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繁华的朝歌,纣王自焚于此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繁华的朝歌,纣王自焚于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01 更新时间:2023/12/14 5:01:02

《封神演义》第一回,成汤灭夏,即位为天子,都于亳(读音bó)。这个亳是西亳,被认为在今河南偃师。然而纣王即位后,都城却在朝歌(zhaoge,今河南鹤壁),这是为什么呢?是作者行文的上下矛盾,还是纣王即位后迁都了呢?

其实都不是。

作者行文并无矛盾,纣王也没迁都。亳与朝歌并不是同一个地方,商朝的确迁都了,但并非纣王,而是另有其人。

一、商人善迁

商人善迁,就是指商朝对于迁都似乎有种迷之爱好。

从商人始祖契,到成汤未得天下之前,十三世之中而有八次迁徙,相当于每一代都要来一次全族大搬家。

除了最后一次,成汤定居的南亳有地可考之外,其余七次都不可考。

而且我在第4期也写过,成汤时期也有三次迁都,虽然三次迁徙的地方都以“亳”命名,但确实是三个不同的地方:

亳有三处,分别为南亳、北亳和西亳,南亳为汤即位为商部落首领时所居,有说即今商丘高辛镇;北亳为成汤伐夏之前、会盟诸侯之地,有说即今商丘蒙县;西亳为汤推翻夏朝统治之后、定都之地,有说即今偃师。

二、不省心的祖宗

请大家先记住商朝世系,不然可能会被那些名字搞昏头:

成汤、【太丁(未立而卒)、外丙(立二年)、中壬(立四年)】、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即纣王)。

自成汤传到第十代中丁的时候,又开始了迁都。

《史记·殷本纪》云,“帝中丁迁于隞”,这个“隞”在《竹书纪年》中作“嚣”,当然它并不是念成嚣张的“xiao“,而是念作“ao”,《帝王世纪》说“中丁徙嚣,或曰隞,今河南敖仓是也”,所以两个字都代表同一个地方。

隞都在哪里呢,据《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一般被认为在今河南郑州市区之内。

中丁死后,依次继位的是外壬和河亶甲(二人皆为中丁之弟),外壬倒在隞地住的挺好,河亶甲住不惯,又开始了迁都。

这次是迁到相都。相,被认为是今河南内黄,近年网络上广受欢迎的武悼天王冉闵便是内黄人。

河亶甲的儿子祖乙即位后,又迁都到邢(《史记·殷本纪》),《尚书》说“祖乙圯于耿”,也是以“耿”为都城之意,《竹书纪年》说祖乙“居庇(以庇为都”)。

据《古本竹书纪年译注》,说“耿”与“邢”实为一地,古音是一个字的不同发音;而庇,一般被认为是在商丘永城的新桥乡境内。

所以又衍生出两个解释:1、祖乙迁都一次,在邢都;2、祖乙迁都多次,时而在邢,时而在庇。

又传四代,至南庚。

据《竹书纪年》,南庚自庇迁都到奄。奄,故地在今山东曲阜。

传了两代,到盘庚时,迁都五次,民吏皆怨。最后终于在北蒙安定下来,即有名的“殷都”,现在称为殷墟。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在河南安阳。

这回可算是安定下来啦,《竹书纪年》说:

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更不徙都的意思是再也不迁都了。

真是长出了一口气……这些不省心的祖先啊,搬家搬得也忒累了!

三、别都朝歌

上面已经说了,商朝最终在殷定都,此后773年,直到纣王灭国,也没有再迁都。那朝歌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朝歌是纣王的别都。

连这个名字,都是纣王改的。

《竹书纪年》说:

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纣王“稍大其邑”的地方是殷,将其城市规模大有扩建。

可是纣王显然更喜欢朝歌。

朝歌的前身是武丁城,武丁城的前身是沬都。

其得名当然是因为殷高宗武丁。

据世系表,盘庚之后四代,传国至武丁。武丁为什么要迁都,原因已不可考,我们不妨认为,他没把曾祖父“更不徙都”的祖训当回事,又或者说,他委婉的避过了祖训,比如用别都的方式迁都于此。

传至帝辛(纣王),显然也技巧性的学会了这一招。

纣王将武丁城修缮并扩建,比如建了著名的鹿台,因为城西有朝歌山,因此改名“朝歌”。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何其壮哉!

纣王以朝歌为别都,正如后来的北齐王朝,都城虽在邺城,但皇帝在晋阳呆的时间要多些一般,纣王也是如此,在朝歌的时间停留得更长,以至于在位后期,恐怕一年也不回殷都一次。

到武王伐纣时,周军已经打到了牧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牧野在朝歌南七十里地”,七十里地,已是近在咫尺,这时候纣王仍然不愿逃回殷都以图东山再起,可见,殷都在这时,大概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殷墟”了。

————完————

文/王事情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想把《封神演义》背后的历史及故事写一写,会写很多期,会写很久很久……认真扯淡,认真考证。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及关注~~~~

更多文章

  • 为何别的皇帝穿黄龙袍,只有秦始皇穿黑袍?专家:他们敢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啥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秦始皇的龙袍,为什么只有秦始皇还敢穿黑龙袍

    原来在古代,人都是很封建的帝王也不例外,当时六国都比较信一种五行学说。比如周王朝崇尚火德之说,水火不相融,于是秦始皇就选择了水德学说。水德颜色为黑,喻义深渊至纯无垠之;。深者无垠可长存也。所以当时这位始皇帝登基穿得就是纯黑色的袍服,代表着王朝长存的心愿。不过这位想要千秋万代的秦始皇最终不过二世而亡,

  • 秦始皇培养了他,秦朝危难时他不帮反倒去称帝,最终归顺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保护秦始皇,如果秦始皇没死刘邦有机会吗,刘邦和秦始皇差几岁

    说赵佗是长寿将军也只是一方面的事,毕竟赵佗在秦朝灭亡以后可是自己建了国做了皇帝的。赵佗原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是他面前的大红人,但到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暴政让百姓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推翻大秦王朝,此时的赵佗并没有帮助秦二世,在秦朝灭亡以后,赵佗就到了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秦朝灭亡后,项

  • 抉择:和姜子牙一起去西岐的,还有两个老人,最后却绝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四雪草堂本《封神演义》的序言,着重提到了两个人:姜太公和伯夷。两人闻文王姬昌尊重老人、奉养殷切,于是一从东海滨、一从北海滨先后来到西周,果然得到了文王的另眼看待。后来他们在《封神》中的结局是,姜子牙成为齐国的开国之君,享人间将相之福;而伯夷和兄弟叔齐二人却避居首阳山,采薇为食,商灭之后决意不食周

  • 如果汉朝所有皇帝在九泉之下集合,刘邦会先收拾哪个不肖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灭亡刘邦会先抽谁,刘邦建立汉朝视频,汉朝刘邦真实历史

    刘盈这个人到底也不是说是那种坏到底的人,不过他确实是整个汉朝首个开启外戚专权的人,也是因为他的原因,让汉朝在四百多来一直笼罩在外戚势力之下,这一切都是刘盈的不作为,软弱无能造成的。更何况,刘邦本来就不看好刘盈,刘盈还给汉朝带来了如此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不收拾刘盈都说不过去。刘盈在汉朝的历史上一

  • 闻太师为什么不收了妲己?别闹了,他根本就看不出来妲己是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妲己为什么不害闻太师,妲己受伤大王抱着妲己,文太师和妲己斗法视频

    文/王事情妲己进宫之后,纣王以飞快的速度变坏,废后杀子,炮烙虿盆,人心渐失。与此同时,西岐那边路不拾遗、纯朴如上古,明眼人都知道天命已与成汤渐行渐远。有些人已经做出了行动,比如云中子从终南山赶来进剑除妖,商容宁可撞死九间殿也要进尽忠言,黄飞虎和比干丞相进攻轩辕坟烧死妲己狐子狐孙……但是,身为商王朝文

  • 剧本杀《封神之剑指朝歌》 谁是凶手?凶手是谁+复盘解析+关键证据手法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背景:封神榜究竟为何物?何为封神?商周大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究竟是几方势力的博弈?九曲黄河大阵,诛仙阵,万仙阵又是何等的神威?纣王帝辛九州最后的人皇,从此天下只拜周“天子”。完【公】小整【重】燕子版【呺】复盘2、《封神之剑指朝歌》剧本杀复盘第一幕个人任务问题答案:杨戬:2,弄清楚龙吉为何对你如此

  • 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听听他临终所言,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都为自己的“主子”出谋划策。虽然这些“主子”中有很多没有一统天下,但是谋士的名字却流传千古。其实有时候,看待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做的事情所产生的结果,要从多个方面去分析这个人。如果,一个谋士的确为了国家的统一贡献了很多良计的话,那么这位谋士也是一位值得我们钦佩的名士了。今天

  • 纣王为何要让男女在酒池肉林中裸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上古夏、商、周三代君王,商纣王是最为后人熟悉的。商纣王因热衷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最终导致亡国之祸,他也因此成为古代中国淫荡君王的代言人。《史记》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这就是著名的酒池肉林。纣王这种让众多男女裸奔的行为,为后人所不齿。因此,后人

  • 如果项羽得到天下,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果项羽得到天下会开创成盛世吗,项羽分天下,如果当年项羽得了天下中国会怎样

    项羽在得到天下之后,并没有按照秦始皇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实行的是商周时期的分封制。项羽把天下分给了十八路诸侯,他把自己封做霸王,可以说,项羽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放在皇帝的位子上,所以我们会产生误会也很正常。其实说白点就是掌管天下,指挥其他王的意思。大家看到霸王这两个字就不难理解了。霸王:霸道,凶狠,

  • 纣王作为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是怎么亡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专制跋扈的博卡萨一向讳忌人们谈宪法,竟然取消了讲授法律的大学政治学系和社会学系,他还经常以发生了各种阴谋为借口,发动政变,推翻了博卡萨政权。博卡萨流亡到了巴黎。1986年10月22日,博卡萨飞往中非首都班吉,试图复辟。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刚下飞机,就被早已等候多时的政府军逮捕了。关押、逮捕多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