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大明风华不同的朱瞻基后宫故事,宫斗中的小清新|贵妃起居注

与大明风华不同的朱瞻基后宫故事,宫斗中的小清新|贵妃起居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87 更新时间:2023/12/12 7:45:13

其实这段历史本身是很有趣的。

明宣宗朱瞻基和孙皇后的这段情,跟戏本子里的情节一样充满戏剧性。

真正的胡皇后和孙皇后当然不是什么遗孤姐妹,这其实是一段说不清先来后到的三角关系。

当朱瞻基还是朱棣的好太孙的时候,母亲太子妃本为他挑选了青梅竹马的孙氏做太孙妃,结果朱棣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横插一杠,直接点了胡氏做太孙妃,孙氏就不得不降级作了太孙嫔。

虽说胡氏是个合格的太孙妃、太子妃、皇后。但是,架不住朱瞻基对孙氏死了都要的爱。

于是朱瞻基一当上皇帝心就活泛了,一顿操作猛如虎,把胡皇后“无过而废”打入偏殿成了道姑,然后顶自己心爱的女人孙氏上了C位。

这种“爱她就要把最好的都给她”的霸总行为感动了很多晋江太太,所以同人这段历史的小说非多。

如果你看玛丽苏的桥段看腻了话,我强推尝试一下御井烹香的《贵妃起居注》。 主角既不是胡皇后,也不是孙皇后,而是妃徐循。

这本书架空设定结局原创,但是同样借鉴了朱瞻基前后几代的历史,像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解读了这段公案。

网上对御井烹香这个作者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因为她不常迎合读者的期待写。这本贵妃起居注我也见到过差评,原因就是对选择女主的不满。

最常在这段历史做女主的孙皇后光芒不在,并在文里没讨到多少好处,倒是让野区里跳出的徐贵妃拿了C位,这让许多孙皇后粉丝愤愤不已。

不过我很喜欢这篇文。毕竟大家写的都不是真正的历史,比起其他为了甜宠而强行玛丽苏的同人,我更愿意看《贵妃起居注》这样更富有真实感的文。

后宫文多是勾心斗角,从步步惊心到金枝玉孽,再到甄嬛传延禧攻略,极尽非常手段的阴谋算计。

作者写这个文的初衷就是看不惯那些铺天盖地的宫斗文,试图用细水长流的笔触写出了女主徐循起承转合的一生。为了讨好自己而不是读者。

全书文笔细腻,节奏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场景描写考究,很有画面感。

来自普通人家的徐循,一朝幸运得入太孙的后庭,从太孙婕妤做到太子婕妤,再到徐妃,一路升为徐贵妃、徐皇贵妃、太妃和太后,过完了自己长长的一生。

徐循在宫中多年,始终守住了本心,爱或不爱都坚持自己,从不为达目的构陷他人。简直是宫中一股清流。

这本书开始的时候,太孙宫中一片和谐,毫无宫斗,无比清新。作者事无巨细地讲着宫中的规矩与日常,仿佛一篇科普文,像读者展示这大明的风华。

直到中后期,太孙变成了短暂的太子再变成了皇帝,后宫矛盾才渐渐显露出来,然而也无非立场和人心,并不显得肮脏。波澜频起,暗流涌动,慢慢地便好看了起来。

全文的主要矛盾是从朱棣驾崩了之后才初露端倪。除了皇后和附庸皇后的妃子,无论有子无子有宠无宠,朱棣的妃嫔都被强行送到地下去陪了皇上。

目睹了这一切的女主因此在心中播下了恐惧的种子,她十分抗拒这祖上传下来的“殉葬制度”,几乎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再加之她一直有宠而无子,更让这忧虑雪上加霜。

书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殉葬”都是压在徐循身上的一座大山,让她无法喘息,甚至影响了她在朱瞻基面前的举止。在年轻的皇帝问她愿不愿意陪他去死的时候,她明明可以说假话来哄骗他,却不甘心说了真心话,引得朱瞻基的不满,从此更是战战兢兢。

后来,朱瞻基意外病逝,冤家孙皇后竟然将徐循从殉葬中保了下来,后面又开始了仍然年轻的孙太后和徐太妃从相爱相杀到彼此依赖的奇妙故事。

这个文不是作者最长的文,也不是作者最有名的文,但我足足看了大半个月。虽然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让人手不释卷,多是闲暇路上翻翻的读物,但也没因此让人想要弃文。

大部分主配角都智商在线,作者文笔扎实,还是值得一看。

作者:御井烹香

字数:161万

标签:古言/宫斗/架空

个人评分:8.8分

作者晋江原文案:

后宫环境:无害舒适

后宫居民:攻击性低

后宫主人:英俊潇洒后宫

幸福指数:居高不下

在如此理想的正能量后宫里,徐太孙婕妤的目标只有一个:活下去。

更多文章

  • 袁崇焕为何自作主张斩杀悍将毛文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毛文龙杀袁崇焕原因,袁崇焕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二品袁崇焕为何杀得了一品毛文龙

    袁崇焕是明末爱国将领,抗清名将。1626年正月,按察使袁崇焕率万余明军坚守山海关外的宁远(兴城)城,一举击败努尔哈赤亲率的6万后金军,杀伤敌军1.7万,取得一场宁远大捷。这也是明朝自1619年萨尔浒之战失败以来,对后金军的第一次胜利,让大明重树战胜后金的信心。第二年,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又率军击退了皇太

  • 明朝历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

  • 朱元璋宴邀群臣,群臣表现得很兴奋,刘伯温看到菜后知道大家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经典藏宝图,刘伯温是阳江哪里人,朱元璋杀刘伯温的真正原因

    《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推翻一个朝代仅凭一人之力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每一个开国皇帝身边都有一大堆功臣,他们帮助皇帝谋得了天下,在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他们也接受了无尽的荣光。这一群功臣原本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也有可能成为皇位的觊觎者。所以有些皇帝会先

  • 成吉思汗有一种特殊爱好,让女人们苦不堪言,如今这习惯却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有多强壮,成吉思汗玩法技巧,成吉思汗死后妻子归谁

    引言: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成吉思汗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清楚,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一位差点统一全世界的人,相比秦始皇来说,这个人功绩更加卓绝,其军事领导能力,更让敌人胆战心惊,这个人便是被后世人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不过呢,虽然成为一代明君,但是有一个特殊爱好,却令当时古代

  • 历史真相:只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他逆袭的一生简直完美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宋王朝是在五代乱世基础上恢复重建并大放异彩的。五代又称为“五代十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短短五十四年间,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有八姓十三人登上皇位,战乱不断,人民水深火热。欧阳修在《五代史记一行传叙》中就感叹道:五代乱到极点了!做臣子的杀害他的

  • 宋徽宗宠女有多惨?靖康之耻后被金人霸占,最美公主终肛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赵福金就是容能倾国倾城,艺通琴棋书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宋朝最美公主:延庆公主。帝王家的公主,从小锦衣玉食,可是一旦到了成年(古:女子十四岁)要婚嫁的时候,不仅是来自父母之命,更是可能会沦为帝国政治联姻的工具,之后的生活如何,便全凭运气了。不过若生在盛世,皇族尊贵,夫家倒也不敢对她太过刁难,最苦的不

  • 赵匡胤的“政治遗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唐太宗李世民与宋太祖赵匡胤并提。其实,赵匡胤的仁慈与宽厚岂是屠兄、杀侄、逼父的刻戾忍杀的李世民可堪比伦!王夫之《宋论》中有一段话:“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赵匡胤于

  • 宋代重点瓷窑特点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瓷窑不仅生产的产品冠绝天下,它们甚至还对周边的瓷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共同构成了绝美的“宋瓷雅韵”。一、宋代重点瓷窑特点分析-定窑系定窑,是继邢窑之后的著名白瓷窑场。从唐代开始,定窑就开始烧造瓷器,直到元代终结。定窑的主流作品是白瓷,兼烧绿釉、黑釉、酱釉等。产品胎体轻薄,胎质坚硬,色洁白,口沿

  • 陈友谅兵败,朱元璋抢他妻妾生下一子后,为何又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晚年对于有些事仍感到遗憾。(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在1363年鄱阳湖大战前,陈友谅的势力远在朱元璋之上;1357年后陈友谅攻无不克,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迁都江州,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太平,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大汉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势力如日中天。1

  • 他给崇祯大明续命的良方,崇祯拒绝,晚清:我用这个方子续命16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黄景昉是福建晋江东石人,他是一个大忠臣,当时明朝发生了两件官员任免的事情,第一个就是南京管理长江的官员,原来有文武两个官员,后来崇祯准备裁掉文臣,第二个就是副都御史惠世扬被任命之后迟迟没有上任,崇祯削其官籍。黄景昉身为一个辅臣,自然是不同意的,指出崇祯皇帝处理这两件事情的时候太过于草率,崇祯看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