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上厕所时,宫女要嘴含温水在一旁等候,其中缘由让人难以接受

慈禧上厕所时,宫女要嘴含温水在一旁等候,其中缘由让人难以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4/2/28 12:53:03

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自从慈禧掌握了清王朝的统治以来,她几乎把清朝国库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钱袋子,把六部当成了自己的仆人驱使,让这一切都为她的欲望服务。

除了在吃穿用度上的铺张浪费以外,慈禧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一点就是上厕所了,每次出恭,慈禧都要让一名宫女嘴含温水在一旁等候,其目的实在是让人难以言状。

慈禧的奢靡生活

慈禧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享尽了清朝皇帝们都没有享过的福,作为叶赫拉娜氏的一员,慈禧选秀入宫,一开始只是一个贵人。在为咸丰皇帝生下皇子之后,短短四年时间就被封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放眼整个大清朝都难得一见。

母凭子贵的慈禧,得到了咸丰皇帝的独宠,在22岁的年纪,又被加封为了贵妃,宠冠后宫。可是慈禧的福气还未真正到来,没多久咸丰皇帝日薄西山,国家大事在这一时期都由慈禧太后代劳。

所以慈禧名义上是贵妃,可已经是内阁的实际掌权者了。咸丰皇帝驾崩之后,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直接夺取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并将自己的儿子载淳扶上了皇帝位,是为同治皇帝。

从这个时候开始,慈禧就已经是满清的最高统治者,面对当时中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慈禧并没有用自己的智慧将这个国家扳回正轨,而是利用整个王朝的资源为自己的私欲服务。

慈禧的生活奢靡到一种怎样的程度呢?她每天要吃三顿饭,早餐一共是36道菜,其中面点和糕点就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12道菜为汤品,另外12道菜为炖菜。

12道汤品都是用高汤熬制,慈禧太后的早餐,一般要提前一天进行炖煮,这样才能熬出浓厚的高汤。慈禧太后的口味非常刁钻,要是熬制时间少于12小时的高汤,她一口就能尝得出来。

午餐的标准是一百多道菜,几乎是以满人的传统膳食为主。但受制于胃口有限,慈禧最多也就碰七八道菜,剩下的100多道菜直接倒掉,晚餐也按照这个标准执行,慈禧太后短短的一天就会浪费两百多道菜。

大部分菜慈禧一筷子都没有动,御膳房也不能随意处置,而是必须倒掉。想来晚清时期,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在遭遇饥荒,慈禧太后竟然堂而皇之地浪费粮食,实在是骄奢淫逸第一人。

私生活方面,慈禧更加放纵自己,她当时宠幸太监李莲英,据传闻,李莲英此人在净身的时候没有割干净,这也是他能够得到慈禧重用的真正原因。

在慈禧的寝宫——储秀宫内有一条秘密通道,这条秘道从慈溪的床沿后边一直通到跟储秀宫一墙之隔的侧房。这侧房之中,居住的人就是李莲英,每到午夜时分,患有头疼病的慈禧要是不舒服了,她会拉响挂在自己的床头上的铃铛。

李莲英那边听到铃铛响,就会从密道过来给慈禧进行按摩服务。据统计,围绕在储秀宫周围伺候慈禧的宫女太监加起来有600余人,慈禧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史上很多皇帝都达不到的巅峰。

难以齿的癖好

除了在衣食住行上的极端奢侈之外,慈禧在一些生活细节上的讲究,也让人难以接受。北京的冬天特别干燥,慈禧打小就非常的不适应,这也是她为什么经常到承德或江南等地游玩的原因。

温润的气候是慈禧非常喜欢的,但是在平时她又不得不住在紫禁城里面。平日里还好,慈禧经常命人准备热水放在寝宫之中增加湿度,这样可以舒缓鼻腔中的干燥之感。

可是在如厕的时候,别人可就帮不上忙了,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慈禧饱受便秘的困扰,再加上自己身体肥胖,如厕完毕之后的清理工作对于慈禧来说很难进行。

这时候李莲英为慈禧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当慈禧上厕所的时候,选一名宫女,而且必须是16岁左右的宫女,先后两名太监对她的口腔进行清理,一定要做到吐气如兰,再让她在口中含上一口温水。

等慈禧如厕完毕后,将这口热水吐在草纸上,待草纸被泡软之后,慈禧再用这张纸进行擦拭。这其中的缘由是慈禧的便秘导致的严重痔疮。

清朝时期由于造纸技术不先进,其中的纤维很大,擦拭到娇嫩的皮肤会让皮肤破损。只有被温水泡软以后才方便使用,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相当于是湿巾纸了,可是用宫女的口水来擦拭,不知道慈禧有没有洁癖。

不过,根据清朝的野史记载,关于慈禧让宫女伺候自己如厕的传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慈禧的痔疮极其严重,已经到了每一次出大恭都会出血的程度,如果再用草纸擦拭会加重流血的程度。

因此慈禧会让三名宫女在自己如厕完毕之后用舌头清理干净,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的话,那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

慈禧的一生

纵观清朝的皇帝,无论是第一位顺治,还是最后一位宣统,这12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承担了国家的重任。最可怜的可能就是溥仪了,上台没多久,清王朝就覆灭了,自己背着皇帝之名,却没有皇帝的权利。

慈禧太后完全不同,作为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她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个人享乐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完完全全把老百姓当奴役的对象。

慈禧太后一年一个人的生活费就可以抵上北洋水师一年的军费,想来帝国主义对中华大地的入侵如此顺利,都是因为晚清有这么一位掌权者啊,慈禧虽然在后期兴办女学,提升了女性地位,可是她依然是过大于功。

慈禧去世之后葬在东陵,她还将自己生前的所有财富带到了坟墓之中,有王羲之的书法,也有唐伯虎的绘画,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可最后却被孙殿英盗走,精心打造的墓葬也付之一炬,不知道这是不是因果轮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记探微|日课围棋:曾国藩生涯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何维朴题“曾文正公手书日记”曾国藩的围棋事业,大致可分三阶段:一是早年的“围棋焦虑”时期,时在道光中期至咸丰九年(1859)。此期,围棋对曾国藩而言是一种娱乐,与修身等活动产生激烈冲突;二是军中围棋时期,为咸丰九年(1859)至同治三年(1864)。这一阶段,围棋成为曾国藩戎马倥偬之际消遣及安顿紧张

  •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用爱国人士的捐款购买的小岛,现在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的曙光 虽然大清朝的皇帝是光绪,可是这位皇帝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国家,权力全部都在慈禧太后手里。可是这位慈禧太后,不仅比不上武则天那样的能力,就是大清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那样的能力,这使得大清在她手里更加的没落。而光绪帝从6岁登基,到长大成人,一直无法亲政,但他的心里却一直想把大清朝恢复荣光。可

  • 洪秀全是如何享受的?看他奢华的生活,就知道他为何不愿出天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的并不是他的本名,本名叫做洪仁坤,可是这样的名字他觉得显然不符合未来发展的身份。于是就在“禾(吾)乃人王”中,把这四字组成了秀全,也就变成了自己广纳信徒的新名字。随着自己的信徒越来越多,财富也越来越多,也就量变引起质变,开始了和清廷对抗的道路。而他在这个过程中,生活方面的作为,完全就是一个土豪

  • 民国教育部长有多牛,看看这些手札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王世杰,字雪艇,湖北崇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曾任国民政府法制局局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宣传部长等职。被称为“蔡孑民先生以来学人从政之第一人”。王世杰任教育部长时,因不满当局的外交政策等原因,多次请辞。蒋介石、汪兆铭等政要写给王世杰的挽留信真实地记录

  • 清朝赔给列强的4亿5千万两白银,折合多少人民币?看完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近代以来饱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面对这些外来的侵略者,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奋起反抗,而是选择一再的忍让,不仅如此,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我国就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还因此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经常会列明的就是割地和赔款。说来也是耻辱,明明战败方是清军,到头来居然还要给人

  • 乾隆时期,最宠信的权臣不是和珅而是他,朝中上下无人敢得罪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就算如此,乾隆皇帝还是对他宠爱不断,终乾隆一朝,他都过得风光无限。不过在各大影视剧中,和珅的宠臣生涯中也遇到过不少的劲敌,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他和和珅平分秋色,都是乾隆皇帝倚重的重臣,再比如《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他几乎要比和珅还受乾隆皇帝的信任。然而以上的种种都不过是后世加工的戏说罢

  • 吴三桂起兵时总兵力大概二十万,其战略失当导致最终兵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清朝能掌握的,按期发放军饷的吴藩兵额,总数有32200人。如果按照清朝兵制,五丁出一甲,以吴藩众多的丁口来计,吴藩能够动员的兵员有53000人。吴三桂真的只有凭借这股力量就能在云南起兵抗清吗?后来的吴三桂起义才几个月,就横扫云贵川湘四省,这绝对不是只有5万军队就能做到的。所以,吴三桂的兵力绝对

  • 准噶尔和清朝战略目标发生冲突导致战事,同时准噶尔还有其他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来说说准噶尔汗国为何要和清廷死磕?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准噶尔汗国的战略目标和清朝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那么它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短期目标:在西域崛起,吞并漠北喀尔喀三部和漠南蒙古诸部,使蒙古成为统一的政治实体,与清朝构成竞争。而长期目标则很简单,时机成熟后,则要恢复大元帝国的荣耀。而当时漠北蒙古向清

  • 明朝是个怎样的朝代?康熙说:治隆唐宋,张宏杰却给出更精准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说:“治隆唐宋”,意思是说,明王朝的治理要比唐宋还要好,比唐朝、宋朝还要兴隆。而《明史·成祖本纪》也说: “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万方,遣使四出招徕。由是西域大小诸国莫不稽颡称臣,献琛恐后。又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自是,殊方异域、鸟言侏离之使,

  • 最具趣味和罕见的清代钱币-康熙通宝“宁手福”珍品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背景: 康熙通宝为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康熙通宝钱,面文“康熙通宝”以真书直读。康熙通宝有小平及当十大钱。钱文真书体直读。除宝源、宝泉二局以满文纪局外,各省均以满汉字纪局名,穿左铸满文,穿右铸汉文。各省铸钱均为小平,折十大钱为宝源局所铸,面文离郭隔轮,背满文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