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朝史:明朝的太监如何做大做强的,其实不管权力多大都是家奴

大明朝史:明朝的太监如何做大做强的,其实不管权力多大都是家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75 更新时间:2024/2/7 16:49:20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

大家都知道,太监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悲剧产物,只不过在明朝时期尤为突出罢了。早在东汉时期太监就可以控制朝廷,然而到了唐朝的时候太监甚至都可以废立皇帝,不过到了明朝的时候太监虽然权力很大,但是只要皇帝想办他们,不管他们权力有多大都不好使,比如魏忠贤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相对来说明朝皇权对太监的控制,还是要略胜汉唐的。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明朝的太监如何做大做强的,其实不管权力多大都是家奴。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其实太监根本就不大也不强,因为朱元璋深知太监的厉害,所以就禁止太监读书认字,并且还明文规定太监不能干政,如果干政的话太监就会被杀头,很显然在朱元璋时期明朝的太监,并没有翻起什么大浪来。直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因为太监对朱棣的帮助很大,所以朱棣非常信任太监,这个时候太监才算有了一点权力,并且朱棣还成立了内阁和东厂,而且还都是让太监来管理的,不过即便是这样太监还不足以做大做强。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太监真的就是翻身做主人做大做强了,尤其是著名太监王振,更是被朱祁镇宠幸的为所欲为,甚至还制造了土木堡事变,直接导致大明朝差点灭亡,就连朱祁镇都被瓦刺给抓走了。可见对于皇帝来说,信任太监确实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太监是做强做大了,但是皇帝自己进去了,除了用悲剧来说朱祁镇,还真就没有别的话说他了。然而,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时候,太监那可是真正的走向了人生巅峰,不仅仅只是做大做强了,被万贵妃信任的汪直绝对是明朝太监的头号人物,尤其是他设立的西厂更是比东厂都要强大,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汪直还是第一个掌管明朝禁军的大太监。

明武宗朱厚照的时候太监相对来说就有点太跋扈了,大太监刘瑾可谓是实实在在的专权了,因为大臣们每次上奏的时候奏折都要写两份,分别给皇帝一份给刘瑾一份,据传当时北京城内有两位皇帝,一个皇帝姓朱,一个皇帝姓刘。结果刘瑾树大招风被朱厚照知道了,就直接把刘瑾给凌迟处死了,很显然在明朝时期做大做强专权的太监,在皇帝面前其实并不好使。

到了明熹宗朱由校的时候,估计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因为朱由校艺术天赋极高,所以就把精力都放在了木匠活上,重用中国历史上的太监翘楚魏忠贤,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就单凭魏忠贤能被称为“九千岁”就注定他会被历史所铭记。不过,魏忠贤这个太监还是很具有争议的,有人说他好,有人说他不好,反正他好还是不好他都是一个太监,然而太监毕竟是太监,只不过是皇帝的家奴罢了,即便是他的权力很多,崇祯皇帝说废掉他也直接给废了。

大家又是怎么看,明朝的太监呢?是不是也同样感觉,不管他们的权力多大,都是皇帝的家奴呢?欢迎留言评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仲淹儿子,太吊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01宋神宗熙宁年间,春天时分,一场大饥荒席卷而来。陕北河东,满目疮痍,百姓走投无路,有的易子而食,有的揭竿而起。庆州知州范纯仁,下令立即打开常平仓,赈灾救民!擅自开仓?不是闹着玩的!常平仓本是大宋为了平抑粮价(必要时还可支援军粮)设立的备用粮仓。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后,常平仓还有另一个作用,仓里的粮食可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辱?韦太后真的生下两个孩子?她们生活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由一群禽兽组成的金军进入了东京,原本的花花世界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金朝军队,进入东京后,烧杀淫掠,无所不做,宋徽宗和宋钦宗,被迫到北方去狩猎,和他们一起被掳走的还有宋朝的各位王公大臣,妃嫔和公主,有千人之多!原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们,成为了金人的阶下囚,原本颐指气使的他们倍受金人凌辱,尤其是这些贵妇

  • 一代文豪欧阳修,为什么要构陷战功赫赫的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庆历五年,开封政府接到一起通奸案。被告是大文豪欧阳修的侄女张氏。原因是欧阳修的妹夫在和他的妹妹结婚前,有一个女儿,张氏。然而他们刚结婚不久欧阳修的妹夫就去世了,这个女儿才7岁,无依无靠。所以欧阳修带她回家一起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长大了。阿华把她嫁给了他的侄子欧阳晟。而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和自己家

  • 明朝最后的名将,明史评价传庭死而明亡矣,死后却被皇帝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孙传庭明史的评价是“传庭死,而明亡矣”,可见对于他的评价很高,孙传庭是山西代县人,孙传庭年轻的时候就是一表人才,而且很有才华,最初的时候,万历年间中了进士,被授予知县,后来因为不满魏忠贤专政,所以就辞官回家了。这个时候的孙传庭在家修身养性,到了崇祯年,又得到了启用,崇祯九年的时候,主动请缨担任陕西巡

  • 谁说皇家就出不了人才,明朝两个藩王,都是大科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更重要的是,明代有一些有能力的人,特别是明朝最伟大的一位藩王,他的科学成就促进了世界科学的进步,如今,他仍然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因此他们都是世界级的科学家,遗憾的是,在中国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朱橚,他被称为一代医王。大家对朱橚是非常的不熟悉,但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评论他:

  • 若生明清,只嫁张岱!张岱是谁呢?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蝶庵、古剑老人(一作古剑陶庵老人)、渴旦庐等,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剑门(故其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方面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

  • 宋徽宗创作的瘦金体天下无双,但很少有人学,原因很实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字体结合了很多书法,宋徽宗一直沉迷字画,所以一直在模仿前人的字迹,时间久了,竟然自己悟出了一种崭新的字体。瘦金体不仅有唐人的严谨,还融合了王羲之书法的飘逸,想一想这种书法在当时流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后人们之所以不愿学习,是因为这种字体实在是太难掌握了,写的小点还行,但是写到了就会很难。现在大多数

  • 灵芝檐下诞生的南宋忠义名将,被蒙古军杀害,老百姓全都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庭芝是南宋的一个进士,那时候的南宋已经快完了,抵挡不住蒙古大军的铁蹄。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李庭芝抛弃了手中的笔杆,拿上了宝剑,准备上战场为国家尽忠。李庭芝可能没有岳飞等人出名,但是他的爱国之心绝不比任何一个历史上的名将差。想要收服天下,那肯定就要从收复自己的家庭开始。李庭芝的家族本来是住在随州的,

  • 宋朝之前还未引进棉花,古人冬天靠什么取暖?百姓的方法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宋朝之前,我国都还没有引进棉花,更不用谈棉被了,那么古人在睡觉的时候,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来取暖的呢?中国古代的阶级制度十分严明,所以对于不同的阶级喝层次,所使用的取暖方式也都是不同的。古代权力最大,等级最高的自然就是皇帝,以及皇室的一帮成员,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源,绫罗绸缎随便穿,一天换一身衣

  • 大宋王朝的文化建设,把中国文化推向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思想家,称为“两程一朱”。两程是程颢和程颐,一朱是朱熹。他们都是当世大儒,将孔孟之道发扬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是朱熹,他的一本著作《朱子家训》影响了后世一千多年,直到如今。尤其他曲解圣人之意,自创的一句“存天理,灭人欲”,却把中国的妇女同志害惨了。所谓的贞节牌坊、三寸金莲,都出自于朱熹的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