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知道吗?这些唐朝诗人竟然都是宰相!

你知道吗?这些唐朝诗人竟然都是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32 更新时间:2024/1/17 9:22:38

与汉朝的宰相统领百官不同,唐朝实行“群相制”。唐朝宰相并不是一个正式官职,而是授予一批高官的一项半正式官名,同一时期,可以有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宰相。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长官(中书令、尚书令、侍中)被认为宰相。

唐太宗末期,开始授特定的并非一省长官的高官参豫朝政等官名,指为宰相。贞观十七年(643年),将其正式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长官侍中都是三品。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设立了一个次等但权力与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同的官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初唐直到唐睿宗景龙四年(710年),参豫朝政一职的变体继续出现,如参知机务、参掌机密、参知政事、参谋政事,也被视为宰相。

简言之,三省的长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唐的参豫朝政及后来的变体都可称之为宰相。(备注:门下省、中书省被数次改名,同中书门下三品也相应被数次改名,不单独体现)

第二,朝廷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在唐朝逐步完善,而诗赋是考试的重要项目之一。除此之外,当时很多人还通过诗歌自荐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官僚地位。

因此,唐代诗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当高,元稹张九龄李绅等都曾担任过宰相,更是学而优则仕的代表人物!

公元707年,张九龄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后,他迁右补阙,后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官至中书令。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堪称最有风度的宰相。他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望月怀远》是张九龄最富盛名的佳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感遇》十二首其一也出自张九龄之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海上生明月

李峤(645-714年)是一位靠政治依附上位的宰相。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李峤政绩平庸,但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生前以文辞著称,他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

李峤最知名的诗是这首《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过江千尺浪

开成五年(840年),李绅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可惜的是,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却丧失了诗歌里的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酷吏,死后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成为前后反差最大的宰相。

锄禾日当午

元稹无疑是唐朝宰相中写诗最好的一位。长庆二年(822),由工部侍郎拜相,后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最有代表性的诗当属这首《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

更多文章

  • 鹣鲽情深:朱元璋脾气如此暴躁,为何对这位女子言听计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最宠爱的三个女人,朱元璋最信任的是谁,朱元璋最荒唐的事

    马皇后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妻子,她是皇后,也是朱元璋一生的挚爱,她是陪同朱元璋从一无所有登上帝王之位的女人,在建立明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皇后的真名应该是马秀英,她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中,而且是家中的独子,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很少见的。因为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所以她为人谦逊善良,端庄大方。

  • 东晋第一才女-谢道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门阀才女谢道韫的故事,千古第一才女谢道韫,古代四大才女为什么没有谢道韫

    谢道韫(约349——409年),字令姜。谢道韫堪称十足的官二代,出身东晋两大名门之一的“陈郡谢氏”,是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时博学,聪颖有才智。一次大雪天,谢家众人赏雪,叔叔谢安考后辈们吟诗咏雪,大家都说像盐巴,谢道韫悠然神想后,说出了千古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 宋朝以前没有棉被,冬天睡觉时古人怎样御寒?别小看古人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以前没棉被怎么御寒,宋朝异常寒冷原因,宋朝以前有棉被吗

    有人会产生疑问,古人就不能用棉花来制作被子取暖吗?并不是古人不聪明,只不过棉花这种农作物在宋朝之前我国并没有,它是从印度和阿拉伯引进的。所以在宋朝之前,人们不能用棉花进行织布,也不能用棉花制作成棉被来进行取暖,他们只能使用别的东西来代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些皇室贵族们

  • 不争位李治获立太子进而继大位,武曌乘机俘获高宗册封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正史武则天和李治,武曌复原图,武则天又名武曌

    朝中重臣们也大部反对立李泰为太子,尤其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主张立晋王李治,因力他是出了名的糯米团子,没什么魄力。就连唐太宗也认为李治太懦弱了。而长孙无忌他们看中的就是李治的温厚文弱,便以控制。他们伺候唐太宗十几年已经是够累,不想再来一位伺候雄才大略之主了。另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因为李泰身早就网络了一大

  • 朱元璋街头算命,写了一个字,先生看后脸色大变,高呼:“万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免费高清完整版,朱元璋真人照片,朱元璋杀刘伯温的真正原因

    历史上有名的术士师莫过于汉朝的许负、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相信有些人都听过他们的名字,他们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像袁天罡,就曾替武则天相过面,当时武则天尚在襁褓之中,他一见到尚是婴儿的武则天,便大惊,说道:“若为女,当为天下主”,后来也应了他的预言,武则天以一介女流成为

  • 《南北朝九史》笔记 16 北魏(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423年,宋少帝刘义符景平元年,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十一月,拓跋嗣病逝。拓跋焘继位,是为世祖太武帝。时年一百零七岁的罗结仍精力旺盛,拓跋焘任命其为侍中,总管三十六个部门,并兼管后宫日常事务。一百一十岁时,才准许他告老还乡,朝廷每有大事。仍派人去向他请教。罗结一百二十岁才去世。公元426年,宋文帝

  • 李白主题雕塑,诗仙李白的诗词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

  • 元朝真的是朱元璋推翻的吗?为何专家说他只是运气好,捡了大便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是如何推翻元朝,朱元璋娶了元朝公主吗,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他的雄心壮志实在是让人佩服。当然,也有专家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打败元朝,不是因为他厉害,而是因为他捡了一个大的便宜。专家为何这样说呢?想必也是有根据的。在最初的时候,朱元璋还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后来通过汤和的举荐,顺利投靠郭子兴,郭子兴是元末的群雄之一,也

  • 隋朝灭南陈后为何要把豪华的南京毁成菜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风水史和城建史上,有一段时间是非常令人伤痛的,就是当年隋文帝杨坚降平南陈后,把南京这处“帝王之宅”毁为“菜地”。(南朝皇陵石刻)我在《风水三千年》一书中,曾写出过此事: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被俘,被带走北上,后死于洛阳。俘了皇帝后,杨坚还没有放手,又对建康实

  • 建文帝下落之谜解开了?看看这枚印章上刻的字,也许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2006年的一个雨后,有一位老农一如既往地去自己的菜园子里翻地,翻了几下,很快锄头便碰到了一个硬东西,老农很是疑惑,听声音感觉不想是石头能发出的声音,然后他就用手将那块东西扒拉了出来,在身上擦了擦,竟然发现是一枚金印,这可了不得,应该是珍贵的文物,所以老农立马就告诉了文物部门,文物部门马上派来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