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直都是打酱油的燕国是如何吞并齐国这样的强国七十座城池的?

一直都是打酱油的燕国是如何吞并齐国这样的强国七十座城池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95 更新时间:2024/2/20 2:33:21

[var1]

燕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基本上是作为配角存在的,即使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也是最弱的那个。然而它却是六国里最后一个被秦国灭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燕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燕国南临齐国,北接外族,西挨晋国,北靠大海。而齐、晋两国都当过春秋时期的霸主,都是老大哥,当然要照着小弟了。再加上燕国是七国里地处最北边的国家,其他国家要想攻打燕国必须考虑严寒天气和后勤供应,所以燕国忧患意识比较差,说白了就是没压力。

到了战国中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加上这个时候各国也没有了以前遵循周礼的春秋大义,不止是秦国,其他有些实力的国家都想称霸,都想统一六国。那么即使地处偏远的燕国也不能幸免遇难,齐宣王就趁着燕国给燕文公办丧事的机会发兵攻打燕国,夺取了燕国十座城池。最后还是在合纵抗秦的苏秦游说下,齐国才将这十座城池归还给了燕国。

[var1]

经此一战,此时的燕王们这才醒了过来,有了压力。他们发现和其他六国相比,燕国太弱了,齐国随便就可以攻下他十座城池,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差距,所以燕国要变强,怎们变呢?那就和其他国家一样,实行变法。此时距秦国商鞅变法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楚国吴起变法过去六十多年了,就连魏国的李悝变法都过去八十多年了。燕国实行变法自己也没经验,就派人出国考察,派的人是苏秦的弟弟苏代。这个苏代和燕国的权臣国相子之狼狈为奸,一起忽悠当时的国君燕王哙,忽悠的燕王哙都退居幕后,什么都不管,国家所有的权力都交给子之了,最后导致国内大乱。这次变法改革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var1]

到了燕昭王时,他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吸引了像乐毅、邹衍、剧辛这样的人才。燕昭王任用乐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终于使燕国富足和强大起来。不但如此,还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其他五国联合一起攻打极度膨胀的齐国。终于一雪前耻,攻下并占领齐国除聊、莒和即墨三城之外其余七十座城池达六年之久。齐国即使后来在田单的带领下收复了所有的城池,从此也一蹶不振直到被秦国所灭。

然而,可惜的是燕昭王死后,即位的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和乐毅有矛盾,他不信任乐毅,并且解除了乐毅的兵权,乐毅被迫逃往赵国。这可能是所有变法改革都有的后遗症吧。燕国没有了乐毅领兵,这才给了田单反攻收复失地的机会。

[var1]

纵观整个春秋与战国时期,燕国最辉煌和强盛的时期也就是乐毅在的那几年。从此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最后一任国君燕王喜的时候那更是穷兵黩武,不但做与自己实力不相符的事,为人还没诚信、没道义。难道大部分亡国之君都是这样不靠谱的!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国相栗腹和西边的邻居赵国签订友好盟约。栗腹回国复命的时候告诉燕王喜:“赵国年轻力壮的人在长平之战的时候都死了,现在的孩子还没长大,这是攻打赵国的好时机。”燕王喜就向乐毅之子乐间咨询这件事,乐间劝燕王说:“赵国是一个四面受敌、经常抗敌的国家,所有的老百姓作战经验都很丰富,不可以攻打。”燕王说我这是五个人打一个人,乐间还说不可以。大夫将渠也劝说燕王:“和赵国互通关卡,签订盟约。国相回来一报告就反过来攻打人家,这不吉利,仗也打不赢。”

燕王喜对于这些劝说都听不进去,他兵发两路,自己也亲自领兵作为侧翼攻打赵国。赵国派出老将廉颇迎战,燕国兵败,廉颇还一路追赶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王喜最后请求议和,还将自己唯一的儿子太子丹送到赵国做人质,也就是这个时候太子丹和同在赵国做人质的嬴政同命相连,两小无猜,成为了朋友。

[var1]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相互牵制,国君就相互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别国做人质。这太子丹一生的职业好像就是给别国做人质的,此时的太子丹已经到了秦国去做人质。燕王喜看到赵国经常被秦国围困,而大将廉颇又离开了赵国,就又想捡便宜攻打赵国。燕王喜这次派剧辛领兵,结果又一次被赵国击败,被俘燕军达两万人。

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他以前的小伙伴是现任的秦王,也就是嬴政。但是现在的嬴政已经不是太子丹以前那个两小无猜的小伙伴了,太子丹说他在秦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忍无可忍就逃回了燕国。太子丹害怕秦王报复燕国,也怨恨这个昔日的小伙伴对自己不好,就找到了荆轲,策划了刺秦事件。结果刺秦不但没有成功,自己的父亲燕王喜还因为惧怕秦国,将自己的人头献给了秦王以求得秦王原谅。

[var1]

虽然整个刺秦事件是太子丹一手策划的,但是燕王喜肯定是同意和认可的。否则封荆轲和秦舞阳做特使出使秦国,不是太子丹一人可以办到的。何况还要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秦国。太子丹热血青年为了报复秦王,干出这么幼稚的事情。作为父亲和一国之君,燕王喜应该冷静考虑,阻止儿子这么蛮干。可是他不但没阻止,而且还是支持的,可能太子丹干的这件事情正是他想干的。因为他本身就是这么一个不听人劝,一拍脑门去做事的人。出了事情,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国君都没有担当。虽然燕国被秦国灭亡那是大势所趋,但是荆轲刺秦事件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燕王喜不但对不起国家,他把自己的儿子坑的也够惨!

更多文章

  • 唐朝隐藏最深的秘密,和一场“星辰异象”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21位皇帝顺序,唐朝的十大未解之谜,唐朝历史完整版

    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然后逼迫着父亲让位得来的。,我们大家对夜观星象这个词都不陌生,星象学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古人们可以通过,观星象来预测旦夕祸福,在三国演义中就有诸葛亮通过观星象知道自己命为在旦夕,司马懿也通过观星象李世民入宫之后,李渊就把傅奕的密奏扔到了他的身边,李世民看到之后非常的惶恐,

  • 秦国一直被山东六国当作戎狄蛮夷看待,是谁改变了这一看法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戎狄是哪个民族,秦国是怎么一步步强盛起来的,戎狄

    在山东(崤山以东)六国眼里,秦国就和戎狄那些游牧民族一样,都属于野蛮人一类。因为秦国人一直在西垂地区与戎狄部落打交道,生活习俗也与戎狄很像。因戎狄侵扰秦国不断地变换居住之地,很难接触到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这都是生活环境太恶劣,秦国人也不容易啊![var1]在确定了秦国诸侯国地位之后,秦襄公一面讨伐西

  • 真正配得上儒商这个词的,只有范蠡和他,IT教父级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范蠡是儒商还是道商,范蠡54字致富奇书,范蠡经商十八法和孟洛川经商谋略

    [var1]而历史上最能用这个词形容的,恐怕就是范蠡。范蠡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商人。他帮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并称霸诸侯而后功成身退去齐国经商成了当地首富。齐王听了请他入朝为相。三年后他归还相印且散尽自己的家财迁往陶地隐居,又以经商为业,再次成为大富翁。后人称之为“陶朱公”,民间

  • 唐武宗李炎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主要有哪些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唐武宗首先就不遗余力的对这些官员进行了裁剪。因为武则天鼓励告密,而且给告密者很高的俸禄,但是又因为官位不够,所以就增加了很多官位,但是又不干实事。第二,以高压政策来严打贪官污吏。唐武宗时期立法非常的严苛,尤其是对贪官污吏的整治,都是从重从严,绝不姑息养奸。因为当时唐武

  • 唐朝繁盛一时还是走到了灭亡,你觉得唐朝之覆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从繁盛到衰败的原因,描绘唐朝繁盛的诗,唐朝的衰落和灭亡知识点

    天宝十四年,唐玄宗治下的唐朝爆发了一起非常严重的内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灾难,几乎一举摧毁了李唐政权。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也被看作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一、唐朝覆灭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唐朝的负面根本上是由于朋党之争与官宦掌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唐朝末年,各藩镇

  • 秦国大将魏章,一位渐渐被人忽略的战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章与秦国的关系,战国秦国历代帝王一览表,战国陈轸是秦国间谍吗

    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秦楚齐燕赵魏韩荣升战国七雄。而秦国在强大变法下,逐渐统一了六国。当然,秦国的强大不只是因为变法,还因为他有很多的名将,比如白起、王翦。白起曾立下汗马功劳,如伊阙之战、长平之战等等。而王翦则在灭六国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如赵、楚都是王翦的战绩。除了白起、王翦,还有另一个被人所忽略的

  • 唐玄宗时期,唯一能跟杨玉环抗衡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玄宗杨玉环简介,刘威演的唐玄宗和杨玉环,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活多久

    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人,曾经一度霸占了唐玄宗的心。梅妃曾经也是唐玄宗非常深爱而且受宠的女人。在杨玉环还没进宫之前,唐玄宗唯一喜爱的后宫妃子就是梅妃了,他对她百依百顺并且非常宠爱。当时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唐玄宗只取一瓢饮。而直到杨玉环的出现,梅妃受宠的局面才渐渐被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梅妃还

  • 唇亡齿寒,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为何齐国袖手旁观?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灭齐国的过程,秦国攻齐国,齐国不投降可以跟秦国打吗

    [var1][var1][var1]秦灭六国的过程中,齐国为何袖手旁观?秦孝公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秦国国力逐渐增强。秦孝公时期,列国从鄙视秦国,到畏惧秦国。此时齐国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已经位居大国行列!此时秦国虽然国力大增,但还是处于强兵富国阶段,没有力量向外扩张。此时齐国国君已经意识到了,秦

  • 唐朝为啥在怛罗斯吃了败仗,两国结仇了吗,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怛罗斯之战唐朝为什么没丢掉西域,怛罗斯之战纪录片,怛罗斯战役的具体过程

    战争背景:战争起因:750年,唐玄宗以西域藩属小国石国“无藩臣礼”为由,命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军讨伐,小小石国哪里抗得住,急忙请降,高仙芝受降后,却因贪功而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了石国都城,掳走男丁和财物,并在751年入朝时将被俘的石国国王等人献于玄宗面前,玄宗因此授予高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并斩首了石国

  • 商鞅有大功于国家,为何冤枉而死,却始终得不到后任秦王的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问题,在古代社会,国君的利益才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商鞅的变法大大提高了秦国的国力,是秦王是有益的;但是变法已经成功了,法律已经确定了,制定法律的人,就没太大的用处了。[var1]商鞅跟秦王有私仇。当初支持他变法的是秦孝公,而为了推行变法,商鞅处分了当时的太子驷——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