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科举舞弊,安禄山将此情况报告皇帝,结果皇帝的做法引发叛乱

唐朝科举舞弊,安禄山将此情况报告皇帝,结果皇帝的做法引发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62 更新时间:2024/2/7 19:25:01

如果只是参选人员互相议论,可能这件事就会被吏部压下去,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巧,这件事被一个叫做苏孝愠的人知道了。苏孝愠曾经做过范阳郡的蓟县县令,他在政治上依附于当地的军事将领安禄山,安禄山对苏孝愠也非信任,把他视为自己人。朝廷上出了这样的事情,苏孝愠自然将此事汇报给了安禄山。

安禄山觉得事关重大,便将这一情况奏报给唐玄宗。唐玄宗不好直接查问此事,便召见这些刚刚被任命的官员,当场对他们进行了一场“加试”。结果,通过“加试”的不到十分之一。最丢脸的要数张奭,他拿着试卷手足无措,竟没有写出一个字,最后只好交了白卷。

合格率不到十分之一,第一名答不出题,这样哭笑不得的结果,让唐玄宗勃然大怒。他将主管选官的两名吏部侍郎贬为太守,又将张倚贬官,并下了一道敕书对他们进行严责。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安禄山要将选官舞弊之事上奏给唐玄宗?

此时的安禄山,只不过是唐朝的平卢节度使,虽然受到唐玄宗的青睐,但权位不稳、势力不大,因此他揭发舞弊的这个举动不可看作是“居心叵测”,也不会是借机打击权势正盛的林甫。显然,安禄山是想以正义的形象出现,借此举表示对唐玄宗的忠诚。

不过,安禄山这次也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唐玄宗处理此事的做法,让他看清了朝廷的虚实。

自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以来,随着唐玄宗期盼已久的“盛世”的出现,科举出身的士子以及各类机构中的临时性工作人员大幅度增加。对此,朝廷本应调整官员结构,要么进行分流,要么扩大官员队伍特别是中级官员队伍,让日益增加的候任人员有升迁的可能,可是朝廷对此一直没有拿出特别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开元中后期李林甫等人把持朝政,常常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官员的任命。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行贿成为开元中后期官员升迁的必备砝码。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肥缺者未必感恩,未获美任者必怀怨恨。每年都是怨恨者多而得意者少,不满情绪不断积聚,到天宝二年的官场舞弊案,就有了一次小规模的爆发。

然而,朝廷上下并没有认识到“盛世”背后潜藏着的种种危机。对于这次的官场舞弊案,唐玄宗在舆论哗然之际只是将几个涉案官员处置了事,并没有将此事彻查到底。唐玄宗做出处理决定后,当初那些愤愤不平的参选者也没有对此表示非议。而朝廷众官员中,也没有谁继续反思产生这一案件的深层原因。这一切都表明,君臣对国事的轻视已经到了得过且过的程度。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安禄山摸清了朝廷的虚实,开始了他的“表演”。此后他常在唐玄宗面前表忠心,以此骗取唐玄宗的重用,终于做到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同样,他专制一方的局面也没有引起唐玄宗和官员们的特别担心,就如同选官舞弊没有引起唐玄宗和参选者的持续关注一样。到了最后,“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所有人才如梦方醒。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0岁左右,留学美国15年才回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励志让更多的人去美国留学容闳,广东香山县人。现在香山县已经没有行政区划。清朝时期,香山县包括澳门。当地有很多传教士开办学校、医院等,吸引当地人信教。容闳在7岁时,去澳门就读于传教士设立的女子教会学校,容闳是属于其中的一个男生班。1839年,中英交恶,容闳失学。1843年,进入

  • 晋朝最窝囊皇帝:向外宣称自己不能生育,嫔妃怀孕还被强行堕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桓温战功赫赫且素有异志,摊上这样的臣子,司马奕只好认命,对桓温百般恭迎,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桓温正妻南康公主突发急症去世,司马奕不惜自降身份,亲往桓府悼念,丧事办完,又送给桓温一大笔钱。桓温像所有权臣一样,猜忌之心极重。司马奕越是主动示好,桓温越觉得他在演戏—韬光养晦,别有用意。为消除潜在威胁,桓温

  • 李鸿章首次觐见慈禧,回家便对其子说了8个字,眼光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晚清历史上,外号“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成为清末的实际统治者后,就开始了她一系列的祸国殃民行为。纵观她的一生,除了争权夺利、卖国求荣外,对她来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慈禧太后生活之奢侈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慈禧一顿饭就有100多道菜,而且每道菜只尝一口。许多大臣对她骄奢淫逸的生活都

  • 他是唐朝宰相,说话总跟皇帝对着干,皇帝表面欣赏私下却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任宰相之前,韩休担任虢州(今河南西部)刺史,因地处洛阳与长安之间,马车、兵车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加重了本州的税收。韩休向中央请求把税赋分摊到其他的州郡去。宰相张说说:“把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別的州,这不过是韩休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韩休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饱经宦海险象的老吏说这样做会得罪宰相

  • 和珅真正的靠山,并不是乾隆而是他,他若不死,嘉庆不敢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也有人很痛恨和珅,因为他为官期间贪污了很多的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最终,他也得到了应有的结果,嘉庆三年的时候,乾隆刚死不久,和珅就被嘉庆给杀了。由此,很多人说和珅的靠山一倒,他就不行了。其实,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局限性,因为和珅的靠山并不单纯是乾隆,他还有另外一个靠山。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

  • 唐朝一骗子敲诈官员,后骗子落网,被敲诈官员为何也遭贬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骗子一看,认为机会来了,便来到韦家求见,对韦厪说:“我法术无边,可满足您的任何要求!”韦厪一听,立即来了兴趣,并详细询问具体办法,骗子煞有介事地一一做了讲解。韦厪升官心切,信以为真,当天晚上,便按照骗子的要求,在院子里设立祭坛、请骗子做法。骗子先是装模作样地祷告了一番,然后对韦厪说:“现在,请把

  • 皇帝为何不怕贴身侍卫被人买通?乾隆:你看看他们都是啥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皇太极曾经说过一段话,可以说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皇太极他介绍自己的御前贴身侍卫的时候说到:“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这里把清朝选御前侍卫的标准讲了出来,我们看了他们的身份之后,立马明白了为什么皇帝会对他们那

  • 唐朝科举该录谁为状元,主考官为难了,他自告奋勇,众人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小人物固然可以这么打发,可还有不少家伙来头甚大,连杜主考也得罪不起,不得不见,不得不听,不得不掂量掂量。这次来走后门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国家规定的录取名额严重不足,还有不少人开口就要状元、榜眼,杜主考顿时傻眼了—上哪儿找那么多状元、榜眼的名额啊?何况这帮被举荐的人中,有一多半还是上不了及格线的水平。录

  • 努尔哈赤:野猪皮?成梁孝子?不好意思,事实证明他是个旷世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方从哲 形象)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这一年,时任大明内阁首辅的方从哲拿着一封书信,敲响了明神宗朱翊钧寝宫的大门。万历皇帝不上朝,这是众所周知的。皇帝不仅不上朝,还拒绝阅览任何一封奏疏,拒绝接见任何一位大臣,拒绝处理任何一件国事。这位有明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如同马路上的石头子,道路旁的行道

  • 广州这些“名校”,韩愈、王阳明、海瑞……都来拜访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有别于官学的另一个教育系统它集藏书、修书、读书为一体既是教育场所又是研究学术、普及文化、宣扬教化的重要阵地广州书院始于南宋,兴盛于明代在晚清达到了高峰书院数量居全国首位历代文人学者开馆授徒,薪火相传,才有明、清岭南文化闻名天下让广州文脉千年传承不绝。{溯至南宋}书院之名始于唐代,