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局2座小城,结局一个齐国,田单火牛阵复国,牛逼啊

开局2座小城,结局一个齐国,田单火牛阵复国,牛逼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4/2/10 16:37:45

燕昭王想报之前齐攻燕之仇,于是利用齐灭宋这个节点积极活动,终于和各国结成攻齐联盟。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齐。齐军主力被消灭,乐毅攻克临淄后,兵出五路,仅在6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70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城未被攻克。

[var1]

公元前283年,齐臣立齐愍王之子法章为齐襄王,守莒抗燕,并号召民众起来抵抗。

乐毅又重新调整部署,集中右军和前军攻莒,左军和后军攻即墨。

即墨军民在守将战死之后,共推齐宗室田单为将,坚守抗燕,形成当时两个抗燕的坚强堡垒。

同时即墨和莒为齐国较大的都邑,地处富庶的胶东,靠山近海,土地肥沃,财物丰富,有坚固的城池和一定的人力用于防守。

燕军围攻莒和即墨,相持3年之久,两城依然未被攻下。

[var1]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继位,燕惠王早在做太子时便对乐毅不满,且对三年攻齐不下又有怀疑,这让田单抓住机会,使用反间计,乘机派人入燕进行间谍活动,宣扬说,乐毅借攻齐为名,想控制军队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即墨。如果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

燕惠王果然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为统帅。乐毅被撤换,逃亡赵国。不仅使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且使燕军将士愤慨不平、军心涣散。

骑劫到任后,即一改乐毅的做法,改用强攻。由于齐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仍未能奏效。

紧接着就是通过“有神人相助”,来振奋民心。

同时田单派出间谍,到燕军阵营散布说:齐国人最怕鼻子被割,以及祖先的坟墓被挖,以这两种惩罚来威胁,即墨城中的军民一定会毫无斗志,开城投降。

燕军听了这个消息,马上下令把投降的齐人,鼻子全部割掉,推到最前线;并把城外齐人的祖坟一一挖开,尸体骨骸,暴露在四处。燕军的暴行不但不能产生震慑的作用。

反而激起即墨军民敌忾同仇的心理,个个咬牙切齿,都想出去和燕军拼个你死我活,杀敌的意志沸腾到了极点。

一方面故意将穿盔甲的勇士埋伏在城中,只派老弱妇孺上城防守,以松懈燕军的戒心,

另方面收集即墨城中的金银珠宝,派人送给燕军,表示即将献城投降。

燕军以为胜利在望,高兴万分,于是举行庆功宴,狂欢痛饮,一连数日,军心逐渐松懈下来。

田单觉得反攻时机已经成熟,便收集了千余头牛,用火牛阵大败燕军后,立即大举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收复沦陷的70余城。田军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var1]

总结一下田单复国的手段

1、坚守即墨和营2座城池,以待时机。

2、在燕昭王去世后,立马抓住继位之君与乐毅不合的机会,果断使用反间计,离间燕惠王和乐毅,使其撤乐毅换骑劫为将。

3、采取手段振奋民心,同时用手段让燕君挖坟掘墓,割齐军鼻子,引起即墨军民敌忾同仇。

4、示敌以弱,重金贿赂

5、采用火牛阵破敌

可谓是计谋百出,环环相扣。不愧是牛人啊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文今译 《战国策-赵三》赵使仇郝之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赵使仇郝之秦,请相魏冉。宋突谓仇郝曰:“秦不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阴辞楼子曰:‘请无急秦王。’秦王见赵之相魏冉之不急也,且不听公言也,是事而不成,魏冉固德公矣。”译文:赵国派遣仇郝到秦国去,请求秦王任命魏冉为相国。宋突对仇郝说:“要是秦王不听从您的意见,楼缓一定会怨恨您。您不如暗地

  • 完璧归赵难道就真的是靠蔺相如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削其右膝盖骨(膑骨)。[var1]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

  • 我不是最后一个知道孔子身高快2米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你的印象里,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性格温和,是个慈眉善目的小老头,毕竟他能说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迁怒,不贰过”等话,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意为温文尔雅、谦虚和善,总不能是个拽得要死的彪形大汉吧?但事实证明,孔子真的是个面容凶悍的猛男,还是身高1米8的那种。[va

  • 为什么甲骨文里没有黄帝,商亡国后大量出现,潜伏着怎样的机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一二三年级甲骨文大全,甲骨文可怕的图片,甲骨文带释文100幅

    还是豁出去说几句实话吧!事实上,殷商和周(即华夏),是一个文明系统之下的两个文化系统。这个文明,就是中华古文明,他底下其实分为好几个支线和一条主线。这主线便是周(华夏),而殷商,是一条支线(东夷)。殷商(夷)文化,曾经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这几个省,都占据主导作用。他们信仰的主要圣物,

  • 收录甲骨数量最多!清华大学发布《甲骨文摹本大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系》是 第一部以摹本形式按照新的理论和方法综合整理研究甲骨文资料的集大成之作,把原本“庞杂无序”的已刊布的7万多片有字甲骨整理成井井有条的科学资料。全书共43册,由“图版”“释文”和“索引”三部分组成,正八开刊印。据悉,2012年至2022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黄天树教授率领其甲

  • 芈姝命运悲惨,一生被利用,但是你看看秦王怎么对待先王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芈姝和秦王在楚国,芈姝秦王相亲完整版,秦王求娶芈姝

    秦王赢驷在当时战国的六国之中,可谓是十分英明的君主,在他当政的时候,将秦国发展得十分有实力,而且为之后芈月能够带领秦国的铁骑踏平六国,横扫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在秦国赢驷的培养之下,当时秦国的前朝政治也是一派清明,给芈月留下了很多可用的官员。没有秦王赢驷的帮助,芈月之后不可能那么顺利的能够

  • 商鞅本是被人诬陷谋反,却没想到起兵自卫后,成了真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商鞅制定的政策中,国君的命令是至高无上的,他的话就是法律。商鞅之前的种种努力就是维持国君的最高权威,不得不说他做的很不错,不错到成功把自己给作死。按照法律,哪怕是冤枉,商鞅也只能服从,不能反对,纵然你上书鸣冤、用合法手段提出抗议,也是不可能奏效的,毕竟这是国君要你死。[var1]商鞅本

  • 姜子牙直钩钓鱼甩到一女人篮子里,随口说的俩字成某地名的话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姜子牙直钩钓鱼的典故,姜子牙简介,姜子牙钓鱼完整视频

    唐朝年间,自命“四明狂客”的著名诗人贺知章官至高龄时,意欲修炼成道,向唐明皇告老还乡,后来又隐居于鲍家勤村居东北侧的一个山吞里。该山名为响(小)岩山,山脚下有一个高尚宅的地方(当地人称江浪泽),这里原有一个渡口,靠山面水,清静幽雅。贺知章隐居后,为了静心养身,把高尚宅作为垂钓之处,每天稳坐钓台,静等

  • 博物馆巡礼|安阳殷墟博物馆:见证中国商代历史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号"外的话博物馆,是岁月的沉淀,历史的珍藏。是时间长河里闪亮的珍珠。大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不仅是运河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财富,而且它们还留着共同的自然与人文的印迹:运河。大运河城市博物馆里,每一件藏品,每一册资料,每一幅图画,都无言叙述曾经的辉煌、不凡的过往。它如同滴水,折射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太阳。走近

  • 吴国25位君主,4位是部落首领、15位是国君,只有6位才能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国25代君王世系图,吴国第二代国君,吴国的第一代君主是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快速地去了解吴国和吴文化的历史呢?我觉得最快的方法就是先来了解一下吴国的历代国君(国王)历史,吴国的文化,说到底是由这些国君(王)们为主进行传承的,所谓知人论事,就是这个道理。[var1]泰伯,吴文化的始祖吴国总共有多少代多少位国君(王)?如果从吴太伯(泰伯)算起,一直到吴末王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