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准噶尔和清朝战略目标发生冲突导致战事,同时准噶尔还有其他对手

准噶尔和清朝战略目标发生冲突导致战事,同时准噶尔还有其他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2/28 12:52:39

首先来说说准噶尔汗国为清廷死磕?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准噶尔汗国的战略目标和清朝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那么它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短期目标:在西域崛起,吞并漠北喀尔喀三部和漠南蒙古诸部,使蒙古成为统一的政治实体,与清朝构成竞争。而长期目标则很简单,时机成熟后,则要恢复大元帝国的荣耀。而当时漠北蒙古清朝臣服了,漠南蒙古更是在清朝治下,长城以内是清朝的政治、经济核心,准噶尔汗国这战略摆明了和清朝过不去啊!这么一看,死磕在所难免。

事实上准噶尔汗国接连的三位雄主,噶尔丹、策妄拉布坦、噶尔丹策零都在认真执行这目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噶尔丹,在西部做强做大之后,就率军东进,迅速打垮了漠北喀尔喀蒙古,直插漠南蒙古。在这一时期准噶尔军的军事装备和战斗力、纪律性可是远远超出漠北和漠南两部的,在乌尔会河之战中,火器匮乏的漠北和漠南两部很显然被准噶尔部的火枪兵压制溃退,可以说如果排除清廷这个因素,谁会否认噶尔丹不会在那时候统一蒙古草原。

和通泊之战示意图

而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也是有机会就想东出,尤其是噶尔丹策零在雍正九年(1731年)和通泊之战中,大败清军就顺势东出,幸好在额尔德尼昭会战后被打了回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准噶尔汗国这三位雄杰实在比较倒霉,清朝那边也出了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三位强人把准噶尔汗国牢牢锁死在漠西,让他们连短期目标都没有完成,最后被清廷反杀,真是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至于西线,准噶尔汗国和同样作为游牧部落的哈萨克族长时间争斗不休,早在巴图尔珲台吉时代,准噶尔部就开始为了争夺草场和中亚的商业城市对哈萨克动手了,只是当时的战争规模比较有限罢了。《草原帝国》说:“巴图尔洪台吉对游牧地在西起突厥斯坦城,东至伊犁河之间的大帐吉尔吉斯—哈萨克人发动了几次胜利的远征。”

而据《秦边纪略》记载,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噶尔丹统一四卫拉特,吞并南疆后,第一个打的就是哈萨克部落,“东方既臣服,乃西击回回”,据《咱雅班第达传》记载,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噶尔丹对哈萨克用兵,其此次出击哈萨克,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被哈萨克控制的中亚商业重镇赛里木,但这一次出击很不顺利,此时的哈萨克正由头克汗统领三玉兹,头克汗让哈萨克人诈降使噶尔丹入城,待夜晚哈萨克援军至,里应外合,击败了准噶尔汗国的军队,噶尔丹几乎孤身一人,狼狈逃窜。

绰罗斯·噶尔丹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噶尔丹再次对哈萨克用兵,并获得初步胜利,俘获两位“苏勒坦”(从策妄阿拉布坦给清廷的书信来看显然是头克汗的两个儿子)并获得初步胜利。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夏天,准噶尔的部队攻破赛里木城,并将七河流域和锡尔河中上游地区纳入统治。

后来,噶尔丹对清作战失利,被自己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和清廷联合绞杀,死于漠北。哈萨克头克汗趁准噶尔汗国内乱重新夺取了赛里木、塔什干等地的控制权,继续与准噶尔汗国死磕,在这个时期由于准噶尔汗国实力下降,策妄阿拉布坦急须“固本养元”,倒是很希望与哈萨克拥有短暂的和平,甚至想把被噶尔丹俘获的头克汗的两个儿子送回去,奈何梁子至今结下,双方的矛盾根本化不开,只能打下去。

哈萨克人在头克汗的率领下团结一致,和准噶尔的对抗有声有色,还获得了几次胜利,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但是在头克汗死后,哈萨克部族陷入分裂。策妄阿拉布坦抓住机会,又重新夺下了赛里木、塔什干等城,并在雍正元年(1723年)几乎征服了大玉兹和中玉兹。《准噶尔汗国史》说:“1723年,策妄阿喇布坦聚集大量兵力重重打击了大玉兹和中玉兹各领地,征服了其中的大部分,使之变成了自己的进贡者。”

在噶尔丹策零时期,并未放弃对哈萨克部落的打击,尤其是在额尔德尼昭会战后,噶尔丹策零认识到在清廷的干预下,拿下漠北草原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在东部与清廷开始讲和划界,而在西面全力暴击哈萨克,这一时期分裂的哈萨克是很悲惨的,不少哈萨克部族被迫放弃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直到准噶尔汗国被清廷消灭,哈萨克人才摆脱这段悲惨的命运。

所以,准噶尔部很明显的不断向西部扩,并与哈萨克爆发了剧烈的冲突,历经了四代人才把哈萨克人压下去,然而根本就无法彻底征服哈萨克部落。至于哈萨克的更西面就要俄国人正在以修建棱堡的方式推进,这个对手显然比清政府更难缠,准噶尔如果继续西进,恐怕下场也不会太好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是个怎样的朝代?康熙说:治隆唐宋,张宏杰却给出更精准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说:“治隆唐宋”,意思是说,明王朝的治理要比唐宋还要好,比唐朝、宋朝还要兴隆。而《明史·成祖本纪》也说: “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万方,遣使四出招徕。由是西域大小诸国莫不稽颡称臣,献琛恐后。又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自是,殊方异域、鸟言侏离之使,

  • 最具趣味和罕见的清代钱币-康熙通宝“宁手福”珍品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背景: 康熙通宝为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康熙通宝钱,面文“康熙通宝”以真书直读。康熙通宝有小平及当十大钱。钱文真书体直读。除宝源、宝泉二局以满文纪局外,各省均以满汉字纪局名,穿左铸满文,穿右铸汉文。各省铸钱均为小平,折十大钱为宝源局所铸,面文离郭隔轮,背满文宝源

  • 咸丰元宝当百多少钱一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钱币的发展更是随着我国古人的发展而发展,从最为原始贝壳货币发展到金银货币,再到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以及现如今人们所能够看到的精美的纸币,都是我国文化进步的成果,一枚又一枚钱币的出现不仅见证了我国文明的发展,更是从侧面印证我国历史存在的真实性。现如今,一枚又

  • 他仰慕颜真卿为人,精于颜体,敢于弹劾贪官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钱沣(1740—1795)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四十六年被授监察御史,智斗权贪,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清史评为“素以直声震天下”,善书画尤喜画瘦马,钢勾铁划,人称“瘦马御史”。钱沣书法以唐人碑贴为师,兼及米襄阳。诸书法中,尤精颜体。结构严谨,笔力遒劲,别具一格,为世人所珍视。当时朝廷内外贪腐成风

  • 明朝灭亡前吴三桂已通过祖大寿试探清朝对其态度,降清几乎为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时,吴三桂就派人给已投降清廷的舅父祖大寿写信,间接试探皇太极对自己的态度。皇太极亲笔回信:“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从吴三桂写信这事,以及皇太极对他的赤裸裸的招降之词来看,吴三桂至少在明朝灭亡的前一年就已经跟清廷那

  • 明朝内阁权势较重,清朝内阁权力屡有变化,最终成为闲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内阁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立华盖、武英、文华三殿及文渊、东阁二阁,殿阁均设大学士,加之仁宗时所立谨身殿大学士,共有四殿二阁,构成明代殿阁的基本规模。明成祖即位之初,“遂开内阁于东角门内”,令阁臣入直文渊阁(又称“入文渊阁办事”,更有称“学文渊阁事”者),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

  • 咸丰重宝五十图片价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起清朝的钱币,很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咸丰重宝。最近小编也看见很多论坛上大家对于咸丰重宝的讨论,今天小编也就趁着这个机会来给各位小伙伴们讲一讲这枚钱币,同时也让一些刚入门的小伙伴们心里有个底。咸丰重宝的市场价格大概在多少钱呢?我们又应该收藏怎样的收藏呢?今天小编就主要和大家讲一讲,如果有感兴趣的小

  • 同为千古一帝,康熙作为征服者,为何在朱元璋的明孝陵前三跪九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北京城确实是李自成打下来的,崇祯帝也是李自成的农民军逼死的。那么最终一路南下,逼死南明永历帝的,不还是清朝吗?明孝陵的特殊意义清朝作为承接明朝的继任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古人有句预言:“胡虏无百年之运。”康熙为了打破这个魔咒,煞费苦心。明朝灭亡之后,明朝遗民为了寄托对故国的哀思,常有拜谒明孝陵

  • 《如懿传》原著:远嫁蒙古的大清公主,有人悲伤,有人欢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至少对太后来讲是摧心肝之事。当年皇帝初初登基,为边疆稳定,高斌提出将端淑公主嫁去蒙古准葛尔,太后万般不舍也只得舍了,心里头却恨上了高斌——你让哀家母女分离,你的女儿,也就别想有母子缘分了。就此一张“高冷药方”,绝了高晞月一生子嗣。后来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向大清求娶嫡公主,这位欲迎娶嫡公主的辅国公色

  • 存世量仅10余枚的河南省造光绪元宝,你见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省造光绪元宝中心阴太极十文黄铜试铸样币,属美国制作试样性质。据可靠资料显示,目前存世约十余枚。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河南巡抚陈夔龙奏准在省城南门外机器局内建造铜元厂,名曰开封局,遂向美国新泽西州的汉立克纳浦机械厂订购造币机器,同年十月二十日开机试制。据美国收藏家包克(Howard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