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下长河》中靳辅的结局令人唏嘘,康熙的权术令人胆寒

《天下长河》中靳辅的结局令人唏嘘,康熙的权术令人胆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94 更新时间:2024/3/19 20:15:10

目前电视剧也接近尾声,剧中人物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结局。其中治河首要功臣靳辅在真实的历史上又是什么下场,能否在朝堂上全身而退?

御史郭琇上疏弹奏靳辅,说:“靳辅治河多年,几无成效,皇上爱民,开浚下河,欲拯淮、杨七州县百姓,而靳辅听信幕僚陈潢,百般阻挠,宜加惩处。”就这样,康熙将河道总督靳辅革职,让他回乡颐养天年。

康熙如此对待靳辅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预谋。他利用言官郭琇的弹劾,将一起治国政策问题转化成了一场政治风波,从而将明珠一党一网打尽,对内阁进行了一次大换班。

电视剧的剧情也一再表明靳辅的政治立场是偏明珠一边的,在靳辅出任河道总督之时就是由明珠推荐。

每当靳辅遇到问题时,明珠也会从旁协助,在康熙面前尽量说靳辅好话。况且治河官吏多由明珠指派,每年治河冲出来的肥沃田地也大多被明珠控制。这些事实康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暂时隐忍不发,可是并不代表康熙会一如既往地无动于衷,于是在治河的最后关头—导河入海的节骨眼上,康熙要对明珠动手。

靳辅认为黄河入海口处的地势低于海平面,建议在高邮和扬州附近设置水闸,并以堤束水。康熙的代理人于成龙(剧中于振甲的原型)此时也以按察使的身份管理下河河务,用来节制靳辅。

于成龙不偏不倚坚持贯彻康熙的法子—浚深河床,排水入海。因此于成龙和靳辅产生争执,闹到了北京康熙那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到了相互人身攻击的地步。

靳辅的法子需要银子278万两,于成龙建议开浚河道,所费不多,而此时康熙正准备对西北的葛尔丹动手,不得不考虑财政支出的问题,明珠则却仍然阻止于成龙方案的实施,建议派人实地考察一番,问问百姓的意见。

康熙不得已,委派工部尚书萨穆哈、学士穆成格、总漕徐旭、巡抚杨斌(这些都是明珠一党的骨干成员)下去一看。不用说,肯定是站在明珠一边,说“停止下河工程”,于成龙的建议基本被否决。

开浚下河口本是康熙最先提出的,反对于成龙就是反对康熙,因此康熙非常恼火,认为明珠的手伸得太长了,威胁到了不可触碰的皇权地界。

于是他一意孤行,坚持己见,在双方争论不休时,恰逢孝庄病逝,下河工程也就暂时搁置。

御史郭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弹劾靳辅,本来于成龙和靳辅在治河的分歧仅仅是意见不同,不过郭琇闻到了背后的政治斗争的门道。

因此他舍身参奏靳辅,不出所料,康熙正愁没人出头,接过郭琇的奏疏,对他大加褒奖,升他为督察院佥都御史。康熙私下问他:“廷臣中有掣肘河务者,你要及时告知我,懂吗?”

这一问一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康熙的廷臣和掣肘河务显然是另有所指,郭琇既然能够看出门道,也能明白圣意。

第二天,郭琇就继续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余国柱等,说明珠一党擅权、结党、受贿。众所周知,河工是肥缺,明珠把河工系统视为自己的独立国,不容他人干涉。有组织抵制、阻挠、破坏康熙的各种决定,甚至侵犯皇权。康熙作为封建皇帝,肯定要采取威严手段,以儆效尤。在接到郭琇的奏疏后,康熙连调查的程序都不进行,直接将大学士明珠、余国柱革职、下狱。

总之,靳辅的方案全部被否决,本人也被罢官,其他支持靳辅的官员一律遭到撤换、离任。不过在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第二次南巡期间,途中看到靳辅治河有功,深得民心,又将靳辅官复原职。

可惜的是,靳辅因感念皇恩,过度操劳,竟在康熙三十一年,督运救灾粮食途中病倒在河南荥泽县,三个月后去世。到了雍正八年,又被恩准进入北京贤良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辛亥革命中的福建乡贤—林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推翻两千年封建帝制,唤醒四万万儿女同胞。辛亥百年,追寻两岸共同的记忆,让我们记住这些人,那些事。台湾学者朱西宁曾说,香山翠亨闽侯凤岗具是山明水秀之乡,灵气所中之地,变出了孙逸仙、林子超这民国开国的两位元勋大贤。林森公就出生在这里。当时孙中山是开国民生大总统,林森是开国参议院议长、首任议长。所以学者把

  • 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历史上哪个朝代是我们历史上最灿烂的朝代,那么很多人都会选择唐朝,唐朝的建立故事也是颇为的传奇,在还没有建立唐朝的时候,李渊的野心也由自己儿子的名字所表现了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李渊祖父是南北朝时期的大将军,地位十分的尊贵,李渊的父亲后来在朝代更迭当中成为了北周的大将军,可见李渊的家族一

  • 雍正皇帝有多刻薄寡恩?这家铁帽子王,直到清朝灭亡都没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 清朝入关后(不计算清军入关前的历史),一共有10个皇帝登基,统治历史长达267年,而在这十个皇帝当中,康熙和乾隆皇帝最为出名,毕竟大名鼎鼎的康乾盛世就发生在他们的统治时期。但有意思的是,在康熙皇帝到乾隆皇帝之间,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对清朝统治具有深远影响的皇帝,那就是雍正皇帝,他是康熙的儿子,乾隆

  • 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礼下葬?1000年后揭开谜团:墓中壁画不光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等级十分严格,一般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不符合自己等级的事情,但在唐朝时期,却有着一位公主,在死后却享受着皇后级别的待遇,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起公主拥有皇后墓葬的记载。而这位公主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妹妹新城公主,新城公主虽然贵为公主,但是自己的人生却不能够自己支配,婚嫁之后的新城公主婚姻并不幸福,在新城

  • 清朝奇案:大婚日新娘猝死,开棺女尸变死猪,一场偶遇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富家主人姓柳,千金名叫柳青青,年方十八,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颇有姿色。虽是大家闺秀,却是心灵手巧,描龙绣凤,缫丝织绸,无所不会。柳青青是柳家的独养女儿,堪称掌上明珠。柳家又是当地首富,女儿出嫁,自然大忙了一阵。筹办妆奁,制作首饰,缝绣新衣……完婚这一天,十里红妆,一顶花轿,在鼓乐声中缓缓行进

  • 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咋办?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讲述的主人公乃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此人外貌极美,气质高雅,风度翩翩。现如今,人们还深深地被她传奇的一生所敬佩。而武则天之所以能够从平平无奇到一飞登天,多半因为她那极强的忍耐力和精明而豁达的性格,她辉煌人生的转折点开始于李世民在驾崩前问她的一句话,如果她没有机智过人的头脑,

  • 清朝奇案:刁妇诬告谋夫夺妇,老仵作验发髻破案:原来是铁钉入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天,翻过梅花岭,坐落南郊的武侯祠已遥遥在目。冷不防路边扑出一妇人来。此人约莫三十余岁,头顶状纸,呼唤冤枉。张咏立命住轿,吩咐左右将状词递上,只见一文素纸上面写着:民妇之夫申如春是梅岭镇泰山堂药店店主,今春三月初一被刁妇白兰珍诬告谋夫夺妇,现已问成死罪,此案确实是冤枉,恳告青天明察,为民妇公断申雪。

  • 安史之乱后,仅剩“半条命”的大唐,为何能一口仙气吊144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安史之乱前,大唐盛世,繁华无比,前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中有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后有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之乱后,大唐一片灰暗,一落千丈,一毛钱的存在感都没有。仅剩下半条命,凭一口仙气在吊着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唐的历史,止步于安史之乱,之后发生过什么事儿,99.99%的人都说不上来,

  • 清朝奇案:书生因色被扣尼姑庵,小尼姑助他逃生却丢了自己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这闽南地方,有一位叫李生的少年,他生得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有人说他就像壁画上的人物一般俊逸大方。每当这李生出门,总有不少年轻女子羡慕他的英俊,多欲近之,也自然不少投门问路试图结交者。不想,李生已有此幸运事,可近日却似乎有了多大苦恼一般,一点精神都没有,竟顾影自怜起来。难道有什么事还让他不满足吗?

  • 唐朝时期,酒文化的传播群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在佛教当中,流传有汉明帝曾派人西行而求佛法,后使得佛教初传之我国一说,据载汉明帝还修建了白马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教在我国日益兴盛起来,僧人分布广泛。至唐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对外交流频繁,亦促进了佛教的进一步发展,佛教作为一种文化,成为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