原因。如果说古代的百姓是靠天吃饭的话,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是靠天活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唐朝之后,所有的王朝的疆域都没有超过唐朝的原因,毕竟在成本和付出不长正比的情况下,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