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较真”的盗墓贼,在墓上建房子,花20年搬空范增墓,结局如何

“最较真”的盗墓贼,在墓上建房子,花20年搬空范增墓,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08 更新时间:2024/1/17 7:38:40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 走偏门可能让你实现一夜暴富,也会让你一夜入狱!”,最近三四年,盗墓题材类影视剧可谓是火的一塌糊涂。

胡八一、吴邪这些“盗墓大咖”更是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盗墓祖师爷”。虽然这些人物都是小说虚构人物,但是他们精彩的盗墓故事却让人们对“盗墓知识点”,甚至是一些中国八卦易经等古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真实历史中,盗墓的确是存在的,比如说近代第一盗墓大案慈禧太后清东陵被盗案,就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轰动。

在元朝,更有一起堪称史上最较真最执着的盗墓案,为了挖掘出墓中的宝贝,这个“很有意志力很有小聪明”的盗墓贼,居然在墓地上盖了一座房子以掩人耳目,更是一挖就是20年,那么此人最后的结局成了富家翁吗?还是只是黄粱一梦呢?

盗墓中的科学

通过《寻龙诀》、《盗墓笔记》等盗墓影视剧的“科普”,对于盗墓的一些专业知识点和注意事项,相信很多人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当然影视剧里有很多是因为剧情需要,所做出的“艺术悬疑渲染”,而有很多的确也是真实的“盗墓技巧”。

比如说“灯灭走人”,实际上也是有科学根据的,说明墓底氧气稀薄。比如说盗墓中的一些有毒物资,也的确是真的。

比如说盗墓中的一些打墓洞技巧也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盗墓中蕴含的八卦易经理论知识也是真的。

如果撇开道德层次来讲,盗墓的确也算一门偏门的科学,他里面蕴含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也是不少的。

只不过,很遗憾的是,历史上那些盗墓贼没有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报效祖国,而是因为一己私欲去破坏国家文物。

有小聪明的盗墓贼

元朝时,徐州一个叫做贾胡的书生,正在他那不透光的小房间里挥舞着铁锨。这项苦差事他已经整整干了二十年,然而就在今天,他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只见他跳进了土坑之中,捧起墓葬中的金银财宝,泪流满面:“挖到了,终于挖到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墓,能让他锲而不舍的苦挖二十年不放弃呢?

在当年,贾胡是妥妥的一名年轻版的范进,考科举屡试不中,毕竟贾胡是徐州人,这地方现在在江苏,到今天都是考试大省。而且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汉人是有名额限制的,如此一来,贾胡面临的“内卷”处境可以说是非常让人绝望的。

而贾胡很明显不是什么聪明绝顶之人,考不上科举,那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了。而且贾胡的家里也谈不上富裕,供不起他长年累月的脱产应试。贾胡自己也不会干活儿, 久而久之,家里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

而就在这时,贾胡惊奇地发现, 自己的一名同窗好友竟然在不知不觉间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掏起钱来甚是大方。问题是贾胡跟这位同学相识已久,也知道 他的家室绝对谈不上有钱。既然如此,那同窗的钱都是哪来的呢?

在被问到之后,这位同学哈哈大笑,表示你有所不知,我自有门路。随后,他鬼鬼祟祟地透露出了自己钱财的来源—— 盗墓。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悠久,功臣名将辈出,而能人多,坟墓自然就多,而且中国向来讲究一个 “事死如事生”。一般下葬时都会有着丰富的陪葬品。因此,不少幻想不劳而获之徒也就打上了盗墓的主意。

正巧, 徐州在中国是相当重要的一座重镇,在古代它是古泗水和古汴水的汇流处,有两条水路的支撑,徐州的经济可谓是富庶繁华,在当年也做了123年的首都。而且徐州此地盛产名人,苏东坡就说过, 九朝帝王徐州籍。其他的一些能臣名将更不必说。所以照这么看来,在徐州这地方盗掘古墓,那确实是很有“前途”的。

贾胡本来也厌烦了穷日子,一听说同窗还有这么一条来钱的路子,当即就高兴不已,希望他能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拉自己一把。而同窗自己也缺人手,所以就同意了拉贾胡入伙。

贾胡入伙后,学起东西来可以说是相当之快,很快, 盗墓相关的知识他就已经粗通了个大概。然而贾胡目前也就是知道点理论,实操什么的还是少。

但就在此时,倒霉的事情发生了。 贾胡的同学在一次盗墓行动中失了手,被埋了进去。而贾胡本来在盗墓团伙里没啥根基,人情关系就他同学, 他同学这一死,贾胡在团伙里没了支撑,所以没多久就被踢出去了。

被踢出去的贾胡并不懊恼。因为他已经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原来,老同学在遇难之前,曾经跟他看上了一座古墓。根据老同学所说, 这古墓上有“王气”,也就是“帝王之气”。

所谓“王气”,一开始是吕雉协助刘邦创业时散布出去的,说是“东南有帝王气”,忽悠年轻人跟刘邦打天下,后来就被用到了风水学中。个人感觉这个东西还是有点不靠谱的。不过,古代的陵墓确实是有一套独特的选址地点,比如 “东高西低”、“坐北朝南”、“依山背水”等等, 如果比较熟悉相关知识的话,断定某地埋藏着陵墓不算困难。

这处陵墓,贾胡和他的同窗没有上报,而是自己留了下来,想独自开发。二人对照古书(毕竟都是书生),最后得出了基本结论, 这处古墓可能是范增的墓。

范增是楚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王牌谋士。项羽戎马一生,百战百胜,成就一番霸业,多亏了他出谋划策。鉴于范增追随项羽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而项羽当时也就二十多岁,所以 项羽敬称范增为“亚父”,可见二人关系多好。

后来鸿门宴上,范增力劝项羽早点杀掉刘邦,以免此人终成后患。但项羽不听。楚汉争霸时期,刘邦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范增请求辞职,被项羽允许,最后病死在半路, 项羽察觉到了之后,懊悔不已,于是将范增厚葬。

项羽这人好大喜功,跟勤俭节约肯定不沾边,所以他给范增的陪葬品,必然是大手笔。因此,贾胡本来和同窗满心欢喜,打算合作。现在同窗死了,啥啥都学了个半桶水的贾胡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单干了。虽说能吃独食还是很爽的,但是没个帮手, 单枪匹马地挖墓,这真的可行吗?

然而贾胡实在是有毅力,竟然真的动起手来。不得不说贾胡的理解能力实在不错,七找八找之下,他有了一条喜忧参半的发现: 盗洞探到了条石。

按照他学习的挖墓经验,地下挖到条石,那基本没跑,一定是挖到古墓了。毕竟, 条石这东西就是建筑用的料石。有它在此,基本可以证明,地下有一处人工建筑,这不是古墓是什么?但问题是, 条石层十分坚固,靠他单枪匹马去挖,那可真的是一项大工程了。最好的办法还是叫人来合作。

但这个选项是贾胡不能接受的,毕竟他这么一搞,那独食不就吃不到了吗?所以他做出了一个相当生猛的决定: 无论挖多久,我也要把条石层挖开,哪怕只有我一个人。

于是, 贾胡就在他探出的这个墓门口盖了一座房子,养起了鸡鸭,做起了零活,平时饿不死自己,没事儿的时候就往下挖条石层。

顺便说一句,这种 盖房子掩人耳目然后盗墓,后世之人也有不少效仿的。比如2009年,同样也是在徐州发生的睢宁双孤堆盗墓案,盗墓贼也是在屋内挖盗洞。

按照贾胡的想法,只要他把眼前的这个条石层挖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到时候他就可以足不出户的捞金银财宝,怎么想都是一件美事。然而,贾胡却横竖都没想到, 他这挖墓挖起来,简直是没完没了了,挖完一层,还有一层。

就这样,贾胡一边在外面伪装自己的老好人形象,一边养鸡养鸭打零工养活自己,一边锲而不舍地挖坟, 竟然整整挖了20年,从年轻小伙挖成了一个中年人,也不知道娶没娶老婆。

这期间,贾胡认识的当年的不少盗墓团伙的成员有的金盆洗手了,有的被官府逮住了,也有的身死墓中了,但贾胡依然在坚持不懈地挖。终于, 他挖穿了整整四层条石层,成功找到了墓穴。

不得不说,项羽对自己的这位亚父还是相当够意思的,给的陪葬品那真是不少,用原文说就是 “贾胡致富须臾间”,瞬间就有了一大笔财宝。此时他的心态估计跟中举了的范进差不多,不过他的情况还要好点,没有当场疯掉。只是他天降横财,以前又从来没这么有钱过,这下, 贾胡就不冷静了。

原来, 贾胡大发横财之后,就一改往日那种扣扣索索,唯唯诺诺的样子,开始一掷千金,豪爽万分。邻居们一看贾胡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如此阔绰了,也开始怀疑他的财产来路不明,于是集体报了官。

不久后,官府的人过来查了一下,一看这个挖了20年的盗洞,纷纷感慨这辈子实在没见过这么有毅力的盗贼。随后, 贾胡就被抓进了监狱。可能是接受不了这么大的落差,贾胡竟然还没等到升堂判案的时候就死在了狱中。

这件事情后来被宋元时期的文人朱思本记载了下来,还写了首诗给他,叫做 《盗发亚父冢》,不得不说,古代盗墓贼千千万,贾胡能以这样的结局留在史册之上,也实在是有点倒霉。

而贾胡所盗发的那座墓穴,据说是建国后发现的 “土山汉墓”,只是 墓主人不是范增,而是东汉某一代彭城王的墓葬。好在墓葬的完整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后来专家们在墓中发掘出了银缕玉衣等多种文物,还有不少陶器、金属器和玉石器,陶器中有大量成组的彩绘陶器,方案、圆盘、耳杯等组合完整清晰,其中抽屉形方盒为国内首次发现。玉石器包括玉衣、玉席、玉枕等殓葬玉器,出土了成套的耳杯、盘、案、勺等祭祀器物,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

贾胡被抓了

然而, 贾胡的“幸福高峰值”还没下来,他就从兴奋的云端一下子跌落到谷底了,他被人举报了。

在这里,不少人就会有一个大写的疑问了,为何贾胡盗墓20年没有被人举动,刚刚打开墓顶不久就被人举动了呢?

要说其中没有“阴谋论”估计都没人相信,很大可能就是贾胡的盗墓行动,在他挖掘过程中已经被发现。

贾胡20年的“血汗”一下子化为乌有,而且还因此喜提几年免费牢饭,估计要是心理素质差的人,自杀的心都有了。

范增墓地的真相

后世考古学家的确在云龙山上找到了这个范增墓,在墓顶的确发现了一个长宽大概在70-80厘米的盗洞,从盗洞下去就是墓室。

结合后世考古发现可以基本判断,元代贾胡20年盗墓这个故事真实性很大。但是在这个故事中,还是有一个重大出入的。那就是这个墓穴并不是范增墓,而是东汉彭越王墓穴。

如果这个墓穴真的是范增墓,或许当年贾胡就不会看到那么多财宝和宝剑了, 因为范增是一个个人操守很清廉的谋士,历史上几乎没有范增“贪污腐化的绯闻”。

更重要的是,范增是在离开项羽后,背部长“毒瘤”而死的,在范增死的时候,项羽已经和范增没有了从属和亲戚关系。

因此哪怕项羽真的派人安排范增的身后事,他也大概率不会给范增陪葬太多东西。而且当时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项羽要养军,更是需要大量的军费。

盗墓终究不是一件正能量的正经“工作”,这种试图一夜暴富的走邪路的行业,终究还是没有好下场的。

元朝的盗墓贼贾胡不可谓不聪明,他为了盗取金银财宝,尽然想到在以墓顶为“地基”做一栋房子,掩护自己的盗墓行动,更为重要的是,他居然能够一坚持就是20年。

然而盗墓始终是见不得光的,最后他还是被官府给拷进了监狱,事实上古往今来盗墓贼几乎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不是莫名其妙死在墓地中,就是因为墓地倒塌等意外事故惨死,或者是被官府抓住判刑。

北宋真有八十万禁军?禁军是做什么的?禁军教头是个什么官?

滕州大韩墓地——从被盗文物与考古发掘来看一个贵族家族的历史

年少不识狄青,看懂狄青泪满裳,为狄青和现实中的狄青们而呼喊

真实的赤壁之战,苦肉计和连环计都不存在?曹操的战船是谁烧的?

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

这有

古往与今来

族谱与祖训

名人与古迹

这里

弘扬传统文化

深耕姓氏人文

凝聚精神动力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天之世》:独特角度写三国,黄巾军不容小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已经完结的精品历史文。《黄天之世》,罗小明,306万字。分类:历史-秦汉三国。简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苦难,腐败,欺凌!”“我等小民饱经苦难,官吏腐败横行,肆意欺凌我等,我等不过是贩夫走卒,农人兵丁,家无立锥,不为大汉天子所知,对于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不过蝼

  • 真正的“刘”,不是刘备,被三国演义框住的马超,不是西凉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马超并不是“五虎大将军”之一。他真正的人生经歷,其实是跟孙曹刘“五分天下”的大军阀之一。第五个是辽东公孙氏。更有趣的是,这个五分天下之时,刘备还是个捡角的。真正的“刘”,是刘璋,主益州。马超,则是关中群雄的首领。这是函谷关到陇山之间的区域。嗯?他不是西凉人吗?其实马超很早就跟父亲来到关中定居

  • 三国演义中,为何很多人叫嚣要活捉关羽,却很少人讲要生擒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乱世,原本就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有太多的名字刻在了史书之上。俗话说得好,不以成败论英雄。那在三国之中,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也就寥寥数人而已。毕竟,乱世多枭雄,搞权谋的还是占大多数。在后人的口碑当中,关羽绝对是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除此之外,一点寒芒先至,随后枪出如龙的赵子龙,呼声也不低。既然是英雄,

  • 任见:汉明帝派遣四路大军决战北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十二章 出类拔萃的西域美人在宴会上,绛宾演奏了一组自己谱的曲子,然后请弟史弹琵琶助兴。弟史轻盈地奏起琵琶,悠扬动人的旋律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连连喝彩。曲子演奏完毕之后,绛宾又邀请弟史跳舞。弟史庄重高雅的风韵和婀娜优美的舞姿令绛宾陶醉,他惊叹世上竟然有如此美妙的女子,对弟史动了爱慕之情。080班超的

  • 刘邦一生只作了两首诗,全都上了语文课本,一首激昂,一首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要知道,在诗歌繁盛的唐朝,全部诗人加起来的作品,也不过才五万首而已。可见乾隆的产量有多惊人!然而乾隆帝的诗能为人所喜闻乐道并且吟咏传颂的,几乎一首都没有。 反倒是文化水平几乎接近文盲的汉高祖刘邦,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却人所周知,力压乾隆的四万多首,流传千古,深刻影响着后人。可以说

  • 赵云大战袁绍猛将文丑不败,为什么公孙瓒不重用赵云?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字子龙,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常胜将军”,是三国时期最受欢迎的名将。在《三国演义》中,被增添了光环的他,则更加神勇,不但能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斩杀五十余员曹魏名将;还曾在汉水之战中,吓得魏将张郃、徐晃不敢上前;除了曹魏之外,东吴的将士也惧怕他的威名,夷陵之战时,陆逊见了他,立马收兵,吴军

  • 秦朝的军事纪律:秦军百战百胜的另类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秦代军事犯罪的类型军事犯罪是损害国家军事利益的犯罪行为,而国家军事利益有着各种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秦代,根据犯罪行为损害对象的不同,将军事犯罪分为以下几类:1.反叛通敌罪军队将领反叛通敌或是漏泄军事机密,必将影响军事行动的胜负,从而损害国家军事利益,危及政权的稳定。这是军事犯罪中最严重的一类,包

  • 史说三国:三八二 最后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吴天册元年(275年),吴国有人挖地时得到了银尺,上面刻着文字,孙皓便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天册。天册二年(276年),有人献上小石头,上面刻着“皇帝”的字样,进献的人说,这石头是在湖边上得到的。孙皓因此又大赦罪人,改年号为天玺。历阳山上有七个洞孔并排罗列,洞孔里面呈黄赤色,当时的习俗把这称之为石印,即

  • 听三国谋略大全集,跟司马懿、诸葛亮、曹操学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熊猫君推荐过央视主讲人秦涛老师的——《曹操多阳谋》《老谋子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计是精确计算的计》。当时收到了超多读者的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神仙谋略真的绝了!智商降维打击!但也有读者表示:有声书啥时候来啊!熊猫君向来有求必应!这就 来了!《三国谋略》人物系列有声大合集,全景式展现乱世真智慧!01播出

  • 寻迹三国之一:三国古迹遍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三国演义》第一回的开头语,是古人对历史大势的概括,也是对魏蜀吴三国史的描述和写照;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三国纷争最后也还是归于中原一统。12月17日晚,河南省文物考古院院长刘海旺做客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带大家一起开启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