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睢阳之战:战前有四万户,到叛军破城而入时,存活的只有四百人

睢阳之战:战前有四万户,到叛军破城而入时,存活的只有四百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06 更新时间:2024/2/6 18:55:07

韩愈曾评价这次战役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者?”。其惨烈程度也可见一斑了,那就随笔者一起探究一下这场最惨烈的战争。

首先看交战前,《资治通鉴》记载双方的实力对比如下:唐军: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叛军:子奇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趣睢阳。

睢阳之战历时十个月,张巡率领的唐军守城战绩非常华丽,《资治通鉴》载“前后大战凡四百馀,杀贼卒十二万人”,但相对的代价也很大,城破后“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馀才四百人”。张巡等一干指挥人员的结局也很惨,因为不愿意投降被叛军杀害。

同样是保卫战,它的惨烈程度比起郭靖的襄阳保卫战毫不逊色,另一名镇守睢阳的守将南霁云在面对敌将伊子奇的招降时,曾经说出了一句鼓舞了无数爱国志士的话语:“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不义者屈服,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

实力悬殊成为惨烈的一大原因,而缺少打仗的硬件设备——武器,无疑是加剧这场战争的惨烈。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而睢阳保卫战中张巡也有借箭的故事。

圣武元年(756),令狐潮率领四万大军将张巡的三千人困在雍丘,当时张巡是人少又缺乏武器。在这种危急关头,本可以依靠城墙抵挡,但没有武器,那就是完全没办法的事了。张巡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草人借箭”,利用夜晚敌人视野较弱的特点,放下稻草人假装逃跑,等到敌人向稻草人身上射箭时,借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资治通鉴》:“中城矢尽,巡缚藁为人千馀,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藁人;得矢数十万。”张巡利用智慧化解了武器难题,但却依然无法忽视粮草短缺的问题。

根据记载,尹子奇在正月、三月、七月率兵包围睢阳,前两次都被张巡用计击退了。尹子奇为了攻下雍丘城,连续不断的攻打张巡军队。时间一长,雍丘城内的士兵没有粮食果腹。加上雍丘城内死者数万,7月正值盛夏,疫疾已经在慢慢酝酿中爆发了。

在疫病的影响下,张巡部队由原来的6800人减少到1000人。面对叛军源源不断的骚扰,张巡为了保障士兵有足够的体力应对敌人,在没有老鼠、树皮等情况之下,张巡决定让士兵吃人。张巡身为首领,为了给士兵起到表率作用,他将自己的爱妾杀掉,并让士兵们吃其爱妾的肉。许远为了效仿张巡,随即也杀掉了自己的数名仆役,并让将士们吃下人肉。张巡部下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之下,以吃人肉坚持了三个多月,为唐朝稳固统治,争取了有利的时间。到了十月中旬,在疾病和饥饿双重压迫之下,睢阳城的士兵们已经奄奄一息了。他们只能看着叛军翻墙入侵,根本没有丝毫抵抗力气。坚持数月的睢阳城,最终被叛军拿下。根据记载,睢阳城战前共有四万住户,等到叛军破城而入时,存活的只有四百人。

这样的无奈之举是人性的覆灭,这也许是睢阳之战被誉为最惨烈战役的根本原因。即使这场战役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这样泯灭人性的举动,无论是放在时何地都是令人为之战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创「影视感悟」《雍正王朝》中蕴含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人眼中,会有不同的见解。就像对于《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有的人从中品读出了历史沧桑,有的人从中看到了权谋和斗争,还有的人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复杂。纵观此剧,因为涉及了太多性格各异的角色人物,因此通过观摩这些角色相互之间的交往,还能品读出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1、那些给予你十分关怀的人,

  • 武则天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家?不是傻,是她发现了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要从武则天复杂的身世背景和她的感情世界说起了。武则天本人的身世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她是山西省文水生人,与李家的渊源,其实从上一辈就开始有了交集,那时候唐高祖李渊还没有成就大业的时候,屈居于河东地区,多亏了武家的家境殷实,而武则天的父亲又很赏识李渊,多次留他在家中居住,慢慢成为了朋友。而后来李渊在太

  • 和珅被抄家产清单曝光!有846个价值亿元的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家产清单和珅被抄家时,据《嘉庆四年正月丁卯抄检和相府物品清单》记载,从其府中抄出财物如下:屋宇:3000间。正屋7进33间;徽式1所62间;花园台楼42座;侧室1所52间;钦赐花园1所64座;更楼12座;杂房130间;瓷器库1所;锡器库1所;珍馐房1所16间;铁黎紫檀房6间;玻璃器皿库1所;药材

  • 李隆基为何会从李瑁的身边抢走杨玉环,李瑁后来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一生经历了好几场政变,这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他曾经是一个雄才伟略、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一手将李唐从渐渐崩溃的边缘给拽了回来,然后又一手为李唐开创了“开元盛世”。只可惜,他虽然将李唐盛世推到了顶峰,最后却又一手将李唐带上了下坡路。李隆基是凭发动政变才夺到了权,也许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也会被自己的儿

  • 《天下长河》中靳辅的结局令人唏嘘,康熙的权术令人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目前电视剧也接近尾声,剧中人物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结局。其中治河首要功臣靳辅在真实的历史上又是什么下场,能否在朝堂上全身而退?御史郭琇上疏弹奏靳辅,说:“靳辅治河多年,几无成效,皇上爱民,开浚下河,欲拯淮、杨七州县百姓,而靳辅听信幕僚陈潢,百般阻挠,宜加惩处。”就这样,康熙将河道总督靳辅革职,让他回乡

  • 辛亥革命中的福建乡贤—林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推翻两千年封建帝制,唤醒四万万儿女同胞。辛亥百年,追寻两岸共同的记忆,让我们记住这些人,那些事。台湾学者朱西宁曾说,香山翠亨闽侯凤岗具是山明水秀之乡,灵气所中之地,变出了孙逸仙、林子超这民国开国的两位元勋大贤。林森公就出生在这里。当时孙中山是开国民生大总统,林森是开国参议院议长、首任议长。所以学者把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历史上哪个朝代是我们历史上最灿烂的朝代,那么很多人都会选择唐朝,唐朝的建立故事也是颇为的传奇,在还没有建立唐朝的时候,李渊的野心也由自己儿子的名字所表现了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李渊祖父是南北朝时期的大将军,地位十分的尊贵,李渊的父亲后来在朝代更迭当中成为了北周的大将军,可见李渊的家族一

  • 雍正皇帝有多刻薄寡恩?这家铁帽子王,直到清朝灭亡都没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 清朝入关后(不计算清军入关前的历史),一共有10个皇帝登基,统治历史长达267年,而在这十个皇帝当中,康熙和乾隆皇帝最为出名,毕竟大名鼎鼎的康乾盛世就发生在他们的统治时期。但有意思的是,在康熙皇帝到乾隆皇帝之间,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对清朝统治具有深远影响的皇帝,那就是雍正皇帝,他是康熙的儿子,乾隆

  • 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礼下葬?1000年后揭开谜团:墓中壁画不光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等级十分严格,一般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不符合自己等级的事情,但在唐朝时期,却有着一位公主,在死后却享受着皇后级别的待遇,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起公主拥有皇后墓葬的记载。而这位公主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妹妹新城公主,新城公主虽然贵为公主,但是自己的人生却不能够自己支配,婚嫁之后的新城公主婚姻并不幸福,在新城

  • 清朝奇案:大婚日新娘猝死,开棺女尸变死猪,一场偶遇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富家主人姓柳,千金名叫柳青青,年方十八,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颇有姿色。虽是大家闺秀,却是心灵手巧,描龙绣凤,缫丝织绸,无所不会。柳青青是柳家的独养女儿,堪称掌上明珠。柳家又是当地首富,女儿出嫁,自然大忙了一阵。筹办妆奁,制作首饰,缝绣新衣……完婚这一天,十里红妆,一顶花轿,在鼓乐声中缓缓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