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内部持续不稳导致其只能偏安一隅无法成功被罚

东晋内部持续不稳导致其只能偏安一隅无法成功被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6 更新时间:2024/1/19 22:42:32

东晋建国是本不具备继承权的司马睿与世家大族相妥协的产物

司马睿本身名分的欠缺以及他创设建康朝廷时世家大族的鼎立支持,使得东晋诸帝在一开始就不是有着煌煌军威的强力皇权。东晋在一开始便是一个必须依靠世家大族军政经文影响力方能维持其统治的政权。弱势的皇帝始终希望重振皇权、强势的门阀始终希望更加强势、弱势的世家始终希望维持均势、流民武装与土著豪族始终得不到应有的政治地位,整个东晋域内的各方势力全部处于“欲求不满”的状态,比起“恢复北方”,在荆扬之间、朝堂之上争权夺利明显更符合东晋内部各方的基本利益。

世家大族不乐意看到集权政治的重生

另外,想要“恢复北方”就必须调集足够充足的资源,想要拥有足够的资源,就必须集中充分的权力,但大多数门阀世家是不乐意这样干的,他们更乐意维持眼前的均势,无论是司马氏皇室出面集权(元帝、孝武帝、会稽王)还是强势门阀出头集权(王敦、桓温桓玄),都难免遭到大多数门阀世家的联手反对。王导谢安,之所以被并举为东晋名相,其实正是因为他俩的执政方针就是更符合大多数门阀世家利益的美美与共。

任何一次东晋北伐都得不到全力支持

祖逖

在各方势力都更乐意在荆扬之间争权夺利的不稳定状态下,“北伐”、“恢复”、“一统”等语词,根本无法有效转化为东晋政权上上下下的一致追求,只能沦为一个个不切实际的空洞口号。靠着流民武装与河南坞堡势力北伐的祖逖,靠着荆州军力北伐的桓温,靠着东晋朝廷支持北伐的殷浩,他们所掌握的武装力量,在为国北伐的同时却也面临后方不希望他们坐大的势力牵制,瞻前顾后,怎能取得更持久而有效的成果?何况较为成功的领军人物桓温与刘裕的数次北伐,基本上就不是为了统一,至少首要目标就不是统一,而是通过功勋积累来增加用于篡代的威望,行曹魏篡汉之事。

北方十六国频频产生军事强权阻碍北伐顺利开展

除了东晋内部的因素,北方间歇性诞生后赵、前秦、北魏等三大黄河流域强权,且割据一方的前赵、前燕、后秦均是军事实力不弱的政权,他们的存在也使得东晋很难获得可以大踏步北伐的窗口期,再加上东晋自身的持续内耗,即便有窗口期也很难充分把握。

东晋百年,无时无刻不处于最高权力的内部角逐状态,强势门阀、司马皇室、南渡望族在权力上层相互拉扯,土著豪族、流民武装在权力边缘挣扎,上上下下凝合不到一块儿,并且在朝堂之上、荆扬之间进行着持续角逐,哪里还能腾出手来克复中原?

综上,内部持续不稳的状态,使得东晋政权始终停留在表面上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实际上却始终保持一种内耗严重的状态,不是分裂,却神似分裂。内部不统一,外部有强敌,自然实现不了统一大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篡改和伪造康熙遗诏登基?学者:用不着也没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去世后,遗诏中指明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但民间一直流传有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即使在这种说法被学者们证明为无稽之谈后,很快又有人提出雍正“伪造遗诏”的说法,信众颇广。人们为什么始终对雍正的继位资格持怀疑态度呢?这一切还要从康熙年间著名的“九子夺嫡”说起。康熙在位61年,一共生了50多个

  • 左宗棠最后的端午节:他真的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心血已丧,爱将被害,左宗棠觉得累了20年前,左宗棠在闽浙大地率“楚军”所开始的海防事业、创立海军的事业、打造中国军事工业基础的事业,通通失败了。左宗棠觉得自己已经再无20年,重新搭建起基础。再回想,胡雪岩被破产,王德榜被陷害,刘璈在夷洲也是险象环生,左宗棠希望自己多活几年,为自己的爱将们、曾帮助过自

  • 东晋为士族把持,淝水之战是东晋士族与前秦的对抗,故只有八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一些出生于四世三公家族的豪门子弟,比如袁绍、袁术;一些宗室出身的刘姓子弟,比如刘焉、刘表;一些在地方州郡颇具影响力的士族子弟,比如公孙瓒、马超等人,纷纷割据自立。这么人要么自己就是豪门大族,要么依靠割据地的豪门大族,把割据地变成了独立小王国。虽然后来魏武帝曹操极尽所能地打压豪门大

  • 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省洛阳市 应天门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 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功能类似北京午门。应天门是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其建制对北

  • 雍正王朝:康熙想让老四做真正孤臣,为何成为不封赏老十三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电视剧距今已有20年之久,可谓是经久不衰,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之作。而他之所以经久不衰的背后,不只是一环扣一环的精彩剧情,使人是拍案叫绝,背后更是耐人寻味的透露出诸多人情世故和职场道理,可以说是寓意深长,使人每次观看都有着不同的感悟。那么今天宋安之来给大家分析一个有意思的剧情,那便是老十三随

  • 隋唐中,有两位猛将曾力杀四门,一个出一个进,谁的难度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怀揣幼子力杀四门的伍云召;伍云召原本是大隋南阳关总兵,其武力值在隋唐十三杰中排名第五。在隋文帝杨坚驾崩之后,身为兴隋九老之首的忠孝王伍建章身穿孝衣,手拿哭丧棒在朝堂之上揭露隋炀帝杨广的六款大罪,而他的这一行为,自然是让新登基的杨广在满朝文武面前下不来台,于是杨广便下令将伍建章敲牙割舌,并且将其满门抄

  • 咸丰帝:抽鸦片饮酒纵欲,为养身体常饮鹿血?四大爱好葬送清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号为咸丰,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是清王朝的第九位皇帝,道光帝的第四子, 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继位前期咸丰帝在潜龙时期,能力资质并不出众,由于先天体质原因,样貌和身体并没有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恭亲王奕訢的好,但咸丰帝异常聪明,懂得避

  • 雍正王朝:老四为什么不顾邬先生感受,非要娶年秋月为侧福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电视剧历经二十年而经久不衰,他的优秀之处在于将现实刻画的可谓是淋漓尽致,不像其他电视剧一般,主角是拥有主角光环,一路上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给人一种打怪升级的感觉。雍正王朝的重点在于突出古代的宫廷政治和人情世故,给人一种有血有肉的真实感觉,诸如说主角雍正一路上也并非是顺风顺水的,像面对江夏镇下

  • 《长恨歌》字里行间对杨贵妃的遗憾与盛唐衰败的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长恨歌》是白居易最成功的作品,本着一吟悲一事的思想,全诗讲述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因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谱写了一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旷世君主与一位家喻户晓的、倾同倾

  • 部编七上|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